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及纸张类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761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装置及纸张类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流体流通及遮断的阀装置,特别是涉及将多张层叠状态的纸张类一张一张地吸附于取出带并按顺序取出的纸张类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纸张类取出装置,公知的有,沿邮件使开孔带行进,利用配置于带的背 面侧的吸引嘴吸引带的孔,由此使邮件吸附于带的表面,一件一件取出邮件的装置(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1)。在吸引嘴和真空箱之间安装有电磁阀。于是,在取出邮件时,使带行进而打开电磁阀,利用吸引嘴使邮件吸附在带上。连 续取出邮件时,使电磁阀与各邮件的取出定时一致并定期关闭,在先行的邮件和随后取出 的邮件之间形成间隙。但是,即使关闭电磁阀停止吸引嘴的吸引,在邮件吸附于带的状态下,也不能使作 用于邮件的负压快速地消失。因此,即使为了高速取出邮件而使带高速行进,缩短电磁阀的 开闭周期,实际上也不能使作用于邮件的负压瞬时消失,所以,在邮件彼此之间设置间隙的 基础上不能高速地取出。另外,不能使负压瞬时消失时,容易产生会以重叠状态取出2件邮 件的叠送。图21及图22表示一般的现有的电磁阀100的概略图。图21表示打开电磁阀100 的状态,图22表示关闭电磁阀100的状态。电磁阀100通常具有用于使大致圆筒形的柱塞102沿轴向移动的线圈104、收纳 柱塞102的大致圆筒形的室106 (只在图21中图示)、及在该室106的底面连接两根配管 108、109的两个孔108a、109a。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使用该电磁阀100时,两根配 管108、109分别与吸引嘴和真空箱连接。在打开该电磁阀100时,对线圈104通电,将柱塞102从室106抽出,经由室106 使两个孔108a、109a连通。相反,在关闭该电磁阀100时,停止对线圈104的通电,将柱塞 102压入室106内,使柱塞102的底面与室106的底面贴紧。由此,两个孔108a、109a被堵 塞,连接两根配管108、109的流路110被遮断。但是,这种电磁阀100由于通过使柱塞102沿轴向移动而开闭,所以惯性大。特别 是增大与电磁阀100连接的配管108、109的直径,增大空气的流量时,堵塞孔108a、109a的 柱塞102也需要为大径,相应地惯性也增大。另外,打开电磁阀100时,对线圈104通电使柱塞102移动后,空气流入室106内 至达到一定压力为止耗费时间,通电后空气开始流通为止的响应速度慢。另外,关闭电磁阀 100时,推压室106内的一定压力的空气,将柱塞102压入室106内,因此,柱塞102的移动 速度慢。即,现有的电磁阀100对线圈104通电时、及停止通电时的响应速度慢。因此,如专利文献1的邮件取出装置那样,在吸引嘴和真空箱之间使用电磁阀100 时,因上述的负压消除问题,不仅不能进行邮件的高速取出,而且电磁阀100自身的响应速 度慢,因此取出速度会更迟缓。
另夕卜,在专利文献1的邮件取出装置中使用电磁阀100时,难以使尺寸较大较重的 邮件吸附于开孔带上。即,电磁阀100如图21所示,开状态时因其结构上的问题,需要通过 多条折回弯曲的流路使空气流通,通过阻力变大且难以增加流量。因此,经由吸引嘴难以吸 引较多的空气,难以吸附重的邮件。(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5,391,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装置,其能够使较大量流体以快速的响应速度流 通及遮断。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类取出装置,其能够容易地进行较重的纸 张类的取出,能够高速地实现纸张类的取出速度。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阀装置在将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连通的开状态,及 将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遮断的闭状态进行切换,该阀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与所 述第二流路相向的第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 向面露出的第一孔;第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 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 二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一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 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连通的连通孔,将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连通或遮断;移动装置,其 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重合的所述开状态和遮断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 的所述闭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根据所述发明的阀装置,从遮蔽板的连通孔与第一孔及第二孔重合的开状态,使 遮蔽板至少移动连通孔的量,由此,能够瞬时遮断第一孔及第二孔,成为闭状态,且从闭状 态使遮蔽板稍微移动,能够使连通孔与第一孔和第二孔重合,成为开状态,从开状态的时刻 起可以立即开始大量流体的流通,所以,响应速度快,能够瞬时地切换较大量的流体的流通 /遮断。即,使用该阀装置时的流体的流量因取决于第一孔、第二孔及连通孔的大小,所以能 够使较大量的流体一起地流通。另外,本发明的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投入部,其层叠并投入多张纸张类;取出部 件,其具有吸附孔,沿投入到所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层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行进;负压产生 部,其从该取出部件的背面侧吸引所述吸附孔,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压,使所述一端 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泵,其经由吸气管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阀装置,其设 置在所述吸气管的中途;所述阀装置在将其上游侧的所述吸气管和下游侧的所述吸气管连 通的开状态、及将所述上游侧吸气管和下游侧吸气管遮断的闭状态进行切换,该阀装置具 有第一部件,其具有与所述下游侧吸气管相向的第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上游侧 吸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向面露出的第一孔;第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 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下游侧吸气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 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二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一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 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连通的连通孔,将所述第一 孔及所述第二孔连通或遮断;移动装置,其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重合的所述开状态和将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遮断的所述闭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根据所述发明,在不进行纸张类取出时,能够将大量的空气瞬时送进负压室内,能 够将负压室瞬时向大气压开放,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形成于连续取出的纸张类间的间隙,可 将纸张类的取出速度设为高速。