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对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2139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电梯对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是一种电梯对重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对重系统是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部分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配重结构。现有的电梯对重系统主要由一个对重框架组成,对重框内设有对重块,对重块通过穿杆串接在一起。这种对重结构,对重块的安装较为复杂,且为了能够调整对重块的数量,框体通常需要预留较多空间,因此在对重块数量较少时,框体上端空旷,会是对重系统的提拉点与重心距离偏大,正常工作时容易出现晃动,进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对重系统,它结构更加稳固,安装更为方便,且运行更加平稳,不易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系统,其特点是:包括两个侧边框,两个侧边框底部通过底框相连,底框上堆叠有多个对重块,其中最顶层的对重块上方设有回型框;所述回型框由上梁、下梁和两个侧边围合而成,其中上梁上设有绳轮,侧边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侧边框连接,下梁通过螺钉与下方的对重块相连。

上述的电梯对重系统中,所述侧边框内侧设有嵌槽,所述对重块的两端和回型框的两个侧边均嵌设在嵌槽内。

前述的电梯对重系统中,所述对重块上设有螺纹通孔,相连两个对重块通过穿设在螺纹通孔内的定位销连接,其中最顶层的对重块的螺纹通孔内设有所述螺钉。

前述的电梯对重系统中,所述底框底部设有墩板;所述侧边框上设有导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回型框对对重块进行压固,同时回型框还通过与侧边框的连接实现整体的稳固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固,整体框架结构内不回留出过多空间,因此顶部提拉点(绳轮处)离中心的举例较短,当对重系统运行时,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对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侧边框,2-底框,3-对重块,4-回型框,5-绳轮,6-螺栓,7-螺钉,8-墩板,9-导靴,10-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电梯对重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两个侧边框1,两个侧边框1底部通过底框2相连,底框2上堆叠有多个对重块3,其中最顶层的对重块3上方设有回型框4;所述回型框4由上梁、下梁和两个侧边围合而成,其中上梁上设有绳轮5,侧边通过螺栓6分别与两个侧边框1连接,下梁通过螺钉7与下方的对重块3相连。所述侧边框1内侧设有嵌槽,所述对重块3的两端和回型框4的两个侧边均嵌设在嵌槽内。所述对重块3上设有螺纹通孔10,相连两个对重块3通过穿设在螺纹通孔10内的定位销连接,其中最顶层的对重块3的螺纹通孔10内设有所述螺钉7。所述底框2底部设有墩板8;所述侧边框1上设有导靴9。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先在底框上放置第一块对重块,在对重块的螺纹通孔内放置长度大于螺纹通孔的定位销,然后对准定位销放置第二块对重块,以此类推,放置最后一块对重块后,将回型框压在该对重块上,然后使用螺钉将回型框与该对重块固定,然后从两侧使用螺栓将回型框与侧边框紧固,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