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运输中心用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712发布日期:2019-09-12 10:1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运输中心用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流运输中心用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其中物流包装传输过程中,常常采用辊筒式传送带对物品进行传输。传统的辊筒式传送带主要由框架以及传动辊构成,当传输较重的物品时,将物品放置于传动辊上,然后推动物品沿着传动辊表面滑动,代替传统的搬运过程,节省人工。

物品在包装好以后,需要通过传输带将物品传输至货架上进行储存。但是传统的货架常常设置为多层,而且传统的传送带的高度又不能自由调节,因此当需要将物品传输至货架上时,需要工人将传送带末端物品抬放至货架上,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运输中心用传输机构,具有方便调节高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物流运输中心用传输机构,包括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底座、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沿所述框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传动辊;所述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弧状的滑槽,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壁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滑轮,所述底座的中部侧壁贯穿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框架的下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外壁的套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传输机构时,通过传动辊对物品进行传输,当需要调整传输机构的高度时,旋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带动一对底座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此时底座带动支撑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支撑架带动滑轮沿着滑槽内壁滑动。当一对滑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滑槽相对滑块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利用滑槽带动框架以及传动辊向上或向下运动,实现框架以及传动辊的高度调节。同时当框架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框架带支撑管沿着支撑杆的外壁滑动,对整个框架进行支撑限位,实现了整个传输机构的高度调节,并且调节过程方便快捷。因此当应用上述高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对物品进行运输时,可以使框架以及传动辊的高度与货架的各个分层的高度相平齐,从而使得工人可直接将货物推送至货架的各个分层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对万向轮,一对所述万向轮分布于所述底座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万向轮,降低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驱动底座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过程更加省力,进一步达到了方便调节高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螺杆的中部设置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手轮,当需要驱动双向螺杆旋转时,直接用手转动手,即可带动双向螺杆旋转,进而使得整个传输机构的调节过程更加方便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万向轮包括垫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垫板下端面的滚轮,所述垫板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输物品时,由于地面不是很平整,所以需要先对框架上端面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以确保物品始终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滑动,避免物品出现晃动或掉落现象。此时需要转动垫板,利用垫板带动螺纹杆旋转,并且螺纹杆带动垫板以及滚轮向上或向下运动。直至所有滚轮完全抵触地面且框架的上端面处于水平状态时,完成框架上端面的水平度的调节,进而使得物品始终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滑动,避免物品出现晃动或掉落现象,增加了整个传输机构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板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槽,可将钢杆等刚性材质的杆体插入凹槽内,利用杠杆原理使得钢杆可以带动垫板同步转动,使得转动垫板时更加轻松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对滑动杆,所述框架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滑动杆的锁定部,一对所述滑动杆背离所述框架的一端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拉杆,一对所述滑动杆之间设置有多个传输辊,所述传输辊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的滑套,所述滑套的下端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滑动杆外壁的蝶形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根据传输距离调整上述传输机构的长度时,先将框架上的锁定部解除,然后拉动拉杆带动滑动杆向外运动,此时滑动杆带动滑套以及传输辊同步运动。当滑动杆的长度符合传输距离时,锁紧锁定部将滑动杆固定。然后旋松所有的蝶形螺栓,推动传输辊带动滑套沿着滑动杆表面滑动。当所有传输辊沿滑动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后,旋紧蝶形螺栓,将滑套固定于滑动杆外壁,完成整个传输机构的长度调节。使得该传输机构可以完美的适配于物品的传输距离,使得物品可以直接在初始位置传输至目的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侧壁贯穿有锁定孔,所述滑动杆上贯穿有若干用于连通所述锁定孔的连接孔,若干所述连接孔沿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锁定部包括依次穿设所述锁定孔以及所述连接孔的锁定板,所述锁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抵触所述框架一侧侧壁的挡板,另一端设置有钩紧所述框架另一侧侧壁的弹性卡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紧锁定部时,将弹性卡钩插入锁定孔以及连接孔内,再推动挡板带动锁定板沿着锁定孔以及连接孔的内壁滑动,锁定板带动弹性卡钩同步运动。直至挡板抵触于框架的一侧侧壁时,弹性卡钩恰好脱离锁定孔,并弹开钩紧框架的另一侧侧壁,实现锁定部的锁紧。当需要解除锁定部时,按动一对弹性卡钩相互靠近,然后推动一对弹性卡钩嵌入锁定孔内后,再拉动挡板带动锁定板向外运动,锁定板带动弹性卡钩沿着锁定孔以及连接孔的内壁向外滑动。直至弹性卡钩完全脱离锁定孔时,实现锁定部的解除。锁定部的结构简单,并且锁定与解除过程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板以及所述挡板之间贯穿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挡板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另一端设置有一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弹性卡钩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拆卸锁定板以及弹性卡钩时,拉动拉环带动固定杆向外运动,固定杆拉动一对连接杆的末端相互靠近,连接杆拉动一对弹性卡钩的端部相互靠近,直至弹性卡钩脱离框架外壁且嵌入锁定孔内时,即可拉动锁定板以及弹性卡钩向外运动,进而使得弹性卡钩的脱离过程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以相互或相互远离的底座和支撑架,并利用滑轮与滑槽的配合实现框架的升降,进而实现了整个传输机构的高度调节,并且调节过程方便快捷,达到了方便调节高度的效果;

