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330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用的空气升力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气升力装置技术的领域里,常见的有固定翼,扇翼,旋翼,旋桨等几种装置,然而现有的几种空气升力装置对其工作环境和条件要求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如:用于飞机的固定翼,飞机起降需要跑道;扇翼虽然有其运动的优点,但结构复杂,同样需要跑道;旋翼,相对于旋桨,虽然提高了稳定安全性,但仍然需要跑道;用于直升机的旋桨,虽然不需要跑道,可以垂直起降,但其空气动力效率低,而且稳定性差。目前种种空气升力装置存在的起降和空气动力效率的矛盾,还有稳定性的问题,正是在这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较好地解决飞行器起降和空气动力效率的矛盾,还有稳定性问题的新型空气升力装置。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包括由蔸式风叶轮,环形飞盘,桨式风叶轮,风叶轮轴,中央涵道等有机固定联接而成。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蔸式风叶轮的轴心线,环形飞盘的轴心线,桨式风叶轮的轴心线,风叶轮轴的轴心线,中央涵道的轴心线在同一轴心线上。蔸式风叶轮固定联接在环形飞盘的上方;(5)中央涵道固定联接在(2)环形飞盘的下方;桨式风叶轮与中央涵道固定联接;蔸式风叶轮,桨式风叶轮与风叶轮轴固定联接。蔸式风叶轮的迎风蔸口与桨式风叶轮的桨叶迎风面同向。

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安装:

本新型空气升力装置一般与其采用的飞行器配套安装。

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作用原理及过程:

通过对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风叶轮轴施以扭矩,使之产生旋转,且旋转方向与迎风蔸口的方向相同,此时,由于蔸式风叶轮和桨式风叶轮的共同作用,空气从环形飞盘的上方被吸入,而从环形飞盘的中央涵道排出,这时环形飞盘的上方形成负压,下方形成正压,故而使装置产生升力,提高了空气动力的效率。同时由于环形飞盘旋转对空气产生的效应和作为刚性回旋体的陀螺效应,故而增强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在运行中的稳定性。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1)利用蔸式风叶轮,桨式风叶轮和环形飞盘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空气动力的效率。

(2)利用环形飞盘旋转对空气产生的运动效应和作为刚性回旋体的陀螺效应,增强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在运行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下视图。

图3是图1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蔸式风叶轮(2)环形飞盘(3)桨式风叶轮(4)风叶轮轴(5)中央涵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该实施例中的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有由(1)蔸式风叶轮,(2)环形飞盘,(3)桨式风叶轮,(4)风叶轮轴,(5)中央涵道等有机固定联接而成。所述的(1)蔸式风叶轮的中心线,(2)环形飞盘的中心线,(3)桨式风叶轮的中心线,(5)中央涵道的中心线都与(4)风叶轮轴的轴心线在同一轴心线上。(1)蔸式风叶轮固定联接在(2)环形飞盘的上方;(5)中央涵道固定联接在(2)环形飞盘的下方;(3)桨式风叶轮与(5)中央涵道固定联接;(1)蔸式风叶轮,(3)桨式风叶轮与(4)风叶轮轴固定联接。(1)蔸式风叶轮的迎风蔸口与(3)桨式风叶轮的桨叶迎风面同向。(2)环形飞盘的中心孔与(5)中央涵道相适应。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包括由蔸式风叶轮,环形飞盘,桨式风叶轮,风叶轮轴,中央涵道等有机固定联接而成。通过对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风叶轮轴施以扭矩,使之产生旋转,且旋转方向与迎风蔸口的方向相同,如此,由于蔸式风叶轮和桨式风叶轮的共同作用,空气从环形飞盘的上方被吸入,而从环形飞盘下方的中央涵道排出,故而使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产生升力。提高了空气动力的效率。增强在运行中的稳定性。由于该复合式空气升力装置的优点,将会在军工领域和民用领域的飞行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权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权忠
技术研发日:2016.06.01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