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稳定运转的扶手带的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64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稳定运转的扶手带的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稳定运转的扶手带的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扶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梯面行进速度和扶手带不同步的情况,使用时扶手带出现顿促的情况,扶手带与扶手之间的间隙夹住手或衣物的情况,使用舒适感和安全感差,设备反复维修也未能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稳定运转的扶手带的自动扶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稳定运转的扶手带的自动扶梯,包括具有轮轴的传动轮、扶手和具有内承力面和外扶手面的扶手带,所述扶手带还包括位于两侧的回转边所述内承力面上设有凸起的扩面部,所述外扶手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扩面部的扩面传动槽,至少所述扩面部表面或所述扩面传动槽内槽面上覆有一层增摩层;所述传动轮包括传动轮本体和位于传动轮本体两侧向上且向所在侧倾斜支起的纠偏架,所述回转边下部位于由所述纠偏架和传动轮本体围成的纠偏槽内,且所述回转边与所述纠偏架之间留有止顶间隙,所述扶手开有与所述扩面部适配的轨槽。

本申请通过扩面部增加传动轮与扶手带的受力接触面,并在受力接触面上增设增摩层,增摩层可以是橡胶或尼龙,从而大大提高传动轮与扶手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提高稳定性,同时凸起的扩面部也可以更稳固地固定扶手带和传动轮的相对稳定,有效防止扶手带偏转。同时本申请还设置了纠偏架,传动轮与扶手带之间出现偏转时能有效地进行扶正,从而提高了扶手带的稳定性,保证了传送轮与扶手带之间长期高效地运转。

止顶间隙确保扶手带与传动轮对位传送时,纠偏架与扶手带不接触,只有在扶手带出现偏转时才会靠到纠偏架上,并通过纠偏架顶推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回转边底端向下延伸形成挡手沿。

挡手沿的设置,从而遮住了传统的扶手带与扶手之间存在的较大间隙及夹缝,同时使得手握扶手带时指尖不会触到夹缝,不易夹手。

作为优选,所述挡手沿底部外翻挑起形成支沿,两侧回转边的挡手沿之间和支沿之间间距大于所述传动轮两侧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回转边、挡手沿和支沿之间形成容指槽。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备,使得手握扶手带时不权指尖不触到夹缝,同时由于容指槽的存在使得使用者自然地放入容指槽内,不仅不会夹手,同时也提高了手握的舒适性,手指也不是腻在电梯不动的侧板上。且支沿的设置还可有效地将衣物或附靠在扶手带上的软质物体支开、挑开,使得衣物等东西与夹缝保持一段距离,从而有效地防止衣特等东西夹入夹缝,使用更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纠偏架包括分布于所述传动轮本体上的若干段,相邻纠偏架之间留有防顶间隙。

一旦扶手带偏转、或形态或磨损时靠到防顶间隙上时,扶手带与纠偏架如果接触面过大,顶推的力度过大会造成扩面部与扩面传动槽之间脱开,从而导致扶手带打滑,纠偏架采用分段式的设置,可保证纠偏效果的同时,又能通过防顶间隙的设置确保纠偏架与扶手带之间不会有过多的接触,从而保证在偏转纠偏时扶手带不会被顶起打滑。

作为优选,所述支沿朝向传动轮本体的一侧一体连接有内侧与所述挡手沿齐平的挡块,所述挡块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外侧高内侧低内且内外侧之间形成弧形缓冲面。

挡块的设置避免了支沿与电梯侧板之间形成开口夹缝,同时也更好地将衣物等软质的东西从侧板推开,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部底端到所述回转边之间距离不大于3cm。

