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63762阅读:来源:国知局
心转轴32-1为中心向两个方向延伸的第三摇臂32-2和第四摇臂32-3的开锁摇臂28 ;所述第二中心转轴32_1与内挂架9内壁通过第九销轴连接,第四摇臂32-3与第二后连杆33前端销轴连接。
[0049]结合图6,所述平衡连杆17 —端与第二摇臂28-3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摇臂32-2销轴连接,平衡连杆17起到平衡作用于前、后挂钩的力。
[0050]结合图4、图5、图6、图7,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0051](I)位于外挂架7 —侧的锁定孔11 ;
[0052](2)位于外挂架7与锁定孔11同一侧的开锁孔13,
[0053](3)第六销轴面对内挂架9内壁的底面设有与闭锁孔11匹配的第一锁槽28-5 ;
[0054](4)位于内挂架9空腔内且前端设有钩状结构29-2、中部通过第八销轴与内挂架9的空腔壁连接、尾部通过拉簧18与内挂架9的空腔壁连接的锁钩29 ;所述钩状结构29-2与弧形锁钩28-4相匹配,所述第八销轴面对内挂架9内壁的底面设有与开锁孔13匹配的第二锁槽29-1。
[0055]结合图7,所述第三摇臂32-2通过压簧20、压簧轴套21和压簧轴心22与内挂架9空腔壁连接。所述压簧20套在压簧轴套21上;压簧轴套21相对于第三摇臂32-2的远端固定于内挂架9的空腔壁上;压簧心轴22 —端与第三摇臂32-2连接,另一端置入压簧轴套21相对于第三摇臂32-2近端。
[0056]结合图4、图5、图6、图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为了防止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任务吊舱3与挂架脱落,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还包括安全机构,所述安全机构包括:(I)设置于外挂架7 —侧的安全锁孔12 ; (2)设置于内挂架9且与安全锁孔12匹配的安全销孔;(3)安全销42 ;当钩状结构29-2与弧形锁钩28_4锁紧时,安全销42穿过安全锁孔12和安全销孔抵在锁钩29下端,防止锁钩29转动。
[0057]结合图5、图6、图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为了防止锁钩29过度转动,根据实际情况,内挂架9空腔壁在锁钩29的下端设有限制锁钩29转动角度的限位柱30。
[0058]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锁槽28-5、第二锁槽29-1为内六角凹形锁槽。
[005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当需要机翼I下配置任务吊舱时,先将任务吊舱3置于前止摆架10和后止摆架14下方,前后吊耳置入内挂架9的空腔内;然后使用扭力扳手扭动前六角螺母37和后六角螺母39带动前提拉螺栓15和后提拉螺栓23向上运动,在前传动机构和后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前挂钩24和后挂钩36分别做顺时针运动和逆时针运动,当挂钩分别挂在任务吊舱并带动任务吊舱上升至与止摆器相切的位置停止对六角螺母的作用;转动第二锁槽29-1带动锁钩29做顺时针转动并卡接在弧形锁钩28-4上;转动第一锁槽28_5,锁死闭锁摇臂28从而锁死整个传动机构。
[0060]当需要卸下任务吊舱3时,先转动第一锁槽28-5,解锁闭锁摇臂28 ;转动第二锁槽29-1带动锁钩29做逆时针转动并从弧形锁钩28-4上脱离;使用扭力扳手扭动前六角螺母37和后六角螺母39带动前提拉螺栓15和后提拉螺栓23向上运动,,在前传动机构和后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前挂钩24和后挂钩36分别做逆时针运动和顺时针运动,从而使得挂钩从任务吊舱的吊耳中脱离;最后卸下任务吊舱。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挂架(7),固定于机翼(I)下翼面, 内挂架(9),具有空腔且底面前后两端设有供吊舱(3)前、后吊耳置入空腔的安装槽(43), 前提拉螺栓(15)和后提拉螺栓(23),置入内挂架(9)空腔中且提供轴向运动与载荷, 前挂钩(24),与前提拉螺栓(15)下端连接, 后挂钩(36),与后提拉螺栓(23)下端连接, 前传动机构,被配置用于连接前挂钩(24)与内挂架(9),所述前传动机构驱使前挂钩(24)以其与前提拉螺栓(15)连接处为圆心转动与吊舱(3)前吊耳锁紧或分离, 后传动机构,被配置用于连接前挂钩(36)与内挂架(9),所述后传动机构驱使后挂钩(36)以其与后提拉螺栓(23)连接处为圆心转动与吊舱(3)后吊耳锁紧或分离, 平衡连杆(17),被配置用于连接前传动机构和后传动机构, 锁定机构,被配置用于阻止前传动机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 前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前连杆(25),其前端与前挂钩(24)中部销轴连接, 第二前连杆(27),其前端与第一前连杆(25)后端销轴连接, 前摇臂(26),被配置用于连接内挂架(9)内壁与第一前连杆(25)、第二前连杆(27)连接处销轴, 