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筒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389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钢筒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口径钢筒转运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桩基在制作时通常先将钢筒竖直放置,再于钢筒的内外侧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形成桩基。其中,现有技术在钢筒竖直放置时,需通过吊车于钢筒的一侧将其吊起,费时费力且极具危险性。对此,国家局于2014年4月9日公布了一份名为“一种钢管翻转机构”、申请号为“201310708919.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该案中采用翻转油缸顶起翻转架从而实现钢筒的翻转,然而,其功能十分单一、使用效果较差,且其固定式的结构形态使得此类装置与上、下工序之间的衔接、转运变得即为不畅,严重影响了生产线整体的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使用时可与上、下工序进行高效衔接的钢筒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基座、横梁、转轴、承托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

所述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滑板,所述横梁水平设置、且其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滑板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和基座上,所述承托架通过转轴与横梁可转动的相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承托架和横梁上。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竖直设置、且其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中部;

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横梁远离基座的一端、且转轴穿设于承托架的中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顶端铰接在承托架的中部、且旋转驱动装置的底端铰接在横梁上。

所述基座下方设置有可拆卸地连接在地面上的导轨、且基座底部铰接有若干与导轨适配的导轮。

所述承托架中还铰接有用于承托钢筒的至少两托辊,所述托辊沿承托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承托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与托辊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液压马达,通过所述液压马达带动托辊绕自身轴心旋转。

所述承托架靠近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上夹爪、且承托架远离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下夹爪;

所述上夹爪沿承托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夹爪包括上驱动装置、上杠杆、上支座和上夹块,所述上支座固定连接在承托架的外壁上,所述上杠杆的中部铰接在上支座上,所述上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在承托架的外壁上、且另一端与上杠杆相铰接,所述上夹块固定连接在上杠杆远离上驱动装置的一端、且与上杠杆相垂直

所述下夹爪垂直于承托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下夹爪包括下驱动装置和下杠杆,所述下杠杆穿设所述承托架、且下杠杆中部与承托架相铰接,所述下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在承托架的外壁上、且另一端与下杠杆的一端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承托架容置、承托钢筒,此后,在翻转时可先开启升降驱动装置升高横梁,从而给钢筒的翻转留出动作空间;再开启旋转驱动装置控制承托架绕转轴旋转,从而最终实现钢筒由水平到竖直的工作过程,给下一道工序中的抓取、转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大幅提升了最终的桩基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大口径、大吨位的钢筒翻转难度大的问题,且与上、下工序之间保持高效的衔接、转运,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2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3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图4是本案中上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案中上夹爪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案中下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案中下夹爪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是基座,2是横梁,3是转轴,4是承托架,5是升降驱动装置,6是旋转驱动装置,7是上夹爪,71是上驱动装置,72是上杠杆,73是上支座,74是上夹块,8是下夹爪,81是下驱动装置,82是下杠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7所示,包括基座1、横梁2、转轴3、承托架4、升降驱动装置5和旋转驱动装置6;

所述基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滑板,所述横梁2水平设置、且其一端滑动连接在竖直滑板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2和基座1上,所述承托架4通过转轴3与横梁2可转动的相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承托架4和横梁2上。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竖直设置、且其顶端固定连接在横梁2的中部;

所述转轴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横梁2远离基座1的一端、且转轴3穿设于承托架4的中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的顶端铰接在承托架4的中部、且旋转驱动装置5的底端铰接在横梁2上。考虑到示图清晰性,本案说明书附图中仅采用直线对升降驱动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进行示意。

所述基座1下方设置有可拆卸地连接在地面上的导轨、且基座底部铰接有若干与导轨适配的导轮。这样,使得本案中基座与承托架可方便的进行整体行走,从而使得本案可更为方便的从上一道工序中“取出”钢筒。

所述承托架中还铰接有用于承托钢筒的至少两托辊,所述托辊沿承托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承托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与托辊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液压马达,通过所述液压马达带动托辊绕自身轴心旋转。这样,当钢筒进入承托架后,可开启液压马达驱动钢筒旋转,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对钢筒上的螺旋焊缝进行补齐。

所述承托架靠近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上夹爪7、且承托架远离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下夹爪8;

所述上夹爪7沿承托架4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夹爪7包括上驱动装置71、上杠杆72、上支座73和上夹块74,所述上支座73固定连接在承托架4的外壁上,所述上杠杆72的中部铰接在上支座73上,所述上驱动装置71的一端铰接在承托架4的外壁上、且另一端与上杠杆72相铰接,所述上夹块74固定连接在上杠杆72远离上驱动装置71的一端、且与上杠杆72相垂直;这样,当上驱动装置驱动上杠杆旋转时,上夹块将向内翻转,从而夹住位于承托架上的钢筒,进而在钢筒翻转时有效确保钢筒始终贴合于承托架;而在下一道工序中对钢筒进行转运时,通过上驱动装置的反向动作即可实现对钢筒的“解锁”;

所述下夹爪8垂直于承托架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下夹爪8包括下驱动装置81和下杠杆82,所述下杠杆82穿设所述承托架4、且下杠杆82中部与承托架4相铰接,所述下驱动装置81的一端铰接在承托架4的外壁上、且另一端与下杠杆82的一端相铰接。这样,下驱动装置的伸缩运动将转化为下杠杆的旋转运动,从而在下杠杆伸出至承托架内时对钢筒起到良好的承托作用。

考虑到本案承载的钢筒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因此本案可将上述所有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上驱动装置、下驱动装置)皆设为液压缸,并于基座中设置电控箱和液压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