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变换装置·对齐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对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672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姿势变换装置·对齐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对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姿势变换装置·对齐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对齐方法,详细地说,涉及改变长方体形状的元器件的姿势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变换长方体形状的元器件的姿势的装置。

例如图19的说明图所示,将长方体形状的芯片元器件P从横卧姿势变换为竖立姿势的情况下,使横卧姿势的芯片元器件P吸附于沿转子101的外周切口的空腔104进行保持,使转子101相对于基台103旋转。在基台103形成引导面111,伴随转子101的旋转,由引导面111提升芯片元器件P的径向外侧,使芯片元器件P成为竖立姿势。

另外,如图20的说明图所示,将芯片元器件P从竖立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的情况下,使竖立姿势的芯片元器件P吸附于沿转子101的外周切口的空腔104进行保持,在转子101上配置施力部件120。伴随转子101的旋转,芯片元器件P的上部与施力部件120的抵接面121抵接,由抵接面121对芯片元器件P的上部施力,使芯片元器件P成为横卧姿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7223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施力部件的抵接面与元器件抵接并施力时,会损坏元器件。

另外,尤其在后者的从竖立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的情况下,由于芯片元器件和空腔之间、芯片元器件和基台之间的摩擦力的强弱的不同,芯片元器件倾斜时,元器件与基台相接的旋转支点的位置发生变化。由于摩擦力容易产生偏差,因此旋转支点的位置容易变化。若芯片元器件的旋转支点的位置向径向外侧偏移,则芯片元器件的倾倒不足,有可能无法变换芯片元器件的姿势。

另外,在使芯片元器件从横卧姿势向竖立姿势变换的情况下,必须使芯片元器件向转子外周的外侧伸出而旋转。因此,仅能利用在外周具有切口状的空腔的转子使芯片元器件变换为竖立姿势。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提供一种不会损坏元器件就可以可靠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的姿势变换装置·对齐装置及姿势变换方法·对齐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构成的第1姿势变换装置。

第1姿势变换装置用于具有矩形形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端面、和连接上述端面间的4个侧面的长方体形状的元器件。第1姿势变换装置具备:(a)具有基准面、和相对于上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第1啮合槽的基台;(b)传送部件,其沿上述基台的上述基准面而配置,具有彼此相对的第1及第2主面和贯通上述第1及第2主面间的空腔,上述空腔可以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或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收纳上述元器件,上述传送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移动,以使得上述空腔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第1端到第2端为止与上述第1啮合槽相对地移动。上述第1啮合槽包含:连结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和上述第2端的线状的第1槽底部;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一侧延伸的第1斜面;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2斜面。上述第1斜面预先形成为可吸附并保持上述元器件。上述第1斜面形成为:在从上述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到第1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在与上述第1槽底部正交的第1正交截面中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对于在上述第1端中以上述端面中的任一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对的方式收纳于上述空腔的上述元器件,在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被吸附保持于上述第1斜面的同时,伴随上述传送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的移动,随着沿上述第1啮合槽的传送,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并且,上述元器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小。上述第2斜面形成为:在从上述啮合槽的上述第1规定位置到上述第2端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支承上述空腔所收纳并传送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的同时,随着上述元器件的传送,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移动到上述基准面为止,上述元器件通过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2端时,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

上述构成中,通过使传送部件相对于基台移动,传送收纳于空腔的元器件。以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方式收纳于空腔的元器件达到第1啮合槽的第1端后,端面被第1斜面吸附保持而倾斜,通过规定位置后,侧面由第2斜面支承的同时移动到基准面为止。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元器件通过第1啮合槽的第2端时,成为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姿势。即,连结端面间的中心线与基准面垂直的姿势的元器件通过通过第1啮合槽,姿势变换为中心线与基准面平行的姿势。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构成的第2姿势变换装置。

第2姿势变换装置用于具有矩形形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端面和连接上述端面间的4个侧面的长方体形状的元器件。第2姿势变换装置具备:(a)具有基准面和相对于上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第1啮合槽的基台;(b)传送部件,其沿上述基台的上述基准面而配置,具有彼此相对的第1及第2主面和贯通上述第1及第2主面间的空腔,上述空腔可以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或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收纳上述元器件,上述传送部件以上述空腔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第1端到第2端为止与上述第1啮合槽相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基台移动。上述第1啮合槽包含:连结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和上述第2端的线状的第1槽底部;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一侧延伸的第1斜面;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2斜面。上述第1斜面预先形成为可吸附彼此上述元器件。上述第1斜面形成为:在从上述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到第1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在与上述第1槽底部正交的第1正交截面中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对于在上述第1端中以上述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对的方式收纳于上述空腔的上述元器件,在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吸附保持于上述第1斜面的同时,伴随上述传送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的移动,随着沿上述第1啮合槽的传送,上述元器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并且,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小。上述第2斜面形成为:在从上述啮合槽的上述第1规定位置到上述第2端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支承上述空腔所收纳并传送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的同时,随着上述元器件的传送,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移动到上述基准面为止,上述元器件通过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2端时,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

上述构成中,通过使传送部件相对于基台移动,传送收纳于空腔的元器件。对于以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方式收纳于空腔的元器件,其到达第1啮合槽的第1端后,侧面被第1斜面吸附保持而倾斜,通过规定位置后,端面由第2斜面支承的同时移动到基准面为止。对于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元器件,其通过第1啮合槽的第2端时,成为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姿势。即,连结端面间的中心线与基准面平行的姿势的元器件通过第1啮合槽,从而姿势变换为中心线与基准面垂直的姿势。

根据上述第1及第2构成,在第1规定位置附近以第1啮合槽的第1槽底部或其附近作为旋转支点使元器件旋转,可以抑制旋转支点的位置的偏差,可靠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另外,可以不会损坏元器件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

优选的是,在上述第1斜面设有第1吸引开口,通过经由上述第1吸引开口来真空吸引上述元器件,可将上述元器件吸附保持于上述第1斜面。在上述第2斜面设有第2吸引开口,通过经由上述第2吸引开口来真空吸引上述元器件,可将上述元器件吸附保持于上述第2斜面。