2.通过设置高度可调节的传输机构对物品进行运输,可以使传动辊的高度与货架的各个分层的高度相平齐,从而使得工人可直接将货物推送至货架的各个分层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通过设置万向轮以及手轮,使得底座的运动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4.通过设置高度可调节的万向轮,实现框架上端面的水平度的调节,进而使得物品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滑动,避免物品出现晃动或掉落现象;

5.通过设置可调节长度的传输机构,完美的适配于物品的传输距离,使得物品可以在初始位置直接传输至目的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锁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螺纹孔;12、双向螺杆;13、手轮;2、支撑架;21、滑轮;3、万向轮;31、垫板;32、滚轮;33、凹槽;34、螺纹杆;4、框架;41、传动辊;42、滑槽;43、支撑管;44、支撑杆;45、套环;46、锁定孔;5、滑动杆;51、连接孔;52、拉杆;53、传输辊;54、滑套;55、蝶形螺栓;6、锁定部;61、锁定板;62、挡板;63、弹性卡钩;7、固定孔;71、固定杆;72、拉环;7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物流运输中心用传输机构,包括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底座1、竖直设置于底座1上端面的支撑架2,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对万向轮3,支撑架2上设置有框架4,框架4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沿框架4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传动辊41。

当使用上述传输机构时,推动底座1带动万向轮3在地面上滚动,然后将整个传输机构推至物品的传输区,然后对万向轮3进行锁紧固定。当对物品进行传输时,将物品放置于传动辊41上,然后推动物品沿着传动辊41表面运动。与此同时,传动辊41自身转动,并利用传动辊41对物品进行传输。

如图1所示,万向轮3包括垫板31、转动连接于垫板31下端面的滚轮32,垫板31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33。垫板31的上端面还竖直设置有螺纹杆34,并且螺纹杆34螺纹连接于底座1的下端面。

当传输物品时,由于地面不是很平整,所以需要先对框架4上端面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以确保物品始终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滑动,避免物品出现晃动或掉落现象。因此当调整框架4的平衡度时,将钢杆插入凹槽33内,转动钢杆带动垫板31旋转,利用垫板31带动螺纹杆34旋转,并且螺纹杆34带动垫板31以及滚轮32向上或向下运动。直至所有滚轮32完全抵触地面且框架4的上端面处于水平状态时,完成框架4上端面的水平度的调节。

如图2所示,底座1的中部侧壁贯穿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12,双向螺杆12的中部设置有手轮13。框架4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弧状的滑槽42,支撑架2的上端外壁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42的滑轮21。框架4的下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支撑管43,支撑管4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44,支撑杆44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双向螺杆12外壁的套环45。

