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头端轴类工件调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1531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头端轴类工件调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轴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端为平头另一端为圆头的轴用调头机。
【背景技术】
[0002]在轴类产品的加工行业中,当遇到两端不对称的轴,通常在加工过程中或加工完成后需将轴的两端进行同向规整,例如一端为平头另一端为圆头的轴,需将所有轴的平头端或圆头端均朝向同一个方向进行规整。目前都是靠人工进行手动挑选来规整的,耗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还有可能规整出错导致轴加工报废。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头端轴类工件调头装置,通过机械化替代人工实现轴的自动化调头规整,以提高轴的加工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圆头端轴类工件调头装置,包括基座、装配块、电磁推杆、微动开关、拨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电磁推杆包括壳体、电磁线圈、顶杆、第二弹簧和端盖,基座设有供轴工件平移通过的通道和供顶杆插入的通孔,拨杆通过装配块可上下翘动地设置于该通道的一端,拨杆的上端位于该通道内并与轴工件的端部配合,拨杆的下端与第一弹簧连接并与微动开关配合,微动开关与电磁线圈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磁线圈电信号通断,电磁线圈装设于壳体内,顶杆活动插设于电磁线圈的中部,顶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顶杆的第一端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端盖相抵,顶杆的第二端穿过壳体伸入通孔内,顶杆的第二端还设有与电磁线圈配合的磁性部件。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0007]本发明为轴工件(一端为圆头另一端为平头的轴)自动调头装置,当轴工件的圆头端朝前进入通道时,由于轴工件的圆头端具有球面导向作用,轴工件的圆头端不会被拨杆的上端卡住,因此轴工件可顺利通过拨杆的上端。而当轴工件的平头端朝前进入通道时,轴工件的平头端与拨杆上端是平面抵接,因而轴工件可翘动拨杆,使拨杆的下端触发微动开关,进而使电磁线圈通电,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并将顶杆第二端的磁性部件吸起,从而使顶杆克服第二弹簧的弹性力向上顶起,使得顶杆的第一端伸出通孔外并将轴工件顶出通道;当轴工件掉出通道后,轴工件的平头端不再抵接拨杆的上端,此时拨杆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使得拨杆的下端脱离微动开关的抵接,微动开关将电磁线圈的电信号断开,电磁线圈失去磁力,顶杆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使得顶杆的第一端缩回通孔内。通过上述工作过程,轴工件从基座端部输出的均为圆头端朝前,而从基座旁侧顶出的均为平头端朝前,因而本发明通过机械化替代人工实现轴的自动化调头规整,提高轴的加工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发明所述顶杆缩回所述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发明所述顶杆顶出所述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基座;2:装配块;3:电磁推杆;4:微动开关;5:拨杆;6:第一弹簧;7:轴工件;8:通道;9:通孔;10:顶杆;11:电磁线圈;12:壳体;13:第—■弹費;1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6]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
[0017]一种圆头端轴类工件调头装置,包括基座1、装配块2、电磁推杆3、微动开关4、拨杆5和第一弹簧6,电磁推杆3包括壳体12、电磁线圈11、顶杆10、第二弹簧13和端盖14。电磁推杆3和微动开关4设置于基座I上,装配块2设置于基座I的一端,拨杆5设置于装配块2与基座I之问,装配块2的作用是将拨杆5可上下翘动地设置基座I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装配块2与基座I相接的端面形成有用于容置拨杆5的容置槽,拨杆5的两侧设有销柱,容置槽的两侧壁设有与两销柱匹配的销槽,拨杆5通过其销柱与该销槽的配合可上下翘动地装设于容置槽内。
