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53704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自动上料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能够实现自动卸料的斗提机。
【背景技术】
[0002]自动上料机械在连续化工业生产线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间歇式自动上料机械由于其载量大、喂料精确等特点,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应用较广。由于自动上料机械在工业生产流程中一般位于最初环节,行业对于自动上料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104192581A所公开的一种料斗通过设置摆动架,实现了在不倾斜料斗主体的前提下有效卸料,但该种料斗的摆动架需要独立设置驱动装置,且其结构较为复杂,在技术上尚有优化空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节能的斗提机。
[000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包括支架、料斗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料斗设有卸料口、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料斗通过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可移动地设置于导轨,所述的卸料口设有卸料门,所述的卸料门一端为铰接于卸料斗的旋转端、另一端为可向下旋转打开的卸料端,所述的卸料端设有第三轮组,所述的第三轮组可沿导轨滑动,所述的导轨设有可供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通过、并使第三轮组落入的缺口,第三轮组落入该缺口时卸料门开启,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料斗沿导轨移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料斗还设有围挡,所述的围挡由料斗外壁向下延伸并包裹卸料
□O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绞盘、滑轮组、固定耳和缆索,所述的绞盘设置于电机的主轴,所述的滑轮组包括设置于支架的定滑轮和设置于料斗的动滑轮,所述的固定耳固定设置于支架,所述的缆索的第一端设置于绞盘、依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第二端与固定耳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轨的缺口处还设有衔接板,所述的第三轮组落入缺口时由该衔接板承托。
[0009]进一步的,还设防坠落的保险装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轨倾斜设置于支架。
[0011]一种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1,将物料装入位于导轨下端的料斗;
[0013]步骤2,驱动装置驱动料斗沿导轨向上移动,经过导轨上的缺口时第一轮和第二轮组通过该缺口、第三轮组落入该缺口,卸料门开始向下旋转打开,卸料口开始卸料;
[0014]步骤3,料斗继续向上移动至卸料门完全打开时停止,卸料口继续卸料;
[0015]步骤4,卸料完成,驱动装置驱动卸料斗沿导轨向下移动,卸料门向上旋转至卸料口完全关闭,第三轮组从缺口处脱出并随料斗沿导轨向下移动;
[0016]步骤5,卸料斗移动至导轨下端,回到步骤I进行下一次操作。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轨的缺口处设有衔接板,步骤2-4中,第三轮组落入缺口时由该衔接板承托。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绞盘、滑轮组、固定耳和缆索,所述的绞盘设置于电机,所述的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固定设置于支架,动滑轮设置于料斗,所述的固定耳设置于支架,缆索的一端连接绞盘、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电机通过缆索驱动料斗沿导轨上下移动。
[0019]进一步的,还设有防坠落的保险装置。
[0020]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可取的有益效果是:一是通过在料斗下部设置卸料门,实现了不倾斜料斗即可卸料的功能,有效简化了设备的结构;二是通过在导轨上设置与第三轮组相适应的缺口,实现了卸料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开闭的功能,在简化设备结构的同时节约了能耗;三是安全性能好、提升效率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的整机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中轨道及料斗部分的后视图。
[0023]图3是本发明中料斗部分的后视图。
[0024]图4是本发明中料斗部分的侧视图。
[0025]图5是本发明中料斗部分去除围挡、卸料门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该种升降料斗的结构参见图1-图5所示,其中:图1本发明的整机示意图,图中料斗部分位于导轨上端;图2为本发明中导轨及料斗部分的后视图,图中料斗部分位于导轨下端;图3-图5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该种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包括支架1、导轨2、料斗3、驱动装置4和保险装置5,导轨2倾斜布置于支架1,料斗3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导轨2,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料斗3沿导轨2滑动,保险装置5用于防止料斗3意外脱落。
[0028]支架I上设有用于与驱动装置4连接的固定耳11。
[0029]导轨2设有缺口 21和衔接板22,缺口 21和衔接板22用于与料斗3配合以实现自动卸料功能。
[0030]料斗3上设有第一轮组31、第二轮组32、围挡33、卸料口 34、卸料门35和第三轮组36。其中:第一轮组31设置于料斗3外壁;围挡33由料斗3的外壁向下延伸并包裹住卸料口 34 ;第二轮组设置于围挡33 ;卸料口 34设置于料斗3下部;卸料门35设置于卸料口34处,其一端为铰接于卸料口 34的旋转端351、另一端为可向下打开并卸料的卸料端352 ;第三轮组36设置于卸料门35的卸料端352。料斗3由第一轮组31和第二轮组32承载并可沿导轨2上下移动,卸料门35跟随料斗、通过第三轮组36可沿导轨2上下移动。导轨2的缺口 21可供第一轮组31和第二轮组32通过,第三轮组36可落入缺口 21并由衔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