在该情况下,可以以简单构成实现元器件的吸附。

优选的是,在上述第1规定位置或其附近区域,设有与上述第1斜面和上述第1槽底部和上述第2斜面重叠的第3吸引开口,通过经由上述第3吸引开口真空吸引上述元器件,可将上述元器件吸附保持于上述第1啮合槽。

在该情况下,第3吸引开口以跨越第1规定位置的方式沿第1槽底部设置。若通过第3吸引开口以元器件的角部接近第1槽底部的方式进行吸附保持,则元器件的姿势变换时元器件的姿势不易变得凌乱,元器件的角部不易进入第1斜面的第1吸引开口、第2斜面的第2吸引开口。因此,可以防止元器件的角部进入第1斜面的第1吸引开口、第2斜面的第2吸引开口所导致的元器件的划痕、裂缝等的缺陷的发生。

优选的是,对于一个上述第1吸引开口的上述第1斜面中的开口中心、一个上述第2吸引开口的上述第2斜面中的开口中心、或一个上述第3吸引开口的上述第1斜面或上述第2斜面中的开口中心,当上述元器件以如下方式配置于上述第1啮合槽时:即,在通过上述开口中心并与上述第1槽底部正交的假想面中包含上述元器件的重心、且上述元器件与上述第1斜面及上述第2斜面的至少一方相接、且上述元器件的角部最接近上述第1槽底部的方式,此时,其位于以下由第1面和第2面分割上述假想面而成的4个区域中包含槽底部的一个区域内或该区域的边界线,上述第1面平行于与上述第1斜面相对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或上述侧面且通过上述元器件的上述重心,上述第2面平行于与上述第2斜面相对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或上述侧面且通过上述元器件的上述重心。

在该情况下,第1啮合槽内中元器件的位置的凌乱被抑制,元器件的姿势变换动作稳定。

优选的是,在上述传送部件设有吸引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的辅助吸引单元。上述辅助吸引单元的吸引力在上述第1规定位置的附近区域中比上述第1和/或第2斜面对上述元器件的吸附力弱。

在该情况下,利用辅助吸引单元吸引空腔所收纳的元器件,可以防止元器件的位置偏移,稳定元器件的姿势变换动作。另外,可以防止元器件从空腔脱落、位置偏移,因此,容易使基准面配置在水平以外的方向。

优选的是,对于上述第1正交截面中的上述第1斜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其随着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而逐渐变大。

在该情况下,容易稳定元器件的姿势变换动作。

另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构成的对齐装置。

上述对齐装置,具备:(a)上述第1姿势变换装置;(b)元器件供给部,其可以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或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向上述空腔供给上述元器件。上述第1啮合槽及上述空腔形成为:对于由上述元器件供给部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供给上述空腔的上述部,其保持收纳于上述空腔的状态而跨越上述第1啮合槽的同时被传送,通过上述第1啮合槽,当上述元器件通过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2端时,成为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姿势。

上述构成的对齐装置向空腔供给元器件时,在处于元器件的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状态、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状态下,可以使沿啮合槽传送后的元器件的姿势一致为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姿势。

优选的是,上述基台具有相对于上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第2啮合槽。上述第2啮合槽包含: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第3端连结到第4端的线状的第2槽底部;与上述第2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2槽底部的一侧延伸的第3斜面;与上述第2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2槽底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4斜面。上述第3斜面预先形成为可吸附保持上述元器件。上述传送部件以上述空腔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到上述第4端为止与上述第2啮合槽相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上述基台移动。上述第3斜面形成为:在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到第2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朝向上述第4端,在与上述第2槽底部正交的第2正交截面中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在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吸附保持于上述第3的斜面的同时,伴随上述传送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的移动,随着沿上述第2啮合槽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向上述第4端传送,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并且,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小。上述第4斜面形成为:在从上述啮合槽的上述第2规定位置到上述第4端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与上述空腔所收纳并传送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相接,随着上述元器件的传送,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移动到上述基准面为止,当上述元器件通过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4端时,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

在该情况下,向空腔供给元器件时,在处于元器件的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状态、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状态下,可以使沿第1啮合槽传送后又沿第2啮合槽传送后的元器件的姿势一致为元器件的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姿势。

另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构成的第1姿势变换方法。

第1姿势变换方法,用于具有矩形形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端面和连接上述端面间的4个侧面的长方体形状的元器件,具备第1至第3工序。上述第1工序中,准备(a)基台和(b)传送部件,其中,(a)基台具有基准面和相对于上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第1啮合槽,上述第1啮合槽包含:连结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和上述第2端的线状的第1槽底部;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一侧延伸的第1斜面;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2斜面,上述第1斜面预先形成为可吸附保持上述元器件,上述第1斜面在从上述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到第1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在与上述第1槽底部正交的第1正交截面中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b)传送部件沿上述基台的上述基准面而配置,具有相对的第1及第2主面和贯通上述第1及第2主面间的空腔,上述空腔可以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或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收纳上述元器件。上述第2工序中,使至少一个上述元器件以上述端面中的任一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对的方式收纳于上述空腔。上述第3工序中,通过以上述空腔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到上述第2端为止与上述第1啮合槽相对移动的方式使上述传送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移动,使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在保持收纳于上述空腔的状态下沿上述第1啮合槽移动。上述第3工序包含:(i)第1子步骤,通过使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吸附保持于上述第1斜面的同时被传送,增大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并且,减小上述元器件的相互相对的一对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ii)第2子步骤,使由上述第1子步骤倾斜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由上述第2斜面支承的同时,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移动到上述基准面为止。上述第2工序中,对于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供给上述空腔的上述元器件,其经上述第3工序通过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2端时,变换为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姿势。

上述第3工序中,使空腔所收纳的元器件从第1啮合槽的第1端到第2端为止与第1啮合槽相对时,对于空腔所收纳且端面与基准面抵接的元器件,其端面被第1斜面吸附保持而发生倾斜,在通过规定位置后,侧面由第2斜面支承保持的同时移动到基准面为止。对于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元器件,其通过第1啮合槽的第2端后,成为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姿势。即,连结端面间的中心线与基准面垂直的姿势的元器件通过啮合槽,从而姿势变换为中心线与基准面平行的姿势。