另外,本发明的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投入部,其层叠并投入多张纸张类;取出部 件,其具有吸附孔,沿投入到所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层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行进;负压产生 部,其从该取出部件的背面侧吸引所述吸附孔,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压,使所述一端 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泵,其经由排气管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阀装置,其设 置在所述排气管的中途;所述阀装置在将其上游侧的所述排气管和下游侧的所述排气管连 通的开状态、及将所述上游侧排气管和下游侧排气管遮断的闭状态进行切换,该阀装置具 有第一部件,其具有与所述下游侧排气管相向的第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上游侧 排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向面露出的第一孔;第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 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下游侧排气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 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二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一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 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连通的连通孔,将所述第一 孔及所述第二孔连通或遮断;移动装置,其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重合的所 述开状态和遮断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的所述闭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根据所述发明,在不进行纸张类的取出时,可将大量的空气强制送进负压室内,能 够将负压室瞬时向大气压开放,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形成于连续取出的纸张类间的间隙,可 将纸张类的取出速度设为更高速。另外,本发明的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投入部,其层叠并投入多张纸张类;取出部 件,其具有吸附孔,沿投入到所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层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行进;负压产生 部,其从该取出部件的背面侧吸引所述吸附孔,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压,使所述一端 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泵,其经由吸气管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排气管,其在 所述负压产生部和所述泵之间连接;单一的阀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吸气管及排气管的中途; 所述阀装置在连通所述吸气管并同时遮断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状态、及遮断所述吸气管并同 时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进行切换,该阀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第 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向面露出的第二孔;第 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吸气 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三孔,及一端与所述排气 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孔相向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四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 一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所述第一孔及第三孔连通 的第一连通孔,及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所述第二孔和第四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移动装置, 其在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第三孔重合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 述第二孔及所述第四孔重合的所述第二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根据所述发明,在不进行纸张类取出时,可在停止负压室的吸引的同时将大量的 空气强制送进负压室内,能够将负压室更快速地向大气压开放,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形成于 连续取出的纸张类间的间隙,可将纸张类的取出速度设为更高速。本发明的阀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及作用,因此,能够以快速的响应速度使较大量的流体流通及遮断。另外,本发明的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及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较重的纸张类的取出,可将纸张类取出速度设为高速。


图1是从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类取出装置的概略平面图;图2是控制图1的取出装置的动作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图3是局部表示安装于图1的取出装置的取出带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取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 略图;图5是表示图4的压力调节装置的阀装置的剖面图;图6是从箭头VI方向看到的图5的阀装置的概略图;图7是表示安装于图5的阀装置的遮蔽板的概略图;图8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取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 略图;图9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取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 略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压力调节装置的阀装置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安装于图10的阀装置的遮蔽板的概略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遮蔽板的第一变形例的概略图;图13是表示图11的遮蔽板的第二变形例的概略图;图14是表示图6的阀装置的变形例的概略图;图15是用于说明图9的压力调节装置的阀装置的开闭定时和负压室内的气压变 化关系的时间图;图16是表示使用现有的电磁阀的取出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图17是用于说明图16的取出装置的电磁阀的切换定时和负压室内的气压变化关 系的时间图;图18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取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 略图;图19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取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 略图;图20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取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 略图;图21是使现有的电磁阀为开状态的概略图;图22是使图21的电磁阀为闭状态的概略图;图23是表示遮蔽板的第三变形例的图(a)、及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时的流路的 开闭状态的图(b);图24是表示遮蔽板的第四变形例的图(a)、及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时的流路的 开闭状态的图(b);
