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防堵清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34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防堵清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防堵清堵装置。



背景技术:

原煤仓、粉煤仓、污泥仓、输料管堵料、断料,下料不畅一直是困扰发电等相关企业的头痛而又普遍问题,轻则造成人力物力极大浪费,重则造成发电不足,甚至停炉灭火。

造成料仓堵塞的主要原因是物料在锥形结构的料仓中下落时,不仅受到重力作用,还受到物料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以及物料与料仓内壁的摩擦力,当部分物料含水量高时,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容易在料仓锥形部的下部形成结拱。

目前解决原料仓堵塞的方法很多,最原始的清堵方法是:人工敲打、人工清仓和空气炮,疏松机、震打器等,或在仓体内壁补衬特殊材料,均属于被动清堵方式。以上清堵方式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效果均不佳,且费时费力不能彻底解决原料仓堵塞问题,所以许多安装此类设备的电厂已拆除或闲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快速有效解决料仓结拱和堵塞问题的一种物料防堵清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上仓体和下仓体,上仓体和下仓体之间设有回转总成,上仓体与回转总成之间设有上仓体连接件,回转总成与下仓体之间安装有下仓体连接件,所述回转总成包括回转体和设在回转体外侧的回转支撑,回转体的内侧分别设有上刮刀和下刮刀,上刮刀设置在上仓体的内部,下刮刀设置在下仓体的内部,所述回转支撑上设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通过减速机和电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上仓体的下部和下仓体上分别设有第一迷宫密封,回转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第一迷宫密封相适配的第二迷宫密封,第一迷宫密封的外侧设有密封压盖,密封压盖一端的内侧通过密封压环与盘根相连;所述的盘根设在第一迷宫密封和第二迷宫密封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快速有效解决料仓结拱和堵塞问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物料防堵清堵装置,包括上仓体1和下仓体3,上仓体1和下仓体3之间设有回转总成,上仓体1与回转总成之间设有上仓体连接件4,回转总成与下仓体3之间安装有下仓体连接件5,所述回转总成包括回转体6和设在回转体6外侧的回转支撑7,回转体6的内侧分别设有上刮刀12和下刮刀13,上刮刀12设置在上仓体1的内部,下刮刀13设置在下仓体3的内部,所述回转支撑7上设有大齿轮8,大齿轮8与小齿轮9啮合,小齿轮9通过减速机10和电机11相连。所述的上仓体1的下部和下仓体3上分别设有第一迷宫密封2,回转体6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第一迷宫密封2相适配的第二迷宫密封14,第一迷宫密封2的外侧设有密封压盖15,密封压盖15一端的内侧通过密封压环16与盘根17相连;所述的盘根17设在第一迷宫密封2和第二迷宫密封14之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燃煤、矿粉、水泥、污泥等块状、粉状的物料下料。当料仓的物料下落不顺畅时,原料仓更换为本实用新型,或者原料仓改造成本实用新型即可实现料仓顺利落料。其工作原理为:当上仓体1和下仓体3内部没有出现结拱和堵塞状况时,本实用新型与普通料仓的工作原理一致;当上仓体1和下仓体3内部出现结拱和堵塞状况时,电机11启动,电机11通过减速机10、小齿轮9和大齿轮8带动回转支撑7旋转,回转支撑7通过回转体6带动上刮刀12和下刮刀13运动,上刮刀12和下刮刀13的运动过程即为清除上仓体1和下仓体3仓体壁上粘结物料的过程。由于上仓体1和下仓体3的工作环境恶劣,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寿命,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了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道迷宫密封和盘根密封结合的方式,大大改善了密封漏粉的状况,有效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上刮刀12和下刮刀13分别进行圆周运动,上仓体1和下仓体3不运动,具有清堵效果好和故障率低的特点。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