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5614发布日期:2020-06-30 19:5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片状产品如玻璃片的传送方式通常是采用机械手上料,由机械手插架将玻璃片传送至指定位置。

然而,由于玻璃片是层叠设置的,玻璃片之间容易吸附在一起,当通过机械手取料时,很容易一次性取出多片玻璃片,造成传送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取料不够精准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每次只取一个工件,且取料精准的传送机构。

一种传送机构,包括:

升降装置,包括驱动件、导向件及托板,所述托板沿所述导向件的高度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导向件内,且所述托板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联动,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托板在所述导向件内滑动,所述托板上能够层叠放置多个工件;

吹气装置,设于所述导向件顶部,并用于向所述托板上的顶层的所述工件吹气使顶层的所述工件悬空;

取料装置,设于所述导向件上方,且能够将所述吹气装置吹起的所述工件吸附住;及

送料装置,用于将所述取料装置吸附住的所述工件传送至上料工位。

上述传送机构,通过升降装置能够稳定的将工件向上驱动,且能由吹气装置将顶层的工件吹起,使得顶层的那个工件悬空,这样取料装置朝向工件运动后,就能够将工件吸附住,取料装置将吸附住的工件放置于送料装置上,并通过送料装置将工件传送至上料工位。整个传送过程精准、稳定,且能够实现每次取出一个工件,不会出现一次性取出多个叠加在一起的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所述传动丝杆沿所述导向件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传动丝杆转动地设于所述导向件的外侧,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联动,所述托板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能够驱动所述传动丝杆转动,使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托板在所述导向件内滑动。通过伺服电机与传动丝杆配合能够实现对托板稳定的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导杆和连接件,所述导杆沿所述导向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设于所述导向件外侧,所述连接件滑动地穿设所述导杆,且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螺母、所述托板连接。使得托板沿导向件滑动得更加顺畅、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底板及围板,所述围板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围板的一端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围板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吹气装置,所述托板沿所述围板的高度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围板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板包括间隔围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及第四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相对,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相对,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及所述第四板体在所述底板上的位置可滑动调节,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及所述第四板体之间围成供所述托板滑动的滑动空间,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及所述第四板体中的至少一个板体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上设有所述吹气装置。可以很好的为托板的滑动提供导向空间,且使得吹气装置能够更加方便地将工件吹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个调节件,两个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及所述第四板体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板体上,且所述调节件能够将板体向中部抵压并固定,或者板体向外侧滑动后通过所述调节件固定。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很好的调节托板的滑动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板内部中空,所述吹气装置为设于所述围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的吹气孔,所述围板内部外接气管,通过所述吹气孔通气后将顶层的所述工件吹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围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并与所述升降装置电连接,所述工件到达指定高度后触发所述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向所述升降装置传送电信号并使所述升降装置停止驱动,且所述吹气装置向顶层的所述工件与下一个所述工件之间吹气。可以更加精准的驱动工件至对应的位置,并且吹气装置也能很好的将顶层的工件吹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联动,所述第一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吸盘朝向被吹起的所述工件运动,且使所述吸盘将所述工件吸附住,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联动,所述第二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吸盘运动至所述送料装置上方,且所述吸盘能够将所述工件松开使所述工件落至所述送料装置上。使得能够更加稳定的将吹起的工件吸附住,并且能够精准、稳定的将工件运送至送料装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架、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轮、被动轮及传送带,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于所述送料架上,所述主动轮及所述被动轮间隔的转动设于所述送料架上,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联动,所述传送带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被动轮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使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传送带转动的传送所述工件。能够稳定地将工件传送至上料工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送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传送机构中的升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传送机构中的取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升降装置;11、驱动件;12、导向件;121、底板;122、第一板体;123、第二板体;124、第三板体;125、第四板体;126、第一调节杆;127、第二调节杆;128、锁紧件;129、安装板;13、托板;14、传动丝杆;15、导杆;16、连接件;2、吹气装置;3、取料装置;31、第一气缸;32、第二气缸;33、吸盘;4、送料装置;41、送料架;42、第二伺服电机;43、主动轮;44、被动轮;45、传送带;5、工件;6、定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实施例中,一种传送机构包括升降装置1、吹气装置2、取料装置3及送料装置4。升降装置1能够将多个层叠的工件5向上驱动,当到达吹气装置2的位置时,由吹气装置2将顶层的工件5吹起,通过取料装置3将吹起的工件5吸附住,并传送至送料装置4上,最后通过送料装置4将工件5传送至上料工位。

具体地,升降装置1包括驱动件11、导向件12及托板13。托板13沿导向件12的高度方向滑动的设于导向件12内,且托板13与驱动件11的驱动端联动,驱动件11能够驱动托板13在导向件12内滑动,托板13上能够层叠放置多个工件5。吹气装置2设于导向件12顶部,取料装置3设于导向件12的上方,送料装置4位于导向件12的一侧,且送料装置4可以与导向件12的顶端并排设置。

