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科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棒的灭菌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无污染、无公害等优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健康食品,已受到世界各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巨大,刺激了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扩张。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食用菌产品也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主要食品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份额逐年扩大。1978年我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产值不足1亿元,而2014年,全国食用菌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食用菌产量第一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总产值在中国种植业中的排名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6位。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种类有70-80种,形成商品的有50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有20种以上。我国大部分食用菌采用菌棒栽培,而菌棒灭菌尤为重要,只有灭菌彻底的菌棒,接种后菌丝才能健康生长,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的食用菌。生产上一般采用传统蒸汽灭菌,过程中经常存在灭菌不彻底,培养料酸败、杂菌污染、灭菌时间长等问题,进而影响食用菌生长,造成食用菌产量低、品质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食用菌菌棒的简易灭菌方法。
微波灭菌是近年来在食品和医药卫生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技术。物料中的微波灭菌的机理: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在一定强度微波场的作用下,对加热的物料都具有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微生物主要由水和蛋白质组成,其中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剧烈温升,蛋白质受热空间结构变化或破坏,蛋白质变性,使细菌难以存活而死亡。再者微生物在强电磁波下,其代谢及遗传过程遭到阻断,细胞膜及遗传物质遭到破坏,从而被杀灭。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热效应在灭菌中起到了常规物理灭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这也是造成微生物死亡的原因之一。微波能穿透到介质和物料的内部,内外同时加热,具有加热时间短、升温速度快、杀菌均匀、低耗能、易操作、易维护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微波灭菌技术,利用微波能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食用菌菌棒进行灭菌处理,得到一种食用菌菌棒微波灭菌方法。
本发明的食用菌菌棒的简易灭菌方法,针对传统蒸汽灭菌中存在的灭菌操作繁琐、灭菌时间长、灭菌效果不稳定、操作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微波灭菌技术,利用微波能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蒸汽灭菌中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菌棒灭菌效率,得到一种食用菌菌棒微波灭菌方法。
本发明的食用菌菌棒的简易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灭菌过程包括3个阶段:升温→保温→间歇升温。这3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灭菌过程。所述的升温表示微波处于工作状态,间歇升温表示微波间歇工作,保温表示微波停止工作。升温阶段的微波功率为1.0-2.0kW,微波灭菌时间为20-100min;保温阶段的微波功率为0kW,保温阶段的保温时间为0-40min;间歇升温阶段的微波功率为0.2-0.8kW,间歇升温的时间由微波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组成,每次微波时间为0、20或60s,间歇时间为0、40或60s,间隙升温阶段的总时间为0-800min。
所述食用菌菌棒,其特征在于:菌棒呈圆柱状,菌棒规格为:直径12-15cm,高38-42cm,单根菌棒重量1.3-1.4Kg,可以用于栽培黑木耳、香菇、秀珍菇、姬菇等食用菌。
所述的微波灭菌过程包括3个阶段,其特征在于:这3个阶段是连续不间断的,这3个灭菌阶段在同一台微波灭菌设备中完成的,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灭菌过程。
所述的升温阶段,其特征在于:该阶段所有菌棒的温度都达到95℃以上。
本发明的食用菌菌棒的简易灭菌方法,具体灭菌过程包括3个阶段:升温→保温→间歇升温。这3个阶段是连续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灭菌过程。
所述的升温表示微波处于工作状态,间歇升温表示微波间歇工作,保温表示微波停止工作。
所述升温的微波功率为1.0-2.0kW。
所述保温的微波功率为0kW。
所述间歇升温的微波功率为0.2-0.8kW。
所述升温的微波灭菌时间为20-100min。
所述保温的保温时间为0-40min。
所述间歇升温的时间由微波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组成,每次微波时间为0、20或60s,间歇时间为0、40或60s,间隙升温总时间为0-800min。
本发明所用的微波设备为常规微波灭菌设备,所用的菌棒呈圆柱状,菌棒规格为:直径12-15cm,高38-42cm,单根菌棒重量1.3-1.4Kg,可以用于栽培黑木耳、香菇、秀珍菇、姬菇等食用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①节省了大量时间;节约了灭菌成本;②操作简单,灭菌彻底;③环保,不产生有害物质;④微波灭菌后的菌棒杂菌污染率比传统蒸汽灭菌的低;⑤食用菌的产量与传统蒸汽灭菌后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因此,食用菌菌棒微波灭菌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灭菌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选取外形饱满、无破损的食用菌菌棒放入微波灭菌腔体内,并按照如下方法设置各阶段的工艺参数。
第一阶段:升温的微波功率2.0kW,微波灭菌时间20min。
第二阶段:保温的保温时间5min。
第三阶段:间歇升温的微波功率0.5kW,每次微波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各为60s,间隙升温总时间为250min。
灭菌完毕后将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尽快接种培养。灭菌后的食用菌菌棒杂菌污染率较传统蒸汽灭菌的低,食用菌的产量与传统灭菌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实施例2
选取外形饱满、无破损的食用菌菌棒放入微波灭菌腔体内,并按照如下方法设置各阶段的工艺参数。
第一阶段:升温的微波功率1.5kW,微波灭菌时间70min。
第二阶段:保温的保温时间25min。
第三阶段:间歇升温的微波功率0.3kW,每次微波工作时间20s、间歇时间40s,间隙升温总时间为700min。
灭菌完毕后将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尽快接种培养。灭菌后的食用菌菌棒杂菌污染率较传统蒸汽灭菌的低,食用菌的产量与传统灭菌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实施例3
选取外形饱满、无破损的食用菌菌棒放入微波灭菌腔体内,并按照如下方法设置各阶段的工艺参数。
第一阶段:升温的微波功率1.0kW,微波灭菌时间100min。
第二阶段:保温的保温时间0min。
第三阶段:间歇升温的微波功率0.5kW,每次微波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各为60s,间隙升温总时间为80min。
灭菌完毕后将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尽快接种培养。灭菌后的食用菌菌棒杂菌污染率较传统蒸汽灭菌的低,食用菌的产量与传统灭菌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实施例4
选取外形饱满、无破损的食用菌菌棒放入微波灭菌腔体内,并按照如下方法设置各阶段的工艺参数。
第一阶段:升温的微波功率2.0.kW,微波灭菌时间45min。
第二阶段:保温的保温时间40min。
第三阶段:间歇升温的微波功率0.3kW,每次微波工作时间20s、间歇时间40s,间隙升温总时间为480min。
灭菌完毕后将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尽快接种培养。灭菌后的食用菌菌棒杂菌污染率较传统蒸汽灭菌的低,食用菌的产量与传统灭菌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