另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构成的第2姿势变换方法。

第2姿势变换方法用于具有矩形形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端面和连接上述端面间的4个侧面的长方体形状的元器件,具备第1至第3工序。上述第1工序中,准备(a)基台和(b)传送部件,其中,(a)基台具有基准面和相对于上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第1啮合槽,上述第1啮合槽包含:连结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和上述第2端的线状的第1槽底部;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一侧延伸的第1斜面;与上述第1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1槽底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2斜面,上述第1斜面预先形成为可吸附保持上述元器件,上述第1斜面在从上述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到第1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在与上述第1槽底部正交的第1正交截面中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b)传送部件沿上述基台的上述基准面而配置,具有彼此相对的第1及第2主面和贯通上述第1及第2主面间的空腔,上述空腔可以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或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中的任一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收纳上述元器件。上述第2工序中,使上述元器件收纳于上述空腔。上述第3工序中,通过以上述空腔从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1端到上述第2端为止与上述第1啮合槽相对移动的方式使上述传送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移动,使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在保持收纳于上述空腔的状态下沿上述第1啮合槽。上述第3工序包含:(i)第1子步骤,通过使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吸附保持于上述第1斜面的同时被传送,增大上述元器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并且,减小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ii)第2子步骤,使由上述第1子步骤倾斜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由上述第2斜面支承的同时,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移动到上述基准面为止。上述第2工序中,对于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供给上述空腔的上述元器件,经上述第3工序通过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2端时,变换为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姿势。

上述第3工序中,使空腔所收纳的元器件从第1啮合槽的第1端到第2端为止与第1啮合槽相对时,对于空腔所收纳且侧面与基准面抵接的元器件,其侧面被第1斜面吸附保持而倾斜,在通过规定位置后,端面由第2斜面支承的同时移动到基准面为止。对于端面与基准面相接的元器件,其通过第1啮合槽的第2端后,成为端面与基准面抵接的姿势。即,连结端面间的中心线与基准面平行的姿势的元器件通过啮合槽,从而姿势变换为中心线与基准面垂直的姿势。

根据上述第1及第2姿势变换方法,以第1啮合槽的第1槽底部或其附近作为旋转支点使元器件旋转,可以抑制旋转支点的位置的偏差,能可靠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另外,可以不会损坏元器件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

优选的是,上述第3工序中,通过经由设于上述第1斜面的第1吸引开口来真空吸引上述元器件,且经由设于上述第2斜面的第2吸引开口来真空吸引上述元器件,且经由设于上述第1规定位置的附近区域并与上述第1斜面和上述第1槽底部和上述第2斜面重叠的第3吸引开口来真空吸引上述元器件,从而使上述元器件被吸附保持于上述第1啮合槽。

在该情况下,第3吸引开口以跨越第1规定位置的方式沿第1槽底部设置。由第3工序传送的元器件的姿势凌乱,例如,若元器件的角部进入第1吸引开口、第2吸引开口,则可能在元器件发生划痕、裂缝等的缺陷。但是,由于通过第3吸引开口来吸附保持元器件的角部,因此元器件的角部难以进入第1或第2吸引开口。从而,可以抑制在元器件发生划痕、裂缝等的缺陷。

另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构成的对齐方法。

对齐方法包含上述第1姿势变换方法。上述第2工序中,上述元器件以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且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方式供给上述空腔。上述第3工序包含:(iii)第3子步骤,对于上述空腔所收纳且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上述元器件,使其在保持收纳于上述空腔的状态下跨越上述第1啮合槽的同时,沿上述第1啮合槽移动。使经上述第3工序通过上述第1啮合槽的上述第2端的全部上述元器件成为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姿势。

在该情况下,向空腔供给元器件时,在处于元器件的端面与基准面抵接的状态、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抵接的状态下,可以使沿第1啮合槽传送后的元器件的姿势一致为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抵接的姿势。

优选的是,上述基台具有相对于上述基准面形成为槽状的第2啮合槽。上述第2啮合槽包含: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第3端连结到第4端的线状的第2槽底部;与上述第2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2槽底部的一侧延伸的第3斜面;与上述第2槽底部邻接并向上述第2槽底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4斜面。上述第3斜面预先形成为可吸附保持上述元器件。上述第3斜面在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到第2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朝向上述第4端,在与上述第2槽底部正交的第2正交截面中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在上述第3工序后还具备第4工序,其通过以上述空腔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到上述第4端为止与上述第2啮合槽相对移动的方式,使上述传送部件相对于上述基台移动,从而使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在保持收纳于上述空腔的状态下沿上述第2啮合槽,从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3端移动到上述第4端为止。上述第4工序包含:(iv)第4子步骤,通过使上述空腔所收纳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吸附保持于上述第3斜面的同时被传送,增大上述元器件的上述侧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并且减小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相对于上述基准面的倾斜度;(v)第5子步骤,由上述第2斜面支承由上述第4子步骤倾斜的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的同时,使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移动到上述基准面为止。使经上述第4工序通过上述第2啮合槽的上述第4端的全部上述元器件成为上述元器件的上述端面与上述基准面相接的姿势。

在该情况下,向空腔供给元器件时,在处于元器件的端面与基准面抵接的状态、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抵接的状态下,可以使沿第1啮合槽传送后又沿第2啮合槽传送后的元器件的姿势一致为元器件的端面与基准面抵接的姿势。

根据本发明,不会损坏元器件,可以抑制变换元器件的姿势时的旋转支点的位置的偏差,可靠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姿势变换装置中的元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立体图)。另外,元器件不是立体图,仅仅图示了侧面。(实施例1)

图2是处于竖立姿势的元器件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3是表示姿势变换装置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实施例1)

图4是表示姿势变换装置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实施例1)

图5是表示姿势变换的过程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实施例1)

图6是表示姿势变换的过程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实施例1)

图7是基台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8是基台的立体图。(变形例1)

图9是表示转子的概略构成的平面图。(变形例2)

图10是环形带的概略构成的略图。(变形例3)

