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调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129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伺服调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移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伺服调偏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隧道是集冷却、输送于一体的高效输送装置,是食品或饮料加工设备的一种,在经隧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可快速的对食品等进行冷却,保证食品温度、质量,为后期的储存做准备。产品在经冷却隧道运输时,由于输送线较长,经常会出现输送带偏移的现象,尤其是存在转角的输送线,若偏移程度较大,极有可能导致输送带与机架间的摩擦或卡死等现象,造成输送带及机架间的磨损损坏,且容易造成电机过载烧毁,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 均较高。而且,传统的调偏方式主要采用三辊纠偏,其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且存在调偏精度低的问题。因此,一种结构简单,调偏精度高,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均较低的伺服调偏装置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输送带在运行的过程中易产生偏移,导致输送带与机架间的磨损损坏,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使用及维修成本,且传统方式采用三辊纠偏,存在结构复杂,调节精度较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调偏装置,以达到结构简单,调偏精度高,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均较低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伺服调偏装置,装设于设有机架、输送带的冷却隧道上,所述伺服调偏装置包括对所述输送带的偏移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机构,对检测机构测得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的控制机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执行调偏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依次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接触开关、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边沿并可在所述固定板上滑动的滑杆。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光电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至少一面的滚筒、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滑动部件、以及驱动所述滑动部件沿所述机架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滚筒与所述输送带的进给方向垂直,所述滚筒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滑动部件固定。优选的,所述滚筒为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下侧的2个。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00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伺服调偏装置,包括对所述输送带的偏移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机构,对检测机构测得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的控制机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执行调偏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依次电连接。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可实时监测输送带的偏移量,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执行机构及时进行调偏,保证输送带可沿正常的轨道运行,输送平稳,该伺服调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由于控制机构可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偏移量进行正确的调节,调偏精度较高,避免了输送带与机架间的磨损损坏,降低了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伺服调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伺服调偏装置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伺服调偏装置中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I、检测机构2、执行机构3、机架4、输送带;11、固定板12、接触开关13、滑杆14、滑槽;21、滚筒22、滑动部件23、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调偏装置,以达到结构简单,调偏精度高,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均较低的目的。实施例I如图1-3所示,一种伺服调偏装置,装设于设有机架3、输送带4的冷却隧道上,该伺服调偏装置包括对输送带4的偏移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机构I ;对检测机构I测得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的控制机构(未示出);以及根据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执行调偏操作的执行机构2 ;检测机构I、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2依次电连接。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可实时监测输送带4的偏移量,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执行机构及时进行调偏,保证输送带4可沿正常的轨道运行,输送平稳,且结构简单,而且,由于控制机构可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偏移量进行正确的调节,调偏精度较高,避免了输送带4与机架3间的磨损损坏,降低了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检测机构I包括固定于机架3上的固定板11、设置于固定板11上的接触开关12、以及设置于输送带4边沿并可在固定板11上滑动的滑杆13。固定板11上设置有滑槽14,滑杆13可沿滑槽14左右移动,输送带4产生左右偏移时,由于滑杆13设置于输送带4的边沿,滑杆13可随输送带4的左右偏移而沿滑槽14左右移动,滑杆13移动时与接触开关12产生接触,接触开关12将偏移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对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检测结构为对称设置于输送带4两侧的两个,及时的对输送带的左右偏移进行检测。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输送带4至少一面的滚筒21、设置于机架3上的滑动部件22、以及驱动滑动部件22沿机架3移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23。滚筒21与输送带4的进给方向垂直,滚筒21 —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3上,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滑动部件22固定。滚筒通过轴承与机架及滑动部件固定, 保证了滚筒对输送带的导向性,使得滚筒随输送带的运行进行同步运转,避免对输送带产生阻力,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滚筒一端固定,在输送带产生偏移时,控制机构将由检测机构提供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执行机构操作,此时,驱动气缸23推动滑动部件22前后摆动,滚筒21跟随滑动部件22 —起摆动,调节输送带的偏移。滚筒21为对称设置于输送带4上下侧的2个。通过上下侧的滚筒同时作用,提高了调偏精度与调偏效率。其中驱动部件除采用驱动气缸外,还可采用电机与曲柄摇杆机构的配合作用带动滑动部件移动等,具体驱动方式不做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输送带4产生偏移,滑杆13随输送带4的偏移沿滑槽14移动,滑杆13与接触开关12接触,控制机构将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驱动气缸23推动滑动部件22前后摆动,调节输送带的位置。实施例2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检测机构为设置于机架3上的光电传感器(未不出)。当输送带产生偏移时,输送带将光电传感器的光线遮住,此时,光电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气缸23推动滑动部件22前后摆动,调节输送带的位置。通过采用光电传感器,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与精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伺服调偏装置,包括对所述输送带的偏移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机构;对检测机构测得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的控制机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执行调偏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依次电连接。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可实时监测输送带的偏移量,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执行机构及时进行调偏,保证输送带可沿正常的轨道运行,输送平稳,该伺服调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由于控制机构可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偏移量进行正确的调节,调偏精度较高,避免了输送带与机架间的磨损损坏,降低了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伺服调偏装置,装设于设有机架、输送带的冷却隧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调偏装置包括 对所述输送带的偏移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机构,对检测机构测得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的控制机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执行调偏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依次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伺服调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接触开关、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边沿并可在所述固定板上滑动的滑杆。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伺服调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光电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伺服调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带至少一面的滚筒、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滑动部件、以及驱动所述滑动部件沿所述机架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滚筒与所述输送带的进给方向垂直,所述滚筒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滑动部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调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为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下侧的2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调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伺服调偏装置,包括对所述输送带的偏移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机构;对检测机构测得的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的控制机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信号执行调偏操作的执行机构;所述检测机构、控制机构与执行机构依次电连接。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可实时监测输送带的偏移量,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执行机构及时进行调偏,保证输送带可沿正常的轨道运行,输送平稳,该伺服调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由于控制机构可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偏移量进行正确的调节,调偏精度较高,避免了输送带与机架间的磨损损坏,降低了生产、使用、以及维修成本。
文档编号B65G43/02GK202542408SQ2012201249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张斌 申请人:苏州中德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