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678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置在运输机和溜槽之间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运输机用于运输物料并卸载到指定位置,被广泛应用到煤矿、发电、冶金等各个行业中。例如,发电厂运输煤块时,因为卸载高度通常设置在数十米处,运输机在卸料时与溜槽配合使用。溜槽从运输机的卸料点附近延伸到地面或其他用料点,煤块经由卸料点卸载到溜槽内,在溜槽上继续向下移动。当卸载含水率高、粘性大的物料时,例如含水率较高的原煤,从运输机卸载的过程中,原煤可能掉落并粘结在运输机下方的溜槽上。随着煤块的堆积,煤层的高度将不断加厚。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温度较低,煤块容易冻粘在溜槽上形成冻粘煤层,这将影响原煤在运输机下方的溜槽上的移动,阻碍原煤在溜槽内的卸载。如果不及时清理冻粘煤层,任其不断堆积,冻粘煤层的高度可能达到运输机的胶带所在高度,与胶带相互摩擦,影响运输机的正常使用。

冻粘煤层的常见清理方法是人工处理。工人需要经常检查运输机下方是否形成冻粘煤层,并及时清理溜槽。通常,运输机的卸载口设置在离地数十米处,工人无法就近处理,需要通过溜槽两侧的观察口确定冻粘煤层在运输机下方的具体位置,使用长棍清理冻粘煤层。清理前,关闭运输机,使其停止卸料,工人通过长棍或其他工具长距离地清理冻粘煤层。不但工作量大,清理效率低下,而且清理效果差强人意。每次清理时,都需要运输机停止作业,影响生产作业效率。另外,工人在清理过程中,运输机如果突然启动,将会造成清理人员伤亡,这种处理方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解决物料粘结堆积在运输机下部的溜槽上,影响运输机正常使用,阻碍物料卸载等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包括:

导流板;

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所述导流板固定在所述动力输出端上,所述动力输出端能够带动所述导流板作往复运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的所述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作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在运输机和溜槽之间,所述导流板包括顶部和底部,所述导流板的所述顶部位于所述运输机的卸料点下方,所述导流板的所述底部朝向所述顶部的斜前下方延伸,所述导流板的所述底部延伸到所述运输机前方的所述溜槽上方。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运输机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粘结层,所述防粘结层为聚氨酯层。

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能够固定在所述溜槽上,所述往复运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减速机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基板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导流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板作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导轨、固定支座和滑动支座;所述导轨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滑动支座固定在所述导流板上,所述滑动支座可沿所述导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变频电机。

优选地,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主动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固定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导流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输出端和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的所述动力输入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可变向转动的电机。

另外,优选地,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导流板的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所述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导流板。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往复运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导流板作往复运动,导流板作往复运动可以形成抖动,导流板能够通过抖动对落在其上方的物料形成导流作用。其二,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维护量小,无需停止运输机的卸载工作,代替了人工处理运输机下部的冻粘煤层,避免影响生产作业效率和发生安全事故。其三,导流板倾斜设置在运输机下方,导流板可以将落在运输机下方的物料导流到运输机前方的溜槽上,避免在运输机下方形成粘滞层,影响运输机的正常卸载。其四,变频电机可以通过调整驱动机构的输出速度,来调整导流板的抖动速度,来控制导流板上方物料卸载速度和卸载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往复运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连接到运输机上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

1:导流板; 2:往复运动机构;

2a:动力输入端; 2b:动力输出端;

3:驱动机构; 4:减速机;

5:基板; 6:传动支撑座;

7:固定支座; 8:滑动支座; 9:导轨;

20:主动轮; 21:第一连杆; 22:第二连杆;

21a:第一输入端; 21b:第一输出端;

22a:第二输入端; 22b:第一输入端;

200:运输机; 201:卸料点;

300:溜槽; 30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1、往复运动机构2和驱动机构3。

导流板1用于改变从卸载点201(参见图5)落在运输机200(参见图5)下方的物料在溜槽300(参见图5)上的落点,将落在运输机200下方的物料导流到运输机200前方的溜槽300上,避免物料在运输机200下方的溜槽300上堆积,影响运输机正常卸载物料。

优选地,导流板1朝向运输机2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粘结层(参见图1所示导流板1的下表面,图5所示导流板1的上表面),防粘结层用于防止物料冻粘在导流板1上,使物料快速脱离导流板1。通常,防粘结层由聚氨酯制作而成。

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动力输入端2a和动力输出端2b,导流板1固定在动力输出端2b上。例如:导流板1可以通过传动支撑座6与动力输出端2b固定,动力输入端2a能够带动动力输出端2b在图1中的内外方向作往复运动,动力输出端2b能够带动传动支撑座6和导流板1在图1中的内外方向作往复运动,使得导流板1可以产生抖动,将落在导流板1上的物料抖落到溜槽300内。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往复运动机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主动轮20、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主动轮20与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能够驱动主动轮20作匀速旋转运动。第一连杆21包括第一输入端21a和第一输出端21b,第二连杆22包括第二输入端22a和第二输出端22b。第一连杆21的第一输入端21a固定在主动轮20上,例如,第一输入端21a与主动轮20的固定方式为过盈配合,第一输入端21a随着主动轮20作匀速旋转运动。第一连杆21的第一输出端21b与第二连杆22的第二输入端22a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连杆22的第二输出端22b与导流板1固定,第二输出端22与导流板1可以通过传动支撑座6固定连接。