图25是表示遮蔽板的第五变形例的图(a)、及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时的流路的 开闭状态的图(b);图26是表示遮蔽板的第六变形例的图(a)、及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时的流路的 开闭状态的图(b);图27是表示遮蔽板的第七变形例的图(a)、及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时的流路的 开闭状态的图(b)。符号说明1...纸张类取出装置、4...取出带、5...负压室、10...控制部、13 ...泵、 16...泵、20、40、50、60、70、80...压力调节装置、21...第一块、23...第二块、24、44、56、 64,76,88. · ·阀装置、25、58. · ·遮蔽板、25a、25b. · ·连通孔、27. · ·电动机、35、36. · ·密封部 件、37a、37b、37c、37d. · ·长孔、P. · ·纸张类、S. · ·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从上方看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类取出装置1 (以下,简单地称为取 出装置1)的概略平面图。另外,图2表示控制取出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取出装置1具有投入部2、供给机构3、取出带4(取出部件)、负压室5 (负压发生 部)、吸引室6、分离辊7、输送带8a、8b、多个传感器Sl S6、及控制装置整体的动作的控制 部10等。控制部10上连接有多个传感器Sl S6、使供给机构3的未图示的底带或支承板 动作的电动机11、使取出带4沿箭头T方向行进的电动机12、将负压室5抽真空的泵13、对 吸引室6进行吸引的鼓风机14、赋予分离辊7分离转矩的电动机15、用于使分离辊7的周 面产生负压的泵16、及使输送带8a、8b行进的电动机17。向投入部2以集积状态且立位投入多张纸张类P。投入到投入部2的纸张类P通 过供给机构3向其集积方向一端侧(图1中左侧)移动,将集积方向一端(图1中左端) 的纸张类P供给到取出位置S。供给机构3每次在取出供给到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P时动 作,将总是处于集积方向一端的纸张类P向取出位置S供给。取出带4卷绕于多个带轮18上且环状地张设。取出带4的一部分与供给到取出 位置S的纸张类P接触,以一定速度沿该纸张类P的面方向即取出方向τ(图1中上方)行 进。负压室5在该取出带4的内侧夹着取出带4被配置于与取出位置S相向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取出带4上形成有多个吸附孔4a。另一方面,负压室5具有与取出 带4的背面相向的开口 5a。于是,当使取出带4行进并对负压室5抽真空时,负压室5被减 压,经由负压室5的开口 5a及取出带4的吸附孔4a对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4作用负压,使 该纸张类P吸附于取出带4的表面。吸附于取出带4的纸张类P通过带4的行进而从取出 位置S被取出。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经由输送路径9向图1中上方输送,交接给输送部 8。沿输送路径9设置的多个传感器Sl S6为透过型(单侧未图示)的光传感器,其检测 纸张类P遮挡传感器的光路(传感器输出暗),并且检测光路上不存在纸张类P (传感器 输出明)。即,这些各传感器Sl S6封闭检测纸张类P的输送方向前端及后端通过。
吸引室6沿纸张类P的取出方向在取出带4的上游侧(图中下侧),在取出位置S 对向地配置开口 6a。然后,当鼓风机14动作时,从吸引室6的开口 6a吸引空气,在取出位 置S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的作用是,将投入到投入部2的多张纸张类P中集积方向一端 的纸张类P尽快吸引到取出位置S。分离辊7在取出位置S的取出方向下游侧,夹着输送路径9配置于取出带4的相 反侧。分离辊7具有在内部具有室7a的大致圆筒形的芯部7b、可旋转地设于该芯部7b的 外周的大致圆筒形的套筒7c。芯部7b将开口 7d朝向输送路径9固定地安装。套筒7c具 有多个吸附孔7e。于是,当使泵16动作而对芯部7b的室7a抽真空时,室7a被减压,经由 在芯部7b的外周旋转的套筒7c的多个吸附孔7e在分离辊7的周面产生负压。S卩,通过电动机15对套筒7c赋予与取出方向反方向的分离转矩,且利用泵16使套筒7c的外周面产生负压,由此,能够将被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带出的第二张之 后的纸张类P分离。另外,在夹着输送路径9与分离辊7相向的一侧(图中左侧)张设有环状的输送带 Sa0另一方面,在夹着输送路径9与输送带8a相向的位置也张设有环状的输送带Sb。艮口, 在两个输送带8a、8b之间规定分离辊7的下游侧的输送路径9。于是,通过取出带4从取出 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的取出方向前端由输送带8a、8b的夹隙8c夹持,交接给输送带8a、 8b (输送部)并输送到下游侧。在此,对将经由投入部2投入的多张纸张类P在输送路径9上各取出一张的动作 进行说明。当多张纸张类P经由投入部2被投入取出装置1时,通过供给机构3将纸张类P 依次供给向取出位置S,吸附于取出带4上并取出到输送路径9上。经由输送路径9输送的 纸张类P经由多个传感器Sl S6且通过控制部10监视其输送位置及输送状态。在取出纸张类P时,通过泵13将负压室5抽真空,将负压室5内的压力减压,通过 该减压后的压力,在取出带4的表面产生负压。另外,在投入到投入部2的纸张类P中集积 方向一端的纸张类P上,通过吸引室6持续向取出位置S作用空气流。即,集积方向一端的 纸张类P通过吸引室6被尽快地靠向取出位置S,被吸附于取出带4上并取出。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突入输送带8a、8b的夹隙8c,取出方向前端被夹隙 8c夹持,进而被输送向下游。被取出的纸张类P到达夹隙8c是通过传感器S5的输出从明 到暗来检测的。此时,输送带8a、8b的行进速度被设定为比取出带4的行进速度稍快的速 度,该纸张类P通过输送带8a、8b拉拽并输送。在与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重叠的状态下连着取出第二张之后的纸张类P 的情况下,第二张之后的纸张类P由分离辊7分离。此时,在分离辊7的周面产生负压,向 套筒7c赋予取出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分离转矩。在正常取出一张纸张类P时,分离辊7的套 筒7c沿取出方向随转,在以重叠两张的状态取出的情况下,套筒7c逆转。由此,第二张之 后的纸张类P沿逆方向返回,与第一张纸张类P分离。但是,如上所述,在将重叠了多张的状态的纸张类一张一张分离并将其取出到输 送路径9上的情况下,通过0N/0FF控制负压室5的负压或使取出带4间歇行进,在纸张类 P彼此之间形成间隙。这些间隙的大小根据连接于取出装置1的下游的输送路径9的处理 装置(在此省略图示及说明)中的纸张类P的处理能力来决定。和/或这些间隙的大小根据配置于输送路径9的下游的未图示的闸门的切换速度来决定。例如,为提高下游侧的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同时赋予足够的处理时间,期望将纸 张类P间的间隙稳定地控制在所希望的长度。但是,在使取出带4间歇动作而形成间隙的方法中,难以以高的精度控制带的加速及减速所需的时间,在加速时有可能在带和纸张类P 之间产生打滑。
另一方面,考虑如下的一种方法,为了对负压室5的负压进行0N/0FF控制,在连接 泵13和负压室5的配管的中途设置上述现有的电磁阀,通过开闭控制该电磁阀,控制纸张 类间的间隙。但是,在该方法中,如上所述,不仅电磁阀的自身响应速度慢,而且,即使关闭 电磁阀停止泵13的吸引,在纸张类P吸附于带上的状态下,由于负压室5内的负压暂时残 留,因此返回大气压耗费时间。因此,任何一种方法都难以将纸张类P间的间隙控制在希望的长度。与之相对,本发明者等发现一种方法,通过在负压室5内安装压力调节装置,将负 压室5内的负压以在希望的定时瞬时地向大气压开放,将纸张类P间的间隙高精度地控制 在所希望的长度。下面,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进行说明。图4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20的取出装置1的主 要部分的结构。该压力调节装置20具有用于向负压室5输入空气的吸气管22、及设置在该 吸气管22的中途的阀装置24。该阀装置24由控制部10进行开闭控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以使泵13持续动作将负压室5持续抽真空为前提,在取 出带4上没有吸附纸张类P的定时,打开阀装置24。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能 够在利用泵13抽真空的状态的负压室5内经由吸气管22瞬时注入大量的空气,可以瞬时 地将负压室5在大气压下开放。该情况下,由于将负压室5持续抽真空,因此为了消除负压室5内的负压,需要一 起向负压室5内送入大量的空气。