距离过大挡手沿与支沿与回转连连接强度不够,故在能容指尖的前提下,距离设置的不能过大。

作为优选,所述纠偏架为中部外鼓的弧形架,且所述纠偏架顶部内侧设有由下至上逐渐变簿的导沿。

导沿的设置确保挡手沿和支沿能顺利进入纠偏架和传动轮之间的间隙。弧形架可使得用料较少的前提下容纳支沿。

作为优选,所述扩面部为凸台,所述增摩层设于所述传动轮轮面以及所述扩面传动槽面上。

上述增摩层覆于扶手带和传动轮轮面的所有接触面上,大大提高了摩擦力,防止因材质不同造成的打滑,确保所有接触面都能利用起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轮上沿传动轮轴向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传动轮的轮轴上套设有爪盘,所述爪盘包括固设于轮轴上的盘心和均布于盘心上的辐射状设置且与传动轮、轮轴围合形成三角支撑的传动爪,所述传动爪前端设有插固于所述通孔内的爪头,所述盘心包括与传动爪连接的送力段和承力延伸段,所述承力延伸段上固设有链轮。

通过上述爪盘的设置得传动轮转动的受力点均匀分布上轮盘上,且多个传动爪的设置传动轮受力更均,抗扭力更强,震动小,大大提高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传动轮和扶手带运转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爪头伸出所述通孔的前端部分上开有锁紧孔,所述传动轮外侧设有具有插入所述锁紧孔的锁爪的锁盘,所述锁爪外端设有插入所述锁紧孔的锁柱,所述锁盘套固设于所述轮轴上。

锁盘可拆卸地固设于轮轴上,通过一个锁盘的拆卸即可实现爪盘的拆卸,无需一个一个地拆开爪头,同时由一个锁胃定爪盘,确保所有传动爪都均衡受力,从而确保传动轮与爪盘之间连接稳定,提高扶手带传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扩面部增加传动轮与扶手带的受力接触面,并在受力接触面上增设增摩层,增摩层可以是橡胶或尼龙,从而大大提高传动轮与扶手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提高稳定性,同时凸起的扩面部也可以更稳固地固定扶手带和传动轮的相对稳定,有效防止扶手带偏转。同时本申请还设置了纠偏架,传动轮与扶手带之间出现偏转时能有效地进行扶正,从而提高了扶手带的稳定性,保证了传送轮与扶手带之间长期高效地运转。

止顶间隙确保扶手带与传动轮对位传送时,纠偏架与扶手带不接触,只有在扶手带出现偏转时才会靠到纠偏架上,并通过纠偏架顶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动轮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锁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传动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稳定运转的扶手带的自动扶梯,包括具有轮轴的传动轮1、扶手和具有内承力面21和外扶手面22的扶手带2,所述扶手带还包括位于两侧的回转边23所述内承力面上设有凸起的扩面部24,所述外扶手面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扩面部的扩面传动槽11,至少所述扩面部表面或所述扩面传动槽内槽面上覆有一层增摩层3;所述传动轮包括传动轮本体和位于传动轮本体两侧向上且向所在侧倾斜支起的纠偏架4,所述回转边下部位于由所述纠偏架和传动轮本体围成的纠偏槽内,且所述回转边与所述纠偏架之间留有止顶间隙41,所述扶手开有与所述扩面部适配的轨槽。

本申请通过扩面部增加传动轮与扶手带的受力接触面,并在受力接触面上增设增摩层,增摩层可以是橡胶或尼龙,从而大大提高传动轮与扶手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提高稳定性,同时凸起的扩面部也可以更稳固地固定扶手带和传动轮的相对稳定,有效防止扶手带偏转。同时本申请还设置了纠偏架,传动轮与扶手带之间出现偏转时能有效地进行扶正,从而提高了扶手带的稳定性,保证了传送轮与扶手带之间长期高效地运转。

