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包抓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499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包抓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手,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线包抓手。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将抓手作为一种实用工具来抓取物体,方便快捷,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人为去操作,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此类产品则必然效率低下,人力费用颇高。工业上的抓手机构,其驱动装置和抓手通常是连接在一起的,若转动时是作为整体在转动,因而难以实现较大幅度的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线包抓手,既能自动抓取线包,也可以实现抓手的大幅度旋转。为达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包抓手,包括由气缸控制的抓手机构,抓手机构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部分中间是主体结构,底部是抓手,顶部是凸体,两部分凸体接触时中间形成凹槽;气缸底部设有可伸缩的活塞杆,活塞杆插入到凹槽中使两部分分开。所述凸体是梯形体结构,两凸体接触时,中间形成梯形体凹槽,活塞杆插入端是与凹槽相匹配的梯形体结构,活塞杆插入凹槽中可使抓手机构两部分分开,底部抓手张开。抓手机构的主体结构选用铁质材料。抓手机构的两 部分中间设有旋转轴,两部分通过弹簧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选用磁体材料,可以吸引抓手机构。所述旋转轴两端是转轮,转轮旋转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抓手机构一起旋转。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气缸与抓手机构相分离,通过气缸底部的活塞杆与抓手机构顶部凸体的作用,实现气缸对抓手闭合的自动控制,和人工夹取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同工业上通常使用的自动抓手相比,更有利于抓手的旋转,这样也便于线包抓取过程中的收集和运输。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包自动抓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 2、活塞杆 3、凸体 4、凹槽 5、抓手机构6、抓手 7、旋转轴 8、转轮 9、支撑架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包抓手,包括由气缸I控制的抓手机构5,抓手机构5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部分主体结构底部是抓手6,顶部是凸体3,两部分凸体3接触时中间形成凹槽4 ;气缸I底部设有可伸缩的活塞杆2,活塞杆2插入到凹槽4中使两部分分开。所述凸体3是梯形体结构,两凸体3接触时,中间形成梯形体凹槽4,活塞杆2插入端是与凹槽4相匹配的梯形体结构,活塞杆2插入凹槽4中可使抓手机构5两部分分开,底部抓手6张开。抓手机构5的主体结构选用铁质材料。抓手机构5的两部分中间设有旋转轴7,两部分通过弹簧与旋转轴7相连接。所述旋转轴7选用磁体材料,可以吸引抓手机构5。所述旋转轴7两端是转轮8,转轮8旋转带动旋转轴7旋转,旋转轴7带动抓手机构5 —起旋转。具体地,该线包抓手的工作方式是,当需要抓取线包时,通过驱动气缸1,使得活塞杆2向下运动,活塞杆2的末端插入到凹槽4中,使抓手机构5的两部分分开,此时,抓手机构5底部的抓手6张开,这样,张开的抓手6就可以使线包放到其张开的空间内,当活塞杆2向上运动后,抓手机构5的两部分由于旋转轴7的磁力作用而相靠近,那么底部的抓手6就将线包紧紧夹住。当线包抓取后需要旋转时,通过旋转转轮8带动旋转轴7旋转,进而实现抓手机构5的旋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 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线包抓手,包括由气缸控制的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抓手机构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部分中间是主体结构,底部是抓手,顶部是凸体,两部分凸体接触时中间形成凹槽;气缸底部设有可伸缩的活塞杆,活塞杆插入到凹槽中使两部分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包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是梯形体结构,两凸体接触时,中间形成梯形体凹槽,活塞杆插入端是与凹槽相匹配的梯形体结构,活塞杆插入凹槽中可使抓手机构两部分分开,底部抓手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包抓手,其特征在于,抓手机构的主体结构选用铁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包抓手,其特征在于,抓手机构的两部分中间设有旋转轴,两部分通过弹簧与旋转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包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选用磁体材料,可以吸引抓手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包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两端是转轮,转轮旋转带动旋转轴旋转, 旋转轴带动抓手机构一起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包抓手,包括由气缸控制的抓手机构,抓手机构由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每部分中间是主体结构,底部是抓手,顶部是梯形体结构的凸体,两部分凸体接触时中间形成梯形体结构的凹槽;气缸底部设有可伸缩的活塞杆,活塞杆的插入端是与凹槽相匹配的梯形体,活塞杆插入到凹槽中使抓手机构两部分分开,底部抓手也张开。抓手机构的主体结构选用铁质材料。抓手机构的两部分中间设有旋转轴,两部分通过弹簧与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选用磁体材料,可以吸引抓手机构。所述旋转轴两端是转轮,转轮旋转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抓手机构一起旋转。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既能自动抓取线包,也可以实现抓手的大幅度旋转。
文档编号B65G47/90GK203112124SQ20132010344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张耀生, 傅翼, 于超, 修正明 申请人:上海美星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