但是,目前,仅对电磁阀进行OFF的控制中,因无法将大 量的空气一起送室5内,所以至消除负压为止耗费时间。因此,为了将纸张类P间的间隙高 精度地控制在希望的值,重要的是在不吸附纸张类时,将大量的空气一起送入负压室5内。图5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的剖面图。另外,图6表示从箭头VI 方向看到的图5的阀装置24的概略图。另外,图7表示装配于图5的阀装置24的遮蔽板 25的概略图。该阀装置24上连接有两根上游侧吸气管22a、22b (第一流路)和两根下游侧吸气 管22c、22d(第二流路)。换言之,该四根吸气管22a、22b、22c、22d是图4的吸气管22,在 多根这些吸气管的中途设置有一个阀装置24。阀装置24具有大致矩形的第一块21 (第一部件)、与该第一块相向的第二块 23 (第二部件)、可旋转地配置于在该第一块及第二块21、23之间形成的间隙S的大致圆形 的遮蔽板25、及使该遮蔽板25旋转的电动机27 (移动装置)。在电动机27的旋转轴27a上经由联结器28同轴地连接有遮蔽板25的驱动轴29。 驱动轴29贯通第一块21并延伸,通过多个轴承26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第一块21上。使用 螺钉29a将遮蔽板25固定在驱动轴29的前端。另外,在遮蔽板25的驱动轴29上固设有基准相位检测板31,在基座30上固设有 检测传感器32,其在基准相位检测板31的旋转的中途检测形成于该基准相位检测板31的外周缘的未图示的切口。在基座30上还固定安装有上述的第一块21,并且通过托架33固 设有上述的电动机27。另外,该基准相位检测板31在可以提供检测基准的位置具有切口, 该检测基准用于检测设置在遮蔽板25上的后述的连通孔的位置。于是,控制部10根据检 测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使电动机27旋转及停止,将遮蔽板25配置于希望的相位。上游侧吸气管22a、22b分别经由配管接头22e从第一块21的背面侧连接,下游侧吸气管22c、22d分别经由配管接头22e从第二块23的背面侧连接。更具体地说,各吸气管 22a、22b、22c、22d被定位配置为一上游侧吸气管22a相对一下游侧吸气管22d以大致同轴 的关系相向,另一上游侧吸气管22b相对另一下流侧吸气管22d以大致同轴的关系相向。在 该状态下,第二块23利用多个螺栓34紧固固定并定位在第一块21上。第一块21具有与第二块23(即下游侧吸气管22c、22d)相向的相向面21a,第二块 23具有与第一块21(即上游侧吸气管22a、22b)相向的相向面23a。这些相向面21a、23a 形成比上述的遮蔽板25大一圈的圆形,相互平行地相向。另外,在第一块21的相向面21a粘附有和遮蔽板25大致同径的密封部件35,在第 二块23的相向面23a也粘附有和遮蔽板25大致同径的密封部件36。在粘附于第一块21 的相向面21a的密封部件35和粘附于第二块23的相向面23a的密封部件36之间形成有 可旋转地收容遮蔽板25的间隙S。换言之,在相向面21a和相向面23a之间形成有间隙S。 遮蔽板25在该间隙S内旋转。在第一块21上形成有一端分别与上游侧吸气管22a、22b连通的两个长孔37a、 37b(第一孔)。各长孔37a、37b也分别贯通粘附于第一块21的相向面21a的密封部件35,
其另一端在间隙S露出。另外,第二块23上也形成有一端分别与下游侧吸气管22c、22d连通的两个长孔 37c、37d(第二孔)。各长孔37c、37d也分别贯通粘附于第二块23的相向面23a的密封部 件36,其另一端在间隙S露出。并且,长孔37a和长孔37c大致同轴地相向,长孔37b和长 孔37d大致同轴地相向。与各密封材料35、36的间隙S相向的相向面35a、36a彼此的距离仅比遮蔽板25 的厚度稍大,但在长孔37a、37b、37c、37d的另一端露出的部分,缩短密封部件35、36间的距 离。即,在长孔37a(37b)的另一端和长孔37c (37d)的另一端利用遮蔽板25堵塞的状态下, 各密封部件35、36的各长孔的另一端周缘部向间隙S稍微圆环状突出,以尽可能减少从间 隙S泄漏的空气。由此,可以减少从间隙S泄漏的空气的量,但因容许遮蔽板25的旋转,因此并不意 味着遮蔽板25和两个密封部件35、36贴合。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不需要使流路 密闭成不漏出空气,即使空气或多或少泄漏也不成问题,其用途也限定在容许空气的泄漏。如图7所示,在遮蔽板25上,多个连通孔25a、25b贯通遮蔽板25地形成。在本实 施方式中,全部的连通孔25a、25b形成为和吸气管22a、22b、22c、22d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直 径的圆形。连通孔25a、25b的形状不限于圆形,因吸气管22通常为圆筒形,所以本实施方 式中为了尽可能地减小空气阻力,将其制作为和吸气管22相同的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孔25a、25b在图7所示的位置形成。即,在靠近遮蔽板25 的中心较小的圆周上等间距配置有六个连通孔25a,在远离中心的较大的圆周上等间距配 置有六个连通孔25b。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的六个连通孔25a和外侧的六个连通孔25b分别配置在相同的半径上。内侧的六个连通孔25a在遮蔽板25的旋转中途,分别与第一块21的长孔37a及 第二块23的长孔37c重合,配置于将上游侧吸气管22a和下游侧吸气管22c连通的位置。 另外,外侧的六个连通孔25b在遮蔽板25的旋转中途,分别与第二块23的长孔37b及第二 块23的长孔37d重合,配置于将上游侧吸气管22b和下流侧吸气管22d连通的位置。例如,利用控制部10的控制使电动机27旋转,而使遮蔽板25旋转并停止在内侧 的一个连通孔25a与内侧的长孔37a、37c重合的位置时,不是处于相同半径上的外侧的连 通孔25b,而是相对遮蔽板25的中心处于对象位置的外侧的连通孔25b与外侧的长孔37b、 37d重合。该关系在使遮蔽板25每旋转60°出现,可以使阀装置24在旋转一周中出现6 次开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中,通过使遮蔽板25每旋转30°间隔,可以 交替重复开闭。这样,通过在旋转内侧配置一流路且在旋转外侧配置另一流路,可以在遮蔽板25 上形成更多的连通孔25a、25b,在更多的旋转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六个位置)能够使阀装 置24成为开状态,在开状态和闭状态之间可以减小使遮蔽板25旋转时的旋转量,能够提高 阀装置24的响应速度。另外,这样,通过同时地开闭控制两个流路,可以增加开状态时的流 量。该情况下,根据流路个数也不会增加遮蔽板25的惯性,也不会使响应速度延迟。在此,对上述结构的阀装置24的开闭控制进行说明。
在吸附于取出带4并取出到输送路径9上的纸张类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到达传感 器S5的时刻,控制部10判断该纸张类P转移到输送带8a、8b的夹隙8c,将阀装置24打开。 或控制部10根据配置于输送路径9上的传感器Sl S5中任何一个检测出该纸张类P的 输送方向后端通过的定时,打开阀装置24。即,这时,使遮蔽板25旋转并使之停止在遮蔽板 25的连通孔25a、25b连接吸气管22a、22b、22c、22d的位置。在以后的说明中,将该定时称 为第一定时。由此,经由吸气管22可以将大量的空气一起送进负压室5内,可以可靠地将第一 张该纸张类P利用输送带8a、8b的两个夹隙8c夹持约束并向下游侧输送,并且能够防止将 第二张以后的纸张类P吸附在取出带4上的不良情况,能够防止取出两张纸张类P。而且,以检测到第一张纸张类P和第二张纸张类P之间的间隙为触发点,控制部10 将阀装置24打开,将第二张纸张类P吸附在取出带4上,开始第二张纸张类P的取出。艮口, 此时,使遮蔽板25旋转停止在遮蔽板25的连通孔25a、25b与吸气管22a、22b、22c、22d不 重合的位置。在以后的说明中,将该定时称为第二定时。由此,吸气管22被堵塞并对负压室5再进行抽真空,第二张纸张类P被吸附在带4 上。这时,通过调节关闭阀装置24的定时,能够控制间隙。即,延迟关闭阀装置24的定时 时,间隙扩大,提早关闭阀装置24的定时时,间隙缩小。另外,第一张纸张类P和第二张纸 张类P间的间隙以传感器Sl S4中任何一个传感器的输出变明亮来检测。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不吸附纸张类P的第一定时打开阀装置24,经由吸 气管22瞬时地向负压室5内送进大量的空气,因此,在希望的定时能够使负压室5的负压 快速地消失,能够将纸张类P间的间隙高精度地控制在希望的长度。另外,由此,能够加快 纸张类P的取出周期,可以将纸张类P高速取出。特别是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可使两个流路同时开闭,可在短时间内向负压室5送入大量的空气。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由于可容易地变更与阀装 置24连接的配管的个数或遮蔽板25的连通孔的位置及数量,因此,也可以将流路同时开闭 三次以上,即使在该情况下,装置也不会大型化。或者,通过增大配管的直径和连通孔的直 径,也可以容易地使流路自身加粗,可以容易地增大空气的流量。与之相对,在以相同的用途使用现有的电磁阀的情况下,在对多个流路进行开闭 控制时,需要在各流路各设置一个电磁阀,装置结构变复杂而大型化,并且成本也提高。另 夕卜,如上所述,电磁阀由于流体的通过阻力大, 所以难以使大量的空气一起通过,不能使负 压室5瞬间返回大气压。另外,在使用多个电磁阀的情况下,需要对全部的电磁阀同时进行 开闭控制,从而控制复杂。