第一连杆21的第一输入端21a在随着主动轮20作匀速旋转过程中,带动第一输出端21b和第二输入端22a作匀速旋转运动,第二输出端22b与主动轮20之间的距离随着第二输入端22a的高度变化而在图中左右方向往复变化。第二连杆22的第二输入端22a的高度从图2所示位置随着第一输出端21b在主动轮20上相对顺时针升高至最高点时,第二输出端22b与主动轮20之间的距离先增加再减少;第二输入端22a的高度从最高点随着第一输出端21b在主动轮20上相对顺时针降低至图2所示位置时,第二输出端22b与主动轮20之间的距离先增加再减少;第二输出端22b在第二输入端22a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则带动导流板1可以在图中左右方向上作往复运动。

驱动机构3包括输出端,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与往复运动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2a连接,动力从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输出,输送给往复运动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2a,使得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往复运动机构2作往复运动。

优选地,驱动机构3为变频电机。变频电机可以调整输出转速,用来控制往复运动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2b作往复直线运动的速度,来实现控制导流板1作往复直线运动的速度,也就是说,变频电机调整输出转速可以控制导流板1的抖动速度。变频电机输出转速大,则导流板1可以快速抖动,将其上方的物料快速抖落在溜槽300内。

驱动机构3驱动往复运动机构2作往复直线运动,动力输出端2b带动导流板1作往复直线运动,导流板1作往复直线运动时,使得导流板1不断地来回移动而形成抖动,落在导流板1上的物料将不会滞留在导流板1上,而被抖落在溜槽300的槽口内。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100还包括:减速机4和基板5。

优选地,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100还包括:减速机4,减速机4连接在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和往复运动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之间。驱动机构3带动减速机4旋转,减速机带动往复运动机构2作往复运动,减速机4用于降低驱动机构3的输出转速,增大输出转矩。

优选地,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还包括:基板5,基板5的上方固定往复运动机构2、驱动机构3和减速机4,基板5的下方为导流板1,导流板1与基板5相互平行,导流板1通过传动支撑座6与往复运动机构2连接。安装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时,往复运动机构2、驱动机构3、减速机4固定在基板5的相对下方,将基板5固定在溜槽300上,基板5可以固定在溜槽300的底板上方或下方,导流板1位于基板5的相对上方,防粘结层朝向运输机200,导流板1可以相对基板5作往复运动。基板5上还可以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可以将基板5固定在溜槽或运输机上。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连接到运输机上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还包括:导轨9、固定支座7和滑动支座8。

导轨9通过固定支座7固定在基板5上,滑动支座8固定在导流板1上,滑动支座8可沿导轨9左右方向往复运动。导流板1通过滑动支座8与导轨9连接,来避免导流板1因自身重量过大,左右抖动时发生上下晃动,影响导流板1在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5上固定两个固定支座7,分别支撑在导轨7的两端。基板5上还设置两个滑动支座8,位于两个固定支座7之间。滑动支座8的底部与导流板1固定。基板5上还开设有用于滑动支座8可以左右移动的通道(未示出)。当往复运动机构2带动导流板1左右往复运动时,滑动支座8也随着导流板1在导轨9上在左右方向往复运动。

如图5所示,运输机200位于溜槽300上方,运输机200的卸料点201位于溜槽300的槽口301的上游位置,物料(图中所示三角形)从运输机200的卸料点201卸载到溜槽300的槽口301内。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倾斜设置在运输机200和溜槽300之间,基板5固定在溜槽300的下方,往复运动机构2、驱动机构3、减速机4固定在基板5的相对下方,导流板1固定在基板5的相对上方,且固定在溜槽300的上方;基板5上固定有通过固定支座7连接的导轨9,导流板1通过滑动支座8连接在导轨9上。导流板1包括顶部(图未示)和底部(图未示),导流板1的顶部位于运输机200的卸料点201下方,导流板1的底部朝向顶部的斜前方延伸,导流板1的底部延伸到运输机200前方的溜槽300的槽口301上方。物料脱离运输机200后,可以掉落在导流板1上,由导流板1滑落到运输机200前方的溜槽300内,将物料的掉落轨迹由掉至运输机200下方的溜槽300内改变至运输机200斜前方的溜槽300内,避免物料粘结在运输机200下方的溜槽300内。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第四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与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往复运动机构和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为可变向转动的电机。可变向转动的电机包括输出端,可变向转动的电机的输出端可以进行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来为往复运动机构提供作往复运动的动力。

优选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链条,主动齿轮与驱动机构连接,即主动齿轮与可变向转动的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流板的顶部和底部,链条传动连接主动齿轮与导流板,链条链接在主动齿轮上。可变向转动的电机正向或反向旋转时,带动主动齿轮正向或反向旋转,主动齿轮带动链条往复运动。同时,链条的两端固定在导流板的顶部和底部,所以,链条可以带动导流板作往复运动。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运输机卸料点的导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往复运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导流板作往复运动,导流板作往复运动可以形成抖动,导流板能够通过抖动对落在其上方的物料形成导流作用。其二,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维护量小,无需停止运输机的卸载工作,代替了人工处理运输机下部的冻粘煤层,避免影响生产作业效率和发生安全事故。其三,导流板倾斜设置在运输机下方,导流板可以将落在运输机下方的物料导流到运输机前方的溜槽上,避免在运输机下方形成粘滞层,影响运输机的正常卸载。其四,变频电机可以通过调整驱动机构的输出速度,来调整导流板的抖动速度,来控制导流板上方物料卸载速度和卸载位置。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