当需要使得传输机构的上端面抬高时,旋动手轮13,利用手轮13带动双向螺杆12旋转,此时双向螺杆12带动一对底座1相互靠近,底座1带动支撑架2相互靠近,支撑架2带动滑轮21沿着滑槽42内壁滑动并相互靠近。与此同时,滑槽42相对滑块向上运动,进而利用滑槽42带动框架4以及传动辊41向上运动,实现框架4以及传动辊41的高度调节。同时当框架4向上运动时,框架4带支撑管43沿着支撑杆44的外壁向上滑动,对整个框架4进行支撑限位,进而实现了整个传输机构的升高调节。

当需要使得传输机构的上端面下降时,反向旋动手轮13,此时双向螺杆12带动一对底座1以及支撑架2相互远离,并且支撑架2带动滑轮21相互远离。因此滑槽42相对滑块下运动,滑槽42带动框架4以及传动辊41向下运动,实现了整个传输机构的下降调节。

如图2所示,框架4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对滑动杆5,框架4侧壁贯穿有锁定孔46,滑动杆5上贯穿有若干用于连通锁定孔46的连接孔51,并且若干连接孔51沿滑动杆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锁定孔46以及连接孔5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动杆5的锁定部6。

如图2所示,一对滑动杆5背离框架4的一端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拉杆52,一对滑动杆5之间设置有多个传输辊53,传输辊53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动杆5的滑套54,滑套54的下端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滑动杆5外壁的蝶形螺栓55。

当需要增加上述传输机构的长度时,先将框架4上的锁定部6解除,然后拉动拉杆52带动滑动杆5向外运动,此时滑动杆5带动滑套54以及传输辊53同步运动。当滑动杆5的长度符合传输距离时,锁紧锁定部6对滑动杆5固定。然后旋松所有的蝶形螺栓55,推动传输辊53带动滑套54沿着滑动杆5表面滑动。当所有传输辊53沿滑动杆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后,旋紧蝶形螺栓55,将滑套54固定于滑动杆5外壁,完成整个传输机构的长度调节。

当不需要使用滑动杆5以及传输辊53时,旋松所有的蝶形螺栓55,再推动传输辊53带动滑套54沿着滑动杆5表面滑动,使得所有传输辊53紧靠在一起并抵紧拉杆52后,再旋紧蝶形螺栓55。然后将锁定部6解除后,推动滑动杆5反向运动,直至滑动杆5复位后,将锁定部6锁紧,即完成滑动杆5的收纳。

如图3所示,锁定部6包括锁定板61,锁定板61的一端设置有抵触框架4一侧侧壁的挡板62,另一端设置有钩紧框架4另一侧侧壁的弹性卡钩63。锁定板61以及挡板62之间贯穿有固定孔7,固定孔7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71,固定杆71一端设置有拉环72且另一端设置有一对连接杆73。连接杆73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杆71,另一端铰接于弹性卡钩63的内侧壁。

当需要锁紧锁定部6时,将弹性卡钩63依次穿设过锁定孔46(参见图2)以及连接孔51(参见图2)后,再推动挡板62带动锁定板61沿着锁定孔46以及连接孔51的内壁滑动,此时锁定板61带动弹性卡钩63同步运动。当挡板62抵触于框架4(参见图2)的一侧侧壁时,弹性卡钩63恰好脱离锁定孔46,并弹开钩紧框架4的另一侧侧壁,此时即可实现锁定部6的锁紧。

当需要解除锁定部6时,拉动拉环72带动固定杆71沿着固定孔7向外运动,固定杆71拉动一对连接杆73的末端相互靠近,连接杆73拉动一对弹性卡钩63的端部相互靠近,直至弹性卡钩63脱离框架4外壁且嵌入锁定孔46内时,再拉动挡板62带动锁定板61向外运动,锁定板61带动弹性卡钩63沿着锁定孔46以及连接孔51的内壁向外滑动。直至弹性卡钩63完全脱离锁定孔46时,即可实现锁定部6的解除。

工作原理:当需要调整传输机构的高度时,通过双向螺杆12的转动,带动一对底座1以及支撑架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此时支撑架2带动滑轮21沿着滑槽42内壁滑动,并且一对滑轮21相互靠近或远离。同时滑槽42相对滑块向上或向下运动,利用滑槽42带动框架4以及传动辊41向上或向下运动,实现框架4以及传动辊41的高度调节,进而实现了整个传输机构的高度调节。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