另外,在加粗流路自身的情况下,相应地,柱塞的惯性增大,电磁 阀的响应速度会延迟。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可通过仅使电动机27旋转的简单的控制同时 开闭控制多个流路,也可以任意设定可同时开闭控制的流路的数量,也可以任意设定流路 自身的粗细,且阀只要一个即可。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具有使空气一直线地通过 的结构,因此,空气几乎没有通过阻力,可使大量的空气流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泵13持续动作,将负压室5持续抽真空,但由于以负压 室5内的气压不低于一定值的方式在泵13上设有安全阀13a (图4),因此,即使使泵13持 续动作,负压室5内的气压也不会继续下降。图8概略的表示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40的取出装置1的主 要部分的结构。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40的取出装置1也和具备上述的压力调 节装置20的取出装置1基本结构相同,且基本动作也相同,因此对相同部分的说明省略。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40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气管22及阀装置24,具有 对负压室5抽真空的泵13的排气口和连接负压室5的排气管42、及安装在该排气管42的 中途的阀装置44。该压力调节装置40在将泵13的排气积极地送进负压室5内这点和第一 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20有所不同。S卩,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消除负压室5的负压时,通过打开阀24使空气自然 地流入室5内,由此使室5内的压力趋近大气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消除负压时,积极地 将空气送进室5内,能够以更短的时间使室5内的气压趋近大气压。另外,阀装置44具有和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24相同的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在吸气管22的中途设置阀装置24,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只是在排气管42的中途 设置阀装置4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在和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相同的定时对阀 装置44进行开闭控制,但在第一定时打开阀装置44时,由于将空气更积极地送进负压室5 内,因此和第一实施方式比较,能够更快速地使负压室5内的气压趋近于大气压。因此,和 第一实施方式比较,能够更高精度地控制纸张类P的间隙。图9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50的取出装置1的主要部分 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泵13的吸入口和负压室5的吸气管52及连接泵13的排 气口和负压室5的排气管54的中途设置共用的一个阀装置56。该阀装置56具有和上述的 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44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遮蔽板上形成的连通孔的位置 及流过两个流路的空气的流通方向有所不同。
图10表示该阀装置56的剖面图,图11表示装配在该阀装置56的遮蔽板58的概 略图。图10的阀装置56除遮蔽板58的结构及空气流通方向不同以外,具有和图5的阀装 置24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发挥同样的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的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遮蔽板58在图11所示的位置具有多个连通孔58a、58b。即在靠近遮蔽板58的中心的较小的圆周上等间隔配置有六个连通孔58a,远离中心的较大的圆周上 等间隔配置有六个连通孔58b。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相互每隔30°相位不同地定位配置多 个连通孔58a、58b,以使内侧的六个连通孔58a和外侧的六个连通孔58b不配置在相同的半径上。内侧的六个连通孔58a分别在遮蔽板58旋转中途与第一块21的长孔37a及第二 块23的长孔37c重合,配置于将上游侧吸气管52a和下游侧吸气管52b连通的位置。另 夕卜,外侧的六个连通孔58b分别在遮蔽板58的旋转中途与第一块21的长孔37b及第二块 23的长孔37d重合,配置于将上游侧排气管54a和下游侧排气管54b连通的位置。例如,利用控制部10的控制使电动机27旋转,且使遮蔽板58旋转并停止在内侧 的一个连通孔58a与内侧的长孔37a、37c重合的位置时,外侧的长孔37b、37d被遮蔽板58 堵塞,负压室5被抽真空。即,使遮蔽板58旋转至该角度位置时,吸气管52打开排气管54 关闭。利用电动机27使遮蔽板58从该状态仅旋转30°时,外侧的连通孔58b的一个与 外侧长孔37b、37d重合,上游侧排气管54a和下流侧排气管54b连通,内侧的长孔37a、37c 被遮断。在该状态下,中断对负压室5的吸引,真空泵13的排气被送进负压室5内,负压室 5内的气压瞬时返回大气压。S卩,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56的情况下,连通吸气管52的状态下排气管54 被遮断,连通排气管54的状态下吸气管52被遮断。具体而言,如下所述取出装置1的控制 部10对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56进行开闭控制。S卩,控制部10在纸张类P取出时,使遮蔽板58旋转至遮断排气管54并同时连通 吸气管52的位置并对负压室5抽真空,使纸张类P吸附于取出带4在输送路径9上取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也由真空泵13吸引。而且,控制部10在取出的纸张类P的输送方向前端到达输送部8b的夹隙8c的第 一定时,使遮蔽板58旋转至连通排气管54并同时遮断吸气管52的位置,强制地将空气送 进负压室5内。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停止纸张类P的吸引时,因积极地将空气送进负压室5 内并且停止对负压室5抽真空,所以和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比较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将真空 室5内的气压返回至大气压。另外,在和后续的纸张类P之间检测出间隙的第二定时,控制部10遮断排气管54 并同时使吸气管52连通,再进行对负压室5的抽真空。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56,也可以一起吸引大量的空气, 可以将负压室5内瞬时减压至希望的值,即使是较大尺寸较重的纸张类P,也可以吸附在取 出带4上。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起到和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而且,在停止对纸张类P的吸引时,可以更快速地使负压室5内的气压变为大气压,可以将响应速度设为更高,且可以更高精度地控制间隙。图12表示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遮蔽板58的第一变形例的遮蔽板59。该遮蔽 板59在具有直径较大的几个连通孔59a、59b方面和遮蔽板58有所不同。使用该遮蔽板59 时,将较大直径的连通孔59a、59b的直径设为和吸气管52及排气管54的直径大致相同。例如,作为使上游侧吸气管52a和下游侧吸气管52b连通的内侧连通孔,选择较大 直径的连通孔59a时,能够一起吸引大量的空气,选择较小直径的连通孔58a时,则吸引较 少量的空气。即,使用该遮蔽板59时,通过控制遮蔽板59的旋转位置,可以改变吸引的空 气的流量,可以选择与处理的纸张类P的大小或重量相适应的适当的吸附力。图13表示上述的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遮蔽板58的第二变形例的遮蔽板57。该 遮蔽板57准备三种使吸气管52连通的不同的直径的连通孔,准备三种使排气管54连通的 不同的直径的连通孔,在这一点上和遮蔽板58有所不同。使用该遮蔽板57时,通过控制遮 蔽板57的旋转位置,可以将通过吸气管52的空气的流量及通过排气管54的空气的流量按 三级进行控制。另外,在仅想要增加通过阀装置的空气流量时,例如图14所示,也可以增加与阀 装置60连接的配管61a、61b的根数。该情况下,需要根据配管61的根数增设泵。图14是从第二块23的背面侧看到的用图6说明的阀装置24的变形例的阀装置 60的图。该阀装置60是内侧连接三根吸气管61a,外侧连接三根吸气管61b的装置。