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452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带盘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包装带的辅助工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带盘车。



背景技术:

一般带盘车主要是用于一包装带的辅助工具或设备,使该包装带于使用过程中变得更轻松以及有效率,按,习用的带盘车具有一架体,该架体设有一轴杆,该轴杆穿设有一带盘,又该带盘具有一内盘以及一外盘,使该包装带设于该带盘,并位于该内盘以及该外盘之间,且该架体设有二个轮子,于使用时,该包装带由该内盘以及该外盘连续出带,若欲移动位置时,可通过所述轮子带动该带盘车的移动。

然而,上述的带盘车虽然具有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以及移动性佳的优点,申请人于长期使用以及研究该带盘车的过程中却发现,该包装带若为铁皮带或较重的包装带时,该包装带会因拉扯该包装带而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以致该包装带卡住或扯出该带盘,更使该带盘车中心不稳导致翻覆,又该包装带欲安装于该带盘车时,须先将该包装带安装于该带盘后,在将该带盘设于该轴杆上,使该包装带安装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带盘车,其可省力地将包装带放置该带盘车,且会自动扶正该包装带的中心,更使该带盘车的重心更为稳固,且具有操作简单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盘车,包含有:

一本体;

二个承载单元,其设于该本体,且每个承载单元分别设有一第一板体以及一第二板体,而每一对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之间分别设有一主轴,所述主轴分别枢设于该本体,且所述承载单元还设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设于两个第一板体之间,且该连接件连接有一弹性件;

一移动单元,其设于该本体,且该移动单元包含有二轮体。

优选地,每一对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还设有至少二个转轴,且所述转轴的外周分别设有一滚轮。

优选地,每个承载单元分别设有一调整板,所述调整板分别设于每一对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之间,且每个调整板分别设有二个套接部,而所述套接部分别套设有一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位于每一对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之间,且所述套接部的周围还设有一调整螺栓,以供该调整板能够位于该第一板体以及该第二板体之间移动,再通过该调整螺栓固定。

优选地,该连接件具有二个连杆,其分别设于每个第一板体,该二个连杆相互枢接,且该二个连杆之间连接该弹性件,使该二个连杆之间形成有一回复力。

优选地,该弹性件为一拉伸弹簧。

优选地,该多个主轴位于该多个转轴之间,且所述移动单元包含有一轮轴,所述轮轴与所述主轴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每个滚轮的一侧分别设有该挡板。

优选地,该本体包含有一第一框架以及一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具有一第一横杆,且该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连接杆,且每个第一连接杆分别连接有一第一套接杆,又该第二框架具有一第二横杆,该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二连接杆,且每个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有一第二套接杆,且所述第一套接杆以及所述第二套接杆相互套设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纵向分别设有一固定板,且每个固定板分别设有二个穿孔,同时,所述第二套接杆之间还设有一横板。

优选地,该第一套接杆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而该第二套接杆相对应该第一套接杆的第一定位孔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且该第一定位孔以及该第二定位孔以多个定位螺栓固定,其以供调整该第一框架及该第二框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盘车,其通过该承载单元设于该本体,并受该连接件以及该弹性件而产生回复力,使该包装带可由该承载单元的其中一侧放置,且该承载单元更可自动扶正该包装带的中心,使该包装带夹持于该等承载单元之间,以达到省力的目的,又更可避免使用者在拉动该包装带时因离心力的作用,使该包装带卡住或扯出,或更使该带盘车翻车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用以显示开启承载单元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用以显示安装包装带的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用以显示包装带定位于承载单元的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用以显示较小直径的包装带定位于承载单元的状态。

图中:

100 带盘车

10 本体 11 第一框架

111 第一横杆 112 第一连接杆

113 第一套接杆 114 第一定位孔

12 第二框架 121 第二横杆

122 第二连接杆 123 第二套接杆

124 第二定位孔 125 定位螺栓

13 固定板 131 穿孔

14 横板 15 支撑板

16 置物盒

20 承载单元 21 第一板体

22 第二板体 23 主轴

24 转轴 241 滚轮

242 挡板 25 调整板

251 套接部 252 调整杆

253 调整螺栓 26 连接件

261 连杆 27 弹性件

30 移动单元 31 轮轴

32 轮体

200 包装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以及部分分解立体图,其公开了一种带盘车100,其包含有:

