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食用菌用的灭菌炉运输叠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370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食用菌用的灭菌炉运输叠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食用菌用的灭菌炉运输叠放装置,属于叠放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食用菌含有对健康有益的多糖类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它的营养价值高,是受大众欢迎的食用产品之一,在我国食用菌种类繁多,大部分地区均有自然生长或是采用人工培植,自然生长的不仅季候性强,而且只有特定季节才会生长,自然生长的菌类被蛇、鼠等动物爬过,食用不安全,容易中毒,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采用人工培植时,其生产周期短,一年四季均可以培植,现有在培植前,大多需要对培育袋内的原料进行灭菌,防止培育袋内生产杂草或其它菌类。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556011.X的一种运输架,包括运输架本体,所述运输架本体包括支撑架和2个货架,所述支撑架为倒U形可扣在外部车辆后座架上,货架对称地连接在支撑架下端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将支撑架与货架连接在一起,方便了日常的使用,支撑架的U形结构,与车辆后座架相匹配,可以稳固的扣在车辆后座架上,便于使用;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到支撑架上端,方便存放,现有技术框架较大,在灭菌炉内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使杀菌进行的更加充分,不能使培育袋与灭菌炉更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食用菌用的灭菌炉运输叠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框架较大,在灭菌炉内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使杀菌进行的更加充分,不能使培育袋与灭菌炉更贴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产食用菌用的灭菌炉运输叠放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轮、叠放机构一层、伸缩杆、左支撑板、叠放机构二层、叠放机构三层、叠放机构四层、叠放机构五层、上顶架、右支撑板,所述伸缩杆与叠放机构一层相连接,所述叠放机构二层设于叠放机构一层上方,所述叠放机构三层设于叠放机构二层上方,所述叠放机构四层安装于叠放机构三层上方,所述叠放机构五层安装于叠放机构四层上方,所述上顶架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右支撑板连接于叠放机构四层右侧,所述伸缩杆设有一级收缩环、二级收缩环、三级收缩环、四级收缩环、杆底,所述杆底与叠放机构一层相连接,所述四级收缩环与杆底相连接,所述三级收缩环设于四级收缩环上方,所述二级收缩环设于三级收缩环上方,所述一级收缩环设于二级收缩环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叠放机构一层为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设有2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安装于叠放机构一层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板连接于叠放机构一层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叠放机构一层设有2个以上小孔,能使培育袋与灭菌粒子接触的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所述杆底为合金材料,能保护培育袋不掉出装置外面,并且耐高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伸缩杆,能使装置在灭菌炉内占用的空间变小,使灭菌炉一下子能放下更多培育袋,同时能使培育袋与灭菌炉接触的更加紧密,能使灭菌效果更好,灭菌的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食用菌用的灭菌炉运输叠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录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移动轮-1、叠放机构一层-2、伸缩杆-3、左支撑板-4、叠放机构二层-5、叠放机构三层-6、叠放机构四层-7、叠放机构五层-8、上顶架-9、右支撑板-10、一级收缩环-301、二级收缩环-302、三级收缩环-303、四级收缩环-304、杆底-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食用菌用的灭菌炉运输叠放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轮1、叠放机构一层2、伸缩杆3、左支撑板4、叠放机构二层5、叠放机构三层6、叠放机构四层7、叠放机构五层8、上顶架9、右支撑板10,所述伸缩杆3与叠放机构一层2相连接,所述叠放机构二层5设于叠放机构一层2上方,所述叠放机构三层6设于叠放机构二层5上方,所述叠放机构四层7安装于叠放机构三层6上方,所述叠放机构五层8安装于叠放机构四层7上方,所述上顶架9与伸缩杆3相连接,所述右支撑板10连接于叠放机构四层7右侧,所述伸缩杆3设有一级收缩环301、二级收缩环302、三级收缩环303、四级收缩环304、杆底305,所述杆底305与叠放机构一层2相连接,所述四级收缩环304与杆底305相连接,所述三级收缩环303设于四级收缩环304上方,所述二级收缩环302设于三级收缩环303上方,所述一级收缩环301设于二级收缩环302上方,所述叠放机构一层2为长方形,所述移动轮1设有2个以上,所述移动轮1安装于叠放机构一层2下方,所述左支撑板4连接于叠放机构一层2左侧,所述叠放机构一层2设有2个以上小孔,能使培育袋与灭菌粒子接触的更加充分,所述杆底305为合金材料,能保护培育袋不掉出装置外面,并且耐高温。

在使用时,将所需要灭菌的培育袋放置在叠放机构一层2、叠放机构二层5、叠放机构三层6、叠放机构四层7、叠放机构五层8,然后通过移动轮1将装置推进灭菌炉内,然后从上方按压伸缩杆3,使伸缩杆3缩到一级收缩环301的位置,继续按压使伸缩杆一直缩到四级收缩环304的位置,只剩杆底305露在外面,使装置与灭菌炉接触的更充分,这样灭菌炉内也可放下多个装置,能一次性灭菌更多的培育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叠放机构一层2为长方形板,底部有多个透气小孔,中间有一道缝隙,能使灭菌粒子充分与培育袋接触,提高杀菌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轮1、叠放机构一层2、伸缩杆3、左支撑板4、叠放机构二层5、叠放机构三层6、叠放机构四层7、叠放机构五层8、上顶架9、右支撑板10、一级收缩环301、二级收缩环302、三级收缩环303、四级收缩环304、杆底30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框架较大,在灭菌炉内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使杀菌进行的更加充分,不能使培育袋与灭菌炉更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使装置在灭菌炉内占用的空间变小,使灭菌炉一下子能放下更多培育袋,同时能使培育袋与灭菌炉接触的更加紧密,能使灭菌效果更好,灭菌的更加充分,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杆底305与叠放机构一层2相连接,所述四级收缩环304与杆底305相连接,所述三级收缩环303设于四级收缩环304上方,所述二级收缩环302设于三级收缩环303上方,所述一级收缩环301设于二级收缩环302上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