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机的卷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090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卷绕机的卷绕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包括排线机构、面板、传动机构和纱管锭子;排线机构上设有压辊;传动机构、排线机构和纱管锭子固定在面板上;传动机构分别与排线机构和纱管锭子相连;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壳体、传动轴A、传动轴B、槽辊、光轴、滑块和滑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差动机构、同步轮A和同步轮B。采用曹锟与滑块来实现排线及同步轮实现传动后,在冲量和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卷绕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降低了能耗。同时解决了油箱污染的问题。
【专利说明】卷绕机的卷绕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机,尤其涉及一种卷绕机的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缝纫线、绣花线制线行业中,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包括排线机构和传动机构。排线机构由凸轮往复机构和横动部件组成,由于横动部件质量较重,导致排线机构的往复速度较低,如果硬性提高往复速度,那么往复机构在运动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冲量,强大的冲击力使得机体产生振动与发出噪声,随着速度的不断提高,这种震动和噪声就会愈发严重,为了解决横动部件对卷绕机转速的局限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增大机器的整体质量。传动机构采用的凸轮油箱使排线机构和卷绕轴发生相对运动。
[0003]这就造成传统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存在如下问题:1、往复速度较高的卷绕机一般都比较笨重,浪费钢铁材料且影响了厂房的使用率。2、凸轮油箱使用一段时间后,润滑油会从油箱内渗漏出来污染环境,有时还可能渗透到纱线上面造成对纱线的污染,从而低纱线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
[0005]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包括排线机构、面板、传动机构和纱管锭子;所述排线机构上设有压辊;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排线机构和纱管锭子相连;所述排线机构和纱管锭子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面板上。
[0007]排线机构包括壳体、传动轴A、传动轴B、槽辊、光轴、滑块和滑梭。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分别通过固定在面板上的轴承座一端固定在排线机构的壳体内,一端延伸到面板的另一侧;槽辊穿过传动轴B并固定在传动轴B上,槽辊表面设有八字形凹槽;所述光轴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滑块安装在光轴上,滑块与光轴滑动配合;所述滑梭的一端与滑块相连,另一端与槽辊的八字型凹槽滑动配合。
[0008]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差动机构、同步轮A和同步轮B ;所述传动轮固定在纱管锭子的端头处;所述差动机构分别与纱管锭子和传动轴A相连;所述同步轮A固定在传动轴A上,同步轮B固定在传动轴B上;同步轮A和同步轮B通过同步带相连。
[0009]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排线机构使用了槽辊与滑块的相互配合实现往复运动,滑块具有质量轻,冲量小的特点,使得卷绕机在运转速度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平稳运行。传动机构由以往的凸轮油箱的传动方式替换为同步带配合差动机构进行传动,避免了凸轮油箱渗油污染环境和影响纱线品质的问题。
