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4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构,特别是一种可将包装件封装在包装盒上的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经济的流通发达,产品在完成组装配后,往往需要进行长距离运输以进行流转。相应地,就需要对该项产品进行相应的保护以及便于搬运操作,以避免在长距离运输中发生损坏且便于流转。为适应对产品的保护需求,包装盒应运而生。包装盒,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包裹产品,以给产品提供密封、防震等防护。一般而言,为了提升密封性能,譬如防水、防漏气,现有技术中往往在包装盒的外表面上进一步贴附包装件。包装件,可以为锑纸、牛皮纸或塑胶封皮等。对包装件继续封装处理操作中,往往需要多个工序配合。相应地,就需要将包装盒从一个工序移送执行下一个工序。如何实现方便、快捷实现对包装盒的输送,则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推送包装盒的推移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设备。所述包装设备包括切刀组件及推移装置。所述推移装置用于将待包装物推送至所述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包括第一折边件及第二折边件。所述第一折边件具有第一顶部,所述第一顶部具有第一刀刃部;所述第一刀刃部可切割用于封装待包装物的包装件。所述第二折边件具有第一底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刀刃部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刀刃部形成第一间隙地设置,所述第一间隙用于通过包装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移装置。所述包装件用推移组件包括引导件、第一推移件及第二推移件。所述引导件沿预定轨迹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推移件设置在所述引导件上,且可沿所述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推移件设置在所述引导件上,且可沿所述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推移件可与所述第一推移件同步移动及相对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推移件在所述第一推移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前与该第一推移件同步移动以共同推动待包装物地设置;且所述第二推移件与所述第一推移件达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后,所述第二推移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推移件继续移动,以将所述待包装物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引导件具有滑动槽或滑轨。所述滑动槽或滑轨沿所述预定轨迹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推移件及所述第二推移件均沿所述滑动槽或滑轨可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滑动槽包括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直线槽,且延伸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滑槽为弧线槽,所述第二滑槽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推移件,且所述第二滑槽自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延伸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引导件的侧壁上形成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推移装置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且可滑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推移件与所述第二推移件与所述滑动件传动连接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推移装置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分别与所述滑动件及所述第二推移件连接设置。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所述传动件在所述滑动件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发生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推移件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移件在推移方向上的前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推移件的前端地设置。所述第二推移件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推移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推移件的前端齐平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推移件与所述第一推移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推移件与所述第一推移件的间隔小于待包装物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推移装置还包括阻挡。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推移件的移动路径上,以可使得所述第一推移件被阻挡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第一折边件及第二折边件。所述第一折边件具有第一顶部,所述第一顶部具有第一刀刃部;所述第一刀刃部用于切割包装件。所述第二折边件具有第一底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刀刃部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刀刃部形成第一间隙地设置,所述第一间隙用于通过包装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刃部的高度沿着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减地设置。所述第一底部的高度沿着所述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减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间隙的间距保持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刃部具有呈直角三角形的横截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沿所述第一刀刃部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沿远离包装盒的方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切刀组件还包括第三折边件。所述第三折边件具有第二底部,所述第二底部具有第二刀刃部。所述第一折边件还具有第二顶部,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刀刃部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二刀刃部形成第二间隙地设置,所述第二间隙用于通过包装件。所述第二顶部与所述第一顶部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依次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顶部的高度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增地设置。所述第二刀刃部的高度沿所述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增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间隙的间距保持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刃部的最高处与所述第二顶部的最高处连接地设置。且所述第一刀刃部的最高处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顶部的最高处的高度,以形成止挡部。所述第三折边件的端部与所述止挡部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正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止挡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三刀刃部。所述第三刀刃部与所述第一刀刃部连接。所述第三刀刃部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第二折边件延伸至沿所述第三刀刃部的高度方向与该第三刀刃部正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折边件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三折边件的顶部,以沿所述第二折边件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三折边件正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侧面封装装置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第一折边件及第二折边件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推移装置采用的第二推移件能够相对于第一推移件同时移动及相对移动,从而根据不同阶段的输送要求而便利于实现对物品的输送。特别地,在不同工序的结合部分,第二推移件相对于第一推移件发生移动,从而能够将物品推送至进行下一道工序,提高了所述保证用推移组件的通用性能。本实用新型切刀组件能够将贴附在包装盒上的包装件进行切割,能够高效地完成包装件的封装,且切割后的包装件规则且节省材料。所述侧面封装装置在所述切刀组件完成切割的同时,限定了包装件的位置而使其成为预设形状,从而不需要额外机构,精简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装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推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三推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侧面封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切刀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切刀组件的第一折边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切刀组件的第二折边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的切刀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在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切刀组件在另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切刀组件的第三折边件的在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第三折边件在另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其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装设备300。所述包装设备300 包推移组件401及切刀组件102。所述推移组件401可将包装盒推动至所述切刀组件1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设备300包括支架106。所述包装设备300 的其他部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架106上。

