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起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6025发布日期:2019-01-22 23:1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起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飞行器因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引起了其在多个领域内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

无人机起落架安装在无人机的机体底部位置以向上支撑机体,是能够保证无人机安全着陆和起飞稳定性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的无人机配置的起落架,虽然能够对无人机的机体形成支撑并且能够支持无人机完成起飞或者降落着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弱,不耐冲击。

由于无人机在降落着陆的过程中,在机体惯性的作用影响下,起落架承受了较大的冲击力,而起落架与无人机机体之间的连接处往往是作用应力集中的区域,该区域很容易在降落着陆时因承受超过负荷的冲击而发生断裂。由于起落架断裂的位置离无人机机体很近,这对无人机的机体损坏程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装置,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可有效的保护无人机的安全降落,具有优异的缓冲性、可靠性与抗冲击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起落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下端面两侧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呈长方体的空心橡胶层,所述空心橡胶层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下端面,所述空心橡胶层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端封闭的空心圆筒,所述空心圆筒内滑动套设有水平布置的活塞,所述空心圆筒内的顶壁与活塞上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塞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穿过所述空心圆筒下端并伸出所述空心圆筒外,所述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实心橡胶层,所述实心橡胶层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两侧对称设有四个起落组件;

所述起落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与呈弧形弯曲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片底面的中部位置处,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杆向所述支撑板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有多个呈长条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弹性片两端夹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片两端处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夹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弹性片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凹槽两端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其结构简单,可有效的保护无人机的安全降落,具有优异的缓冲性、可靠性与抗冲击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无人机本体下端面与所述气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的保护无人机本体,气囊具有显著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中心处设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口向下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降落时,打开气泵,喷出气体,产生作用力作用于无人机本体,使无人机在降落时具有反作用力,降低降落速度。

进一步,所述弹性支撑架包括两个可自由伸缩的第二支撑杆与水平布置的第三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处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缓冲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弹性片与支撑板连接结构图;

图3为弹性片与凹槽连接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无人机本体,2、空心橡胶层,3、空心圆筒,4、活塞,5、第一弹簧,6、推杆,7、实心橡胶层,8、支撑板,9、第一支撑杆,10、弹性片,11、凹槽,12、滑槽,13、凸起,14、第二弹簧,15、气囊,16、气泵,17、第二支撑杆,18、第三支撑杆,19、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机起落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无人机本体1下端面两侧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呈长方体的空心橡胶层2,所述空心橡胶层2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下端面,所述空心橡胶层2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端封闭的空心圆筒3,所述空心圆筒3内滑动套设有水平布置的活塞4,所述空心圆筒3内的顶壁与活塞上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活塞4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下端穿过所述空心圆筒3下端并伸出所述空心圆筒3外,所述推杆6下端固定连接有实心橡胶层7,所述实心橡胶层7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下端面两侧对称设有四个起落组件;

如图2、图3所示所述起落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9与呈弧形弯曲的弹性片10,所述弹性片10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9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片10底面的中部位置处,所述第一支撑杆9下端设有多个弹性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杆9向所述支撑板8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8下端面设有多个呈长条形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滑槽12,所述弹性片10两端夹设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弹性片10两端处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槽12一一对应的凸起13,所述凸起13夹设于所述滑槽12内,所述弹性片10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弹簧14连接于所述凹槽11两端的侧壁上。

所述无人机本体1与所述支撑板8之间设有气囊15,所述无人机本体1下端面与所述气囊15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上端面与所述气囊15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8下端面中心处设有气泵16,所述气泵16出气口向下设置。

所述弹性支撑架包括两个可自由伸缩的第二支撑杆17与水平布置的第三支撑杆18,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9下端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杆18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杆9下端处与所述第三支撑杆18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9。

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时,其弹性支撑架起到第一步的缓冲作用,压缩第三弹簧19,第二支撑撑杆17收缩,然后作用于弹簧片10上,弹性片两端在凹槽11内滑动,并拉伸第二弹簧14且挤压弹性片10,达到进一步的缓冲,最后在空心橡胶层2、实心橡胶层7、第一弹簧5与气囊15的作用下缓冲抗冲击,本实用新型产品,其结构简单,可有效的保护无人机的安全降落,具有优异的缓冲性、可靠性与抗冲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