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1881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锅,包括灭菌锅本体,所述灭菌锅本体包括复合型加热装置、水位传感器、警报装置和水箱,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底部,所述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一侧,所述警报装置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顶部,所述水箱设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常压条件下实现灭菌功能,降低了设备加工成本,节省原材料至少30%,提高了安全使用性能;采用电或燃料两种加热方式,提高了灭菌锅的普遍适用性,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的秸秆、草、木等自然资源燃烧加热产生蒸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专利说明】
_种灭菌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菌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需对食品包装后进行再灭菌、冷却的加工工艺过程,既杀灭食品中可能的致病菌,又保持食品的重要营养成分。现有技术多采用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高压灭菌锅是将高温蒸汽通入密闭容器中,然后对密闭容器中的食品等进行高温蒸汽灭菌。高压灭菌锅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不易控制,安全性能低,投资成本高、移动不方便,不适用于农村家庭使用。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农村家庭的新型灭菌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菌锅,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将电或燃料两种加热方式有机结合,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安全使用性能,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普遍适用性。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灭菌锅,包括灭菌锅本体,所述灭菌锅本体包括包括复合型加热装置、水位传感器、警报装置和水箱,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底部,所述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一侧,所述警报装置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顶部,所述水箱设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顶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锅为常压灭菌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区和第二加热区,所述第一加热区设在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区设在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的上部,所述第一加热区和所述第二加热区之间设置导热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盘管、加热炉膛和导热板,所述加热炉膛设在所述第一加热区内,所述加热盘管设在所述第二加热区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区内还设有水管和安全水位线,所述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一侧;
[0012]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的内部;
[0013]所述警报装置与所述水位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装置配套使用。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支架与所述灭菌锅本体的底部连接。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刹车装置,每一个所述滚轮上均配套一个所述刹车装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锅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在常压条件下实现灭菌功能,降低了设备加工成本,节省原材料至少30%,提高了安全使用性能;采用电或燃料两种加热方式,提高了灭菌锅的普遍适用性,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的秸杆、草、木等自然资源燃烧加热产生蒸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将灭菌锅内的温度值传输到显示屏,更加直观的观察温度变化值;通过水位传感器,及时监测水位的变化,当灭菌锅内的温度超过预期设定的值或者水位低于安全水位时,警报装置发出报警警告,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待水位达到安全水位后继续加热,保证了灭菌锅的安全;灭菌锅安装有滚轮,滚轮配有刹车装置,可以自由移动灭菌锅,使用更加便捷;保温层,提高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灭菌锅本体、2.复合型加热装置、2.1.第一加热区、2.2.第二加热区、2.3.加热盘管、2.4.加热炉膛、2.5.导热板、2.6.补水管、2.7.安全水位线、3.水位传感器、4.警报装置、5.水箱、6.温度控制装置、6.1.探头、7.滚轮、8.刹车装置、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定。
[0022]参见图1,一种灭菌锅,包括灭菌锅本体I,所述灭菌锅本体I包括包括复合型加热装置2、水位传感器3、警报装置4和水箱5,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底部,所述水位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一侧,所述警报装置4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顶部,所述水箱5设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顶部。
[0023]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锅为常压灭菌锅,降低了设备加工成本,节省原材料至少30%提高了安全使用性能。
[0024]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包括第一加热区2.1和第二加热区2.2,所述第一加热区2.1设在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区2.2设在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的上部,所述第一加热区2.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2.2之间设置导热板2.5。
[0025]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还包括加热盘管2.3、加热炉膛2.4和导热板2.5,所述加热炉膛2.4设在所述第一加热区2.1内,所述加热盘管2.3设在所述第二加热区2.2内。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区2.2内还设有补水管2.6和安全水位线2.7,所述补水管2.6与所述水箱5连接。
[0027]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6,所述温度控制装置6安装在所述水位传感器3的一侧,通过温度控制装置6,可以将灭菌锅内的温度值传输到显示屏,更加直观的观察温度变化值;
[0028]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6.1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内部;
[0029]所述警报装置4与所述水位传感器3、所述温度控制装置6配套使用。
[0030]当灭菌锅内的温度超过预期设定的值或者水位低于安全水位时,警报装置4发出报警警告,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待水位达到安全水位后继续加热,保证了灭菌锅的安全。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滚轮7,所述滚轮7通过支架与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底部连接,可以自由移动灭菌锅,使用更加便捷。
[0032]进一步的,还包括刹车装置8,每一个所述滚轮7上均配套一个所述刹车装置8,提高了安全性能。
[0033]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锅的外壁设有保温层9,提高了保温效果。
[003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35]首先,通过补水管2.6在所述第二加热区2.2内通入适当的水。其次,可以采用加热盘管2.3加热的方式加热水,当水位低于安全水位时,警报装置4发出报警警告,自动切断加热电源,通过水箱5补水,待水位达到安全水位后继续加热,保证了灭菌锅的安全;也可以采用加热炉膛2.4加热,将秸杆等燃料放入加热炉膛2.4内加热,热量通过导热板2.5传递至第二加热区2.2,将第二加热区2.2内的水加热,需要人工看守,及时添加燃料;也可以同时采用加热盘管2.3加热和加热炉膛2.4加热的方式加热水,进一步加快了加热水的速度。无论采取那种加热方式,只需将灭菌锅内的温度加热至100°C保温6h就可以完成灭菌过程。
[003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灭菌锅,包括灭菌锅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锅本体(I)包括包括复合型加热装置(2)、水位传感器(3)、警报装置(4)和水箱(5),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底部,所述水位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一侧,所述警报装置(4)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顶部,所述水箱(5)设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锅为常压灭菌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包括第一加热区(2.1)和第二加热区(2.2),所述第一加热区(2.1)设在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区(2.2)设在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的上部,所述第一加热区(2.1)和所述第二加热区(2.2)之间设置导热板(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加热装置(2)还包括加热盘管(2.3)、加热炉膛(2.4)和导热板(2.5),所述加热炉膛(2.4)设在所述第一加热区(2.1)内,所述加热盘管(2.3)设在所述第二加热区(2.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区(2.2)内还设有补水管(2.6)和安全水位线(2.7),所述补水管(2.6)与所述水箱(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6),所述温度控制装置(6)安装在所述水位传感器(3)的一侧;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6.1)安装在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内部; 所述警报装置(4)与所述水位传感器(3)、所述温度控制装置(6)配套使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7),所述滚轮(7)通过支架与所述灭菌锅本体(I)的底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装置(8),每一个所述滚轮(7)上均配套一个所述刹车装置(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锅的外壁设有保温层(9)。
【文档编号】A61L2/07GK205515631SQ20162007590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发明人】邱廷友, 邱阳, 王小军, 杨智慧
【申请人】邱廷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