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598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物品进行包装运输过程中需要应用包装箱进行保护,并利于物流运送。而对于应用包装箱进行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环保性和便捷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利用包装箱进行运输过程中的环保性和便捷性成为设计目标。

现有技术中,在对物品通过包装箱进行封装过程中,通过应用钉子等紧固件对于板料进行打紧,板材用于对放置在内部的物品进行封挡遮护,紧固件用于将各块板材进行打紧,而因通常使用的钉子、铆钉和粘接胶等紧固件在应用完毕后难于解除紧固,进而难于重复利用,因此在包装箱完成对于物品的遮护运输后,经拆卸,内部物品被取出,而包装箱各部分结构因拆卸发生破环和破损,进而被废弃,同时,包装箱的拆卸过程中需要对于紧固件进行破坏性的解除紧固结构,这导致了浪费、包装箱的大量消耗,以及安装拆卸的便捷性低。

以上现有技术中,包装箱的使用便捷性低,以及因浪费造成的环保性低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箱,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明显提高包装箱的使用便捷性,同时提高环保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箱,包括水平支撑杆、底板和边侧立板,所述边侧立板的底沿与所述底板的边沿铰接,且所述边侧立板能够向内侧翻转;所述水平支撑杆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边侧立板,通过所述水平支撑杆以限位所述边侧立板处于直立状态。

可选地,所述边侧立板包括边侧上立板和边侧下立板,所述边侧上立板与所述边侧下立板铰接,在所述边侧立板向内翻转的状态下,所述边侧上立板与所述边侧下立板相互翻转堆叠。

可选地,所述包装箱包括端侧立板,所述端侧立板通过卡扣能够拆卸地与所述底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侧立板包括至少两个竖向排列的立板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板体之间铰接,以实现折叠。

可选地,还包括边侧外立板和环状包装带,相邻的所述边侧外立板与所述端侧立板相抵排列,以构成环状装轮廓,所述环状包装带环绕连接于各个所述边侧外立板和所述端侧立板;

在装配结构中,所述边侧外立板覆盖于所述边侧立板的外侧。

可选地,在所述环状包装带与所述端侧立板之间通过能够开启的卡扣相接。

可选地,所述包装箱包括顶盖,在装配结构中,所述顶盖相抵于所述边侧外立板和所述端侧立板的顶侧,且通过所述环状包装带限位固连。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下侧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两对侧的所述边侧立板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中置定位柱,所述中置定位柱能够拆卸地安装于相对的两个所述边侧立板之间,且设于上下相接的所述边侧上立板与边侧下立板之间。

在一个关于包装箱的实施方式中,包装箱包括水平支撑杆、底板和边侧立板,边侧立板的底沿与底板的边沿铰接,且边侧立板能够向内侧翻转。水平支撑杆能够拆卸地安装于边侧立板,通过水平支撑杆以限位边侧立板处于直立状态。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包装箱使用结束后,内部所承载的物品被取出,则通过将水平支撑杆进行拆卸,进而使边侧立板向内侧翻转倒下,从而实现了折叠收纳,边侧立板的向内翻转使得包装箱竖向占据的空间受到压缩,从而使得处于折叠状态的包装箱利于回收运输和存储,与此同时,对于边侧立板向内侧翻转,是指边侧立板向底板所占据的中部区域翻转,在压缩竖向占据空间的同时未增加水平占据空间的区域面积。另外,由于边侧立板与底板铰接,包装箱的展开和折叠收纳均在边侧立板与底板保持连接结构的状态下实现,而并不是将包装箱分解为独立的边侧立板和底板,因此说,以上结构在结构相关联的状态下进行展开和折叠收纳,这相比于分解为独立分离的结构进行操作更为便捷。通过以上论述,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包装箱能够实现压缩占用空间的收纳和重复利用,其提高了环保性,且使用便捷,特别受收纳和展开过程中保持连接关系,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展开状态下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展开状态下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展开状态下结构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折叠收纳状态下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折叠收纳状态下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只图5中:底板—1、边侧立板—2、边侧上立板—21、边侧下立板—22、水平支撑杆—3、端侧立板—4、立板体—41、环状包装带—5、边侧外立板—6、顶盖—7、中置定位柱—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包装箱,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明显提高包装箱的使用便捷性,同时提高环保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申请展开状态下结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展开状态下结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展开状态下结构第三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折叠收纳状态下结构第一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折叠收纳状态下结构第二示意图。

根据图中所示,包装箱包括水平支撑杆3、底板1和边侧立板2,边侧立板2的底沿与底板1的边沿铰接,且边侧立板2能够向内侧翻转。水平支撑杆3能够拆卸地安装于边侧立板2,通过水平支撑杆3以限位边侧立板2处于直立状态。以上结构中,在包装箱盛装物品进行包装的状态下,通过水平支撑杆3对边侧立板2实现支撑,使边侧立板2被限位在直立状态,这里的直立状态可以理解为边侧立板2与底板1之间保持直角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按照包装箱的结构整体设置,以包装箱对于物品所包装的空间需求,使边侧立板2处于能够实现包装覆盖即可,则边侧立板2还可以并不与底板1处于直角关系,而实现覆盖内部物品的位置形态即可。在包装箱使用完毕后,通过水平支撑杆3的拆卸,使得边侧立板2能够实现向内侧翻转,此翻转在包装箱整体未占用更多水平空间的状态下而降低了高度空间的占用,且在包装箱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折叠收纳状态以及翻转过程中皆保持边侧立板2与底板1之间具有铰接连接结构,这避免了对包装箱的边侧立板2和底板1进行拆卸,进而进行堆放的操作,使得操作的便捷性高。在边侧内板2翻转后,能够实现节约空间的回收搬运,进而待再次使用。由此,本包装箱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环保性和使用便捷性。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提出的边侧立板2,可以进一步设置边侧立板2包括边侧上立板21和边侧下立板22,边侧上立板21与边侧下立板22铰接,在边侧立板2向内翻转的状态下,边侧上立板21与边侧下立板22相互翻转,实现堆叠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将边侧立板2的整体分解为边侧上立板21和边侧下立板22,这在展开使用的状态下,即边侧立板2处于直立的状态下,边侧上立板21处于边侧下立板22的顶部,且共同构成边侧立板2的封挡覆盖区域,而通过将边侧上立板21与边侧下立板22进行铰接,在边侧立板2整体向内翻转的状态下,其中的边侧上立板21与边侧下立板22之间也通过交接结构实现相互间的翻转叠放,如此的结构设置:

