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度升降装置的地面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52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具有高度升降装置的地面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驱动部件和负载部件的地面运输工具,所述地面运输工具具有安置在基础框架上的升降装置和升降缸。



背景技术:

在具有双重立柱的高度升降车辆中已知将立柱不同地固定在基础框架上的变型形式,其中所述双重立柱的立柱型材位于车辆的侧向的外部区域中。一方面,立柱能够与基础框架焊接或者旋紧。也已知的是:立柱借助于不同的钩结构悬挂在基础框架上。全部这些方法具有如下缺点:由于制造公差而不能够利用车辆的整个可供使用的耐用度。尤其在四轮车辆中需要将立柱精确地相对于车辆对准,以便达到车辆的对称的抗倾斜稳定性。

从de102009048296a1中已知具有基础框架、升降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将升降装置相对于基础框架对准的调节元件的高度升降车。调节元件在竖直方向上作用于升降装置并且升降装置能够围绕升降车的纵轴线倾斜。调节元件具有在螺母螺纹中引导的调节螺钉,经由所述调节螺钉能够进行调节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提供具有升降装置的地面运输工具,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借助简单的措施相对于车辆对准。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地面运输工具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地面运输工具具有驱动部件和负载部件。负载部件具有安置在基础框架上的升降装置和升降缸。升降装置具有两个彼此平行且彼此间隔开设置的立柱型材,所述立柱型材分别在其彼此向前指向的侧上具有保持在基础框架中的定位元件。设置在立柱型材之间的横杆至少在每侧上都具有用于固定在基础框架上的孔。用于升降缸的保持机构设置在横杆上的侧向的孔之间。通过横杆上的孔和定位元件的共同作用能够将升降方向简单地在车辆上对准和安装在期望的位置中。此外,用于升降缸的、在横杆上的保持机构用于:将由升降缸导入的力总是在限定的位置中经由横杆导入到基础框架中。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横杆在每侧上具有至少两个孔。横杆中的总共四个孔和侧向的定位元件的共同作用足以将升降装置可靠地保持在基础框架上。

在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每个孔都构成为长孔,所述长孔的取向允许升降装置相对于基础框架侧向地进行调节。通过长孔和其取向可以无级地将升降装置侧向倾斜。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用于升降缸的保持机构关于升降方向安置在至少两个孔之下。优选地,横杆具有波动的伸展,其中在每侧上都将一个孔设置在保持机构之上并且将一个孔设置在保持机构之下。经由升降缸导入横杆中的力通过将作用点设置在侧向的孔之下或侧向的孔之间来均匀化。与升降装置的装入位置无关,经由升降缸吸收的力均匀地分布在横杆之上。

优选地,为了均匀地导入力,保持机构居中地设置在横杆上。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基础框架具有两个侧壁,所述侧壁分别具有向上敞开的凹处。在向上敞开的凹处中装入定位元件,使得升降装置保持在基础框架上并且粗略地定位。通过升降装置的对准和后续地旋紧横杆将升降装置在车辆上保持固定在其位置中。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每个侧壁都具有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具有竖直的和/或水平的支承面。定位元件和支承面之间的接触有助于以小的力将升降装置在车辆上对准到期望的位置中。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定位元件具有平坦地设置在立柱型材上的支座部段和突出的接合部段。支座部段和接合部段在此对槽限界,所述槽的底部由支座部段形成。加工元件沉入到槽中。定位元件的接合部段同样位于凹处的棱边处。主要通过加固元件的支承面和支座部段之间的共同作用可行的是:升降装置定位在车辆上。

也可行的是:加固部件以至少一个支承面突出到侧壁中的凹处中。由此,实现一种稳固凸起,所述稳固凸起通过接合部段从后方接合加工元件的方式将定位元件稳固在其悬挂的位置中。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彼此相对置的支承面彼此成形为,使得升降装置的倾斜的对准和侧向的对准是可行的。

附图说明

下面以一个实施例阐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其示出:

图1从侧向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高度升降车的视图,

图2从前方示出图1中的车的视图,

图3从侧向示出立体图,

图4示出升降装置的横杆的细节图,

图5示出联接升降缸的细节图和

图6a-c示出升降装置上的定位元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驱动部件

12负载部段

14轮

16牵引杆

18牵引杆头部

20升降装置

22外部的立柱型材

24内部的立柱型材

26升降缸

28负载臂

30负载辊

32叉形承载件

34后壁

36叉臂

38横杆

40中央部段

42第一侧向部段

44第二侧向部段

46保持机构

48螺钉

50长孔

52螺钉

54长孔

56螺钉

58侧壁

60凹处

62加固元件

64水平支承面

66竖直支承面

67定位元件

68底座部段

70接合部段

72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驱动部件10和负载部件12的高度升降车。驱动部件10具有两个轮14,所述轮中的至少一个转向和驱动。具有牵引杆头部18的牵引杆16设置用于操作车辆。

升降装置20由一对外部的立柱型材22构成,在所述立柱型材中能够经由升降缸26对两个内部的立柱型材24调节高度。外部的立柱型材22以固定在车辆处的方式安装。内部的立柱型材24可移动地支承在外部的立柱型材22中。所示出的升降装置由两个升降框架构成。原则上,本发明也能够使用在具有多于两个升降框架的升降装置中。

负载部件12具有负载臂28,在所述负载臂的端部处设有用于支撑车辆的负载辊30。在内部的立柱型材24中以高度可调的方式设置有叉形支承件32。叉形支承件32具有后壁34和一对叉臂36,所述叉臂作为空心型材设置在负载臂28上方。在提升的状态下,叉臂36从负载臂28中移除并且将所述叉臂释放。

图2示出在提升的位置中的叉形承载件32,其中在从前方的视图中能够识别负载臂的尖部。图3示出叉形支承件32的下降的位置。

图4示出图2中的下部区域的细节。能够识别的是驱动部件的轮14和负载辊30。还能够识别的是横杆38,外部的立柱型材22与所述横杆彼此连接。横杆38具有中央部段40、第一侧向部段42和第二侧向部段44。中央部段40具有用于升降缸26的保持机构46。保持机构46经由螺钉48与横杆38连接。保持机构46在此例如构成为用于升降缸26的融安不,所述容纳部支承在横杆的横向侧上。第一侧向部段42经由联接负载臂28引导并且在负载臂之上具有长孔50。长孔50具有倾斜的取向,所述取向以倾斜45°的方式向外延伸。在长孔50中具有螺钉52,借助所述螺钉能够将横向横杆38固定在车辆的基础框架上。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例如固定在车辆处的后壁34形成基础框架。横杆38的第二部段44也具有长孔54,借助所述长孔将外部部段与基础框架经由螺钉565旋紧。

用于升降缸的保持机构的螺钉48在长孔50和54之间的高度上射在横杆38上。具有中 央部段40和两个侧向部段42和44的横杆38的造型选择成:与升降装置的所调节的位置无关总是存在从车辆的升降缸26经由横杆38到基础框架中的直接的能流。

图5示出横杆38的中央部段40的细节图。保持机构46部分地安置在横杆38上(未示出)并且侧向地在横杆38之上接合。在保持机构46的侧向突出的部段中设有用于螺钉48的孔,所述孔将保持机构46与横杆38连接。从升降缸到横杆中的力导入经由安置的保持机构46从上方进入到横杆38中。

图6a示出图3中的细节b。车辆的基础框架具有侧壁58,所述侧壁设有向上敞开的u形的凹处60。在指向升降立柱的侧上,侧壁58配设有l形的加工元件62。加工元件62例如能够与侧壁58焊接。l形的加固元件62具有水平的支承面64和竖直的支承面66。

在外部的立柱型材22上(图6a中未示出,然而在图6b和6c中示出)安置定位元件67。定位元件67具有底座部段68和接合部段70。接合部段70在至少一侧上突出于底座部段68,使得接合部段70和外部的立柱型材22形成槽72,所述槽的底部由底座部段68形成。加固元件62沉入到槽72中。接合部段70具有对应于侧壁中的凹处60的轮廓和接合部段的能够与凹处60的棱边形成贴靠的棱边。以该方式,升降装置能够相对于车辆对准,以便随后借助横杆38固定在基本框架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