作为优选,为了便利于实现对诸如塑胶薄膜等热塑性包装件实现封装,所包装设备300还包括第一侧加热板88a及第二加热板88b。所述第一侧加热板 88a与所述第二加热板88b正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加热板88a与所述第二加热板 88b之间的宽度与包装盒的宽度相当,从而加热包装件以熔融固化而实现封装。为了根据需要,为进一步实现稳固的封装,所述包装设备300还包括第一上加热板99a及第二上加热板99b。所述第一上加热板99a与所述第二上加热板99b 可转动地设置,且转动盖设在包装盒的上表面,从而实现将包装件封装在包装盒的上表面上。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推移装置401。所述推移装置401 包括引导件410、第一推移件420及第二推移件430。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及第二推移件430相对于所述引导件410可移动地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引导件410沿预定轨迹延伸设置,以约束限定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及第二推移件430的移动轨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410 大致为平板状。为了保持稳定地限定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及第二推移件430,所述引导件410为两个。所述两个引导件410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两个引导件 410分别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的两端的移动轨迹。同时地,所述两个引导件410分别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的两端的移动轨迹。为了便于稳定实现对所述移动轨迹的约束,所述引导件410具有滑动槽412。所述滑动槽412 沿预定轨迹延伸,以限定第一推移件420及第二推移件430的移动轨迹。作为变形,所述引导件410可以具有滑轨,以替换所述滑动槽412。为了省力地使得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相对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可相对移动地设置,所述滑动槽412包括第一滑槽414及第二滑槽416。所述第一滑槽414为直线槽,即沿直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滑槽414延伸至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滑槽416为为弧线槽,即沿弧线延伸。所述第二滑槽416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推移件420。也即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引导件410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滑槽416靠拢设置。所述第二滑槽416与所述第一滑槽414相连通,且自第一预设位置延伸至第二预设位置。在保证所述滑动槽412较大的限定范围的前提下充分节省所述引导件410的材料及空间,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第二滑槽416在所述引导件410的侧壁上形成的缺口419。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引导件410的侧壁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引导件410的侧壁正对设置。所述侧壁为与所述第一滑槽141平行的平面壁。

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第一推移件420设置在所述引导件410上,且沿所述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用于将被包装物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可以理解的,在使用时,被包装物防止在所述第一推移件420上,且随着该第一推移件420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只要能够移动被包装物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大致为板状。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用于将物品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在沿其移动方向上的前端突出于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的前端的设置,从而承载被包装物。