图11是表示转筒的概略构成的略图。(变形例4)

图12是基台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实施例5)

图13是基台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实施例6)

图14是与啮合槽的槽底部正交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实施例7)

图15是与啮合槽的槽底部正交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实施例7)

图16是表示假想面的说明图。(实施例8)

图17是表示假想面的说明图。(比较例1)

图18是基台的立体图。(说明例1)

图19是从横卧姿势变换为竖立姿势的动作的说明图。(现有例1)

图20是从竖立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的动作的说明图。(现有例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7说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

图1是说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的元器件2的动作的说明图(立体图)。另外,图1中,元器件2不是立体图,仅仅图示了侧面2m。图2是处于竖立姿势的元器件2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元器件2是长方体形状,具有矩形形状的彼此相对的端面2s、2t和连接端面2s、2t间的4个侧面2m、2n、2u、2v。例如,元器件2是叠层陶瓷电容器、热敏电阻、线圈等的电子元器件,若元器件2的端面2s、2t间的长度(距离)设为L,元器件2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2m、2n间的长度(距离)设为T,元器件2的彼此相对的另一对侧面2u、2v间的长度(距离)设为W,则L>W,例如L为0.1~5mm,W为0.05~4mm,T为0.01~4mm。

如图1所示,与基准面14a抵接的长方体形状的元器件2沿着箭头2x所示的规定方向移动,第1啮合槽15(以下,简称为「啮合槽15」。)的第1端即一端15a侧的第1区间S1中,元器件2不倾斜地从基准面14a下降,在啮合槽15的中途的第2区间S2中旋转90°,在啮合槽15的第2端即另一端15b侧的第3区间S3中,上升到基准面14a为止。元器件2在端面2s被吸附并保持于形成有第1吸引开口16p的啮合槽15的第1斜面15p的同时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移动至形成有第1吸引开口16p的啮合槽15的第1斜面15p,通过处于啮合槽15的一端15a和另一端15b之间的第1规定位置(以下,简称为「规定位置」。),之后,在其侧面2u被吸附并保持于形成有第2吸引开口16q的啮合槽15的第2斜面15q的同时移动至形成有第2吸引开口16q的啮合槽15的第2斜面15q。

若构成为在第1区间S1中,元器件2不倾斜地从基准面14a下降,在第3区间中,元器件2不倾斜地上升到基准面14a为止,则元器件2沿着啮合槽15稳定地移动。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区间S1中元器件2进行倾斜的同时从基准面14a下降,或者在第3区间S3中元器件2进行倾斜的同时上升到基准面14a为止。元器件2移动的方向也可以适宜选择为圆弧状、直线状等。

图3是说明姿势变换装置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4是说明姿势变换装置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3及图4所示,姿势变换装置具备:具有基准面14a的基台14;传送部件即转子10;以及未图示的元器件供给部。姿势变换装置可以用于元器件2的特性筛选、外观筛选、外部电极加工、引线安装等的用途。

转子10为圆板形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1及第2主面10a、10b。转子10的第2主面10b与基台14的基准面14a相对,相对于基台14连续或间歇地旋转。转子10的材质可以选择树脂、金属、玻璃、玻璃环氧树脂、氧化锆等的陶瓷等。

在转子10中,形成贯通第1及第2主面10a、10b间的多个空腔12。空腔12相对于转子10的旋转中心而径向延伸,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空腔12可从第1主面10a侧收纳元器件2并向第2主面10b侧突出,收纳于空腔12的、端面2s与基准面14a抵接且一对侧面2m、2n沿径向延伸的竖立姿势的元器件2可以形成为在维持收纳于空腔12的状态下,围绕连结一对侧面2m、2n的中心轴的方向旋转,成为侧面2u与基准面14a抵接的横卧姿势。

具体地说,空腔12的长度(径向的尺寸)设为L+α,比元器件2的端面2s、2t间的长度L大。例如,设为α≥0.1mm。空腔12的宽度(周方向的尺寸)设为元器件2的一对侧面2m、2n间的长度T以上。

如图3及图4所示,对于基台14的基准面14a,在与空腔12对应的区域形成啮合槽15,在啮合槽15的径向内侧形成辅助吸引槽14p、14q。啮合槽15从一端15a近似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到另一端15b为止。

图7是基台14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7所示,啮合槽15相对于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连结到另一端15b的线状的第1槽底部15x(以下,简称为「槽底部15x」。),在径向内侧包含第1斜面15p,在径向外侧包含第2斜面15q。

第1斜面15p相对于与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连结到另一端15b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并与槽底部15x相交,在啮合槽15的第1区间S1及第2区间S2的一端15a侧之间,即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到规定位置为止之间,可与元器件2的端面2s抵接。第1斜面15p的宽度比元器件2的侧面2u的长度尺寸(端面2t、2s间的距离)小,仅仅竖立姿势的元器件2嵌入啮合槽15,与第1斜面15p抵接。在第1斜面15p,形成与减压源连接的第1吸引开口16p,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到规定位置之间,使元器件2的端面2s吸附到第1斜面15p进行保持。第1斜面15p形成为:在啮合槽15的第2区间S2中,随着进入另一端15b侧,第1斜面15p所吸附的端面2s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逐渐变大。

虽然例示了第1斜面15p形成为随着沿传送方向传送元器件而使元器件的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倾斜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存在传送方向的中途使倾斜度变小的部位(反转)。

即,也可以形成为:第1斜面15p在从第1啮合槽15的第1端(一端15a)到第1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第1啮合槽的第1端朝向第2端(另一端15b),在与第1槽底部15x正交的第1正交截面,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变大,空腔12所收纳的元器件2的端面2s吸附保持于第1斜面15p的同时,伴随传送部件10相对于基台14的相对移动,随着沿第1啮合槽15x传送,元器件2的端面2s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变大,并且,元器件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2u、2v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变小。实施例1中,例示了第1正交截面中的第1斜面15p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随着从第1啮合槽15的第1端15a朝向第2端15b而逐渐增大的一个优选形态。

