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排合机的输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029发布日期:2019-06-14 22:4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排合机的输送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排合机的输送组件。



背景技术:

五金工具是指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的总称。五金工具包括各种手动、电动、气动、切割工具、汽保工具、农用工具、工具机械、切削工具、刀具、模具等。

其中,在五金工具销售运输过程中通常会装入到工具盒中,工具盒包括公盒和母盒,工具盒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单独将公盒和母盒散乱进行运输十分不便,因此会率先将公盒和母盒相互插接形成用于放置五金工具的工具盒。

传统的自动排合机包括机架、上料组件、输送组件、夹持移位组件和嵌装组件,输送组件通常采用输送带进行输送,但是公盒或母盒在输送过程中,会发生公盒或母盒相互叠置的情况,因此需要人工手动将叠置的公盒或母盒推落,人工劳动强度大,因此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排合机的输送组件,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自动排合机的输送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以用于接收上料组件传递的公盒和母盒,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输送架,两个输送架之间形成有输送空间,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用于吹落叠置的公盒或母盒的吹料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组件用于接收上料组件送入的公盒和母盒,公盒和母盒落入到输送空间中,并经过输送带传输至后续的夹持移位组件中,其中,由于输送带为长条形带状输送,公盒和母盒在不同的节点位置送入到输送带中时,会存在叠置的情况发生,通过吹料部的设置,能够将叠置的公盒或母盒吹落,仅留下单层的公盒或母盒,以摒弃人工操作的方式,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并进一步提高后续的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吹料部包括设置在输送架上的吹料架,所述吹料架上设置有吹气嘴,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公盒或母盒到位的吹料检测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吹料检测件用于检测公盒或母盒是否到达该工位,在公盒或母盒到达工位上时,吹气嘴将喷出气体以将叠置的公盒或母盒吹落,若公盒或母盒本在输送的过程中没有叠置,吹气嘴的高度高于一个公盒或母盒的高度,低于两个公盒或母盒的高度,因此,单层的公盒或母盒能够顺利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输送架上还设置有承接盒,所述承接盒具有开口和出口,所述承接盒的开口与吹气嘴相对,所述承接盒的出口用于与上料组件相通,所述承接盒中设置有承接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承接盒用于承接吹气嘴吹落叠置的公盒或母盒,承接盒与上料组件相通,由此,公盒或母盒能够重新进入到上料组件中进行循环上料。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仅容一个公盒或母盒通过的挡料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料部能够扫落叠置的公盒或母盒,并且挡料部能够提高公盒或母盒在输送带上的输送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挡料部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挡料架、以及设置在挡料架上且位于输送空间上方的挡料杆,所述挡料杆的端部安装有挡料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料块能够阻挡叠置的公盒或母盒的输送,挡料杆位于输送空间的上方,通过挡料杆的设置,能够提高公盒或母盒在输送带上输送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挡料架上设置有挡料安装块,所述挡料安装块上设置有插接杆,所述挡料安装块通过插接杆插接在挡料架上,所述挡料架上螺纹连接有端部抵紧在插接杆上的螺钉,所述挡料杆安装在挡料安装块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开螺钉,能够调节挡料杆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由此以适应不同高度规格的公盒或母盒的输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申请通过吹料部的设置,能够将叠置的公盒或母盒吹落,仅留下单层的公盒或母盒,以摒弃人工操作的方式,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并进一步提高后续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公盒和母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上料箱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夹持移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嵌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抵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上料组件;21、上料箱;211、进料口;212、出料口;22、推料组件;221、第一出料斜板;222、第二出料斜板;223、第一出料滑板;224、第二出料滑板;225、第三出料滑板;226、第一连接板;227、第二连接板;228、出料推动气缸;23、整料组件;231、整料推动气缸;232、整料连接板;233、整料推动块;234、通过槽口;24、进料板;25、覆盖板;26、进料空间;3、输送组件;31、输送带;311、输送安装架;312、传输辊;313、传输带;314、驱动电机;32、输送架;33、输送空间;34、落料承接板;35、落料挡板;36、落料斜面;37、封闭板;38、助力喷气头;39、吹料部;391、吹料架;392、吹气嘴;393、吹料检测件;394、承接盒;40、挡料部;401、挡料架;402、挡料杆;403、挡料安装块;404、插接杆;405、挡料块;4、夹持移位组件;41、夹持安装架;42、第一安装座;43、第二安装座;44、第一驱动气缸;45、第二驱动气缸;46、夹爪气缸;47、阻挡块;48、到位检测件;49、转动电机;50、开口检测部;5、嵌装组件;51、嵌装平台;52、第一嵌装推动气缸;53、第二嵌装推动气缸;54、第一嵌装推动块;55、第二嵌装推动块;56、抵紧部;561、抵紧支架;562、抵紧气缸;563、抵紧块;564、导向斜面;57、落料推动气缸;58、落料槽;59、落料接板;60、落料板;61、落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自动排合机的输送组件,应用于自动排合机中,自动排合机包括机架1、上料组件2、输送组件3、夹持移位组件4和嵌装组件5。上料组件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上料组件2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分别用于盛装公盒和母盒以进行上料动作。输送组件3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组件3设置机架1的两侧,输送组件3用于接收上料组件2传递的公盒和母盒并输送至夹持移位组件4中。夹持移位组件4分别与每个输送组件3对应,夹持移位组件4设置在机架1中部用于接收输送组件3输送的公盒和母盒,并根据公盒和母盒的开口位置夹持、翻转后移位至嵌装组件5中。嵌装组件5设置在机架1上,嵌装组件5用于接收夹持移位组件4送入的公盒和母盒以进行相互嵌装动作。

