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胶帽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9409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防伪胶帽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胶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瓶装酒,通常均会采用防二次使用的热收缩胶帽来起到防伪作用,该类胶帽是采用膜状的塑料来制造的,在套至瓶盖上后进行加热收缩使得胶帽紧密地与瓶身形状收缩吻合。为了抑制伪造一般采用粘贴防伪商标的办法来进行防伪,其弊端:由于防伪商标只占胶帽的一部分,与胶帽不是一个整体,这就给假冒分子以可乘之机。消费者在开启酒瓶时往往只将胶帽破坏掉,而将防伪商标完整的留在了废胶帽上,假冒分子就高价回收这些带有防伪商标的废胶帽,再剪下防伪商标贴于新胶帽上应用于假酒之上。这样就使企业的防伪商标失去防伪效果和意义,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也严重的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市场秩序。采用印刷二维码进行防伪,其弊端是由于印制的二维码是固定的,造假者很容易进行仿冒印刷,使消费者无法辨别真伪,给消费者带来利益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胶帽,解决RFID标签和二维码二次使用问题,具有便于使用操作,防伪力度高,便于识别的特点;本发明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本发明所述的防伪胶帽,包括胶帽和与之相匹配的支架,胶帽套装在支架外部,胶帽外顶部设二维码,胶帽内部粘贴有RFID标签,所述的支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环,上支撑板和下支撑环通过竖向设置的立柱连接,下支撑环内侧设有锁齿,上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关于上支撑板的中心线对称,下支撑环上固定有飘带,飘带的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板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直至胶帽外部。

所述的胶帽外表面上设置1-10个防伪特征。

所述的RFID标签位于胶帽的内顶部和内侧面。

所述的RFID标签边缘有1-8条断开线。

所述的立柱为2-6根。

所述的飘带的形状为条状或者绳状。

所述的二维码和RFID标签的信息相互关联。

所述的胶帽的高度比支架的高度高3-5mm。

所述的胶帽的厚度为12-50μm。

使用时,所述的锁齿扣合在瓶盖的下端。

所述的防伪胶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热封塑材为原材料生产胶帽;

(2)采用烫印工艺、印刷工艺、激光烧灼工艺、防伪油墨、防伪制版技术、防伪拉线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胶帽外表面赋予1-10种防伪特征;

(3)在胶帽外顶面赋予二维码;

(4)在RFID标签边缘使用切割机裁切4-8条断开线。

(5)将RFID标签粘贴到胶帽内部;

(6)制作支架;

(7)将飘带的一端固定在支架的下支撑环上,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板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直至胶帽外部,然后,套装到胶帽内部;

(8)使用在线采集系统将同一个防伪胶帽上面的二维码和RFID标签进行信息采集关联,并上传到数据库,形成防伪胶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防伪胶帽能够解决RFID标签和二维码二次使用问题,做到开瓶即破坏。消费者打开瓶盖时,用手捏住胶帽外部的飘带将胶帽撕裂破坏,同时将RFID标签和二维码破坏,避免造假者二次使用。

2、本发明将二维码与RFID标签关联,实现防伪、溯源、物流管理功能。产品在出售时通过读写设备可快速读取RFID标签里面的信息并上传到数据管理系统,从而起到对产品进行溯源、促销、防伪等管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使用终端、专用查询设备或手机上面的RFID标签或二维码识读软件对防伪胶帽上面的RFID标签或二维码进行识读,利用传输系统将RFID标签或二维码的信息上传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自动对其信息进行核对,如果二维码的信息与RFID标签的信息匹配,即为正品。否则即为赝品。由于RFID标签的信息和二维码信息相互关联,如果两者中其中的一个破坏掉,则另外一个也随之失效。

