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网纱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26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网纱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贴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网纱贴合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产品上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贴合一层薄薄的网纱,用于阻挡灰尘等杂物,通常的作法是用冲裁机把网纱冲裁成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然后人工把网纱片贴到通孔处,自动化程度低,由于网纱片又薄又软,容易贴偏,品质不够稳定,而且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高效率的全自动网纱贴合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网纱贴合机,用于冲裁网纱并把冲裁后的网纱片贴合到产品的网孔上,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旋转圆盘和网纱冲裁贴合装置,所述旋转圆盘上设有多个工位,所述上料装置用于自动把产品放置到工位上,所述下料装置用于自动把产品从工位上取出,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用于把网纱冲裁成网纱片,并把网纱片贴合到产品的网孔上。

其中,所述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均包括产品放置架、顶升气缸、吸盘、旋转架和旋转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用于抬升产品放置架,所述吸盘数量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旋转架的两端,所述吸盘用于吸取产品,所述旋转气缸用于带动旋转架和吸盘旋转。

其中,所述产品放置架设有多排产品容置槽,所述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还包括横推气缸,所述横推气缸用于水平移动产品放置架。

其中,所述旋转圆盘由dd马达带动水平旋转,旋转圆盘上每个工位均设有定位结构和真空吸孔。

其中,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包括放料结构、收料结构、冲裁气缸和冲裁模具,所述冲裁模具的出料口与产品上的网孔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转轴,所述放料结构、收料结构、冲裁气缸、冲裁模具和转轴均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放料结构和收料结构均设置在冲裁模具的外侧,转轴设置在冲裁模具的内侧,网纱形成匚形。

其中,所述冲裁模具包括顶板、连接板、限位销钉、冲针、冲针板、压板、底板和导杆,所述导杆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上,所述冲针板和压板滑动地设置在导杆上,所述冲针和限位销钉固定在冲针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冲裁气缸上,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冲针相配合的冲裁孔。

其中,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的固定架内侧设有用于避让旋转圆盘的避让口。

其中,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还包括贴保护膜装置,所述贴保护膜装置包括放料结构、收料结构、吸盘、旋转架和旋转气缸,所述吸盘用于吸取保护膜,所述吸盘位于旋转架的两端,旋转架由旋转气缸带动旋转。

其中,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包括多组网纱冲裁贴合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旋转圆盘和网纱冲裁贴合装置,所述旋转圆盘上设有多个工位,所述上料装置用于自动把产品放置到工位上,所述下料装置用于自动把产品从工位上取出,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用于把网纱冲裁成网纱片,并把网纱片贴合到产品的网孔上,由于实现了全自动的操作,生产效率高,网纱冲裁贴合装置在冲裁的同时把网纱片贴合至产品的网孔上,贴合位置精确,品质一致性高,稳定可靠,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所加工产品的成品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所加工产品的成品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中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中旋转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中网纱冲裁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中贴保护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中冲裁气缸和冲裁模具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实施例中冲裁气缸和冲裁模具的立体图。