[0010]采用槽辊与滑块来实现往复运动及同步带实现传动后,使得卷绕机的整机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加工与材料成本。另外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卷绕速度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闻ο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差动机构包括台形花纹盘和张紧机构,所述台形花纹盘为圆锥台状,两个台形花纹盘对称固定在纱管锭子和传动轴A上;两台形花纹盘通过皮带相连。所述张紧机构一端固定在面板,另一端通过固定在张紧机构上的张紧轮与皮带相连。通过对称安装的台形花纹盘及张紧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卷绕时纱卷上纱线排列的差异化。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面板上设有扇形腰孔;传动轴B从扇形腰孔内穿过;排线机构上还设有平衡块,平衡块通过连接板与排线机构相连;连接板与平衡块相连处设有腰孔。通过调整平衡块在连接板的腰孔内的位置,实现排线机构在扇形腰孔内活动时的平衡。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排线机构上还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在传动机构一侧的面板上;角度传感器通过齿轮和皮带线与传动轴A相连。通过角度传动器对传动轴A的检测,进而实现了对线卷长度的检测。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面板的传动机构侧还设有列板;列板通过支撑杆与面板固定相连;列板通过轴承座与纱管锭子、传动轴A、相连。支撑板起到了固定传动轴及其它部件保持结构稳定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卷绕机构的排线机构局部分解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排线机构上的槽辊与滑块相互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传动机构的台形花纹盘通过皮带相连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排线机构的平衡块采用Y型连接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排线机构的平衡块采用一字型连接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排线机构,2、面板,3、传动机构,4、纱管锭子,5、压辊,6、控制面板,7、控制器,11、壳体,12、传动轴A,13、传动轴B,14、槽辊,15、光轴,16、滑块,17、滑梭,18、平衡块,19、连接板,21、扇形腰孔,22、列板,23、支撑杆,31、传动轮,32、差动机构,33、同步轮A,34、同步轮B,35、同步带,36、角度传感器,141、八字型凹槽,191、腰孔,321、台形花纹盘,322、台形花纹盘,323、张紧机构,324、皮带,325、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包括排线机构1、面板2、传动机构3和纱管锭子4。排线机构I上设有压辊5,面板2上设有扇形腰孔21,传动机构3分别与排线机构I和纱管锭子4相连,所述排线机构I和纱管锭子4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面板2上。
[0023]排线机构I包括壳体11、传动轴々12、传动轴則3、槽辊14、光轴15、滑块16和滑梭17。所述传动轴A12和传动轴B13分别通过固定在面板2上的轴承座一端固定在排线机构I的壳体11内,一端延伸到面板的另一侧,传动轴B从扇形腰孔21内穿过,槽辊14穿过传动轴B13并固定在传动轴B13上,槽辊14表面设有八字形凹槽(141);所述光轴15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滑块16安装在光轴15上,滑块16与光轴15滑动配合;所述滑梭17的一端与滑块16相连,另一端与槽辊14的八字型凹槽141滑动配合。
[0024]传动机构3包括传动轮31、差动机构32、同步轮A33和同步轮B34。所述传动轮31固定在纱管锭子4的端头处。所述差动机构32包括台形花纹盘321和张紧机构323,所述台形花纹盘(321,322)为圆锥台状;所述台形花纹盘(321,322)对称固定在纱管锭子4和传动轴A12上;台形花纹盘(321,322)通过皮带324相连。所述张紧机构323 —端固定在面板2,另一端通过固定在张紧机构323上的张紧轮325与皮带324相连。同步轮A33固定在传动轴A12上,同步轮B34固定在传动轴B13上;同步轮A33和同步轮B34通过同步带35相连。
[0025]纱管锭子4随着纱线卷绕,纱团的直径会不断增加,增大后的线卷会挤迫压辊5向后移动,由于压辊5固定在排线机构I上,排线机构I会以传动轴A为旋转轴在面板上设计的扇形腰孔内移动,当排线机构I发生位移后,排线机构I的重心势必会发生转移,为了保证在重心偏转之后,排线机构I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在排线机构I上设有平衡块18,平衡块18通过连接板19与排线机构I相连.如图4所示,连接板19可以为Y型,Y的两个尖头部位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穿过传动轴A和传动轴B,Y型的尾部设有腰孔191,平衡块18固定在腰孔191内;当排线机构的重心发生变化,通过调整平衡块18在腰孔内的位置来实现排线机构的平衡。如图5所示,连接板19还可以为一字型,一端固定在传动轴A上,另一端设有腰孔191,平衡块18固定在腰孔191内。
[0026]排线机构I上还设有角度传感器36 ;所述角度传感器36固定在传动机构3 —侧的面板2上;角度传感器36通过齿轮和皮带线与传动轴A12相连。