止顶间隙确保扶手带与传动轮对位传送时,纠偏架与扶手带不接触,只有在扶手带出现偏转时才会靠到纠偏架上,并通过纠偏架顶推复位。

所述回转边底端向下延伸形成挡手沿5。

挡手沿的设置,从而遮住了传统的扶手带与扶手之间存在的较大间隙及夹缝,同时使得手握扶手带时指尖不会触到夹缝,不易夹手。

所述挡手沿底部外翻挑起形成支沿51,两侧回转边的挡手沿之间和支沿之间间距大于所述传动轮两侧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回转边、挡手沿和支沿之间形成容指槽6。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备,使得手握扶手带时不权指尖不触到夹缝,同时由于容指槽的存在使得使用者自然地放入容指槽内,不仅不会夹手,同时也提高了手握的舒适性,手指也不是腻在电梯不动的侧板上。且支沿的设置还可有效地将衣物或附靠在扶手带上的软质物体支开、挑开,使得衣物等东西与夹缝保持一段距离,从而有效地防止衣特等东西夹入夹缝,使用更安全。

所述纠偏架包括分布于所述传动轮本体上的若干段,相邻纠偏架之间留有防顶间隙42。

一旦扶手带偏转、或形态或磨损时靠到防顶间隙上时,扶手带与纠偏架如果接触面过大,顶推的力度过大会造成扩面部与扩面传动槽之间脱开,从而导致扶手带打滑,纠偏架采用分段式的设置,可保证纠偏效果的同时,又能通过防顶间隙的设置确保纠偏架与扶手带之间不会有过多的接触,从而保证在偏转纠偏时扶手带不会被顶起打滑。

所述支沿朝向传动轮本体的一侧一体连接有内侧与所述挡手沿齐平的挡块52,所述挡块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外侧高内侧低内且内外侧之间形成弧形缓冲面522。

挡块的设置避免了支沿与电梯侧板之间形成开口夹缝,同时也更好地将衣物等软质的东西从侧板推开,更加安全。

所述缓冲部底端到所述回转边之间距离不大于3cm。

距离过大挡手沿与支沿与回转连连接强度不够,故在能容指尖的前提下,距离设置的不能过大。

所述纠偏架为中部外鼓的弧形架,且所述纠偏架顶部内侧设有由下至上逐渐变簿的导沿43。

导沿的设置确保挡手沿和支沿能顺利进入纠偏架和传动轮之间的间隙。弧形架可使得用料较少的前提下容纳支沿。

所述扩面部为凸台(扩面部也可是齿状的多个也可以是任意的不规则起伏面,以达到增加接触面面积即可),所述增摩层设于所述传动轮轮面以及所述扩面传动槽面上。凸台具体为大的一个凸台,然后在台面中心内凹形成一个小的嵌槽,从而进一步提高传动轮和扶手带之间的吻合牢固度,也增加接触面面积,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上述增摩层覆于扶手带和传动轮轮面的所有接触面上,大大提高了摩擦力,防止因材质不同造成的打滑,确保所有接触面都能利用起来。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传动轮上沿传动轮轴向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传动轮的轮轴上套设有爪盘,所述爪盘包括固设于轮轴上的盘心71和均布于盘心上的辐射状设置且与传动轮、轮轴围合形成三角支撑的传动爪72,所述传动爪前端设有插固于所述通孔内的爪头73,所述盘心包括与传动爪连接的送力段和承力延伸段,所述承力延伸段上固设有链轮74。

通过上述爪盘的设置得传动轮转动的受力点均匀分布上轮盘上,且多个传动爪的设置传动轮受力更均,抗扭力更强,震动小,大大提高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传动轮和扶手带运转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爪头伸出所述通孔的前端部分上开有锁紧孔,所述传动轮外侧设有具有插入所述锁紧孔的锁爪81的锁盘8,所述锁爪外端设有插入所述锁紧孔的锁柱82,所述锁盘套固设于所述轮轴上。

锁盘可拆卸地固设于轮轴上,通过一个锁盘的拆卸即可实现爪盘的拆卸,无需一个一个地拆开爪头,同时由一个锁胃定爪盘,确保所有传动爪都均衡受力,从而确保传动轮与爪盘之间连接稳定,提高扶手带传送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