本申请应用上述方式,公盒和母盒的嵌装成工具盒完全脱离手工操作的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工具盒的生产效率。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箱21、推料组件22和整料组件23,上料箱21上具有进料口211和出料口212,上料箱21内部中空设置以用于存放公盒或母盒,进料口211位于上料箱21的顶部,出料口212位于上料箱21的侧壁且朝向输送组件3一侧。

如图5所示,推料组件22设置在上料箱21中以用于将公盒或母盒从出料口212中推出。推料组件22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料箱21内的第一出料斜板221和第二出料斜板222,第一出料斜板221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出料滑板223,第一出料斜板221与第二出料斜板222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二出料滑板224,第二出料斜板222的下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三出料滑板225,第一出料滑板223通过第一连接板226与第三出料滑板225相连,即第一连接板226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出料滑板223和第三出料滑板225上。第二出料滑板224通过第二连接板227与第三出料滑板225相连,即第二连接板227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出料滑板224和第三出料滑板225上。其中,上料箱2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226相连的出料推动气缸228,出料推动气缸228的缸体固定在上料箱21上,出料推动气缸22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26上。

值得说明的是,上料箱21内还设置有进料板24,进料板24倾斜设置在上料箱21中且进料板24的端部抵触在第一出料滑板223的表面,且在第一出料滑板223滑动到最低位置时,进料板24抵触在第一出料滑板223的边沿上。上料箱21在进料口211处还设置有覆盖板25,覆盖板25倾斜设置在上料箱21中且覆盖在推料组件22的上方,其中,覆盖板25与进料板24相互交错,并且覆盖板25与进料板24之间形成进料空间26。

整料组件23设置在机架1上以伸入到上料箱21中以用于推落第三出料滑板225上叠置的公盒或母盒。具体地,整料组件2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整料推动气缸231、以及连接于整料推动气缸231的整料连接板232,整料连接板232上间隔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整料推动块233,上料箱2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整料推动块233通过的通过槽口234,通过槽口234与第三出料滑板225之间预留有一个公盒或母盒的空间。由此,当第三出料滑板225位于最低位置时,整料推动块233在整料推动气缸231的作用下从通过槽口234中伸出,整料推动块233能够叠置在第三出料滑板225上的公盒或母盒推落,只留下一层公盒或母盒。

如图6所示,输送组件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31,输送带31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安装架311、转动安装在输送安装架311上的传输辊312、以及包覆在两侧传输辊312上以收尾相接呈环状带体的传输带313,其中,在输送安装架311上设置有用于传输辊312转动以带动传输带313运动的驱动电机314。

输送带31的两侧设置有输送架32,输送架32设置在输送安装架311上,两个输送架32之间形成有输送空间33,其中,在输送架32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落料承接板34和落料挡板35,落料承接板34相对于落料挡板35靠近上料箱21的出料口212,落料承接板34和落料挡板35和出料口212等宽,其中,在落料承接板34上设置有落料斜面36。

其中,落料承接板34和落料挡板35之间还安装有用于封闭输送带31一端的封闭板37,封闭板37上安装有助力喷气头38,助力喷气头38与输送带31相平行,助力喷气头38通过气管连接至气源。

由于上料组件2将公盒或母盒从输送而出时,由于输送带31能够带动公盒或母盒移动,将导致后续送出的公盒和母盒发生叠置的情况,因此,输送架32上设置有用于吹落叠置的公盒或母盒的吹料部39。吹料部39包括设置在输送架32上的吹料架391,吹料架391上设置有吹气嘴392,吹起嘴朝向输送空间33一侧,吹气嘴392的高度高于一个公盒或母盒的高度但低于两个公盒或母盒的高度,吹气嘴392上连接有气管,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气管上连接有气源,输送架3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公盒或母盒到位的吹料检测件393。本实施例中,吹料检测件393采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当吹料检测件393检测到公盒或母盒的存在时,将控制电磁阀开启,吹气嘴392中将吹气气体,以将叠置的公盒或母盒吹落。

其中,输送架32上还设置有承接盒394,承接盒394具有开口和出口,承接盒394的开口与吹气嘴392相对,承接盒394的出口与上料箱21相通,承接盒394中设置有承接斜面,由此,吹气部将叠置的公盒或母盒吹落后,公盒或母盒将被吹入到承接盒394中,进而能够进入到上料箱21中。