第2斜面15q以与第1斜面15p相对的方式倾斜地与槽底部15x相交,在啮合槽15的第2区间S2的另一端15b侧及第3区间S3之间,即从啮合槽15的规定位置到另一端15b之间,可与元器件2的侧面2u抵接。在第2斜面15q形成与减压源连接的第2吸引开口16q,从啮合槽15的规定位置到另一端15b之间,使元器件2的侧面2u吸附保持于第2斜面15q。第2斜面15q形成为:在啮合槽15的第2区间S2中,随着进入另一端15b侧,第2斜面15q所吸附保持的侧面2u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逐渐变小。

另外,第2斜面15q也可以形成为不能吸附保持元器件2。第2斜面15q也可以形成为:在从啮合槽的第1规定位置到第2端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支承空腔所收纳并传送的元器件的侧面的同时,随着元器件的传送,使元器件的侧面移动到基准面为止,在元器件通过第1啮合槽的第2端时,使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相接。

啮合槽15的深度选择为:能够使啮合槽15的第1及第2斜面15p、15q所吸附保持的元器件2的一部分从基准面14a突出而收纳于空腔12内,伴随转子10相对于基台14的相对旋转,元器件2沿啮合槽15移动。

基台14的基准面14a的材质可以选择金属、树脂、玻璃、氧化锆等的陶瓷等。

如图3及图4所示,在转子10的第2主面10b,形成与空腔1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连通的辅助吸引孔13作为辅助吸引单元。辅助吸引孔1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13s伴随转子10的旋转,与形成于基台14的基准面14a的辅助吸引槽14p、14q连通。辅助吸引槽14p、14q与减压源连接,沿着图3中箭头13x、13y所示方向吸引。从而,空腔12所收纳的元器件2向着空腔12的径向内侧端被吸引。

如图4及图7所示,在辅助吸引槽14p、14q之间,存在有吸引遮断部14x。吸引遮断部14x断开辅助吸引孔13与辅助吸引槽14p、14q的连通,因此在第4区间S4中,对空腔12内的元器件2的沿着径向内侧的吸引暂时停止。

接着,参照图5及图6说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中的元器件2的动作。图5及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伴随转子10的旋转的元器件2的姿势变化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如图5(a)所示,由元器件供给部向空腔12供给元器件2。在姿势变换装置的情况下,元器件供给部使元器件2的朝向一致,向空腔12供给元器件2,由元器件供给部供给空腔12的全部元器件2的端面2s与基准面14a抵接。

元器件2达到啮合槽15的一端15a后,如图5(b)所示,在啮合槽15的第1区间S1中,元器件2的端面2s通过箭头80所示吸引而保持在第1斜面15p,伴随转子10的旋转,沿第1斜面15p移动,从基准面14a下降。

然后,在啮合槽15的第2区间S2中,如图5(c)所示,吸附元器件2的端面2s的第1斜面15p倾斜,随着元器件2向啮合槽15的另一端15b侧传送,在图中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端面2s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逐渐增大。

达到规定位置后,端面2s相对于第1斜面15p的吸附保持被解除,通过规定位置后,如图5(d)所示,元器件2的侧面2u通过箭头82所示吸引而保持在第2斜面15q。此时,元器件2在啮合槽15的槽底部15x以元器件2的角部作为旋转支点而旋转。

为了不妨碍元器件2的旋转,在规定位置附近的第4区间S4中,介由辅助吸引孔13的对元器件2朝向径向内侧的吸引暂时停止。即,在切换第1斜面15p对元器件2的吸附保持和第2斜面15q对元器件2的吸附保持时的规定期间中,相对于元器件2的来自辅助吸引单元的吸引力不起作用。停止辅助吸引的第4区间S4至少设置在规定位置的一端15a侧即可。

通过第4区间S4后,重新开始介由辅助吸引孔13对元器件2进行吸引。元器件2的侧面2u被第2斜面15q吸附保持,沿第2斜面15q移动,元器件2进一步在图中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元器件2进一步倾斜,侧面2u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逐渐变小。

达到啮合槽15的第3区间S3时,如图6(e)所示,元器件2的侧面2u成为与基准面14a平行。啮合槽15的第3区间S3中,元器件2的侧面2u保持与基准面14a平行的姿势的同时,如图6(f)所示,侧面2u上升到基准面14a的高度为止。

通过啮合槽15的另一端15b后,箭头82所示的对于侧面2u的吸引结束,元器件2如图6(g)所示,变换为侧面2u与基准面14a抵接,连结端面2s、2t间的中心线与基准面14a平行的横卧姿势。在此期间中,元器件2也通过介由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而被吸向空腔12的径向内侧。

如上所述,对于连结端面2s、2t间的中心线与基准面14a垂直的姿势的元器件2,其伴随转子10的旋转,通过啮合槽15,姿势变换为中心线与基准面14a平行的姿势。元器件2在啮合槽15的槽底部15x中以元器件的角部作为旋转支点而旋转,旋转支点的位置的偏差被抑制,因此,可以可靠地变换元器件2的姿势。由于并非是施力部件与元器件2抵接从而对元器件2进行施力的构成,因此能不损坏元器件2地变换元器件2的姿势。

通过介由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如图5(a)~(c)所示,首先,元器件2的侧面2v的下部被吸引,吸引力作用于保持元器件2的竖立姿势的方向。然后,如图6(e)~(g)所示,元器件2的端面2s被沿着径向内侧吸引,因此介由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有助于元器件2成为横卧姿势。

通过介由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可以将元器件2吸向空腔12的径向内侧从而防止元器件2的位置偏移,能稳定元器件2的姿势变换。通过介由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可以防止元器件2从空腔12脱落、位置偏移,因此,可以任意选择基准面14a的方向。例如,可以将基准面14a设为从水平倾斜,或者设为铅直方向。在基准面14a设为水平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介由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

另外,也可以取代使元器件向径向外侧倒下而采用使元器件向径向内侧倒下的构成。在该情况下,在转子形成辅助吸引孔,以向空腔的径向外侧吸引元器件。另外,啮合槽的槽底部的径向外侧成为第1斜面,径向内侧成为第2斜面。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构成的姿势变换装置。