一本体10,其包含有一第一框架11以及一第二框架12,该第一框架11具有一第一横杆111,该第一横杆1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连接杆112,且每个第一连接杆112分别垂直连接有一第一套接杆113,每个第一套接杆113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14,所述第一套接杆113之间设有一置物盒16,而该置物盒16以供放置工具,同时,该第二框架12具有一第二横杆121,该第二横杆1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二连接杆122,每个第二连接杆122纵向分别立设有一固定板13,而每个固定板13分别设有二穿孔131,且每个第二连接杆122分别垂直连接有一第二套接杆123,而所述第二套接杆123与所述第一套接杆113分别相互套接固定,且所述第二套接杆123相对每个第一定位孔114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24,且所述第一定位孔114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125以多个定位螺栓125固定,所述定位螺栓125可供调整该第一框架11与该第二框架12的高度,且所述第二套接杆123之间连接有一横板14,且该横板14的一侧设有一置物盒16,其以供放置工具,又该第二框架12还设有二支撑板15,且所述支撑板15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套接杆123的一侧。

二个承载单元20,其设于该本体10,并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每个承载单元20分别设有一第一板体21以及一第二板体22,且所述第一板体21以及所述第二板体22之间分别设有一主轴23、二个转轴24、一挡板242、一调整板25以及二个调整杆252,而每个主轴23分别穿设于所述固定板13的穿孔131,且所述主轴23位于所述转轴24之间,每个转轴24的外周分别套设有一滚轮241,每个滚轮241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挡板242,所述挡板以供保护该滚轮241,以避免拉扯该包装带200时会卡住于所述滚轮241,又每个调整板25分别设有二个套接部251,所述套接部251为中空的套筒,每个套接部251分别穿设于所述调整杆252,所述调整杆25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21以及所述第二个板体22之间,而每个套接部252还分别设有一调整螺栓253,使该调整板25可于该第一板体21以及该第二板体22之间移动,以调整该调整板25与该第一板体21的距离,再由所述调整螺栓253锁固,使所述调整板25固定于所述调整杆252,又所述承载单元20之间设有一连接件26,该连接件26具有二个连杆261,每个连杆26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1,所述连杆261相互枢接,且所述连杆261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27,该弹性件27为拉伸弹簧,而该弹性件27使所述连杆261之间形成有一回复力。

一移动单元30,其设于该第二框架12的一侧,且该移动单元30包含有一轮轴31,该轮轴31与所述主轴23位于同一平面上,而该轮轴31穿设于所述支撑板15,又该轮轴31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轮体32,所述轮体32为轮胎,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轮体32为风硬轮或实心轮,以避免因长时间未使用该带盘车100,或因铁皮带过重,而导致该轮体32泄气。

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当使用者欲将包装带200放上该带盘车100时,先将所述承载单元20的其一向外拉开,此时所述承载单元20会通过该连接件26接收到该弹性件27的回复力,再将该包装带200靠近该承载单元20的滚轮241,请再继续参阅图5所示,将该包装带200以滚动的方式放上所述滚轮241上,且该带盘车100无须倾倒,即可轻松由该承载单元20的一侧放置该包装带200,而达到更省力以及操作简单的目的。

请再继续配合参阅图6所示,该包装带200放上该承载单元20后,通过该连接件26以及弹性件27的回复力,使该包装带200自动扶正于所述承载单元20之间,以避免使用者在拉动该包装带200时,因离心力的作用或拉扯该包装带200左右晃动,使该包装带200卡住或扯出所述承载单元20,又当该包装带200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20的状态时,所述主轴23的位置位于所述转轴24之间,且所述轮轴31与所述主轴23位于同一平面上,以确保所述主轴23位于所述转轴24之间,而不会因拉动该包装带200而造成左右晃动,使该包装带200卡住以及滚出所述承载单元20的情事。

请再继续参阅图7所示,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6所示,该第二框架12贴平于地面,且该轮轴31与所述主轴23位于同一平面上,使该带盘车100的重心低且更为稳固,且该本体10可通过所述第一套接杆113以及所述第二套接杆123固设有所述定位螺栓125,而可调整该第一框架11的高度,而可适用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又所述调整板25可依该包装带200的宽度不同,而调整所述第一板体21以及所述调整板25之间的距离,再由所述调整螺栓253固定该调整板25。

请再继续配合参阅图8所示,若该包装带200经使用后使其直径缩小时,可通过该连接件26以及该弹性件27的回复力,使所述承载单元20可相互牵引,而使该包装带200夹持于该承载单元20的所述滚轮241之间,使该带盘车100不受该包装带200的直径大小影响,而无法使用该带盘车100。

值得一提的是,该包装带200可为铁皮带、PP带或PET带等,而该包装带200的外径约为200公分至650公分内,宽约于为1.3公分至20公分内,皆可使用该带盘车100,使该带盘车100用途广泛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