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1595阅读:来源:国知局
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其包括主对重系统;主对重系统包括轿厢(11)、主对重(12)、主对重曳引轮组(13)、主对重缆绳(14)和曳引机(15),轿厢(11)和主对重(12)通过主对重曳引轮组(13)分别连接在主对重缆绳(14)的两端,主对重缆绳(14)装在主对重曳引轮组(13)上,曳引机(15)与主对重曳引轮组(13)相连接;其特征是:其还包括副对重系统、对重连接装置和控制系统;副对重系统包括重副对重(21)、轻副对重(22)、副对重曳引轮组(23)和副对重缆绳(24),重副对重(21)的重量大于轻副对重(22)的重量,重副对重(21)和轻副对重(22)通过副对重曳引轮组(23)分别连接在副对重缆绳(24)的两端,副对重缆绳(24)挂装在副对重曳引轮组(23)上;对重连接装置连接在主对重系统和副对重系统之间,其在主对重系统和副对重系统之间传递力矩,用于实现力矩的匹配;控制系统与主对重系统、副对重系统和对重连接装置相连接,实现对主对重系统与副对重系统力矩传递与匹配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对重连接装置包括传动装置(31)、离合装置(32)、换向装置(33)和变速装置(34);传动装置(31)连接在主对重曳引轮组(13)与离合装置(32)之间,换向装置(33)连接在离合装置(32)与变速装置(34)之间,变速装置(34)连接在换向装置(33)与副对重系统的副对重曳引轮组(23)之间;离合装置(32)实现力矩的连接与分离,换向装置(33)实现正转或者反转,即换向装置(33)实现力矩方向的匹配,变速装置(34)实现转速的变换,即变速装置(34)实现力矩大小的匹配,即对重连接装置实现主对重系统与副对重系统的力矩的传递与匹配,从而使得副对重系统成为主对重系统势能的缓存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轿厢计重装置(41)、下极限开关(42)、上极限开关(43)和控制器(44),轿厢计重装置(41)串接在主对重缆绳(14)上并靠近轿厢(11)的一端,控制器(44)包括数字处理装置和控制模块,数字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接口,控制模块置于数字处理装置内;上极限开关(43)与下极限开关(42)分别安装在重副对重(21)上下移动的极限位置,上极限开关(43)与下极限开关(42)分别用于检测重副对重(21)是否处于上极限位置、下极限位置;轿厢计重装置(41)、下极限开关(42)、上极限开关(43)、主对重系统的曳引机(15)、对重连接装置的离合装置(32)、对重连接装置的换向装置(33)、对重连接装置的变速装置(34)均与控制器(44)相连接,控制器(44)用于对电梯升降系统进行集中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重副对重(21)大于轻重副对重(22)的重量是轿厢(11)的最大载重时的总重量大于主对重(12)的重量的三至十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重副对重(21)大于轻重副对重(22)的重量是轿厢(11)的最大载重时的总重量大于主对重(12)的重量的三至十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重副对重(21)大于轻重副对重(22)的重量是轿厢(11)的最大载重时的总重量大于主对重(12)的重量的五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的电梯升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重副对重(21)大于轻重副对重(22)的重量是轿厢(11)的最大载重时的总重量大于主对重(12)的重量的五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