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卸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137阅读:1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卸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卸车装置。



背景技术:

工厂生产过程中,有一些原料需从外地运输回来,并合理码放、储存。对于每月生产用原料大约3000多吨的公司,一般需要原料装卸工人12名,每月原料装卸费用约6万元。在搬卸原料的过程中,人为丢放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危害了工人的健康,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货车卸料,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袋装原料的自动卸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卸车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整平机、第二输送机及码垛机,第一输送机的左侧连接有向前弯折的90°转弯机,90°转弯机的前侧设有可调输送单元;

所述可调输送单元包括靠接于90°转弯机前侧的第三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及转弯机的输送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三输送机的左、右两侧对应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两条导轨上设有沿导轨行进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后部罩于第三输送机上,所述第一支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升降输送机构及水平输送机构;

所述升降输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支架前部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后端与第一支架铰接,第二支架的前端伸出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用于顶起第二支架的油缸,所述油缸的缸筒底部与第一支架铰接,油缸的活塞杆顶部与第二支架铰接;第二支架的前、后两端分别沿左右方向安装有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上绕设有第一输送带;

所述水平输送机构包括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输送辊及第四输送辊,所述第三输送辊位于第二输送辊的后方,第四输送辊位于第一支架的后端,第三输送辊及第四输送辊上绕设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三输送辊及第四输送辊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导辊;第二输送辊及第四输送辊均连接有电机。

优选地,第二支架前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耳板,耳板上紧固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杆,螺杆的前端紧固安装有调节板;第二支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长孔,所述第一输送辊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侧的长孔,并安装于调节板上。

优选地,第一支架包括水平的底架及底架左右两侧的若干支腿,支腿的下端安装有行走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卸车装置,袋装原料的搬运方式、距离均发生了变化,可节省人力,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实现了对粉尘的有效控制,减少了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可调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可调输送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沿B-B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卸车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3、整平机4、第二输送机5及码垛机6,所述第一输送机3及第二输送机5均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输送物料,第一输送机3的左侧连接有向前弯折的90°转弯机2,用于将从前方输送过来物料转90°输送给第一输送机3。90°转弯机2的前侧设有可调输送单元1,可调输送单元1的前端直接从货车7上接收物料。

所述可调输送单元1包括靠接于90°转弯机2前侧的第三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机包括第三支架14,第三支架14的前、后两端分别沿左右方向安装有第五输送辊112及第六输送辊113,第五输送辊112及第六输送辊113上绕设有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机沿从前向后的方向输送物料,第一输送机3、第二输送机5、第三输送机及转弯机的输送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三输送机的左、右两侧对应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11,两条导轨11上设有沿导轨11行进的第一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3包括水平的底架及底架左右两侧的若干支腿,支腿的下端安装有行走轮12,所述底架的高度略高于第三输送机,左、右两侧支腿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输送机的宽度,以使第一支架13的后部罩于第三输送机上,所述第一支架13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升降输送机构及水平输送机构。

所述升降输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支架13前部的第二支架15,所述第二支架15的后端与第一支架13铰接,第二支架15的前端伸出第一支架13,第一支架13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用于顶起第二支架15的油缸16,所述油缸16的缸筒底部与第一支架13铰接,油缸16的活塞杆顶部与第二支架15铰接。第二支架15的前、后两端分别沿左右方向安装有第一输送辊17及第二输送辊18,第一输送辊17及第二输送辊18上绕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二支架15前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耳板115,耳板115上紧固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杆116,螺杆116的前端紧固安装有调节板114;第二支架15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长孔,所述第一输送辊17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侧的长孔,并安装于调节板114上。

所述水平输送机构包括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输送辊110及第四输送辊19,所述第三输送辊110位于第二输送辊18的后方,第四输送辊19位于第一支架13的后端,第三输送辊110及第四输送辊19上绕设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三输送辊110及第四输送辊19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导辊111。第二输送辊18、第四输送辊19及第六输送辊均连接有电机。

上述自动卸车装置不使用时,油缸16的活塞缸收回缸筒内,第二支架15水平压于第一支架13上,第一支架13沿导轨11向后退至90°转弯机2的前侧,第三输送机位于第一支架13下。当货车7需要卸下袋装原料时,控制油缸16顶起第二支架15,使第二支架15向上倾斜,并控制第一支架13向前行进,直至第一输送带伸至货车7边缘;将货车7里的袋装原料直接放置第一输送带上,袋装原料随第一输送带被运至第二输送带上,然后再依次经过第三输送机、90°转弯机2、第一输送机3,进入整平机4整平,再经第二输送机5运至码垛机6。码垛机6的主机配设有定位感光仪,并设定控制程序,从而实现精准定位、自动码垛。

对于每月生产用原料大约3000多吨的公司,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卸车上可节约人力9人,若每人每月工资按5000元计,则每月可节约人工费用4.5万元,每年节约费用54万元。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