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第二推移件430设置在所述引导件410上,且可沿所述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推移件430可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同步移动及相对移动地设置,从而便利于包装物实现不同的输送处理。优选地,所述第二推移件430在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前与该第一推移件420同步移动地设置。此时,所述第二推移件430可以同时推动待包装物,也可以仅由第一推移件420推动包装物。为了避免较大的包装物发生滑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移件430设置在所述第一推移件410的上方,以同时推动待包装物。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的具体形状只要能够推移待包装物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移件430大致为平板状。在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之前,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的前端在沿其移动方向上的突出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的前端的突出长度。在所述第二推移件件430 移动至所述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 的前端齐平地设置。也即是,所述第二推移件430在到达第一预设位置后相对于所述第二推移件420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此时,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的前端齐平。所述第二推移件430与所述第一推移件 420的相对位置设置只要能够在待包装物放置在所述第一推移件420上时,所述第二推移件430能够推移该待包装物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节省第二推移件430沿其高度方向上的材料,所述第二推移件430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 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推移件430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之间的间隔小于待包装物的尺寸,从而能够阻挡待包装物且可推移待包装物。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第二推移件430均可以具有突出部,通过该突出部嵌入在所述引导件410的滑动槽412内,从而实现沿预设轨迹的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便于制造及维护,所述推移装置401还包括滑动件440。所述滑动件440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且可以滑动地设置。所述滑动件440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第二推移件430可传动连接地设置,从而限定对应第一推移件420、第二推移件430的移动轨迹。所述滑动件440可以仅为滑柱或紧固螺杆。

为了便于省力地使得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相对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发生相对移动,所述推移装置401还包括传动件450。所述传动件450分别与所述滑动件440及所述第二推移件430连接设置。所述传动件450可转动地设置。所述传动件450在所述滑动件440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发生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地设置。所述传动件450通过转动,使得弧线运动转化为驱使所述第二推移件430直线运动。所述传动件450 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转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450大致为板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相应转动,可以采用相应的紧固件等部件。

请继续参阅图2,为了便利且精确地使得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能够停止,所述推移装置401还包括阻挡件460。所述阻挡件460设置在所述第一推移件420的移动路径上,以可使得所述第一推移件420被阻挡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阻挡件460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阻挡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阻挡件460大致为竖板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相应控制装置及传感器实现对第一推移件420的控制。即,传感器感应到第一推移件420 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控制装置阻挡第一推移件420进行移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对第一推移件420的移动进行操作及控制。

请一并参阅图4,为了能够在推移待包装物的过程中实现即将包装件封装在待包装物的至少部分操作,所述推移装置401还包括第三推移件470。所述第三推移件470设置在所述第一推移件410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推移件430与所述第一推移件420之间。所述第三推移件470可沿所述预定轨迹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包装件贴附在待包装物品上。具体地,所述第三推移件470能够将贴附在待包装物品上部且下沿至两侧的包装件的一侧推动至待包装物的底部。为了提升所述第三推移件470的效率,所述第三推移件470具有齿部472。所述齿部 472沿所述第三推移件470的移动方向突出设置。所述齿部472的数量及相对布置方式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部472为多个。该多个所述齿部472间隔设置,且布置成一排。为了能够省力、高效地实现对多余包装件的切割以实现可连续地应用,所述齿部472的前端设置有刀刃部474。所述刀刃部 474用于切割包装件,从而多余包装件能够投入后续使用,以贴附在其他待包装物上。所述刀刃部474沿所述第三推移件470的移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地设置,以便进一步实现省力切割。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侧面封装装置102。所述侧面封装装置102包括至少一对如前述记载的所述切刀组件101。所述至少一对切刀组件 101的两个切刀组件101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两个切刀组件101之间的间隔设置为与待封装的包装盒的宽度相当。所述切刀组件101用于将封装在包装盒上的包装件进行切割并挤压成预设形状。可以想到的是,所述侧面封装装置101 还可以包括相应的密封结构,以在所述切刀组件101完成对包装件的切割后进行密封。譬如,所述侧面封装装置101可以采用涂胶装置对包装件进行涂胶以实现密封。所述侧面封装装置101还可以采用加热装置,对相应的包装件进行加热以在包装件熔融后固化一体。当然,根据需要,所述侧面封装装置101的正对设置的切到组建101能够将包装件挤压、限定为预设的形状,从而实现封装。

