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液体定量可调灌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577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液体定量可调灌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定量流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液体定量可调灌装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到液体定量流出的装置比如说定量灌装机,大多为全自动定量灌装机,价格比较昂贵且体积较大,小型企业大多无法负担昂贵费用。而且大型设备定量调节比较繁琐一旦调定则大批量生产,不适合需要经常变换定量的小批量生产。并且像早餐市场中乳品,豆浆等使用传统方法灌装时要么灌装量不好掌握,要么卫生条件无法达到。尽管市面上已有一些带有定量桶的半自动定量灌装设备,但其每次工作需先将定量桶灌满,使得工作效率降低而且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定量准确重复操作简单且无需等待、可随时调节液体流出量的多少、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的一种半自动定量可调灌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液体定量可调灌装器,其由换向阀阀体、换向阀阀芯、调节端盖、固定端盖、密封活塞、调节端带孔活塞、固定端带孔活塞、圆筒、左管道、右管道、螺旋导杆、多扇叶游子、螺母、刻度标尺组成;所述换向阀阀体与圆筒之间通过左管道、右管道相连通;所述圆筒的左侧设置有固定端盖,所述圆筒的右侧设置有调节端盖,调节端盖通过螺纹与圆筒连接,且调节端盖上设置有密封活塞和调节端带孔活塞,所述圆筒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换向阀阀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液口,阀体的下面设置有出液口,且阀体内设置有换向阀阀芯。

所述圆筒内设置有螺旋导杆,螺旋导杆通过螺母固定在圆筒左侧的固定端盖上。

所述螺旋导杆上设置有多扇叶游子,多扇叶游子可以沿着螺旋导杆旋转前进和后退。

所述换向阀阀芯的左侧部分为厚壁管,厚壁管的中部设置有两个与厚壁管内孔相连的通孔,厚壁管两侧的管壁上各设置有一个凹槽型流道,换向阀阀芯右侧连接有换向把手。

所述密封活塞、调节端带孔活塞、固定端带孔活塞均与圆筒内壁接触形成密封,且调节端带孔活塞、固定端带孔活塞均设置在圆筒内左管道与右管道之间的位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定量准确重复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正视图。

图3为流向控制阀芯示意图。

图4为多扇叶游子示意图。

图5为螺旋导杆示意图。

其中,1、换向阀阀体;2、换向阀阀芯;3、右管道;4、调节端盖;5、密封活塞;6、调节端带孔活塞;7、圆筒;8、螺旋导杆;9、多扇叶游子;10、固定端带孔活塞;11、固定端盖;12、螺母;13、左管道;14、进液口;15、出液口;16、刻度标尺;201、A口;202、B流道;203、C口;204、D口;205、E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使用时,先根据刻度标尺16上的刻度值,旋转调节端盖4到所需的位置,通过旋转调节端盖4调节了多扇叶游子9沿螺旋导杆8在调节端带孔活塞6和固定端带孔活塞10之间的位移量,实现灌装量的调整。然后,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由进液口14进入换向阀阀体1,紧接着进入换向阀阀芯2的A口201并从D口204流出,经过右管道3进入圆筒7,并从调节端带孔活塞6与螺旋导杆8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圆筒7的中间部位,从而推动多扇叶游子9沿螺旋导杆8旋转前进,液体进而流过多扇叶游子9、固定端带孔活塞10与螺旋导杆8之间的间隙流到左管道13,并进入换向阀阀芯2上的B流道202,然后从出液口15流出。此过程圆筒7中液体推动多扇叶游子9旋转前进至固定端带孔活塞10处,多扇叶游子9左端斜面与固定端带孔活塞10右侧内孔止口相接触并在液体压力下形成密封,此时由进液口14进入到圆筒7内的液体停止流动,左管道13、B流道202及出液口15内液体由液体表面张力和大气压力作用停止流动。推动换向阀阀芯2的把手,液体流向反转,由进液口14进入的液体从换向阀阀芯2的C口203流出经左管道13进入圆筒7,并从固定端带孔活塞10与螺旋导杆8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圆筒7的中间部位,进而液体推动多扇叶游子9沿螺旋导杆8反向旋转前进,并从右管道3经换向阀阀芯2上的E流道205,然后从出液口15流出,多扇叶游子9运动至活塞6处并与其形成密封,液体停止流动。以上为一个循环过程,通过不断地交替推动和拉动换向阀阀芯2上的换向把手实现不间断地液体定量灌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