实施例2中,不同于实施例1,元器件供给部以元器件的侧面与基准面相抵接的方式使元器件的朝向一致,来向空腔供给元器件。转子与实施例1同方向旋转。从而,对于空腔所收纳的元器件,从啮合槽的一端到规定位置为止,其侧面吸附保持于第1斜面,并随着从一端向规定位置传送而倾斜,通过规定位置后,其侧面吸附于第1斜面时离槽底部最近的侧面的边所邻接的端面会吸附保持于第2斜面,进一步进行倾斜。通过啮合槽,从而元器件的姿势从连结端面间的中心轴与基准面平行的横卧姿势变换为中心轴与基准面垂直的竖立姿势。

在该情况下,啮合槽的一端的宽度优选比元器件的端面间的长度大,使得与基准面抵接的元器件从元器件的侧面侧可靠地进入啮合槽的一端。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对齐装置是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构成。实施例3的对齐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元器件供给部不使元器件的朝向一致就向空腔供给元器件。由元器件供给部供给空腔的元器件中混合了竖立姿势的元器件和横卧姿势的元器件。

啮合槽的一端的宽度设为比元器件的侧面间的长度大,使得端面与基准面抵接的竖立姿势的元器件可以从啮合槽的一端可靠地进入啮合槽,并且啮合槽的一端的宽度设为比元器件的端面间的长度小,使得侧面与基准面相接的横卧姿势的元器件不会从啮合槽的一端进入啮合槽。

实施例3的对齐装置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向使转子旋转。由元器件供给部供给空腔的竖立姿势的元器件通过啮合槽,从而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另一方面,由元器件供给部供给空腔的横卧姿势的元器件以不与啮合槽的第1斜面相抵接方式至少移动到规定位置为止,通过啮合槽后还是横卧姿势。

即,实施例3的姿势变换装置仅仅将由元器件供给部供给空腔时竖立姿势的元器件从竖立姿势变换为横卧姿势。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对齐装置在第1区域之后连接了第2区域,上述第1区域中将以竖立姿势提供的元器件通过啮合槽后变换为横卧姿势,上述第2区域中使横卧姿势的元器件通过啮合槽后变换为竖立姿势。第1区域与实施例3同样地构成,第2区域与实施例2同样地构成。

实施例4的对齐装置的元器件供给部不使元器件的朝向一致地向第1区域的上游侧的空腔供给元器件。由元器件供给部供给空腔的元器件中混合了竖立姿势的元器件和横卧姿势的元器件,但是通过第1区域后,全部的元器件成为横卧姿势。接着,通过第2区域的第2啮合槽后,全部的元器件成为竖立姿势。

即,第2啮合槽包含:从第2啮合槽的第3端连结到第4端的线状的第2槽底部;与第2槽底部邻接并向第2槽底部的一侧延伸的第3斜面;与第2槽底部邻接并向第2槽底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4斜面。第3斜面及第4斜面中的至少第3斜面可吸附保持元器件。传送部件以空腔从第2啮合槽的第3端到第4端为止与第2啮合槽相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基台移动。第3斜面形成为:从第2啮合槽的第3端到第2规定位置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中,随着从第2啮合槽的第3端朝向第4端,与第2槽底部正交的第2正交截面中,相对于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空腔所收纳的元器件的侧面吸附保持于第3斜面的同时,伴随传送部件相对于基台的相对移动,随着沿第2啮合槽从第2啮合槽的第3端向第4端传送,元器件的侧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大,并且元器件的端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倾斜度变小。第4斜面形成为:从啮合槽的第2规定位置到第4端为止之间的至少部分的区域中,与空腔所收纳并传送的元器件的端面相接,随着元器件的传送,使元器件的端面移动到基准面为止,元器件通过第2啮合槽的第4端时,元器件的端面与基准面相接。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第2区域中竖立姿势的元器件通过第2区域后变换为横卧姿势。因而,供给第2区域的元器件的姿势预先由第1区域变换为横卧姿势。从而,通过第2区域后,全部的元器件成为竖立姿势。

接着,参照图8~图11说明变形例1~4。

<变形例1>

图8是变形例1的基台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8所示,取代在啮合槽15的第1及第2斜面15p、15q间歇地形成第1及第2吸引开口,而在从一端15a朝向另一端15b的方向形成连续的第1及第2吸引开口17p、17q。

<变形例2>

图9(a)及(b)是表示变形例2的转子50、60的概略构成的平面图。图9(a)所示转子50的贯通转子50的彼此相对主面间的空腔52形成为沿转子50外周的切口形状。图9(b)所示转子60形成了以多个同心圆状并等角度间隔配置的空腔62。另外,图9(a)及(b)仅仅图示了部分空腔52、62。

<变形例3>

图10是变形例3的环形带70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作为传送部件,构成为:采用形成了空腔74的环形带70,空腔74所收纳的元器件2沿着直线方向或圆周方向传送时,变换元器件2的姿势。环形带70的材质是树脂、金属等。基台76可以配置在环形带70的内侧或外侧。另外,图10中,仅仅图示了部分的空腔74。空腔也可以采用沿环形带70外周的切口形状。

<变形例4>

图11是表示变形例4的转筒80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作为传送部件,构成为:采用形成了空腔82的圆筒状的转筒80,在转筒80的内侧或外侧配置基台(未图示),将空腔82所收纳的元器件2沿着圆周方向传送时,变换元器件2的姿势。转筒80的材质是树脂、金属、玻璃、氧化锆等的陶瓷等。另外,图11仅仅图示了部分空腔82。

<实施例5>

参照图12说明实施例5的姿势变换装置。实施例3的姿势变换装置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大致同样地构成。另外,实施例3的姿势变换装置的动作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的动作相同。以下,对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相同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符号,以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2是基台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12所示,啮合槽215与实施例1的姿势变换装置相同,包含与槽底部15x相交的第1及第2斜面15p、15q,与实施例1同样,在第1及第2斜面15p、15q形成了与减压源连接的第1及第2吸引开口16p、16q。