请参阅图6,所述切刀组件101包括第一折边件10及第二折边件20。所述第一折边件10与所述第二折边件20正对且间隙设置,以对用于封装在包装盒上的包装件进行切割。

请参阅图7,所述第一折边件10具有第一顶部11。所述第一顶部11具有第一刀刃部13。所述第一顶部11及第一刀刃部13均沿着长度方向(包装盒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折边件10的内侧壁用于挤压包装件及包装盒。所述内侧壁为平面壁。所述第一折边件10大致为板状。所述第一折边件10可以为金属一体件。所述第一顶部1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刀刃部13。所述第一刀刃部13 用于切割包装件。所述第一刀刃部13的具体形状只要能够实现对包装件的切割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得包裹在包装盒上的包装件的面积尽可能小以节省材料、精简外包装,所述第一刀刃部13具有呈直角三角形的横截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沿所述第一刀刃部13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沿远离包装盒的方向延伸设置。也即是,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所述一条直角边可与包装盒相接触地设置。为了使得贴附在包装盒上的包装件形成容易撕开的一斜边形状,所述第一刀刃部13的高度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减地设置。也即是,所述第一刀刃部13沿着所述包装盒的输送方向呈下坡状延伸。

为了使得所述第一折边件10与下述第三折边件30配合以形成包装件上容易撕开的另一斜边形状,所述第一折边件10还具有第二顶部15。所述第二顶部 15用于与第三折边件30配合以实现对包装件的进一步切割。所述第二顶部15 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结构相同的刀刃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制造成本且便于与实现快速、平整地切割,所述第二顶部15为平台状。为了进一步提升包装件撕开的容易(省力、易识别黏结部分)程度,所述第二顶部15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增地设置。

为了使得所述第一折边件10与下述第三折边件30形成稳固地相对位置且使得包装件形成更加规则的形状,所述第二顶部15的最高处与所述第一刀刃部 13的最高处连接地设置。所述第一刀刃部13的最高处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顶部 15的最高处的高度,以形成止挡部17。所述止挡部17用于与下述第三折边件 30的端部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正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沿着包装盒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顶部15的高度逐渐增大且在其最高处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 (即第一顶部11)的最高处连接,所述第一刀刃部13的高度逐渐减小。所述止挡部17为竖直平面壁状。所述第二顶部15与所述第一顶部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依次延伸地设置,从而对包装件形成规格的切割形状。

为了进一步使得贴附在包装盒上包装件易撕开,所述止挡部17的顶端设置有第三刀刃部19。所述第三刀刃部19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连接。所述第三刀刃部19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即所述第三刀刃部19在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即第一折边件10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且具有一致的高度。所述第三刀刃部19与所述第二折边件20正对,以实现对包装件的进一步切割。

请参阅图7,所述第二折边件20具有第一底部22。所述第一底部22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底部22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形成第一间隙地设置。所述第一间隙用于通过包装件。也即是,在包装盒输送过程中,所述第一刀刃部13对通过所述第一间隙的包装件进行连续切割。所述第一底部22 可以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具有相同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镜像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制造成本且便于与实现快速、平整地切割,所述第一底部22为平台状。为了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形成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部22的高度沿着所述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减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间隙的间距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对包装件形成规则、平整地切割。为了与下述第三折边件30形成稳固地相对位置,所述第二折边件20的端部延伸至下述第三折边件30的顶部,以沿所述第二折边件20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三折边件30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折边件20可以为金属一体件。为了进一步使得所述第二折边件20与下述第三折边件30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固,所述第二折边件20还具有第二止挡部24。所述第二止挡部24沿所述第一折边件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以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正对设置。

请参阅图9至图12,为了进一步使得贴附在包装盒上的包装件形成易撕开的另一斜边结构,所述切刀组件101还包括第三折边件30。所述第三折边件30 具有第二底部32。所述第二底部32具有第二刀刃部34。所述第二刀刃部34与所述第二顶部15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刀刃部34与所述第二顶部15形成第二间隙地设置。所述第二间隙用于通过包装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间隙可以与第一间隙具有相同的间距。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刃部34具有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刀刃部34的延伸长度根据需要而选择,可以与所述第一刀刃部13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延伸长度。为了使得所述第三折边件30与所述第一折边件10形成稳固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三折边件30的端部沿包装盒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止挡部17正对设置。所述第三折边件30可以为金属一体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与所述第二顶部15形成配合,所述第二刀刃部34的高度沿所述包装盒的输送方向连续递增地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间隙的间距保持一致。