其中,1、上料装置;11、产品放置架;12、顶升气缸;13、吸盘;14、旋转架;15、旋转气缸;16、横推气缸;2、下料装置;3、旋转圆盘;31、工位;32、定位结构;33、真空吸孔;4、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1、放料结构;42、收料结构;43、冲裁气缸;44、冲裁模具;441、顶板;442、连接板;443、限位销钉;444、冲针;445、冲针板;446、压板;447、底板;448、导杆;45、固定架;451、避让口;46、转轴;5、贴保护膜装置;51、放料结构;52、收料结构;53、吸盘;54、旋转架;55、旋转气缸;6、网纱;61、网纱片;7、产品;71、网孔;8、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用于冲裁网纱6并把冲裁后的网纱片61贴合到产品7的网孔71上,包括上料装置1、下料装置2、旋转圆盘3和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所述旋转圆盘3上设有多个工位31,所述上料装置1用于自动把产品7放置到工位31上,所述下料装置2用于自动把产品7从工位31上取出,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用于把网纱6冲裁成网纱片61,并把网纱片61贴合到产品7的网孔7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1和下料装置2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产品放置架11、顶升气缸12、吸盘13、旋转架14和旋转气缸15,所述顶升气缸12用于抬升产品放置架11,所述吸盘13数量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旋转架14的两端,所述吸盘13用于吸取产品7,所述旋转气缸15用于带动旋转架14和吸盘13旋转。无论是上料还是下料,产品7都是上下层叠摆放,上料的具体过程为:顶升气缸12工作,使产品放置架11上升一定距离,然后旋转气缸15带动旋转架14旋转,使其中一个吸盘13旋转到产品7的上方,吸盘13吸气从而吸取产品7,再然后旋转气缸15带动旋转架14旋转180度,吸盘13把产品7放置在旋转圆盘3的工位31中,同时,另一个吸盘吸取第二件产品,重复上述步骤,就能实现不间断地上料工作。下料的过程基本相反,先是吸盘从工位中吸取产品,然后旋转架旋转,吸盘把产品放置在产品放置架上,同时另一个吸盘吸取第二件产品,顶升气缸下降一定距离,重复上述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放置架11设有多排产品容置槽,所述上料装置1和下料装置2还包括横推气缸16,所述横推气缸16用于水平移动产品放置架11。当客户加工的产品数量较大时,单排容置槽的容量毕竟有限,设置多排产品容置槽可以成倍地增加产品的数量,减少人工添加或取走产品的次数,从而减少停机次数和时间。上料时,当其中一个容置槽内的产品被取完时,横推气缸16就工作,把相邻的装满产品的容置槽推送至吸盘13正下方;下料时,当其中一个容置槽内的产品被填满时,横推气缸就工作,把相邻的空容置槽推送至吸盘正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圆盘3由dd马达带动水平旋转,旋转圆盘3上每个工位31均设有定位结构32和真空吸孔33,由于实施例中的产品7上设有其它通孔,所以此处的定位结构32选择了定位销,如果产品不具有可以定位的通孔,可以对产品的侧边进行定位;真空吸孔33作用是当产品7被定位在工位31里面时,吸住产品7,保证产品7与工位31的底面接触,保持水平状态,同时避免产品7被卡在定位销上,产生倾斜。dd马达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高转矩的外转子型直接驱动电机,配置高解析度的编码器,使dd马达可以达到秒级的精度,从而保证旋转圆盘3每次旋转角度都很精确,从而保护产品对位贴合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包括放料结构41、收料结构42、冲裁气缸43和冲裁模具44,冲裁气缸43带动冲裁模具44进行冲裁切工作,所述冲裁模具44的出料口与产品7上的网孔71位置相对应,冲裁和贴合这二个任务在同一个冲裁动作中实现;网纱6采用卷料,每冲裁一次,收料结构42就拉紧网纱6前进一段距离,放料结构41相应地放料一段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还包括固定架45和转轴46,所述放料结构41、收料结构42、冲裁气缸43、冲裁模具44和转轴46均设置在固定架45上,所述放料结构41和收料结构42均设置在冲裁模具44的外侧,转轴46设置在冲裁模具44的内侧,网纱6形成匚形,之所以把放料结构41和收料结构42都放置在外侧,主要是为了给旋转圆盘3上方留出空间,以便维护和调试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裁模具44包括顶板441、连接板442、限位销钉443、冲针444、冲针板445、压板446、底板447和导杆448,所述导杆448固定在顶板441和底板447上,所述冲针板445和压板446滑动地设置在导杆448上,所述冲针444和限位销钉443固定在冲针板445上,所述连接板442固定在冲裁气缸43上,所述底板447上设有与冲针444相配合的冲裁孔。冲裁的具体过程为:冲裁气缸43带动连接板442移动,连接板442推动冲针板445和压板446移动,压板446先把网纱6压紧在压板446和底板447之间,然后限位销钉443进一步定位网纱6,最后冲针444冲裁网纱6,并继续前进,把网纱片61贴合到产品7的网孔7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的固定架45内侧设有用于避让旋转圆盘3的避让口451,为了使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尽量远离旋转圆盘3的上方,特别把固定架45布置在旋转圆盘3的半径延长线上,这样会导致固定架45与旋转圆盘3产生干涉,在固定架45上设置避让口451就可以轻松解决干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还包括贴保护膜装置5,所述贴保护膜装置5包括放料结构51、收料结构52、吸盘53、旋转架54和旋转气缸55,所述吸盘53用于吸取保护膜8,所述吸盘53位于旋转架54的两端,旋转架54由旋转气缸55带动旋转。所述保护膜8的原料为卷料,通过放料结构51和收料结构52进行移动,把保护膜8输送至吸盘53的正下方,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吸盘53吸取保护膜8,旋转气缸55带动旋转架54和吸盘53旋转180度,然后吸盘53把保护膜8贴合到产品7上,同时旋转架54另一端的吸盘53则吸取另一片保护膜8,重复以上动作,实现不间断贴保护膜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根据每个产品上需要贴合的网纱片的数量和位置不同,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也可以包括多组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为三组,其中一组用于冲裁贴合外圈的三个相邻网孔,第二组用于冲裁贴合外圈的另外三个相邻网孔,第三组用于冲裁贴合中心的一个网孔,可以避免同一组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太过复杂、紧凑,影响维修维护工作。

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网纱贴合机包括上料装置1、下料装置2、旋转圆盘3和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所述旋转圆盘3上设有多个工位31,所述上料装置1用于自动把产品7放置到工位31上,所述下料装置2用于自动把产品7从工位31上取出,所述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用于把网纱6冲裁成网纱片61,并把网纱片61贴合到产品7的网孔71上,由于实现了全自动的操作,生产效率高,网纱冲裁贴合装置4在冲裁的同时把网纱片61贴合至产品7的网孔71上,贴合位置精确,品质一致性高,稳定可靠,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