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全自动伺服控制封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419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全自动伺服控制封箱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箱全自动封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全自动伺服控制封箱机。



背景技术:

封箱机现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领域,可以单机作业也可以连接生产线流水作业,现已经成为自动化生产线不可缺少的部分,现阶段封箱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半自动封箱机和全自动封箱机,半自动封箱机,优点:通过上端的手柄可以调节箱子高度,通过下面的手柄可以调节箱子的宽度,通过手动调节可以适应多种类的纸箱。封箱速度很快,纸箱间距保持1.5箱子的长度就可以连续封箱30~35箱。缺点:不能应用在多种纸箱规格的生产线上,不同纸箱需要调节,不能自动识别,使用不方便。全自动封箱机,优点:过气动系统自动适应各种箱子的高度及宽度。达到自动封箱的目的。缺点;气动系统稳定性不好,压紧纸箱的气压需要经常调节。封箱速度不高,一般6-8箱,以上两种形式都满足不了我们现在的实现需要所以需要研发一款能够自动调节效率又高的封箱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多种箱及效率高的分体式全自动伺服控制封箱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折箱单元、封箱单元,所述的折箱单元与折箱单元下行伺服系统相连,并安装在折箱机架上,所述的封箱单元与封箱单元伺服系统相连,并安装在封箱机架上;辊道机架上依次安装有若干根呈等均分布的过渡辊道,在该辊道机架上的一侧安装有视觉相机和光电开关,该视觉相机和光电开关相连,视觉相机与外界的视觉工控机相连,该视觉工控机分别与折箱单元下行伺服系统和封箱单元伺服系统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辊道机架、折箱机架、封箱机架依次排列,且各机架间的工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视觉相机和光电开关位于辊道机架的进箱口,且光电开关位于辊道机架的进箱口前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前段视觉相机捕捉箱子类别预先快速调整到适合的高度、宽度具有反应速度快封箱质量高的优点,此项改进封箱每分钟可达20~25箱之间远超与气动全自动封箱机;

2、整体机械结构等铰气动零件少,便于维护可靠性高的优点;

3、补全了半自动与全自动之间的空白,能够满足多种类型箱的同时还有不错的封箱速度,为企业的生产又提供了一项不错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封箱单元;2、封箱单元伺服系统;3、折箱单元下行伺服系统;4、折箱单元;5、过渡辊道;6、视觉相机;7、光电开关;8、折箱机架;9、封箱机架;10、辊道机架;11、进箱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折箱单元4、封箱单元1,所述的折箱单元4与折箱单元下行伺服系统3相连,并安装在折箱机架8上,所述的封箱单元1与封箱单元伺服系统2相连,并安装在封箱机架9上;辊道机架10上依次安装有若干根呈等均分布的过渡辊道5,在该辊道机架10上的一侧安装有视觉相机6和光电开关7,该视觉相机6和光电开关7相连,视觉相机6与外界的视觉工控机相连,该视觉工控机分别与折箱单元下行伺服系统3和封箱单元伺服系统2相连。

所述的辊道机架10、折箱机架8、封箱机架9依次排列,且各机架间的工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视觉相机6和光电开关7位于辊道机架10的进箱口11,且光电开关7位于辊道机架10的进箱口11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被封纸箱从辊道机架10的进箱口11放到过渡辊道5后,经光电开关7触发视觉相机6拍照识别来箱信息(不同种类的箱子的外观及尺寸信息都提前采集输入到视觉工控机上),根据识别的信息将信号传送到折箱单元下行伺服系统3,根据传来的信息自动调整高度、宽度位置折箱封箱,折箱后输送到下一工位封箱单元1,封箱单元封完输送完成,由于将折箱、封箱改为两个工位加上视觉及伺服系统控制,来提升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