不同于实施例1,在啮合槽215形成了第3吸引开口16r。对于第3吸引开口16r,其以跨越将元器件的吸附保持从第1斜面15p切换到第2斜面15q的规定位置的方式,即,以在比规定位置更靠近啮合槽215的一端15a侧和比规定位置更靠近啮合槽215的另一端15b侧之间、与槽底部15x重叠的方式,形成于槽底部15x和第1及第2斜面15p、15q。即,第3吸引开口16r设为在规定位置或其附近区域,与第1斜面15p和槽底部15x和第2斜面15q重叠。

元器件在吸附保持于第1或第2斜面15p、15q的同时进行传送时,元器件的姿势凌乱,例如,若元器件的角部进入第1或第2吸引开口16p、16q,则可能在元器件发生划痕、裂缝等的缺陷。特别地,如图7所示,在切换吸附的规定位置及其附近中,第1及第2吸引开口16p、16q接近槽底部15x的情况下,由于元器件姿势的稍许凌乱,元器件的角部容易进入第1或第2吸引开口16p、16q。

因而,在切换吸附保持的规定位置及其附近设置第3吸引开口16r,通过来自第3吸引开口16r的吸引,吸附元器件的角部进行保持,使元器件的姿势稳定。从而,元器件的角部难以进入第1或第2吸引开口16p、16q,结果是,姿势变换时可以抑制在元器件发生划痕、裂缝等的缺陷。

<实施例6>

参照图13说明实施例6的姿势变换装置。图13是基台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如图13所示,实施例6的姿势变换装置中,在第1斜面15p形成的第1吸引开口316p和在第2斜面15q形成的第2吸引开口316q的构成不同于实施例3的姿势变换装置,除此以外的构成及动作与实施例3的姿势变换装置相同。

即,第1及第2吸引开口316p、316q沿着连结啮合槽315的一端15a和另一端15b的方向连续延伸。由于元器件沿啮合槽315传送,因此,第1及第2吸引开口316p、316q连续吸附并保持元器件。若连续吸附并保持元器件,则与间歇地吸附并保持元器件的情况比,元器件的姿势难以变得凌乱。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在元器件发生划痕、裂缝等的缺陷。

<实施例7>

参照图14及图15说明实施例7的姿势变换装置。实施例7的姿势变换装置使啮合槽15的第1斜面15p及第2斜面15q中仅第1斜面15p吸附并保持元器件2,变换元器件2的姿势。

图14(a)~图15(f)是与啮合槽15的槽底部15x正交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14(a)是啮合槽15的一端15a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15(f)是啮合槽15的另一端15b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14(a)~图15(f)依次表示了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到另一端15b为止。

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基台14的基准面14a,形成槽状的啮合槽15。啮合槽15包含:连结啮合槽15的一端15a和另一端15b的线状的槽底部15x;与槽底部15x的两侧分别邻接的第1斜面15p及第2斜面15q。第1斜面15p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到规定位置为止,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逐渐变大,从啮合槽15的规定位置到另一端15b为止,保持与基准面14a垂直。第2斜面15q随着从啮合槽15的规定位置进入另一端15b,与基准面14a的距离逐渐变小。第2斜面15q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到规定位置为止,相对于基准面14a的倾斜度逐渐变大,从啮合槽15的规定位置到另一端15b为止,保持与基准面14a平行。

第1斜面15p及第2斜面15q中仅第1斜面15p构成为:如箭头84、86所示,可吸附保持元器件2。

另外,具备与实施例1同样的辅助吸引单元,经由形成于传送部件10的辅助吸引孔13,沿着箭头13x所示方向吸引传送部件10的空腔12所收纳的元器件2。

接着,说明实施例7的姿势变换装置的动作。元器件2以元器件2的端面2s与基台14的基准面14a相接的姿势收纳于空腔12。传送部件10以空腔12从啮合槽15的一端15a到另一端15b为止与啮合槽15相对的方式,相对于基台14移动。此时,空腔12所收纳的元器件2保持收纳于空腔12的状态,沿啮合槽15移动,姿势改变。

详细地说,如图14(a)所示,空腔12所收纳的元器件2经由辅助吸引孔13,沿着箭头13x所示方向被吸引,成为偏向空腔12的单侧的状态,传送到啮合槽15的一端15a为止。

然后,如图14(b)中箭头84所示,元器件2在元器件2的端面2s被啮合槽15的第1斜面15p吸附并保持的同时被传送,逐渐倾斜。然后,元器件2如图14(c)所示,旋转90°。

然后,如图15(d)所示,与基准面14a平行的第2斜面15q与元器件2的侧面2u相接。随着元器件2的传送,元器件2提升到基准面14a为止。元器件2通过啮合槽15的另一端15b后,对于元器件2,元器件2的侧面2u与基准面14a相接。

若经由辅助吸引孔13沿着箭头13x所示方向吸引空腔12所收纳的元器件2,则可以防止元器件2传送时的位置偏移,可稳定元器件传送、姿势变换动作。但是,在元器件2的姿势变换中,若辅助吸引单元的吸引力过强,则元器件2的姿势变换动作可能不稳定。因此,在元器件2开始与第2斜面15q相接的规定位置的附近区域中,辅助吸引单元的吸引力优选为比第1斜面15p和/或第2斜面15q对元器件2的吸附力弱。例如,在图14(c)及图15(d)中未显示箭头13x,在元器件2开始与第2斜面15q相接的规定位置的附近区域中,停止来自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或者削弱来自辅助吸引孔13的吸引。

<实施例8>

参照图16及图17说明实施例8。图16及图17是表示假想面3p、3q的说明图。

如图16(a)及图16(b)所示,对于在啮合槽15的第1斜面15p及第2斜面15q形成的吸引开口16p、16q的开口中心16x、16y,其在由第1面2x及第2面2y所分割的4个区域3a~3d中处于包含槽底部15x的区域3a内或该边界线上。

图16(a)表示了通过在第1斜面15p形成的一个吸引开口16p的第1斜面15p中的开口中心16x并与槽底部15x正交的假想面3p。元器件2以在假想面3p包含元器件2的重心2k且与第1斜面15p相接且元器件2的角部最接近槽底部15x的方式,配置于啮合槽15。另外,根据啮合槽15的形状,在第1斜面15p与元器件2之间、第2斜面15q与元器件2之间,产生间隙。