3、本发明将光学、磁性、印刷等可视化防伪技术、NFC、生物特征、特种印制、防伪设计、防伪编码等感知防伪特征和材料赋予到防伪胶帽上面,提高了防伪胶帽的防伪力度。

4、本发明防伪胶帽具备原有胶帽功能的基础,便于消费者使用和操作。

5、本发明防伪胶帽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伪胶帽从上到下依次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伪胶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维码;2、胶帽;3、RFID标签;4、飘带;5、支架;6、第一开口;7、上支撑板;8、第二开口;9、立柱;10、下支撑环;11、锁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所述的防伪胶帽2,包括胶帽2和与之相匹配的支架5,胶帽2套装在支架5外部,胶帽2外顶部设二维码1,胶帽2内部粘贴有RFID标签3,所述的支架5包括上支撑板7和下支撑环10,上支撑板7和下支撑环10通过竖向设置的立柱9连接,下支撑环10内侧设有锁齿11,上支撑板7上设有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8,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8关于上支撑板7的中心线对称,下支撑环10上固定有飘带4,飘带4的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板7上的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8直至胶帽2外部。

实施例1

客户订单(100万个)

(1)选择厚度为12μm的热封塑材为原材料生产胶帽2;

(2)采用烫印工艺、防伪制版技术和防伪拉线在胶帽2外表面赋予微缩、镂空、动态像素和猫眼四种防伪特征;

(3)使用激光器在胶帽2外顶面赋予防伪激光烧灼二维码1;

(4)在RFID标签3边缘使用切割机裁切3条断开线。

(5)将RFID标签3粘贴到胶帽2内部;

(6)制作支架5;

(7)将飘带4的一端固定在支架5的下支撑环10上,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板7上的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8直至胶帽2外部,然后,套装到胶帽2内部;

(8)使用在线采集系统将同一个防伪胶帽2上面的二维码1和RFID标签3进行信息采集关联,并上传到数据库,形成防伪胶帽2。

所述的RFID标签3位于胶帽2的内顶部和内侧面。

所述的立柱9为3根。

所述的飘带4的形状为条状。

所述的胶帽2的高度比支架5的高度高3mm。

实施例2

客户订单(200万个)

(1)选择厚度为30μm的热封塑材为原材料生产胶帽2;

(2)采用印刷工艺和防伪油墨在胶帽2外表面赋予币纹防伪特征、断笔防伪特征和无色荧光防伪特征;

(3)使用惠普印刷机在胶帽2外顶面赋予防伪彩色二维码1;

(4)在RFID标签3边缘使用切割机裁切4条断开线。

(5)将RFID标签3粘贴到胶帽2内部;

(6)制作支架5;

(7)将飘带4的一端固定在支架5的下支撑环10上,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板7上的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8直至胶帽2外部,然后,套装到胶帽2内部;

(8)使用在线采集系统将同一个防伪胶帽2上面的二维码1和RFID标签3进行信息采集关联,并上传到数据库,形成防伪胶帽2。

所述的RFID标签3位于胶帽2的内顶部和内侧面。

所述的立柱9为2根。

所述的飘带4的形状为绳状。

所述的胶帽2的高度比支架5的高度高4mm。

实施例3

(1)选择厚度为50μm的热封塑材为原材料生产胶帽2;

(2)采用烫印工艺、印刷工艺和防伪拉线在胶帽2外表面赋予币纹防伪特征、断笔防伪特征和无色荧光防伪特征;

(3)使用喷码机在胶帽2外顶面赋予隐形防伪二维码1;

(4)在RFID标签3边缘使用切割机裁切6条断开线。

(5)将RFID标签3粘贴到胶帽2内部;

(6)制作支架5;

(7)将飘带4的一端固定在支架5的下支撑环10上,另一端绕过上支撑板7上的第一开口6和第二开口8直至胶帽2外部,然后,套装到胶帽2内部;

(8)使用在线采集系统将同一个防伪胶帽2上面的二维码1和RFID标签3进行信息采集关联,并上传到数据库,形成防伪胶帽2。

所述的RFID标签3位于胶帽2的内顶部和内侧面。

所述的立柱9为4根。

所述的飘带4的形状为条状。

所述的胶帽2的高度比支架5的高度高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