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和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1713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和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特别是涉及在环形扶手的连接部中使用的垫布的形状。
【背景技术】
[0002]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以预先通过挤压成型而一并成型的带状成型物为基础来制作。带状成型物被切断为顾客指定的长度后被连接成环状,因此,在环形扶手中存在连接部。环形扶手由复合材料(帆布、热塑性树脂等)构成。环形扶手的接缝是将热塑性树脂部件再熔接而连接起来的。为了满足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强度,并且为了保护环形扶手的背侧的接缝,一般将垫布粘接至连接部的帆布面上。
[0003]如果以覆盖整个帆布面的方式将长方形形状的垫布粘接于环形扶手的背侧,则与环形扶手的主体部相比较,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刚性变得非常高。由于在垫布的粘接部的边界会产生局部的刚性变化,因此,在使环形扶手弯曲时,应力局部集中在垫布的粘接部的边界。其结果是,在环形扶手的连接部发生垫布的剥离,龟裂和破坏以此处为起点在扶手主体上不断发展。
[0004]公开了多个以延长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寿命为目标的方案。作为其中的一个,已知具有将带基材的两端对接并接合在一起的带结构的环形带。带基材的两端相对于带周向被切断成倾斜状。其特征在于,这些倾斜部的锐角端具有圆弧(例如专利文献I)。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619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是由预先通过挤压成型而一并成型的带状成型物来制作的。为了将带状成型物连接成环状,在环形扶手上存在连接部。环形扶手的接缝是通过对热塑性树脂部件进行再熔接而连接在一起的。扶手背侧的帆布面保持连接部裸露的状态。以加强帆布的连接和保护帆布面的接缝为目的,以遮住连接部的方式粘接垫布。如果以覆盖扶手背侧的整个帆布面的方式粘接长方形形状的垫布,则与环形扶手的主体部相比较,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刚性变得非常高。
[0010]如果在垫布的粘接部的边界产生局部的刚性变化,则在使环形扶手弯曲时,应力会局部集中在垫布的粘接部边界。其结果是,当环形扶手在扶手驱动时通过驱动部时、或通过从上升方向朝向下降方向转变的部分的圆弧部时,由于正弯曲和反弯曲,应力集中于连接部的垫布的粘接部边界。由于重复这些动作而产生垫布的剥离,并以此处为起点而导致扶手主体的龟裂、破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对接结合的环形扶手中的连接部剥离的技术。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发明的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具备:热塑性树脂部件,其夹着平坦部而形成有相对置的第I弯曲部和第2弯曲部,并且接缝在连接部处被熔接起来;平织布,其粘接在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内侧,覆盖平坦部、第I弯曲部和第2弯曲部;第I垫布,其配置在连接部的第I弯曲部侧,具有底部和渐扩部;以及第2垫布,其配置在连接部的第2弯曲部侧,具有底部和渐扩部。第I垫布的渐扩部从平织布之上粘接于第I弯曲部的内侧,第2垫布的渐扩部从平织布之上粘接于第2弯曲部的内侧。
[0013]发明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刚性与平坦部相比增加。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垫布的剥离,具有延长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形扶手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侧视图。
[0018]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垫布的形状的展开图。
[0019]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0020]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0021]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0022]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垫布的形状的展开图。
[0023]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0024]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垫布的形状的展开图。
