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无人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751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 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 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 ;只包括B不包括A ;包括A与B。
[0032]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身、信息采集装置,且信息采集装置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上,其中,该无人机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00,第二连接件201,至少两个旋翼轴2,至少三个起落架203 ;旋翼轴2通过第一连接件200与机身活动连接,使得旋翼轴2以旋翼轴2与机身的连接点为中心点进行旋转,实现旋翼轴2相对于机身能够处于张开或者缩进两种状态;起落架203通过第二连接件200与机身活动连接,使得起落架203以起落架203与机身的连接点为中心点进行旋转,实现起落架203相对于机身能够处于张开或缩进两种状态。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旋翼轴2为2个,所述起落架203为3个,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旋翼轴2可以为4个,所述起落架203为4个。
[0034]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无人机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使得无人机实现如下三种作业状态:
[0035]①、请参阅图1,当无人机需要外出携带时,则旋翼轴、起落架通过分别与机身进行旋转实现旋翼轴、起落架相对于机身处于均缩进状态,使得作业人员对所述无人机进行携带;
[0036]②、请参阅图2,当所述无人机需要飞行作业时,则起落架203通过与机身进行旋转实现起落架203相对于机身处于缩进状态,旋翼轴2通过与机身进行旋转实现旋翼轴相对于机身处于张开状态,使得信息采集装置360°无遮挡飞行采集作业;
[0037]③、请参阅图3,当无人机不需要飞行作业时,则起落架203通过与机身进行旋转实现起落架203相对于机身处于张开状态,旋翼轴2通过与机身进行旋转实现旋翼轴2相对于机身处于缩进状态,使得无人机通过起落架203支撑在地面上;
[0038]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人机的上述三种作业状态,实现了在无人机不需要飞行作业时,旋翼轴2、起落架203相对于机身均可处于缩进状态,方便作业人员在野外作业时对无人机进行携带,同时,在无人机需要飞行作业时,起落架203相对于机身可以处于缩进状态,使得采集装置能够实现360°无遮挡飞行采集作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起落架、旋翼轴相对于无人机机身均处于张开的状态,使得无人机整体体积庞大,占用存放空间,且野外作业时不便于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现有技术无人机飞行作业过程中,起落架始终相对于无人机处于张开状态,然而该种状态使得信息采集装置中的摄像头360°旋转采集作业过程中,当采集视线与起落架为同一个方向时,起落架往往会挡住部分图像、视频信息,进而造成信息采集装置出现“漏采”的现象,使得信息采集装置所采集的信息并不完整的缺陷。
[0039]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无人机还包括:机壳202 ;其中,机壳202与机身的外型相适配,且机壳202外罩在机身上,机壳202的首部与机壳202的尾部之间以圆弧过渡的方式进行衔接,使得机壳202的首部宽度和/或机壳202的尾部宽度大于机壳202的中部宽度。实际作业过程中,机壳202的中部区域作为旋翼轴2、起落203的缩进空间以存放缩进状态下的旋翼轴2、起落架203,避免了无人机整体体积庞大、占用存放空间,且便于野外作业时作业人员随身携带。
[0040]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机壳202可以是由碳纤、玻纤及航空泡沫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可以使得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飞机自身重量达到最轻化的技术效果。
[0041]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7,第一连接件200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一活动部件,第二活动部件;其中,该第一支撑座I用于支撑旋翼轴2,且第一支撑座I固定在无人机的机身上。第一活动部件固定在第一支撑座I上;第二活动部件固定在无人机的旋翼轴2的一端,旋翼轴2的另一端用于安装旋翼,且第二活动部件与第一活动部件活动连接,实现第一活动部件与第二活动部件之间能够相对旋转,使得旋翼轴2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安装在第一支撑座I上,最终实现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当无人机需要飞行作业时,则旋翼轴2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在远离机身的方向上与支撑座I进行旋转,由于第一支撑座I安装在机身上,旋翼轴2与第一支撑座I相对旋转,也即旋翼轴2与机身相对旋转,进而实现旋翼轴2相对于机身处于张开状态;当无人机不需要飞行作业时,则旋翼轴2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在靠近机身的方向上与第一支撑座I进行旋转,使得旋翼轴相对于所述机身处于缩进状态,最终实现了旋翼轴2依次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能够与机身在全程作业过程中能够处于两种状态,特别是对于无人机没有飞行作业时,处于缩进状态下的旋翼轴2 (旋翼)不仅不占据存放空间,同时避免了被外界其他货物碰损、撞坏,极大的增强了无人机(旋翼)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旋翼的维修成本,具有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0042]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部件至少包括: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螺栓组件;其中,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的中间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以便于螺栓组件依次穿过第二穿孔、第二活动部件、第一穿孔将第二垫圈4、第二活动部件及第一垫圈3三者进行紧固,使得第二活动部件能够以螺栓组件的中心竖轴为旋转轴相对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进行旋转。且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的侧部分别与第一支撑座I固定连接,为便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及第一支撑座I三者安装结构紧凑,优选的,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分别与第一支撑座I的支撑面(与机身固定连接的一个面)相垂直,第一垫圈3与第二垫圈4相互平,同时,为使得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及第一支撑座I三者之间连接牢固,防止晃动、不稳固,优选的,第一垫圈3的侧部、第二垫圈4的侧部与第一支撑座I之间的固定连接是焊接。