如图16(a)所示,对于在第1斜面15p形成的一个吸引开口16p的开口中心16x的位置,其在由与第1斜面15p相对的元器件2的端面2s平行且通过元器件2的上述重心2k的第1面2x、和与第2斜面15q相对的元器件2的侧面2u平行且通过元器件2的重心2k的第2面2y对假想面3p进行分割而成的4个区域3a~3d中,位于包含槽底部15x的区域3a内或该区域3a的边界线上。在该情况下,元器件2具有以下倾向:即,通过元器件2的重心2k的第2面2y被吸引为接近形成于第1斜面15p的吸引开口16p的开口中心16x的倾向,因此,元器件2以保持元器件2的角部最接近槽底部15x的状态的方式被吸附并保持。从而,能元器件2的传送中的姿势、位置凌乱,元器件2的姿势变换动作稳定。

相对地,例如图17(a)所示,若形成于第1斜面15p的吸引开口16p的开口中心16x的位置处于包含槽底部15x的区域3a外,则元器件2会较易地以以下方式被吸附保持:即,通过元器件2的重心2k的第2面2y接近形成于第1斜面15p的吸引开口16p的开口中心16x的方式,即元器件2的角部从槽底部15x远离的方式。在该情况下,存在元器件2的传送中的姿势、位置发生凌乱,元器件2的姿势变换动作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

因而,如上所述,吸引开口16p的开口中心16x优选位于假想面3p中的区域3a或其边界线上。

另外,形成于第1斜面15p的一个吸引开口16p的开口中心16x是指形成于第1斜面15p的一个吸引开口16p的第1斜面15p中的形状的质心。与形成于第1斜面15p的吸引开口16p连通的吸引流路17p的中心线17x也可以不包含于假想面3p。

图16(b)表示了通过形成于第2斜面15q的一个吸引开口16q的中心16y并与啮合槽15正交的假想面3q。元器件2以在假想面3q包含元器件2的重心2k且与第2斜面15q相接且元器件2的角部最接近槽底部15x的方式,配置于啮合槽15。另外,根据啮合槽15的形状,在第1斜面15p、第2斜面15q与元器件2之间产生间隙。

如图16(b)所示,形成于第2斜面15q的吸引开口16q的开口中心16y与形成于第1斜面15p的吸引开口16p的开口中心16x同样,位于以下位置:即,在由与第1斜面15p相对的元器件2的端面2s平行且通过元器件2的重心2k的第1面2x、和与第2斜面15q相对的元器件2的侧面2u平行且通过元器件2的重心2k的第2面2y对假想面3q进行分割而成的4个区域3a~3d中,位于包含槽底部15x的区域3a内或该区域3a的边界线上。在该情况下,元器件2的传送中的姿势、位置的凌乱被抑制,元器件2的姿势变换动作稳定。

另外,形成于第2斜面15q的一个吸引开口17q的中心17y是指形成于第2斜面15q的一个吸引开口17q的第2斜面15q中的形状的质心的位置。与形成于第2斜面15q的吸引开口16q连通的吸引流路17q的中心线17x也可以不包含于假想面3q。

在第1斜面15p和第2斜面15q中形成有与槽底部15x重叠的一个第3吸引开口的情况也同样。即,假定通过第3吸引开口的中心并与槽底部正交的假想面。该假想面包含元器件的重心,且第3吸引开口的中心处于由第1面和第2面分割假想面而成的4个区域中包含槽底部的区域内或该区域的边界线上即可,上述第1面和第2面通过元器件的角部最接近槽底部的状态下的元器件的重心并分别与元器件的端面及侧面平行。在该情况下,第3吸引开口的中心是第1斜面15p及第2斜面15q中的第3吸引开口的形状的质心。

<总结>

如上所述,通过在啮合槽吸附保持元器件的同时进行旋转,可以抑制变换元器件的姿势时的旋转支点的位置的偏差,因此可以可靠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另外,可以不损坏元器件地变换元器件的姿势。

图18是观察基台14的基准面14a的立体图。本发明作为在啮合槽415形成吸引开口而吸附元器件的形态,包含以下的(i)~(iv)中的至少一个即可。

(i)图18中例如点划线90包围的部分那样,在啮合槽415的第1斜面15p及第2斜面15q中仅在第1斜面15p形成第1吸引开口来吸附保持元器件2的形态。

(ii)图18中例如点划线92包围的部分那样,元器件2的一面由第1斜面15p的第1吸引开孔进行吸附保持,元器件2的另一面由第2斜面15q的第2吸引开孔进行吸附保持的形态。

(iii)图18中例如点划线94包围的部分那样,兼用第1斜面15p的第1吸引开孔及第2斜面15q的第2吸引开孔、和与槽底部15x重叠的第3吸引开口来吸附保持元器件2的形态。

(iv)兼用第1斜面15p的第1吸引开口和与槽底部15x重叠的第3吸引开口来吸附保持元器件2的形态。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添加各种变更而实施。

例如,也可以通过空气吸引以外的方法如静电、磁性等来在啮合槽的第1及第2斜面对元器件进行吸附保持,或者吸引空腔内的元器件。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元器件的端面间并非长边方向的元器件。

符号的说明

2 元器件

2k 重心

2m,2n 侧面

2s,2t 端面

2u,2v 侧面

3p,3q 假想面

10 转子(传送部件)

10a 第1主面

10b 第2主面

12 空腔

13 辅助吸引孔(辅助吸引单元)14 基台

14a 基准面

15 啮合槽

15a 一端(第1端)

15b 另一端(第2端)

15p 第1斜面

15q 第2斜面

15x 槽底部

16p 第1吸引开口

16q 第2吸引开口

16r 第3吸引开口

16x,16y 开口中心

50 转子(传送部件)

52 空腔

60 转子(传送部件)

62 空腔

70 环形带(传送部件)

74 空腔

76 基台

80 转筒(传送部件)

82 空腔

215,315 啮合槽

316p 第1吸引开口

316q 第2吸引开口

415 啮合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