该传送机构通过升降装置1能够稳定的将工件5向上驱动,且能由吹气装置2将顶层的工件5吹起,使得顶层的那个工件5悬空,这样取料装置3朝向工件5运动后,就能够将工件5吸附住,取料装置3将吸附住的工件5放置于送料装置4上,并通过送料装置4将工件5传送至上料工位。整个传送过程精准、稳定,且能够实现每次取出一个工件5,不会出现一次性取出多个叠加在一起的工件5。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1还包括传动丝杆14。传动丝杆1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驱动件11为伺服电机,传动丝杆14沿导向件12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传动丝杆14转动地设于导向件12的外侧,传动丝杆14的一端与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联动,托板13与螺母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能够驱动传动丝杆14转动,使螺母带动托板13在导向件12内滑动。通过伺服电机与传动丝杆14配合能够实现对托板13稳定的驱动。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1还包括导杆15和连接件16。导杆15沿导向件12的高度方向延伸的设于导向件12外侧,连接件16滑动地穿设导杆15,且连接件16分别与螺母、托板13连接。可以使得托板13沿导向件12滑动得更加顺畅、稳定。可以理解的是,导杆15可以设有两根,两根导杆15间隔设置,连接件16与两根导杆15滑动连接,使得传动丝杆14带动托板13滑动时更加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件12包括底板121及围板。围板呈两端开口的筒状,围板的底端设于底板121上,吹气装置2设于围板的顶端,托板13沿围板的高度方向滑动的设于围板内。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围板包括间隔围设于底板121上的第一板体122、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第一板体122与第三板体124相对,第二板体123与第四板体125相对,第一板体122、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在底板121上的位置可滑动调节,第一板体122、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之间围成供托板13滑动的滑动空间,第一板体122、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中的至少一个板体远离底板121的端部上设有吹气装置2。能够更加方便的围设呈供托板13滑动的空间,且板体在底板121上的位置可调,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工件5。

进一步地,导向件12还包括至少两个调节件。两个调节件设于第一板体122、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板体上,且调节件能够将板体向中部抵压并固定,或者板体向外侧滑动后通过调节件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均设有调节件,且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杆126、第二调节杆127、锁紧件128及安装板129,第一调节杆126与第二调节杆127水平位于底板121上方,且第一调节杆126与第二调节杆127上下间隔,并呈相互垂直设置,第一调节杆126和第二调节杆127均通过安装板129固定于底板121上。第二板体123和第四板体125活动穿设第一调节杆126,并能够通过锁紧件128拧紧固定,第三板体124活动穿设第二调节杆127,也能够通过锁紧件128拧紧固定。当需要调节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的相对位置时,只需要将锁紧件128拧出,就能够将第二板体123和第四板体125沿第一调节杆126滑动,将第三板体124沿第二调节杆127滑动,以调节供托板13滑动的滑动空间,调节好板体位置后,再将锁紧件128拧紧,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5。需要说明的是,锁紧件128可以是螺栓,将板体和调节杆上均设有配合的螺纹孔,螺栓朝螺纹孔内拧紧或向螺纹孔外拧出更加方便的调节各个板体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围板内部中空,吹气装置2为设于第一板体122、第二板体123、第三板体124及第四板体125中至少一个板体的顶端上的吹气孔,围板内部外接气管,通过吹气孔通气后将顶层的工件5吹起。

请参阅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传送机构还包括定位传感器6。定位传感器6设于围板的顶端上,并与伺服电机电连接,工件5到达指定高度后触发定位传感器6,定位传感器6向伺服电机传送电信号并使伺服电机停止驱动,且吹气装置2向顶层的工件5与下一个工件5之间吹气。可以更加精准的驱动工件5至对应的位置,并且吹气装置2也能很好的将顶层的工件5吹起。

请参阅图3,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取料装置3包括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及吸盘33。吸盘33与第一气缸31的驱动端联动,第一气缸31能够驱动吸盘33沿竖直方向朝向被吹起的工件5运动,且使吸盘33将工件5吸附住。第一气缸31与第二气缸32的驱动端联动,第二气缸32能够驱动第一气缸31带动吸盘33沿水平方向运动至送料装置4上方,且吸盘33能够将工件5松开使工件5落至送料装置4上。使得能够更加稳定的将吹起的工件5吸附住,并且能够精准、稳定的将工件5运送至送料装置4上。

请参阅图1,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送料装置4包括送料架41、第二伺服电机42、主动轮43、被动轮44及传送带45。第二伺服电机42设于送料架41上,主动轮43及被动轮44间隔的转动设于送料架41上,且主动轮43与第二伺服电机42的驱动端联动,传送带45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于主动轮43、被动轮44上,第二伺服电机42驱动主动轮43转动,使主动轮43带动传送带45转动的传送工件5。能够稳定地将工件5传送至上料工位。进一步地,第二伺服电机42为双轴电机,主动轮43、被动轮44及传送带45均设有两个,两个主动轮43分别与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连接,两个被动轮44分别与两个主动轮43的位置对应设置,且一个传送带45套设于一对主动轮43、被动轮44上。

在实际操作中,工件5具体可以使得玻璃片,吸盘33吸附第一个玻璃片到传送带45上后,第二伺服电机42驱动使得传送带45带动第一个玻璃片往前运动一端距离,然后吸盘33再吸附第二个玻璃片到传送带45上,并由第二伺服电机42驱动使得传送带45带动第二个玻璃片往前运动一端距离,依次按照前述方式操作,直到集满四片玻璃片后,由传送带45一起传送至上料位置,这样上料时就能一片一片的操作,更加精准的满足加工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的围板内能够放置600片玻璃片,加料时间间隔一小时,原本一人操作一台机,现可一人操作六台机。并且,该传送机构减少了机械内部空间占用,使机械外形尺寸小巧,减少占地面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