[0025]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0026]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垫布的形状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自动扶梯和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0028]实施方式I
[0029]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全景的结构图。自动扶梯100由环形扶手10、机房50、梯级51、主框架52、梯级驱动链条55、主轴56、驱动器57、面板58等构成。主框架52架设在相邻的上下层地面之间,支承自动扶梯的自重和乘客载荷。通过主轴56的旋转,使得多个梯级51连续移动。驱动器57设置在自动扶梯100的机房50中。驱动器57的驱动力通过驱动链条被传递至主轴56。梯级51被连结成环状。主轴56的转动通过梯级驱动链条55被传递至梯级51。自动扶梯100的乘客在升降时辅助性地使用环形扶手10。面板58是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而设置的。
[0030]图2是示出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的结构的剖视图。环形扶手10由预先通过挤压成型而一并成型数百米的带状成型物制作而成。带状成型物被切断为顾客指定的长度,并被连接成环状。如果观察截面形状,则环形扶手10具有耳部(第I弯曲部)4x、耳部(第2弯曲部)4y以及主体部(平坦部)9。耳部4x和耳部4y夹着主体部(平坦部)9形成,并以向外突出的方式弯曲。热塑性树脂部件I的内侧(背侧)被帆布2整周地覆盖,该帆布2是对棉、麻进行平织而成的厚布。耳部4x和耳部4y彼此对置,且分别具有上表面4a。耳部4由预先成型的热塑性树脂部件I和帆布2构成,并且成型为与环形扶手的形状一致。
[0031]图3是示出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侧视图。环形扶手10的连接部由热塑性树脂部件1、帆布2、垫布3等构成。在环形扶手10中必然存在一处连接部6。环形扶手10是将带状成型物斜着切断后对接结合而成的,因此,垫布3以遮住该斜切口(接缝)6a的方式配置在耳部4的内侧。切口(接缝)6a通过再熔接热塑性树脂部件I而连接起来。为了满足连接部6的强度,并且为了保护扶手背侧的帆布面的接缝,将垫布3粘接在环形扶手10的连接部6。
[0032]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垫布的形状的展开图。实施方式I的垫布3具有渐扩部3a和底部3b。渐扩部3a具有从底部3b朝向上方(敞开侧)逐渐扩展的形状。底部3b具有梯形的形状。垫布3以在从耳部4的外侧至耳部4的内表面的范围内与环形扶手10的形状一致的方式粘接于帆布2上。将垫布形状中的带有角度的部分7、即渐扩部3a沿着环形扶手的耳部4的上表面4a和耳部4的内表面的圆弧形状部分进行配置,并从帆布2上进行粘接。底部3b被配置成覆盖主体部(平坦部)9,并从帆布2上进行粘接。也可以将底部3b沿着耳部4的内表面的圆弧形状部分进行配置。
[0033]图5是示出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剖视图。耳部4由预先成型的热塑性树脂部件I和帆布2构成,并且成型为与环形扶手的形状一致。垫布3以在从耳部4的外侧(上表面4a)至耳部4的内表面的范围内与环形扶手的形状一致的方式粘接于帆布2上。垫布3并没有连续地覆盖环形扶手10的平面状的主体部9,而是分别粘接在两端的耳部4x和耳部4y上。S卩,在连接部6的耳部4x侧配置有垫布3x。同样,在连接部6的耳部4y侧配置有垫布3y。
[0034]在环形扶手的结构上,由于两侧的耳部4的刚性比平面状的平坦部(主体部9)的刚性高,因此将垫布3粘接于环形扶手10的耳部4。在环形扶手通过驱动部时、或通过从上升方向朝向下降方向转变的部分的圆弧部时,对应于正弯曲和反弯曲,在环形扶手中产生应力。关于应力的分布,在两侧的耳部4产生的应力比在主体部(平坦部)9产生的应力高。由此,没有将垫布连续地设置至环形扶手的平面状的主体部。通过将垫布3独立地粘接于两端的耳部4x和耳部4y,能够确保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强度。
[0035]图6是示出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俯视图。垫布3的粘接部位设置在将环形扶手的主体部9对接而成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6的耳部4的接缝覆盖的位置。垫布形状中的带角度的部分7沿着环形扶手的耳部4的上表面4a和耳部4的内表面的圆弧形状部分设置并粘接。为了将垫布3的尺寸抑制为最小,切口 6a从连接部6的中心偏移。
[0036]这样,与环形扶手的连接部6的耳部4的上表面4a和耳部4的内表面的圆弧形状部分接触的垫布3的形状成为带角度的部分7的形状,因此,从环形扶手的长度方向截面观察的、垫布3粘接于帆布2上的面积朝向长度方向而逐渐变化。环形扶手的刚性的变化也能够朝向长度方向而逐渐变化,不会以垫布的粘接部边界的横截面的I个部位为起点急剧变化。
[0037]另外,通过将垫布分割开并粘接于横截面两端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