第一、将整体的边侧立板2进行分层设置,收纳翻转过程中,通过边侧上立板21与边侧下立板22进行翻转,使得单块操作结构的体积减小,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第二、在边侧立板2分解为边侧上立板21和边侧下立板22的分解结构中,实际与底板1向铰接的结构为边侧立板2中的边侧下立板22,当然,边侧下立板22的顶侧还与边侧上立板21相铰接;

第三,如此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包装箱整体的结构适用性的提高,当所需包装的物品高度和宽度的比例较大时,即,在边侧立板2的高度大于底板1的宽度时,在对包装箱进行收纳折叠的状态下,通过边侧上立板21与边侧下立板22之间的折叠堆放,使得边侧立板2整体能够保持处于底板1所占的水平区域内。而若未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假设依包装物品的高宽比的需要,包装箱结构中,整体结构的边侧立板的高度的尺寸值大于底板的宽度的尺寸值,则,在边侧立板整体翻转倒下的状态下,边侧立板的顶端将翻转超出底板另一侧的宽度边界,这一方面将占用更宽的水平区域,另一方面,在另一侧也设置有边侧立板的状态下,如此的翻转无法实现完全的翻倒,将发生两侧的边侧立板的干涉碰撞。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将边侧立板2分解为铰接的边侧上立板21和边侧下立板22的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和结构的适用性。

对于包装箱设于端侧的端侧立板4,其是相对于边侧立板2而言的,边侧立板2设于底板1的边侧,端侧立板4设于底板1的端侧,设置端侧立板4与底板1之间通过卡扣能够拆卸地连接,由此,通过卡扣的打开,能够将端侧立板4进行拆卸,进而对端侧立板4进行收纳,卡扣的设置,实现了拆卸便捷,避免了通过拆卸螺钉等操作的不便捷。

进一步地,设置端侧立板4包括至少两个竖向排列的立板体41,相邻的两个立板体41之间铰接,由此,实现了端侧立板4能够折叠,进而收纳所占用的延展空间被压缩。

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包装箱还包括边侧外立板6和环状包装带5,设置相邻的边侧外立板6与端侧立板4相抵排列,由此,通过以此相抵的边侧外立板6和端侧立板4构成环状装的轮廓,环状包装带5环绕连接于各个边侧外立板6和端侧立板4,在装配结构中,边侧外立板6覆盖于边侧立板2的外侧。由此,通过环状包装带5将边侧外立板6和端侧立板4实现了围绕绑扎的限位效果。而由于边侧立板2的内侧被水平支撑杆3支撑,边侧立板2的外侧被边侧外立板6覆盖,则边侧立板2被内外设置的结构所限位,保持直立状态。本实施例中,在边侧,通过边侧立板2和边侧外立板6构成了双层的覆盖保护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包装箱的保护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以常识中认为的底板1边侧的长度相比于底板1端侧的长度更长,边侧设置边侧立板2和边侧外立板6的内外双层结构,这使得边侧的更牢固。

进一步地,设置环状包装带5与端侧立板4之间通过卡扣相接,由此,通过卡扣连接的包装箱整体结构中,环状包装带5在扎紧边侧外立板6和端侧立板4的结构中,在扎紧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卡扣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因颠簸等因素造成的环状包装带5的松动滑落。现有技术中,在包装物合拢的状态下,可以应用扎带进行捆扎,而捆扎结构中,扎带仅通过扎紧力而定位在相应位置,在整体运输过程中,因颠簸等因素易造成扎带的松动脱落。而本实施例中的环状包装带5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应用的扎带,增加了与端部立板4之间的卡扣结构,实现了连接一体,避免了松动滑落,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实现紧固限位。

进一步地,包装箱还包括设于底板1下侧的支撑梁,支撑梁设于两对侧的边侧立板2之间。通过支撑梁实现对于包装箱的支撑。

另外,设置包装箱还包括中置定位柱8,中置定位柱8能够拆卸地安装于相对的两个边侧立板2之间,且设于上下相接的边侧上立板21与边侧下立板22之间。中置定位柱8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同一侧的边侧立板2的边侧上立板21和边侧下立板22之间的结构更加定位稳固,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中置定位柱8实现对于包装箱内部的间隔分区,这能够实现对于内部盛装的物品进行隔离定位,使得运输的稳定性更强。

当然,包装箱还包括顶盖7,在装配结构中,顶盖7相抵于边侧外立板6和端侧立板4的顶侧,且通过环状包装带5限位固连。这使得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更强,且通过环状包装带5的开启便能够打开顶盖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