另外, 在此对具有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结构要素也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地说明。例如,在图14的阀装置60中装配使用图7的遮蔽板25时,使遮蔽板25旋转30° 的程度,可以向大气中开放及遮断全部六根吸气管61a、61b,在向大气开放时,经由六根吸 气管61a、61b可以将空气一起送进负压室5内。这样,作为增加与阀装置连接的配管的根数的变形例,除了如上述的阀装置60那 样使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同的变形例以外,考虑如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阀装置56那样空 气流通方向不同的阀装置的变形例。该情况下,同时进行开闭控制的吸气管52的根数增 力口,并且同时进行开闭控制的排气管54的根数增加,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将负压室5的气压 控制在希望的值。在此,比较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阀装置56和现有的电磁阀,对本申请发明的效 果进行说明。图15表示将对图9的压力调节装置50的阀装置56进行开闭控制时的负压室5 内的气压变化和电动机27的控制型式、即阀装置56的开闭定时一致地进行图示的时间图。 该阀装置56如上所述,对吸气管52及排气管54相互不同地进行开闭。在使用该阀装置56时,控制部10对负压室5进行抽真空并取出纸张类P后,在上 述的第一定时对电动机27施力,使图11的遮蔽板58旋转30°,吸气管52关闭的同时排气 管54打开。这时,阀装置56在只使遮蔽板58旋转30°的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动作。因此, 控制部10刚对电动机27输出驱动信号后,阀装置56就结束流路的切换,将负压室5瞬时 向大气压开放。另一方面,即使在上述的第二定时使遮蔽板58再旋转30°,或返回30°时,阀装 置56也可以同时且瞬时开闭二个流路。因此,即使对负压室5抽真空时,在短时间内也能够开始吸引。即,根据阀装置56,由于通过只使遮蔽板58稍微旋转的动作就可以开闭流路, 因此惯性小,响应速度快。与之相对,图16表示使用现有的电磁阀的取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在此,与 图9的装置比较进行说明,因此,对发挥相同的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在该装置 中,在连接对负压室5抽真空的泵13的吸气管52的中途安装电磁阀51 (电磁阀1),且在连 接用于将空气送进负压室5的泵55的排气管54的中途安装另外的电磁阀53(电磁阀2)。这样,在使用现有的电磁阀51、53时,控制部10如图17所示对负压室5抽真空并 取出纸张类P后,在第一定时使吸气管52的电磁阀510FF,同时使排气管54的电磁阀53成 为ON。由此,中断负压室5的抽真空,同时空气被送进负压室5内,负压室5在大气中开放。但是,例如使电磁阀51成为OFF时,在连通吸气管52的室(未图示)内压入柱塞 (未图示)遮断流路,但由于柱塞的惯性,至遮断流路为止需要少许时间。另外,即使使电磁 阀53为ON时,同样地由于柱塞的惯性,至打开流路为止也需要少许时间。因此,使用现有 的电磁阀51、53的装置中,控制部10向电磁阀输出驱动信号后直至使负压室5内的气压变 成大气压为止需要较多的时间。这种情况对使用现有的电磁阀51、53对负压室5抽真空时而言,由于电磁阀的响 应速度慢,因此直至开始负压室5的吸引为止耗费时间。S卩,比较使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阀装置56时的负压室5的压力变化(图15) 和使用现有的电磁阀51、53时的负压室5的压力变化(图17)时,可以明白使用本发明的 阀装置56比使用电磁阀更能够提高响应速度。下面,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说明。图18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60的取出装置1的主 要部分的结构。该压力调节装置60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第一定时,将另外的泵16的排气 送进负压室5内来代替将泵13的排气送进负压室5内,这点和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力 调节装置40(图8)有所不同。S卩,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60具有在用于将分离辊7的芯部7b的室7a抽真 空的泵16的排气管62的中途安装阀装置64的结构。该阀装置64具有和上述的第一实施 方式的阀装置24及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阀装置44大致相同的结构,发挥和这些阀装置 24,44同样的功能,并在相同定时进行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分离辊7的泵16的排气,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 利用对吸引室6进行吸引的鼓风机14的排气,或也可以将专用的送气装置(未图示)与负 压室5连接。在纸张类P取出时,取出装置1的控制部10关闭设置于泵16的排气管62的中途 的阀装置64,利用泵13对负压室5抽真空。这时,虽然用于在分离辊7的外周面产生负压 的泵16继续吸引动作,但利用安全阀16a将吸引的空气放掉。而且,控制部10在上述的第一定时,打开电磁阀64将泵16的排气送进负压室5 内。由此,可以实现和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即,在第一定时,可以将大量的空 气送进负压室5内,可以使负压室5内的气压瞬时返回大气压。图19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70的取出装置1的主 要部分的结构。该压力调节装置70具有将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40(图8)和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60 (图18)装配在一起的结构。S卩,将对负压室5抽真空的泵13的排气管72与负压室5进行连接,将分离辊7的泵16的排气管74与负压室5进行连接,在两根排气管72、74的中途安装共用的一个阀装 置76。该阀装置76具有和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4(图5)相同的结构,并且同时 开闭两根排气管72、7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纸张类P取出时,控制部10关闭阀装置76,用泵13对负压 室5抽真空,使取出带4行进,取出纸张类P。而且,控制部10在上述的第一定时,打开阀装 置76,经由两根排气管72、74将大量的空气送进负压室5内,使负压室5内的气压瞬时返回 大气压,防止第二张以后接着的纸张类P吸附于取出带4的不良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第一定时打开阀装置76,可以将大量的空气一起送进 负压室5内,可以将负压室5内的气压快速地返回大气压,能够高精度地将取出的纸张类P 之间的间隙控制在希望的大小。图20概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80的取出装置1的主 要部分的结构。该压力调节装置80具有将利用图9说明的压力调节装置50的结构组装于 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装置70的结构上的结构。S卩,具有对真空室5进行抽真空的真空泵13的吸气管82、真空泵13的排气管84、 及将分离辊7的真空泵16的排气管86与负压室5连接,在吸气管82、及两根排气管84、86 的中途设置共用的一个阀装置88的结构。该阀装置88具有在遮断吸气管82的状态下使两根排气管84、86同时连通的未图 示的至少两个连通孔,并且具有未图示的遮蔽板,该遮蔽板具有在同时遮断两根排气管84、 86的状态下使吸气管82连通的未图示的至少一个连通孔。即,该阀装置88具有在使遮蔽 板旋转到特定的角度而停止的状态下使吸气管82连通,并且同时遮断两根排气管84、86的 功能。使用该压力调节装置80时,可以在第一定时使负压室5内的气压瞬时地返回大气 压,可以使取出装置1的处理效率最高。即,在第一定时,通过遮断吸气管82并且使两根排 气管84、86同时连通,可以停止对负压室5的抽真空,同时,将大量的空气一起送进室5内, 可以使负压室5内的气压瞬时返回大气压。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消除在取出带4的表面产生的负压并停止纸张类P的吸附 时,将大量的空气积极地送进负压室5内瞬时消除负压,因此,能够防止负压残留、下一张 纸张类P不希望地吸附于带上的不良情况。因此,可在希望的定时将纸张类P吸附于取出 带4上,可以使纸张类P的取出周期高速化,同时可以使纸张类P间的间隙稳定。特别是,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阀装置,可以容易地控制空气的流量,可以将大量的空 气瞬时地送进负压室内,可以加快消除负压时的响应速度。另外,该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原样,可以在实施阶段不脱离其宗旨的 范围内变化结构要素并具体化。