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便捷进出平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639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便捷进出平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平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便捷进出平台机构。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平台是服务于各个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的产品。高空作业平台相关产品主要有: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拖车式高空作业平台、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铝合金高空作业平台、套缸式高空作业平台、蜘蛛式高空作业平台七大类。

现有的高空作业平台通常包括行驶装置、升降装置和工作平台,工作人员在装置还没升起时通常要通过设置在行驶装置侧面的扶梯爬上工作平台,这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给一些腿脚不便的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当要将一些重物搬上工作平台时也极为不便和危险,同理,工作人员要离开工作平台到地面上时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让工作人员包括一些腿脚不便的工作人员出入工作平台十分简单安全,搬卸重物进出工作平台也很轻松的高空作业平台的便捷进出平台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便捷进出平台机构,包括行驶装置、升降装置、工作平台和进出平台机构,所述的工作平台包括平台固定底盘、护栏和护栏门,所述的位于护栏门一侧的平台固定底盘上设置有固定基座,所述的固定基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进出平台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螺母座、钢珠、反向器和固定在螺母座上的底板,所述的螺杆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轨道,螺旋状的轨道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凹槽,所述的螺母的内壁面上设有螺旋状的与螺杆外表面相适配的轨道,所述的螺母的螺旋状的轨道间形成螺旋状的凹槽,所述的螺杆与螺母所设的凹槽间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钢珠,所述的螺杆的上端位于空腔内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连接,所述的螺杆靠近上端处设有位于空腔内并与固定基座转动连接的限位环。工作平台包括平台固定底盘、护栏和护栏门,位于护栏门一侧的底盘上设置有固定基座,固定基座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实现正转或者反转,进出平台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螺母座、钢珠、反向器和固定在螺母座上的底板,螺杆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轨道,螺旋状的轨道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凹槽,螺母的内壁面上设有螺旋状的与螺杆外表面相适配的轨道,螺母的螺旋状的轨道间形成螺旋状的凹槽,螺杆与螺母所设的凹槽间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钢珠,螺杆的上端位于空腔内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连接,螺杆靠近上端处设有位于空腔内并与固定基座转动连接的限位环,底板上可以承托人或物,当螺杆通过限位环被固定在固定基座内不能移动只能进行转动时,驱动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能够带动螺杆转动,然后螺母就会随螺杆的转动按照对应规格的导程转化成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的直线升降运动,底板通过螺母座和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对应的直线升降运动,反向器连接钢珠循环的两端,使每个循环回路都是闭路循环,在工作时使得钢珠在螺母和螺杆之间做无限循环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位于固定基座一侧的行驶装置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基座,所述的支撑基座内设置有支撑腔体,所述的螺杆的下端位于支撑腔体内并与支撑腔体转动连接。螺杆的下端位于支撑腔体内并与支撑腔体转动连接,使得螺杆在转动时不能摇晃,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栏杆。底板上设置有栏杆,人或物在底板上随底板升降时更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杆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通过联轴器联接。联轴器联接输出转轴和螺杆,使得输出转轴转动的同时能带动螺杆一起转动,同时联轴器还能起到缓冲和减振的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便捷进出平台机构具备下述优点:在高空作业平台未升起要进入工作平台或高空作业平台降落后要离开工作平台时,通过进出平台机构能够让工作人员包括一些腿脚不便的人员都能十分轻松省力的进出工作平台,在搬运重物进出工作平台时通过进出平台机构也十分省力,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出平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示说明:1-平台固定底盘,2-升降装置,3-行驶装置,4-护栏,5-护栏门,6-固定基座,7-螺杆,8-栏杆,9-底板,10-螺母座,11-螺母,12-支撑腔体,13-支撑基座,14-空腔,15-驱动电机,16-输出转轴,17-联轴器,18-限位环,19-反向器,20-钢珠,21-轨道,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便捷进出平台机构,包括行驶装置3、升降装置2、工作平台和进出平台机构,工作平台包括平台固定底盘1、护栏4和护栏门5,位于护栏门一侧的底盘上设置有固定基座6,固定基座内设置有空腔14,空腔内设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实现正转或者反转,进出平台机构包括螺杆7、螺母11、螺母座10、钢珠20、反向器19和固定在螺母座上的底板9,螺杆外表面设有螺旋状的轨道21,螺旋状的轨道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凹槽22,螺母的内壁面上设有螺旋状的与螺杆外表面相适配的轨道21,螺母的螺旋状的轨道间形成螺旋状的凹槽22,螺杆与螺母所设的凹槽间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钢珠,螺杆的上端位于空腔内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16通过联轴器17联接,联轴器联接输出转轴和螺杆,使得输出转轴转动的同时能带动螺杆一起转动,同时联轴器还能起到缓冲和减振的作用,螺杆靠近上端处设有位于空腔内并与固定基座转动连接的限位环18,底板上可以承托人或物,底板上设置有栏杆8,人或物在底板上随底板升降时更安全,位于固定基座一侧的行驶装置表面上设置有支撑基座13,支撑基座内设置有支撑腔体12,螺杆的下端位于支撑腔体内并与支撑腔体转动连接,使得螺杆在转动时不能摇晃,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反向器连接钢珠循环的两端,使每个循环回路都是闭路循环,在工作时使得钢珠在螺母和螺杆之间做无限循环运动,当螺杆通过限位环被固定在固定基座内不能移动只能进行转动时,驱动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能够带动螺杆转动,然后螺母就会随螺杆的转动按照对应规格的导程转化成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的直线升降运动,底板通过螺母座和螺母连接,从而实现对应的直线升降运动,使得在底板上的人或物可以轻松的到达和平台固定底盘相同的高度,不需要使用扶梯进行攀爬;离开工作平台时也是同样的原理,站在底板上,随着输出转轴的转动带动螺杆转动使得底板随着螺母座缓缓下降到合适的近地高度。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