[0027]为了使面板更加稳定牢固,在面板2的传动机构3侧还设有列板22 ;列板22通过支撑杆23与面板2固定相连;列板22通过轴承座与纱管锭子4、传动轴A12相连。
[0028]下面介绍一下卷绕机构的具体工作原来和实现方式,首先打开安装在面板2上的控制面板6和控制器7,根据具体生产要求设置参数,将传动轮31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电机带动转动轮31工作,转动轮31带动纱管锭子4和台形花纹盘321转动,台形花纹盘(321,A322)通过皮带324相连,进而带动传动轴A12转动,同步轮A33和同步轮B34分别安装在传动轴A12和传动轴B13上,传动轴A12转动时又会带动传动轴B13转动,槽辊14固定在传动轴B13上,槽辊14会随传动轴B13 —起转动,滑梭17 —端与滑块16相连,一端与槽辊14上的八字型凹槽141相互配合,槽辊14转动后,滑梭17能够带动滑块16绕光轴15自由滑动,由于槽辊14上的凹槽为八字型设计,滑梭17能够通过八字型凹槽141实现滑块16的往复运动。
[0029]滑梭17的往复运动实现将线卷绕在纱管锭子4上,在初始阶段,排线机构I靠近扇形腰孔21的一侧,随着线卷的增大,排线机构I会被挤迫沿着扇形腰孔21向另一侧运动,为了保持排线机构I的平衡,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平衡块18在连接板19的腰孔上191的位置。
[0030]当需要调整绕线的形状时,可以通过对张紧机构323上的张紧轮325来实现,张紧轮325在调整的过程中会带动皮带324发生位置的相对变化,改变了皮带324在台形花纹盘(321,322)上的位置就实现了纱管锭子4和传动轴B13之间的差动比。
[0031]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所作出的改变、修饰、替换、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落入到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包括排线机构(I)、面板(2)、传动机构(3)和纱管锭子(4);所述排线机构⑴上设有压辊(5);所述传动机构(3)分别与排线机构⑴和纱管锭子(4)相连;所述排线机构(I)和纱管锭子(4)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面板(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线机构(I)包括壳体(11)、传动轴A(12)、传动轴B(13)、槽辊(14)、光轴(15)、滑块(16)和滑梭(17);所述传动轴A(12)和传动轴B(13)分别通过固定在面板(2)上的轴承座一端固定在排线机构(I)的壳体(11)内,一端延伸到面板的另一侧;槽辊(14)穿过传动轴B(13)并固定在传动轴B(13)上,槽辊(14)表面设有八字形凹槽(141);所述光轴(15)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滑块(16)安装在光轴(15)上,滑块(16)与光轴(15)滑动配合;所述滑梭(17)的一端与滑块(16)相连,另一端与槽辊(14)的八字型凹槽(141)滑动配合; 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传动轮(31)、差动机构(32)、同步轮A(33)和同步轮B(34);所述传动轮(31)固定在纱管锭子(4)的端头处;所述差动机构(32)分别与纱管锭子(4)和传动轴A(12)相连;所述同步轮A(33)固定在传动轴A(12)上,同步轮B(34)固定在传动轴B(13)上;同步轮A(33)和同步轮B(34)通过同步带(3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机构(32)包括台形花纹盘(321,322)和张紧机构(323); 所述台形花纹盘(321,322)为圆锥台状;所述台形花纹盘(321,322)对称固定在纱管锭子(4)和传动轴A (12)上;台形花纹盘(321,322)通过皮带(324)相连; 所述张紧机构(323) —端固定在面板(2),另一端通过固定在张紧机构(323)上的张紧轮(325)与皮带(32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2)上设有扇形腰孔(21);传动轴B(13)从扇形腰孔(21)内穿过;排线机构(I)上还设有平衡块(18),平衡块(18)通过连接板(19)与排线机构⑴相连;连接板(19)与平衡块(18)相连处设有腰孔(19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排线机构(I)上还设有角度传感器(36);所述角度传感器(36)固定在传动机构(3) —侧的面板(2)上;角度传感器(36)通过齿轮和皮带线与传动轴A(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的传动机构(3)侧还设有列板(22);所述列板(22)通过支撑杆(23)与面板(2)固定相连;列板(22)通过轴承座与纱管锭子(4)、传动轴A(12)相连。
【文档编号】B65H63/00GK204150787SQ201420603831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周海峰 申请人:宁波皇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