[0018]基座I设有供轴工件7平移通过的通道8和供顶杆10插入的通孔9,拨杆5通过装配块2可上下翘动地设置于该通道8的一端,拨杆5的上端位于该通道8内并与轴工件7的端部配合,这里所述的配合是指:轴工件7的圆头端通过拨杆5的上端时,利用其圆头端的球面导向可顺利地通过,而不会被拨杆5的上端卡住,也不会翘动拨杆5 ;而轴工件7的平头端通过拨杆5的上端时,轴工件7的平头端与拨杆5的上端为面接触,使得轴工件7的平头端会抵住拨杆5的上端,从而会翘动拨杆5。
[0019]拨杆5的下端与第一弹簧6连接并与微动开关4配合,这里所述的配合是指:当拨杆5未被翘动时,拨杆5的下端在第一弹簧6的弹性力作用下远离微动开关4,微动开关4处于断开状态,当拨杆5被翘动时,拨杆5的下端克服第一弹簧6的弹性力抵接微动开关4,微动开关4处于导通状态。微动开关4与电磁线圈11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磁线圈11电信号通断。
[0020]电磁线圈11装设于壳体12内,顶杆10活动插设于电磁线圈11的中部,顶杆10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3,顶杆10的第一端在第二弹簧13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端盖14相抵,顶杆10的第二端穿过壳体12伸入通孔9内,顶杆10的第二端还设有与电磁线圈11配合的磁性部件,这里所指的配合是指:当电磁线圈11未通电时如图4所示,电磁线圈11未产生磁力,顶杆10第二端的磁性部件在第二弹簧13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端盖14抵接,使得顶杆10的第一端缩回通孔9内,当电磁线圈11通电时如图5所示,电磁先群产生磁力,顶杆10第二端的磁性部件克服第二弹簧13的弹性力被电磁线圈11吸起,使得顶杆10的第一端顶出通孔9外。
[0021]本发明为轴工件7 ( 一端为圆头另一端为平头的轴)自动调头装置,轴工件7通过传送带连续地进入基座I的通道8内,当轴工件7的圆头端朝前进入通道8时,由于轴工件7的圆头端具有球面导向作用,轴工件7的圆头端不会被拨杆5的上端卡住,因此轴工件7可顺利通过拨杆5的上端。而当轴工件7的平头端朝前进入通道8时,轴工件7的平头端与拨杆5上端是平面抵接,因而轴工件7可翘动拨杆5,使拨杆5的下端触发微动开关4,进而使电磁线圈11通电,电磁线圈11通电产生磁力并将顶杆10第二端的磁性部件吸起,从而使顶杆10克服第二弹簧13的弹性力向上顶起,使得顶杆10的第一端伸出通孔9外并将轴工件7顶出通道8 ;当轴工件7掉出通道8后,轴工件7的平头端不再抵接拨杆5的上端,此时拨杆5在第一弹簧6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使得拨杆5的下端脱离微动开关4的抵接,微动开关4将电磁线圈11的电信号断开,电磁线圈11失去磁力,顶杆10在第二弹簧13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使得顶杆10的第一端缩回通孔9内。通过上述工作过程,轴工件7从基座I端部输出的均为圆头端朝前,而从基座I旁侧顶出的均为平头端朝前,因而本发明通过机械化替代人工实现轴的自动化调头规整,提高轴的加工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圆头端轴类工件调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装配块、电磁推杆、微动开关、拨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电磁推杆包括壳体、电磁线圈、顶杆、第二弹簧和端盖,基座设有供轴工件平移通过的通道和供顶杆插入的通孔,拨杆通过装配块可上下翘动地设置于该通道的一端,拨杆的上端位于该通道内并与轴工件的端部配合,拨杆的下端与第一弹簧连接并与微动开关配合,微动开关与电磁线圈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磁线圈电信号通断,电磁线圈装设于壳体内,顶杆活动插设于电磁线圈的中部,顶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顶杆的第一端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端盖相抵,顶杆的第二端穿过壳体伸入通孔内,顶杆的第二端还设有与电磁线圈配合的磁性部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头端轴类工件调头装置,包括基座、装配块、电磁推杆、微动开关、拨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电磁推杆包括壳体、电磁线圈、顶杆、第二弹簧和端盖,基座设有通道和通孔,拨杆翘动地设置通道的一端,拨杆的上端与轴工件的端部配合,拨杆的下端与第一弹簧连接并与微动开关配合,微动开关与电磁线圈电连接,电磁线圈装设于壳体内,顶杆活动插设于电磁线圈的中部,顶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顶杆的第一端与端盖相抵,顶杆的第二端伸入通孔内,顶杆的第二端还设有与电磁线圈配合的磁性部件。本发明通过机械化替代人工实现轴的自动化调头规整,提高轴的加工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IPC分类】B65G47-24
【公开号】CN104528343
【申请号】CN201410779313
【发明人】张丽, 阳溶冰
【申请人】宁波高新区辉门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