另外,利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 合,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整体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 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遍及不同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将供给向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P取出的取出部 件,对环状的取出带4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在沿取出方向旋转的转动体上形成多个吸附孔的取出部件。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遮蔽板25、57、58、59的连通孔25a、25b、57a、 57b、58a、58b、59a、59b与配管的剖面形状一致制作为圆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 此,也可以制作为四边形等其它形状。下面,对希望使遮蔽板的连通孔的形状不同的几个变 形例进行说明。图23(b)表示作为第三变形例,示出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多个连通孔91a的遮蔽板
91。另外,图23(a)表示作为一例用于说明在图14的阀装置60内组合该遮蔽板91使用的 情况的流路的开闭状态的图。S卩,在图23(b)图示的旋转位置使遮蔽板91停止时,在图23(a)中用斜线所示的 外侧的三个流路91b为全开,内侧的三个流路91c闭塞。从该状态,例如使遮蔽板91向逆 时针旋转方向(CCW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旋转30°时,本次外侧的三个流路91b闭塞,而 内侧的三个流路91c全开。内侧的流路91c彼此的间隔比外侧的流路91b的间隔窄,因此, 在本变形例中从闭塞外侧流路91b的中途开始打开内侧流路91c。这时,例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假定使用具有和流路相同的截面积的圆形的连通 孔的遮蔽板的情况时,在内侧的流路91c打开的过程中,遮蔽板的圆形连通孔徐徐地与圆 形流路重合,因此,开始打开流路91c时的开口面积的增加比例较小,至流路91c全开为止 的开口面积的增加的上升期稍缓慢。与之相对,如本变形例,在使用具有完全覆盖流路91c的截面积大小的四边形的 连通孔91a的遮蔽板91时,如上所述,打开内侧的流路91c时,四边形的连通孔91a的移动 方向(CCW方向)前侧的边缘首先开始与圆形的流路91c重合,因此开口面积的增加比例变 急剧。即,如本变形例那样,通过使用具有四边形的连通孔91c的遮蔽板91,从将流路91c 开始打开的瞬时可以使大量的空气流通,能够使阀装置60的响应速度更高速化。图24(b)表示作为第四变形例具有沿旋转方向增长的多个连通孔92a的遮蔽板
92。另外,图24(a)表示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92的情况的流路的开闭状态的图。由于使 连通孔92a沿旋转方向增长,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将内侧连通孔92a的个数减少。在该变形例中,由于各连通孔92a的移动方向(CCW)前侧的边缘沿遮蔽板92的径 向笔直地延伸,因此和上述的第三变形例一样,可使打开流路时的上升期变急剧,可使阀装 置60的响应速度高速化。另外,根据该变形例,可以进一步缩短至阀装置60的流路全开为止的时间。即,在 本变形例中,通过使遮蔽板92的连通孔92a沿旋转方向增长,在将流路全开后,在至遮蔽板 92的旋转停止为止的减速时,能够维持全开状态,因此,和上述的第三变形例比较可以短缩 至流量最大为止的时间。换言之,根据本变形例,打开流路时,使遮蔽板92从停止状态旋转 的加速时能够使流路全开,没必要考虑至使遮蔽板92减速并停止为止的时间。具体而言,使在图24(b)所示的旋转位置停止的状态(外侧的流路全开的状态)的遮蔽板92沿箭头CCW方向旋转时,马上,遮蔽板92的内侧的三个连通孔92a分别与内侧 流路92c (图24(b)中用虚线表示)开始重合,遮蔽板92加速期间,内侧的三个流路92c全 开。之后,为了使遮蔽板92停止而减速时,依然维持使流路92c全开状态,遮蔽板92边减 速边旋转,流路92c保持全开状态地停止。与之相对,如上述的第三变形例的遮蔽板91那样,具有和流路的直径大致相同、长度较短的连通孔91a时,由于在连通孔91a与流路重合时需要将遮蔽板91的旋转停止,因此,需要至流路全开为止用于遮蔽板91减速的时间。与之相对,根据本变形例,可以在使 遮蔽板92加速的短时间期间内使流路全开,可以缩短至流路全开为止的时间。图25(b)表示作为第五变形例的遮蔽板93,图25 (a)表示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 93时的流路的开闭状态的图。该遮蔽板93在内侧连通孔93a沿径向延伸这一点、内侧连通 孔93a的个数多这一点和上述的第四变形例的遮蔽板92有所不同。即使在该变形例中,由于沿各连通孔93a的旋转方向CCW的前侧的边缘向遮蔽板 93的径向笔直地延伸,因此也可以使打开流路时的开口面积增加的上升期变急剧,可以使 阀装置的响应速度高速化。图26(b)表示作为第六变形例只在同一圆周上具备多个连通孔94a的遮蔽板94。 图26(a)表示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94时的流路的开闭状态的图。这样,即使在同一圆周上配置连通孔94a时,例如,通过将阀装置侧的流路的位置 设定为图26(a)所示的位置,可以选择性地打开几个流路94b。另外,如该变形例那样,在同 一圆周上配置连通孔94a时,如上述的第三 第五变形例那样,比较在遮蔽板的内侧和外 侧配置连通孔的情况,可以将流路的开闭条件设为相同。图27(b)表示作为第七变形例的遮蔽板95,图27 (a)表示用于说明使用该遮蔽板 95时的流路开闭状态的图。该遮蔽板95在具有四边形的连通孔95a这一点上和上述的第 六变形例有所不同。根据该变形例,不仅可以实现和上述的第六变形例同样的效果,而且如上述的第 三 第五变形例那样,可以使打开流路时的开口面积的增加的上升期急剧化,可以使阀装 置的响应速度高速化。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涉及能够使大量的流体以高响应速度流通及遮断的阀装置,以及容易地进 行较重纸张类的取出,使纸张类的取出速度为高速的纸张类取出装置。
权利要求
一种阀装置,其在将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连通的开状态、及将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遮断的闭状态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该阀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二流路相向的第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向面露出的第一孔;第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二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连通的连通孔,将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连通或遮断;移动装置,其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重合的所述开状态和遮断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的所述闭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具有多组,所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对应于多组所述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具有多组的所述第一 孔及第二孔,所述遮蔽板也具有用于使多组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一起连通的多个所述连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流路具有多组,所述第一及第二部件对应于多组所述第一及第二流路具有多组所述第一及第二孔, 所述遮蔽板的所述连通孔包含第一连通孔,其在利用所述移动装置将该遮蔽板移动 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多组第一及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一组流路连通;第二连通孔,其 在利用所述移动装置将该遮蔽板移动至有别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有别 于所述至少一组流路的至少一组流路连通。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具有使所述遮蔽板旋转的电动机,所述遮蔽板在以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具有多个所述连通孔。