闭锁摇臂(28),设有第一中心转轴(28-1)且设有以第一中心转轴(28-1)为中心向三个方向延伸的第一摇臂(28-2)、第二摇臂(28-3)和弧形锁钩(28-4),所述中心转轴(28_1)与内挂架(9)内壁通过第六销轴连接,第一摇臂(28-2)与第二前连杆(27)后端销轴连接;后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后连杆(35),后端与后挂钩(36)中部销轴连接, 第二后连杆(33),后端与第一后连杆(35)后端销轴连接, 后摇臂(34),被配置用于连接内挂架(9)内壁与第一后连杆(35)、第二后连杆(33)连接处销轴, 开锁摇臂(28),设有第二中心转轴(32-1)且设有以第二中心转轴(32-1)为中心向两个方向延伸的第三摇臂(32-2)和第四摇臂(32-3),所述第二中心转轴(32-1)与内挂架(9)内壁通过第九销轴连接,第四摇臂(32-3)与第二后连杆(33)前端销轴连接; 所述平衡连杆(17) —端与第二摇臂(28-3)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摇臂(32-2)销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 前提拉螺栓(15)通过位于内挂架(9)内的前衬套(16)伸入内挂架(9)的空腔内,其下端设有带有通孔的双耳,位于内挂架(9)外部的前提拉螺栓(15)上设有梯形外螺纹,前六角螺母(37)螺纹连接于位于内挂架(9)外部的前提拉螺栓(15)上;所述前挂钩(24)上端置于前提拉螺栓(15)下端的双耳中并与前提拉螺栓(15)销轴连接; 后提拉螺栓(23)通过位于内挂架(9)内的后衬套(38)伸入内挂架(9)的空腔内,其下端设有带有通孔的双耳,位于内挂架(9)外部的后提拉螺栓(23)上设有梯形螺纹,后六角螺母(39)螺纹连接于位于内挂架(9)外部的后提拉螺栓(23)上;所述后挂钩(36)上端置于后提拉螺栓(23)下端的双耳中并与后提拉螺栓(23)销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位于外挂架(7) —侧的锁定孔(11)和开锁孔(13),第六销轴面对内挂架(9)内壁的底面设有与闭锁孔(11)匹配的第一锁槽(28-5),位于内挂架(9)空腔内且前端设有钩状结构(29-2)、中部通过第八销轴与内挂架(9)的空腔壁连接、尾部通过拉簧(18)与内挂架(9)的空腔壁连接的锁钩(29),所述钩状结构(29-2)与弧形锁钩(28-4)相匹配,所述第八销轴面对内挂架(9)内壁的底面设有与开锁孔(13)匹配的第二锁槽(29-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摇臂(32-2)通过压簧(20)、压簧轴套(21)和压簧轴心(22)与内挂架(9)空腔壁连接, 所述压簧(20)套在压簧轴套(21)上, 所述压簧轴套(21)相对于第三摇臂(32-2)的远端固定于内挂架(9)的空腔壁上,所述压簧心轴(22) —端与第三摇臂(32-2)连接,另一端置入压簧轴套(21)相对于第三摇臂(32-2)近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还包括安全机构,包括: 设置于外挂架(7) —侧的安全锁孔(12), 设置于内挂架(9)且与安全锁孔(12)匹配的安全销孔,以及 安全销(42); 钩状结构(29-2)与弧形锁钩(28-4)锁紧时,安全销(42)穿过安全锁孔(12)和安全销孔抵在锁钩(29)下端,防止锁钩(29)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内挂架(9)空腔壁在锁钩(29)的下端设有限制锁钩(29)转动角度的限位柱(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吊挂装置还包括: 设置于内挂架(9)底面前端开口前侧前止摆器(10),所述前止摆器(10)包括与吊舱(3)外形相切且连接的两个人字形挡块, 设置于内挂架(9)底面后端开口后侧且与吊舱连接的后止摆器(14),所述后止摆器(14)包括与吊舱(3)外形相切且连接的两个人字形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弧形锁钩(28-4)为1/4圆弧形结构,所述弧形面向锁钩(29),第一摇臂(28-2)和第二摇臂(28-3)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摇臂(28-2)和弧形锁钩(28-4)之间的夹角为135°。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其特征在于,第一锁槽(28-5)、第二锁槽(29-1)为内六角凹形锁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载吊舱挂架,包括:固定于机翼下翼面的外挂架,具有空腔的内挂架,置入内挂架空腔中的前提拉螺栓和后提拉螺栓,与前提拉螺栓下端连接的前挂钩,与后提拉螺栓下端连接的后挂钩,连接前挂钩与内挂架的前传动机构,连接前挂钩与内挂架的后传动机构,连接前传动机构和后传动机构的平衡连杆,阻止前传动机构运动的锁定机构。本发明在任务吊舱安装过程中,对任务吊舱侧面施加较小的扭矩就可以完成任务吊舱的锁定,从而快速、准确的将悬挂物固定于无人机机翼下方,便于人员操作。
【IPC分类】B64D47-00, B64D37-04
【公开号】CN104691769
【申请号】CN201510117529
【发明人】梁世波, 徐晓东, 谭红明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