[0043]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栓组件至少包括:螺母5,滚花螺丝6,其中,滚花螺丝6的外径分别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的内径相适配,以便于滚花螺丝6能够依次穿过第二穿孔、第二活动部件、第一穿孔与螺母5螺纹连接,进而实现第二活动部件能够以滚花螺丝6的中心竖轴为旋转轴相对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进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滚花螺丝6的头部设置有螺纹,专门为方便手拧操作而设计,头部的直纹滚花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使手拧时更有效率,以便于维修、拆卸。
[0044]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活动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及旋转组件,其中,第一固定板7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7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8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8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活动部件通过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分别固定于旋翼轴2 —端的上、下两个表面,使得旋翼轴2与第二活动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旋翼轴2通过第二活动部件进行张开、缩进作业时出现旋翼轴2松动、晃动的情况,提高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同时,旋转组件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的内径与滚花螺丝6的外径相适配,优选的,该旋转组件可以至少包括:旋转筒9,第三垫圈10,第四垫圈11,其中,旋转筒9呈空心圆柱结构,且旋转筒9的内部开设有上述旋转槽,旋转槽的槽径与滚花螺丝6的外径相适配,便于与滚花螺丝6从旋转槽的槽中穿过,进而将第一活动部件与第二活动部件活动连接,第三垫圈10、第四垫圈11的中间部位分别开设有第三穿孔、第四穿孔,且第三垫圈10、第四垫圈11依次对应固定在旋转筒9的顶部与底部,实际作业过程中,滚花螺丝6依次穿过第二穿孔、第二通孔、第四穿孔、旋转槽、第三穿孔、第一通孔、第一穿孔与螺母螺纹连接,实现将第一活动部件与第二活动部件活动连接,且由于旋转筒9位于第一垫圈3、第二垫圈4之间,滚花螺丝6从旋转槽的槽中穿过,使得滚花螺丝6与旋转筒9之间能够实现相对旋转,进而满足了无人机无需飞行作业时,旋翼轴2相对于机身需要处于缩进状态以缩小存放空间、避免了被外界其他货物碰损及增强无人机(旋翼)使用寿命的要求。
[0045]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便于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与旋翼轴2之间可拆卸,使得当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出现磨损等情况时更替或维修方便,优选的,第一固定板7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上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8的一端与旋翼轴2的一端的下表面之间的固定连接均可以是螺栓连接。
[0046]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10,第二连接件至少包括:旋转轴10,驱动轴11,摆臂12,第二支撑座;其中,摆臂12的一端与起落架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摆臂12的另一端的上方部位与旋转轴10活动连接,摆臂12的另一端的下方部位与驱动轴11固定连接(旋转轴10位于驱动轴11的上方),且摆臂12与旋转轴10之间的活动连接能够使得摆臂12以旋转轴10为中心转轴进行旋转,第二支撑座的一端与无人机的机身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座的另一端的上方部位与旋转轴10活动连接,第二支撑座的另一端的下方部位与驱动轴11滑轨连接,且为便于驱动轴11通过该滑轨连接与第二支撑座进行相对滑动时,能够使得摆臂12以旋转轴10为中心转轴与第二支撑座进行相对旋转,本发明实施例将旋转轴10穿过摆臂12的另一端的上方部位,且使旋转轴10的中间部位位于摆臂12的内部并与摆臂12活动连接,旋转轴10的端部与第二支撑座的另一端的上方部位活动连接,相对应的,驱动轴11穿过摆臂12的另一端的下方部位,且使驱动轴11的中间部位位于摆臂12的内部并与摆臂12固定连接,驱动轴11的端部与第二支撑座的另一端的下方部位固定连接,最终实现当无人机需要飞行作业时,驱动轴11通过与第二支撑座相对滑动带动摆臂12以旋转轴10为中心转轴进行旋转,使得旋转中的摆臂12带动起落架203进行回收并处于缩进状态,实现安装在无人机机身底部的信息采集装置360°无遮挡飞行采集作业;当无人机不需要飞行作业时,驱动轴11通过与第二支撑座相对滑动带动摆臂12以旋转轴10为中心转轴进行旋转,使得旋转中的摆臂12带动起落架203进行展开并处于张开状态,实现所述无人机通过起落架203稳固的支撑在地面上。
[0047]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摆臂12的另一端的上方部位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旋转轴10的外径相适配,进而使得旋转轴10穿过第一通孔与摆臂12活动连接,此时旋转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