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上的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46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电梯上的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电梯安全技术的一个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的发展就是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电梯的安装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电梯是一种高度依赖电源的升降装置,而且电梯本身也是一机械装置,它和所有的机械装置一样,会出故障。因此,在电梯内被困几小时的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频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电梯安装越多外还有,例如停电、使用保养不当和机械故障等。当电梯发生故障或停电时,特别是电梯的升降驱动装置无法运行时,将使电梯厢只能停在电梯井的某一位置等待救援。人被困在几个立方米的空间里,四面是钢板,而且有可能是漆黑一片,人在这环境中自然地会产生烦燥不安和恐惧心理。给被困都带来不小的折磨和伤害。

另一方面,今日国际局势动荡,“超级蛮夷”害我之心不死,战争暴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居安思危,一旦发生战争,电力和通信设施是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城市一旦发生停电,将有大量的人被困电梯,同时停电也给救援带来了几乎不可能克服的因难。未雨绸缪,被困电梯时如何逃生,而且要不依赖电源(电网电源)的逃生,这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正是本发明的出发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被困电梯的人能自救,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把电梯厢主要分为厢顶和轿厢两大部分并通过钢丝绳连接在一起,轿厢通过钢丝绳的收放实现与厢顶的离合并实现轿厢的垂直移动,轿厢垂直移动到最接近的下一楼层的电梯门时,被困者可打开电梯门逃生。

当停电或电梯发生机载故障时,电梯的所有机电设备都无法正常运转。特别是电梯的升降驱动装置无法运行,使电梯厢只能停在电梯井的某一位置等待救援。但是使用本发明的电梯可以实现厢顶与轿厢的手动或电动(蓄电池足够)分离,同时可以实现轿厢的垂直移动。当轿厢垂直移动到最接近楼层的电梯门时,被困者只要打开电梯门就可以实现逃生。

附图说明

图1电梯上的逃生装置处在逃生状态时的前视图。

图2电梯上的逃生装置处在逃生状态时的后视图。

图3电梯上的逃生装置处在正常状态的前视图。

图中:滑轮1、前绳盘2、后绳盘3、转轴4、钢丝绳5、轿厢6、绳头7、厢顶8、摇把9、蜗轮10、轴承座11、蜗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要实现厢顶和轿厢通过钢丝绳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和结构有多种多样,例如可以使用单条钢丝绳配合导轨的方式,或轿厢直接通过多条钢丝绳与厢顶连结的方式,都可以实现厢顶和轿厢通过钢丝绳连接在一起技术效果。并且上述的结构和方式都可通过钢丝绳的收放实现轿厢与厢顶分离和垂直移动。

本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多条钢丝绳实现轿厢6与厢顶8的连结和轿厢6的垂直移动。本例采用了四条钢丝绳的结构,它们分别布置在轿厢6和厢顶8的四个角,如图1所示。前面的两条钢丝绳的绳头固定在厢顶8上,这两条钢丝绳分别经过左右两边的滑轮1后绕在两个前绳盘2上;后面两条钢丝绳5的绳头7固定在厢顶8上,后两条钢丝绳5的另一端分别绕在两个后绳盘3上。所有的4个绳盘固定安装在同一转轴4上,转轴4通过轴承和轴承座11安装在轿厢6上。当转轴转动就会带动4个绳盘一起转动收放4条钢丝绳,实现轿厢的垂直移动;例如:当电梯发生故障或停电时,电梯厢被停在电梯井的某一位置,上下不能。这时被困者可通过手动或电动的形式,驱动转轴4和各绳盘转动把钢丝绳放开,轿厢6脱离厢顶8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垂直移动。当轿厢移动到最接近的下一楼层的电梯门时,被因者就可以打开电梯门实现逃生;当转轴4以相反方向转动时,同样会带动4个绳盘一起转动卷起4条钢丝绳,使轿厢向上移动并与厢顶结合在一起,继续正常的电梯工能。

转轴4的驱动可以使用手动,也可以使用电动。本例在转轴4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0,在轿厢上安装有蜗杆12和安装在蜗杆12上的摇把9。蜗轮10与蜗杆12齿合在一起。当被困者用手摇动摇把9时,蜗杆12会带动蜗轮10、转轴4和各绳盘一起转动,实现钢丝绳的收放和轿厢的升降;另外,本例的转轴4还可以通过电动机和传动装置驱动转动,为被困者提供逃生的机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