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308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拉链牙线收纳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尤其应用于拉链牙线的收纳。现有的绕线机大多数不带有校正机构,使拉链牙线缠绕在工件上时,贴合程度低。部分设有校正机构的绕线机,其校正机构不具有调节功能,使绕线机构的适用范围较窄。而且,现有的绕线机下料机构料嘴不具有应力结构,使拉链牙线经下料机构缠绕到工件上时,采用刚性力排线,容易出现缠绕不均匀或者损坏拉链牙线等现象。
[0003]显然现有的绕线机校正及下料机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拉链牙线缠绕时贴合程度,采用柔性力排线的绕线机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机构,包括校正轮组、导料机构、滚筒和滚筒驱动机构;所述校正轮组包括校正轮组基板,以及可旋转安装于校正轮组基板上的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第四导轮和矫形轮,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沿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导轮设于第一导轮的下侧,所述第四导轮设于第二导轮的下侧,所述矫形轮设于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之间;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三导轮的配合部、所述第二导轮和第四导轮的配合部以及矫形轮的上侧为线材输送面;所述矫形轮的上侧高于第一导轮和第三导轮的配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导轮和第四导轮的配合部;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基座、连接杆和料嘴,所述连接杆的首端与所述导料基座铰接,使连接杆可沿上下方向往复摆动;所述料嘴设于所述连接杆的末端,所述料嘴的下端设有料孔,所述料嘴设于滚筒的上侧;所述滚筒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滚筒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滚筒周期性轴向平移运动的平移驱动机构。
[000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7]滚筒在旋转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运动,同时周期性轴向平移运动;需要缠绕至滚筒上的拉链牙线首端连接至滚筒上,在滚筒的带动下经第一导轮和第三导轮之间的输送面进入绕线机构后,依次经过矫形轮的输送面、第二导轮和第四导轮之间的输送面,由于所述矫形轮的上侧高于第一导轮和第三导轮的配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导轮和第四导轮的配合部,因此牙线穿过校正轮组后实现矫形;矫形后输送至导料机构,经导料机构导引缠绕在滚筒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绕线机构设有矫形轮,由所述矫形轮与各个导轮的配合下,使输送经过所述校正轮组的拉链牙线发生弯折,这样缠绕到滚筒上时,贴合程度更高。所述导料机构的设置方式,使拉链牙线缠绕到滚筒时能采用柔性力排线,避免拉链牙线被拉伤、拉坏。
[0009]进一步的,所述校正轮组基板上设有调节所述矫形轮的高度位置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所述矫形轮的高度可以使拉链牙线形成不同的弯曲程度,以适配不同滚筒的弧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校正轮组还设有可旋转安装于第一导轮上游并与其配合的第五导轮,所述第五导轮与第一导轮的配合部高于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三导轮的配合部。所述第五导轮的设置为拉链牙线输送进第一导轮和第三导轮前提供导向功能,使拉链牙线输送更顺畅。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有料嘴座,所述料嘴座设有下侧开口的料嘴安装腔,所述料嘴的上部安装在所述料嘴安装腔内,所述料嘴上端与所述料嘴座铰接,使料嘴可沿滚筒的轴向往复摆动;所述料嘴座两侧对称设有使所述料嘴复位的料嘴复位机构。所述料嘴与所述料嘴座的铰接结构以及料嘴复位机构的配合设置,使料嘴下料时能实现柔性排线,避免拉链牙线被拉伤、拉坏。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料嘴复位机构包括设于料嘴座侧壁的弹性件通孔、顶块、弹簧和复位调节螺钉,所述顶块的内端穿过所述弹性件通孔抵顶所述料嘴侧部,所述弹簧设于顶块的外端和复位调节螺钉的内端之间并弹性向内推压所述顶块,所述复位调节螺钉用于调节所述弹簧向内推压的压力的大小。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滚筒轴向平移运动方向的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基座和换向触动杆,所述换向触动杆末端与所述换向基座铰接;所述滚筒的两端设有限位面,所述换向触动杆的首端伸入所述限位面内;所述换向触动杆的两侧设有触动杆复位机构,复位后换向触动杆位于换向基座中间。所述换向触动杆的两侧设有限定其活动范围的换向触发开关;所述换向触动杆触发所述换向触发开关时,所述滚筒轴向平移运动换向。所述换向机构的结构简单,配有复位机构,使换向机构反应敏捷,故障几率少。