5.一种纸张类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 投入部,其层叠并投入多张纸张类;取出部件,其具有吸附孔,沿由投入到所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层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 行进;负压产生部,其从该取出部件的背面侧吸引所述吸附孔,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 压,使所述一端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 泵,经由吸气管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 阀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吸气管的中途,所述阀装置在将其上游侧的所述吸气管和下游侧的所述吸气管连通的开状态、及将所 述上游侧吸气管和下游侧吸气管遮断的闭状态进行切换,所述阀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与所述下游侧吸气管相向的第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上游 侧吸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向面露出的第一孔;第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 述下游侧吸气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二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一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 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连通的连通孔,将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连通或遮断;移动装置,其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重合的所述开状态和将所述第 一孔及所述第二孔遮断的所述闭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
6.一种纸张类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 投入部,其层叠并投入多张纸张类;取出部件,其具有吸附孔,沿投入到所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层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行进;负压产生部,其从该取出部件的背面侧吸引所述吸附孔,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 压,使所述一端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 泵,其经由排气管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 阀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中途,所述阀装置在将其上游侧的所述排气管和下游侧的所述排气管连通的开状态、及将所 述上游侧排气管和下游侧排气管遮断的闭状态进行切换,所述阀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与所述下游侧排气管相向的第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上游 侧排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向面露出的第一孔;第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 述下游侧排气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二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一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 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连通的连通孔,将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连通或遮断;移动装置,其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重合的所述开状态和将所述第一孔 及所述第二孔遮断的所述闭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
7.—种纸张类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 投入部,其层叠并投入多张纸张类;取出部件,其具有吸附孔,沿投入到所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层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行进;负压产生部,其从该取出部件的背面侧吸引所述吸附孔,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 压,使所述一端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 泵,其经由吸气管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 排气管,其连接于所述负压产生部和所述泵之间; 单一的阀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吸气管及排气管的中途,所述阀装置在连通所述吸气管的同时遮断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状态、以及遮断所述吸气 管的同时连通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进行切换,该阀装置具有第一部件,其具有第一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 相向面露出的第一孔、及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相向面露出的第二 孔;第二部件,其具有经由间隙与所述第一相向面相向的第二相向面,并且具有一端与所 述吸气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三孔、及一端与所 述排气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孔相向并在所述第二相向面露出的第四孔;遮蔽板,其沿所述第一及第二相向面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在移动的中途使 所述第一孔和第三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及在移动的中途使所述第二孔和第四孔连通的第 二连通孑L ;移动装置,其在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及第三孔重合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 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孔及所述第四孔重合的所述第二状态之间使所述遮蔽板移动。
8.如权利要求5 7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类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具有使所述遮蔽板旋转的电动机,所述遮蔽板在以其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具有各自的所述连通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阀装置,其可以使大量的流体以迅速的响应速度流通及遮断。使空气流通及遮断的阀装置(24)具有连接上游侧吸气管(22a、22b)的第一块(21)、与该第一块(21)相向并连接下游侧吸气管(22c、22d)的第二块(23)、配置于第一块(21)和第二块(23)之间的间隙(S)的遮蔽板(25)、及使该遮蔽板(25)旋转的电动机(27)。在遮蔽板(25)上形成有连通上游侧吸气管(22a)和下游侧吸气管(22c)的连通孔、及连通上游侧吸气管(22b)和下流侧吸气管(22d)的连通孔。
文档编号B65H3/08GK101813196SQ20101011321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9日
发明者三津谷祐辅, 成冈良彦, 等等力彻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