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流装置的瓶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75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回流装置的瓶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容器瓶的瓶嘴结构。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容器瓶由于其瓶嘴的结构所致,在倾倒瓶内液体及倾倒后,液体易从瓶嘴处流出,或沿瓶流下来,既浪费同时也不卫生,对于有腐蚀性的液体还不安全。也有人采用了能回流的瓶嘴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回流效果,但结构还是较复杂,成本较高,使用效果还是不十分理想。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回流使用效果好的瓶嘴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该瓶嘴由出液口、横向隔板、瓶盖构成,出液口与隔板连接处的出液口外缘设有一成喇叭口状的集液槽,靠瓶把手一侧的槽内开有一回液孔,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相接将出液口扣入其内,隔板上设有瓶本体出口,集液槽与瓶本体出口偏心,并偏向瓶把手一侧。
所述集液槽的外形为圆柱形,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集液槽的外形为不规则的柱形,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通过扣接方式连接。
所述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也可是瓶盖、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或者是瓶盖、瓶嘴为一整体制成成形。
所述集液槽的内壁为倾斜的,其有回液孔的一侧较低。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采用偏心的瓶本体出液口,并在瓶把手的同一侧设置了回液孔,因此当倾倒液体后,粘附在瓶嘴口的余液能较好地通过集液槽和回流孔回到瓶内,因而效果较好,结构也较为简单,若采用集液槽的内壁为倾斜的,则回流速度及效果更快;能有效解决瓶装食油、酱油、醋和料酒等食用油液及其它液体在倒出后沿瓶口外壁流出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一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一实施例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液槽为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瓶嘴由出液口5、横向隔板1、瓶盖构成,出液口5与隔板3连接处的出液口外缘设有一成喇叭口状的集液槽6,靠瓶把手一侧的槽内开有一回液孔1,集液槽6为圆柱形,瓶盖与隔板3外圆通过螺纹连接,瓶盖与集液槽6外表面2相接将出液口扣入其内,隔板3上设有瓶本体出口4,集液槽6与瓶本体出口4偏心,并偏向瓶把手一侧。
如图4所示,它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其集液槽外表面2为不规则的柱体,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2通过扣接方式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集液槽6内壁为倾斜的,靠把手的一侧即有回流孔1的一侧低,其相对的一侧高;隔板3也可以为为倾斜的,其靠回流孔1的一侧较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也可是瓶盖、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或者是瓶盖、瓶嘴为一整体制成成形。
权利要求1.一种带回流装置的瓶嘴,由出液口、横向隔板、瓶盖构成,其特征在于,出液口与隔板连接处的出液口外缘设有一成喇叭口状的集液槽,靠瓶把手一侧的槽内开有一回液孔,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相接将出液口扣入其内,隔板上设有瓶本体出口,瓶本体出口偏心,并偏向瓶把手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外形为圆柱形,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外形为不规则的柱形,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通过扣接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瓶嘴为一整体制成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内壁为倾斜的,其有回液孔的一侧较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也可为倾斜的,其靠回液孔的一侧较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出液口、横向隔板、瓶盖构成的带回流装置的瓶嘴,其特征在于,出液口外缘设有一成喇叭口状的集液槽,靠瓶把手一侧的槽内开有一回液孔,瓶盖与集液槽外表面相接将出液口扣入其内,集液槽与瓶本体出口偏心,并偏向瓶把手一侧;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也可是瓶盖、瓶嘴与瓶体为一整体制成;或者是瓶盖、瓶嘴为一整体制成成形;所述集液槽的内壁为倾斜的,其有回液孔的一侧较低。采用上述结构的瓶嘴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回流使用效果好的优点,能有效解决瓶装液体在倒出后沿瓶口外壁流出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D23/06GK2523707SQ02225049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9日
发明者周本汉 申请人:周本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