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573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尺寸电子玻璃的精加工传送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集玻璃交叉传送和玻璃喷淋为一体的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PDP (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板,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因为等离子拥有高发光效率、超精细显示、节能及大屏幕等技术优势,所以在42寸以上的大尺寸显示上具有高清晰、快速响应、多视角、低视觉疲劳等独有优势。在大尺寸电子玻璃精加工生产线中,玻璃物流生产线的90°拐角位置或者生产线上两条输送带的分支部位玻璃基板的传送已越来越成为生产的瓶颈,在拐角处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手动将玻璃基板转向,这显然不是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且手动移动玻璃基板会对其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可见,寻求一种自动化、机械化玻璃基板交叉传送带的方式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将玻璃交叉传送和玻璃喷淋集于一起,真正有效地实现了自动化需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且保证了玻璃基板的传送质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结构中包括控制管理电路、并列设置在输送台支架上的一组横向输送轴、及设置在输送轴上的输送辊,关键在于:结构中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一组借助支撑结构定位的纵向输送轴、在纵向输送轴上间隔设置的一组输送滚轮,输送滚轮与输送辊交错布置,支撑结构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的受控端与控制管理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纵向输送轴借助升降气缸具有竖直向的升降自由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玻璃交叉传送采用双层传送结构,当玻璃传送到交叉式传送装置时,玻璃停止,升降气缸上升使用第二层的纵向输送滚轮传输玻璃,实现玻璃的交叉传输功能,在玻璃传输过程中,同时米用喷嘴、及喷淋管将玻璃清洗或预湿,避免了传统的手动使玻璃交叉传送给玻璃基板带来的磨损及破坏、及费时费力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在玻璃基板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机械式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是输送台支架,2是横向输送轴,3是输送辊,4是纵向输送轴,5是输送滚轮,6是升降气缸,7是支撑板,8是支撑座,9是连接组件,10是机架,11是导向机构,12是密闭防护罩,13是喷嘴,14是喷淋管,15是接水篮,16是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1是支座,16-2是磁力开关,16-3是磁铁,16-4是摆杆,17是玻璃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结构中包括控制管理电路、并列设置在输送台支架I上的一组横向输送轴2、及设置在输送轴2上的输送辊3,重要的是:结构中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一组借助支撑结构定位的纵向输送轴4、在纵向输送轴4上间隔设置的一组输送滚轮5,输送滚轮5与输送棍3交错布置,支撑结构与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升降气缸6的受控端与控制管理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纵向输送轴4借助升降气缸6具有竖直向的升降自由度。玻璃交叉传送采用双层传送结构,当玻璃传送到交叉式传送装置时,玻璃停止,升降气缸6上升使用第二层的纵向输送滚轮5传输玻璃,实现玻璃基板17的交叉传输功能。所述的支撑结构中包括支撑板7、固定在支撑板7上且带有轴承的支撑座8,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末端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架I借助连接组件9固定于带有行走机构的机架10上,机架10的顶板上设置有支撑座8的预留孔。机架10采用由顶板、底板和立柱组成的分体组装结构,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组装方便。为保证升降平稳,在机架10的底板上还设置有由导柱、导套组成的竖直升降导向机构11。所述的输送台支架I上还设置有密闭防护罩12。所述的横向输送轴2上方还设置有带有喷嘴13的喷淋管14,密闭防护罩12的底部还设置有接水篮15。为增大在水环境下输送滚轮5和玻璃基板17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的输送滚轮5上还设置有橡胶0型环套。保证在水环境下的检测信号,所述的到位检测机构是在输送台支架I上设置的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管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的结构中包括借助支座16-1固定的磁力开关16-2、及固定有磁铁16-3的摆杆16-4,支座16-1固定于输送台支架I上,磁铁16-3借助摆杆16-4的摆动以控制磁力开关16-2的开、合,形成玻璃基板的到位检测信号采集机构。在具体实施时,采用扇形喷嘴,保证在玻璃基板17表面形成均匀的喷淋,密闭防护罩12借助连接组件9直接固定在机架10上,且密闭防护罩12和机架的密封采用0型环密封,在传送玻璃基板17的拐角处,即横向输送轴2与纵向轴的交叉部分的起始端、末端分别设置一个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玻璃基板17由横向输送轴2传送,当途径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时,摆杆16-4旋转,磁控开关16-2断开,磁控开关16-2将玻璃的到位信号传送至控制管理电路,当控制管理电路接收到末端的机械式触控传感器采集的到位信号时,即证明玻璃基板17已输送至交叉部位,此时玻璃停止,升降气缸6上升使位于第二层的纵向输送滚轮5传输玻璃,实现玻璃的交叉传输功能,在玻璃传输过程中,同时采用喷嘴13、及喷淋管14将玻璃清洗或预湿,集交叉传送玻璃基板与玻璃清洗于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同位转向传送玻璃基板的自动化,避免了传统的手动使玻璃交叉传送给玻璃基板带来的磨损及破坏、及费时费力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在玻璃基板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结构中包括控制管理电路、并列设置在输送台支架(I)上的一组横向输送轴(2)、及设置在输送轴(2)上的输送辊(3),其特征在于:结构中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一组借助支撑结构定位的纵向输送轴(4 )、在纵向输送轴(4 )上间隔设置的一组输送滚轮(5),输送滚轮(5)与输送辊(3)交错布置,支撑结构与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升降气缸(6)的受控端与控制管理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纵向输送轴(4)借助升降气缸(6)具有竖直向的升降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中包括支撑板(7)、固定在支撑板(7)上且带有轴承的支撑座(8),升降气缸(6)的活塞杆末端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I)借助连接组件(9)固定于带有行走机构的机架(10)上,机架(10)的顶板上设置有支撑座(8)的预留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0)的底板上还设置有由导柱、导套组成的竖直升降导向机构(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台支架(I)上还设置有密闭防护罩(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输送轴(2)上方还设置有带有喷嘴(13)的喷淋管(14),密闭防护罩(12)的底部还设置有接水篮(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滚轮(5 )上还设置有橡胶O型环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到位检测机构是在输送台支架(I)上设置的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管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式触控传感器(16)的结构中包括借助支座(16-1)固定的磁力开关(16-2)、及固定有磁铁(16-3)的摆杆(16-4),支座(16-1)固定于输送台支架(I)上,磁铁(16_3)借助摆杆(16-4)的摆动以控制磁力开关(16-2)的开、合,形成玻璃基板的到位检测信号采集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玻璃基板的同位转向传送装置,结构中包括控制管理电路、并列设置在输送台支架上的一组横向输送轴、及设置在输送轴上的输送辊,关键在于结构中还包括到位检测机构、一组借助支撑结构定位的纵向输送轴、在纵向输送轴上间隔设置的一组输送滚轮,输送滚轮与输送辊交错布置,支撑结构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的受控端与控制管理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纵向输送轴借助升降气缸具有竖直向的升降自由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玻璃交叉传送采用双层传送结构,当玻璃传送到交叉式传送装置时,玻璃停止,升降气缸上升使用第二层的纵向输送滚轮传输玻璃,实现玻璃的交叉传输功能,避免了传统的手动使玻璃交叉传送给玻璃基板带来的磨损及破坏、及费时费力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在玻璃基板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B65G47/52GK202988271SQ20122069695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李庆文, 李青, 杨军, 刘世强 申请人: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