[0014]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触发开关外侧设有极限触发开关,所述换向触动杆触发所述极限触发开关时,整机停机。极限触发开关的设置,能防止滚筒摆动脱离设定轨迹,造成机构损坏。
[0015]进一步的,所述触动杆复位机构为对称设于所述换向触动杆两侧的弹性抵顶复位机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校正轮组的上游设有竖向游动拉紧线材的重锤装置,所述重锤装置的线材输送面高于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三导轮的线材输送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料孔形状为Y型,使料孔外形与所输送的拉链牙线形状更适配,即可在排线时保证型线不会摆动太大,起牵引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绕线机构的整装图;
[0019]图2为校正轮组的主视图;
[0020]图3为导料机构的侧视图;
[0021]图4为导料机构的剖面图;
[0022]图5为料嘴的剖面图;
[0023]图6为未校正拉链牙线的主视图;
[0024]图7为校正后拉链牙线的主视图;
[0025]图8为换向机构的状态图1
[0026]图9为换向机构的状态图2
[0027]图10为换向机构的状态图3
[0028]图11为A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绕线机构,包括校正轮组1、导料机构2、滚筒3和滚筒驱动机构(图中未示);所述校正轮组I包括校正轮组基板100,以及可旋转安装于校正轮组基板100上的第一导轮101、第二导轮102、第三导轮103、第四导轮104和矫形轮105,所述第一导轮101和第二导轮102沿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导轮103设于第一导轮101的下侧,所述第四导轮104设于第二导轮102的下侧,所述矫形轮105设于第一导轮101和第二导轮102之间;所述第一导轮101和第三导轮103的配合部、所述第二导轮102和第四导轮104的配合部以及矫形轮105的上侧为线材输送面。所述矫形轮105的上侧高于第一导轮101和第三导轮103的配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导轮102和第四导轮104的配合部。所述滚筒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滚筒3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滚筒周期性轴向平移运动的平移驱动机构。
[003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2]滚筒3在旋转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运动,同时周期性轴向平移运动;需要缠绕至滚筒3上的拉链牙线X首端连接至滚筒3上,在滚筒3的带动下经第一导轮101和第三导103论之间的输送面进入绕线机构I后,依次经过矫形轮105的输送面、第二导轮102和第四导轮104之间的输送面,由于所述矫形轮105的上侧高于第一导轮101和第三导轮103的配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导轮102和第四导轮104的配合部,因此牙线X穿过校正轮组I后实现矫形;矫形后输送至导料机构2,经导料机构2导引缠绕在滚筒3上。
[0033]参见图1、图2、图6和图7,现有的绕线机构不具有校正轮组I,若未经校正,拉链牙线X形状如图6中所示,没有形成与滚筒3形状对应的弯曲,这样缠绕至滚筒3上时,贴合程度不高,容易出现布线不整齐,叠线的情况从而导致拉链X牙线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绕线机构设有矫形轮105,由所述矫形轮105与各个导轮的配合下,使输送经过所述校正轮组I的拉链牙线X发生与与滚筒3形状对应弯曲,这样缠绕到滚筒3上时,贴合程度更高。使绕线机构的布线整齐,减少叠线等损坏拉链牙线X的情况。
[0034]参见图3、图4和图5,所述导料机构2包括导料基座201、连接杆202和料嘴203,所述连接杆202的首端与所述导料基座201铰接,使连接杆202可沿上下方向往复摆动;所述料嘴203设于所述连接杆202的末端,所述料嘴203的下端设有Y形的料孔203A,所述料嘴203设于滚筒3的上侧;所述导料机构2的设置方式,使连接杆202在布线时可以根据外力而上下摆动,使拉链牙线X缠绕到滚筒3时能采用柔性力排线,避免拉链牙线X被拉伤、拉坏。所述连接杆202的末端设有料嘴座204,所述料嘴座204设有下侧开口的料嘴安装腔204A,所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