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63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指运送工作人员和使用器材到现场并进行空中作业的专用车辆。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具有以下行业特点:(1)多品种、小批量。由于产品需求涉及路灯、园林、电力、石化、通信等行业,产品用途各不相同,对产品的规格、技术参数等指标要求差异较大,行业产品具有专用性强、个性化要求突出、品种规格多、细分市场规模小等特点,每种规格产品的生产批量都较小。(2)产品具有高技术要求、高附加值的特点。高空作业车产品涉及到汽车、机械、电气、计算机、自动化等众多领域的技术,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且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操控性等均有很高的要求,企业须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才能满足客户要求。同时产品特别是大作业高度、电力行业特殊需求定制产品通常单台价值高,产品附加值高。(3)适合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高空作业车行业具有行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多、专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要求高、差异化需求明显等特点,通常只能量身定制,单一规格产品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适合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而大企业无法作为主导产业投入相应的技术研发资源、市场开发资源和管理精力,行业特点制约了大型企业的进入。例如,我国的徐工集团、中联重科等大企业也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和本世纪初先后进入高空作业车行业,经过多年的经营,中联重科2013年仅有五种产品公告,年销量在20台左右,徐工集团年销量仅为20台左右。国际高空作业车领域,前10强的生产企业均为高空作业车及相关专用车辆的专业化生产企业。

现有的高空作业车在工作时,作业人员站在工作斗中进行高空作业,由于需要在高空中变换工作斗的位置,使得工作斗常常会骤停骤启,使得工作斗内的作业人员站立不稳,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受伤,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包括移动车主体,所述移动车主体上安装有液压伸缩臂,所述液压伸缩臂远离移动车主体的一端安装有作业平台主体,所述作业平台主体包括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液压伸缩臂上,所述第一减震板远离液压伸缩臂的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水平轨道,所述水平轨道上活动安装有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两组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减震套筒内部连接有缓冲弹簧的一端,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通过圆形开口延伸至减震套筒的外部,且缓冲杆位于减震套筒外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减震板的侧边上,所述第二减震板的下侧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二减震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组平行的纵向轨道,所述纵向轨道上活动安装有工作斗主体,所述工作斗主体的底部与底板之间灯等距离设置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缓冲杆位于减震套筒内的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板,且环形限位板的直径大于圆形开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水平轨道与纵向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工作斗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门,且内部设置有安全绳。

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四组稳固支脚,且稳固支脚由液压缸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斗主体在高空中骤停骤启时,缓冲杆配合缓冲弹簧和减震套筒,能够对工作斗主体横向移动产生的震动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作用,减震弹簧能够对工作斗主体纵向移动产生的震动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作用,使得工作斗主体在骤停骤启时能够有效减震,避免其内部的工作人员站立不稳,保护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的。

图中:1移动车主体、2液压伸缩臂、3作业平台主体、4第一减震板、5安装板、6水平轨道、7第二减震板、8减震套筒、9缓冲弹簧、10缓冲杆、11底板、12纵向轨道、13工作斗主体、14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空作业平台,包括移动车主体1,移动车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四组稳固支脚,且稳固支脚由液压缸驱动,移动车主体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臂2,液压伸缩臂2远离移动车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作业平台主体3,作业平台主体3包括第一减震板4,第一减震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液压伸缩臂2上,第一减震板4远离液压伸缩臂2的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水平轨道6,水平轨道6上活动安装有第二减震板7,第一减震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5,两组安装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套筒8,减震套筒8远离安装板5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减震套筒8内部连接有缓冲弹簧9的一端,缓冲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杆10,缓冲杆10位于减震套筒8内的一端设置有环形限位板,且环形限位板的直径大于圆形开口的直径,缓冲杆10通过圆形开口延伸至减震套筒8的外部,且缓冲杆10位于减震套筒8外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减震板7的侧边上,第二减震板7的下侧设置有底板11,工作斗主体13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门,且内部设置有安全绳,第二减震板7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组平行的纵向轨道12,水平轨道6与纵向轨道1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纵向轨道12上活动安装有工作斗主体13,工作斗主体13的底部与底板11之间灯等距离设置有减震弹簧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作业人员站在工作斗主体13内,并系好安全绳,工作斗主体13由液压伸缩臂2抬高,使得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工作斗主体13骤停骤启时,缓冲杆10配合缓冲弹簧9和减震套筒8,能够对工作斗主体13横向移动产生的震动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作用,减震弹簧14能够对工作斗主体13纵向移动产生的震动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作用,使得工作斗主体13在骤停骤启时能够有效减震,避免其内部的工作人员站立不稳,保护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