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987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传送辊本体、对称设于传送辊本体两端的转轴,传送辊本体与转轴的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传送辊本体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上均一体设置有螺旋线状突起,且第一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与第二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的螺旋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能够有效提高辊轴与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之间附着力,避免接触打滑,减少停机整顿的机率,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板生产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辊轴是瓦楞纸板生产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瓦楞辊、压力辊、传送辊等,其一般通过电机带动并转动,通过转动来传送绕设在辊轴上的原料纸。
[0003]目前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上的辊轴,其表面一般都经过抛光处理,是瓦楞纸板生产线中的核心部件,随着设备运行能力的提升,厂家们对辊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且随着生产线的不断提速,传送辊的转速随之提升,难以保证传送辊与原料纸之间的摩擦力,一旦传送辊与原料纸之间出现打滑而造成送料脱节,会对整个生产流程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需要立即停机整顿,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甚至还会影响瓦楞纸板的生产质量。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传送辊,其在一般的辊轴外套设包覆了橡胶层,通过橡胶套的高摩擦系数来提高传送辊与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之间的附着力,使之在传送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打滑现象,然而该种带有橡胶层的传送辊仅仅依靠了材料所带来的摩擦系数的提高,且橡胶层的摩擦系数有限,若采用硬质材料来进一步提高辊轴表面的摩擦系数,无疑将会对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产生不定性的磨损,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现有传送辊轴的输送附着力仍是一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辊轴与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之间附着力,避免接触打滑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棍,包括传送棍本体、对称设于传送棍本体两端的转轴,传送棍本体与转轴的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传送辊本体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上均一体设置有螺旋线状突起,且第一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与第二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的螺旋方向相反。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传送辊本体可以通过两端的转轴架设在设备上,在传送辊本体外套设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且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呈对称分布在传送辊本体上,由于在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上均设置螺旋线状突起,在传送辊本体转动时,螺旋线状突起可对与之接触的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产生较大的附着力,可有效避免其与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之间产生打滑现象,且由于第一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与第二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的螺旋方向相反,可避免原纸或者瓦楞纸板因单向螺旋的推进而产生偏移,使其始终保持沿直线输送,减少停机整顿的机率,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传送辊本体分别与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过盈配口 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传送辊本体与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之间的紧密配合连接,避免传送辊本体在高速运转之下与第一橡胶套或者第二橡胶套之间产生打滑或者偏移。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传送辊本体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凸块,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对应传送辊本体一侧的内表面上均凹陷形成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辊本体上的凸块与第一橡胶套内表面上的凹槽及第二橡胶套内表面上的凹槽相配合,进一步确保传送辊本体与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其三者之间产生打滑或者偏移。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轴与传送辊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强轴,加强轴的外径大于转轴的外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传送辊本体之间设置加强轴,且加强轴的外径大于转轴的外径,加强轴的设置提高了该传送辊本体的结构强度,分担了转轴上的受力,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有效延长了传送辊本体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线的运行时间尽可能长,减少停机换辊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维修维护所带来的成本投入。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轴、传送辊本体和加强轴均一体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传送辊本体和加强轴一体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其自身的结构强度。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传送辊本体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碳化钨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辊本体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碳化钨层,有效提高传送辊本体的耐磨性,经实验数据所得,较喷涂氮化层和镀铬层而言,喷涂碳化钨层更能有效提高辊轴的使用寿命,提升生产质量。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能够有效提高辊轴与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之间附着力,避免接触打滑,减少停机整顿的机率,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送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传送辊本体;2、转轴;3、加强轴;4、第一橡胶套;5、第二橡胶套;6、螺旋线状突起;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包括传送辊本体1、对称设于传送辊本体I两端的转轴2,优选的,传送辊本体I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传送辊本体I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碳化钨层,有效提高传送辊本体I的耐磨性,经实验数据所得,较喷涂氮化层和镀铬层而言,喷涂碳化钨层更能有效提高辊轴的使用寿命,提升生产质量;传送辊本体I与转轴2的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该传送辊本体I可以通过两端的转轴2架设在设备上,在传送辊本体I外套设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5,优选的,传送辊本体I分别与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5过盈配合,确保传送辊本体I与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5之间的紧密配合连接,避免传送辊本体I在高速运转之下与第一橡胶套4或者第二橡胶套5之间产生打滑或者偏移,且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5呈对称分布在传送辊本体I上,由于在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5上均设置螺旋线状突起6,即第一橡胶套4和其上的螺旋线状突起6 —体成型且均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二橡胶套5和其上的螺旋线状突起6 —体成型且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此处需说明的是,螺旋线状突起6的螺距及突起的螺纹深度可根据实际生产线的长度及宽度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生产线的生产标准需要,在此不作限定,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传送辊本体I转动时,螺旋线状突起6可对与之接触的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产生较大的附着力,可有效避免其与原纸或者瓦楞纸板之间产生打滑现象,且由于第一橡胶套4上螺旋线状突起6与第二橡胶套5上螺旋线状突起6的螺旋方向相反,可避免原纸或者瓦楞纸板因单向螺旋的推进而产生偏移,使其始终保持沿直线输送,减少停机整顿的机率,有效提闻了设备的生广效率。
[0023]进一步的,传送辊本体I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凸块7,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5对应传送辊本体I 一侧的内表面上均凹陷形成有与凸块7相配合的凹槽(图中未示出),传送辊本体I上的凸块7与第一橡胶套4内表面上的凹槽及第二橡胶套5内表面上的凹槽相配合,进一步确保传送辊本体I与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5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其三者之间产生打滑或者偏移。
[0024]进一步的,在转轴2与传送辊本体I之间设置加强轴3,且加强轴3的外径大于转轴2的外径,加强轴3的设置提高了该传送辊本体I的结构强度,分担了转轴2上的受力,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有效延长了传送辊本体I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线的运行时间尽可能长,减少停机换辊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维修维护所带来的成本投入,且转轴
2、传送辊本体I和加强轴3均一体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其自身的结构强度。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辊本体、对称设于传送辊本体两端的转轴,所述传送辊本体与转轴的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本体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所述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上均一体设置有螺旋线状突起,且第一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与第二橡胶套上螺旋线状突起的螺旋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其特征是:所述传送辊本体分别与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其特征是:所述传送辊本体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对应传送辊本体一侧的内表面上均凹陷形成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与传送辊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强轴,所述加强轴的外径大于转轴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传送辊本体和加强轴均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瓦楞纸板生产线用传送辊,其特征是:所述传送辊本体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碳化钨层。
【文档编号】B65H27/00GK203959457SQ20142038217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陈建华, 王光海, 陈克磊, 陈聪 申请人:杭州振铭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