为了使得所述切刀组件101在处于任意摆放方式对包装件进行切割操作时,所述第一折边件10与所述第二折边件20始终保持相对固定地位置,所述切刀组件101还包括支撑件40。所述支撑件40可以设置在下述底座50上。所述支撑件40用于稳固地支撑所述第一折边件10及所述第二折边件20。所述支撑件 40的形状及结构只要能够起到所述支撑即可。譬如,所述支撑件40可以为机台或支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40包括支撑座42、第一连接板44及第二连接板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42为L状。所述第一连接板44用于将所述第一折边件1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板44 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上。作为示例,如图示中,所述第一连接板44沿包装盒宽度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第一折边件10的远离包装盒的一侧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4上。所述第二连接板46将所述第二折边件2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上。所述第二连接板46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4相同。

为了使得所述切刀组件101在处于任意摆放方式对包装件进行切割操作时,所述第三折边件30与所述第一折边件10、所述第二折边件20始终保持相对固定地位置,所述支撑件40还包括第三连接板48。所述第三连接板48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上。所述第三连接板48沿包装盒的宽度方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板48用于将所述第三折边件3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2上。所述第三连接板48、第二连接板46及第三连接板44均可采用其他连接部件替代,譬如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板48、第二连接板46及第三连接板44也可以采用形同的形状及结构、设置方式。所述第三连接板48、第二连接板46及第三连接板44的数量根据需要而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具体方位,包装盒沿其长度方向进行输送,也即是所述切刀组件101的长度方向。在本实用新型中所出现的“顶部”与“底部”、“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均为相对概念,用于结合附图进行说明,以便于理解。

为了适应不同宽度包装盒的包装需求,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切刀组件101 之间的间距可调节地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任意方式实现所述两个切刀组件101之间的间距调节,譬如所述两个切刀组件101之间通过螺旋杆连接,螺旋杆的旋进、旋出而实现所述间距地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刀组件101 通过沿着下述滑槽52可滑动地设置,从而实现所述间距可调节。

为了便于进一步地支撑所述切刀组件101且保持两个所述切刀组件101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侧面封装装置102还包括底座50。所述底座50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只要能够满足支撑所述切刀组件101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0 大致为平板状。所述底座50通过支撑所述支撑件40而支撑整个所述切刀组件 101。所述底座50上具有滑槽52。所述滑槽52沿包装盒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切刀组件101能够沿着该滑槽52可滑动地设置,从而对所述两个切刀组件101之间间距地调节。具体地,所述支撑件40的底座沿着所述滑槽52可滑动地设置。

为了进一步夹持包装盒、使得包装盒安装预定路径精确地被加工,所述侧面封装装置102还包括顶部限位件60。所述顶部限位件60设置为包装盒的高度相当,从而使得该包装盒在高度方向被切割的部位保持为预设位置。另外,所述顶部限位件60还能够仅使得一个包装盒通过,而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包装盒叠加通过,从而对包装盒漏加工。所述顶部限位件60的具体形状只要满足上述限位要求即可。譬如,所述顶部限位件60可以为横条或拱门状。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包装,所述顶部限位件60的限位高度可调节地设置。所述顶部限位件 60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40上。所述顶部限位件60可以仅为一个横杆。具体地,所述顶部限位件60包括支架62、横杆64及限位板66。所述支架6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40上。具体地,所述支架62通过数个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位置而实现相对于所述支撑座42高度可调节地设置。所述横杆64设置在所述支架62上,且沿包装盒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板66沿所述切刀组件101的长度方向(即包装盒的长度,也即是包装盒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始终保持对包装盒的限位。所述限位板66可以与所述横杆64通过可调节螺栓实现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