输送带31的上方设置有仅容一个公盒或母盒通过的挡料部40。挡料部40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挡料架401、以及设置在挡料架401上且位于输送空间33上方的挡料杆402,具体地,挡料架401上设置有挡料安装块403,挡料安装块403上设置有插接杆404,挡料安装块403通过插接杆404插接在挡料架401上,挡料架401上螺纹连接有端部抵紧在插接杆404上的螺钉,挡料杆402安装在挡料安装块403上,由此,通过调节插接杆404在挡料架401上的位置,以达到调节挡料杆402与输送带31之间间距的目的,以适应不同高度规格的公盒或母盒的输送。值得说明的是,挡料杆402的端部安装有挡料块405,挡料块405用于挡下叠置的公盒或母盒。

如图7所示,夹持移位组件4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持安装架41、设置在夹持安装架41上且可沿夹持安装架41滑动的第一安装座42、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座42上且可沿第一安装座42滑动的第二安装座43,其中,夹持安装架4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安装座42滑动的第一驱动气缸44,第一安装座4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二安装座43上下滑动的第二驱动气缸45。

第二安装座43上设置有夹爪气缸46,其中,输送组件3上设置有用于阻挡公盒或母盒的阻挡块47,输送组件3在阻挡块47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夹爪气缸46进行夹持动作并移动至嵌装组件5中的到位检测件48。本申请中,到位检测件48采用电容式接近开关或红外传感器。若到位检测件48检测到公盒或母盒的存在,第一安装座42将沿着夹持安装架41滑动,将夹爪气缸46停留在输送空间33的上方,第二安装座43沿着第一安装座42滑动,使得夹爪气缸46下移,夹爪气缸46随之进行动作以对公盒或母盒进行夹持动作并将公盒或母盒移入到嵌装组件5中。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安装座43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夹爪气缸46转动的转动部,输送组件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开口位置以控制转动部动作的开口检测部50。转动部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座43上的转动电机49,夹爪气缸46位于第二安装座43的下方,转动电机49的输出轴穿过第二安装座43连接在夹爪气缸46的缸体上,转动电机49转动能够带动夹爪气缸46180°转动。

开口检测部50设置在阻挡块47上,本申请中开口检测部50采用触点开关、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当公盒或母盒被输送带31输送并端部朝向阻挡块47并与阻挡块47相抵时,开口检测部50能够检测公盒或母盒的开口方向,若开口检测部50检测到公盒或母盒存在时,即公盒或母盒的封闭端与开口检测部50接触;若开口检测部50检测不到公盒或母盒的存在,即公盒或母盒的开口与开口检测部50接触。由此,在公盒或母盒的封闭端与开口检测部50接触时,在夹爪气缸46夹持公盒或母盒并移动的过程中,转动电机49能够带动夹爪气缸46180°转动,改变公盒或母盒的朝向,从而使得经过两侧输送组件3输送的公盒和母盒,在经过夹持移位组件4输送进入到嵌装组件5中时,能够保证每个公盒和母盒的开口相对。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嵌装组件5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嵌装平台51,嵌装平台5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嵌装推动气缸52和第二嵌装推动气缸53,第一嵌装推动气缸52的输出杆上安装有第一嵌装推动块54,第一嵌装推动块54在第一嵌装推动气缸52的推动下,可沿着嵌装平台51表面滑动。第二嵌装推动气缸53的输出杆上安装有第二嵌装推动块55,第二嵌装推动块55在第二嵌装推动气缸53的推动下,可沿着嵌装平台51的表面滑动,第一嵌装推动块54和第二嵌装推动块55可相向滑动。

其中,机架1在嵌装平台51中公盒和母盒嵌装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抵紧部56。抵紧部56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抵紧支架561、以及设置在抵紧支架561上的抵紧气缸562,抵紧气缸562上安装有抵紧块563,抵紧块563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斜面564。公盒和母盒分别在第一嵌装推动块54和第二嵌装推动块55的作用下被移动至抵紧块563的下方,并将公盒和母盒嵌装插接成一个完整的工具盒。

值得说明的是,嵌装平台5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位于抵紧部56的下方,机架1上设置有与安装腔相对的落料槽58,落料槽58上设置有落料接板59,落料接板59的下方放置有接料盒。

安装腔中滑动安装有落料板60,落料板60上开设有落料口61,落料口61的大小与工具盒的大小相适配,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落料板60滑动的落料推动气缸57。由此,在公盒和母盒嵌装完成后,落料推动气缸57推动落料板60移动,使得落料口61与工具盒相对,此时,抵紧气缸562带动抵紧块563向下移动,作用于工具盒上以将工具盒推入到落料槽58中,并顺着落料接板59进入到接料盒中。

工作过程:

工作人员将公盒和母盒分别投放进入到两侧的上料组件2中,两侧的上料组件2能够将公盒和母盒分别送入到输送组件3中,输送组件3将公盒和母盒输送进入到夹持移位组件4中,夹持移位组件4根据输送过来公盒和母盒的开口位置,分别将公盒和母盒开口相对夹持移送到嵌装组件5中,嵌装组件5将公盒和母盒相对并将公盒和母盒插接嵌装在一起以形成工具盒,应用上述方式,公盒和母盒的嵌装成工具盒完全脱离手工操作的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工具盒的生产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