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纸装置及输纸方法_3

文档序号:9692402阅读:来源:国知局
立设置于纸张60的后端侧的挡纸器203的位置根据纸张60的长度L而调整。因此,出口侧辊43能够如图中的箭头方向移动,以便能够对应挡纸器203的位置而调整出口侧辊43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传送带张紧辊44能够对应出口侧辊43所移动的位置而上下移动。传送带41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导向辊46。
[0052]输送机40的输送面(传送带41的外周面上侧)低于供给辊30的下辊30b的上端。由此,构成为能够从上方的供给辊30依次将后续的纸张送出到传送带41上的纸张60的上面,因此能够使多张纸张60轻松地重叠在传送带41上。
[0053]在比传送带41更靠近上方且一对供给辊30的出口部,为了使纸张60容易掉落在传送带4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纸张60及传送带41吹气的鼓风机47。并且,在输送机40的上侧配置有多列压力辊48,以防输送到传送带41上的纸张60的姿势错乱。
[0054]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输纸装置1的输纸方法进行说明。在此,为了区分每张纸张60,用符号61?63进行说明。
[0055]输纸装置1利用纸张供给机构20将堆积在输纸台10上的纸张60从最上面的一张开始逐一送出。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输送机40上,在先被输送到输送机40的纸张61的上侧局部重叠下一张纸张62(叠放),并供给到印刷机的输纸部200。供给辊30的动作对于实现这种纸张60的供给、输送状态发挥重要作用。
[0056]在供给辊30的上辊30a与下辊30b之间(以下还称为辊与辊之间),先被供给到供给辊30的纸张61的后端通过辊与辊之间之后,送入下一张纸张62的前端。否则有可能因纸张61的后端与纸张62的前端碰撞而导致纸张61、62堵在辊与辊之间。
[0057]作为防止纸张61的后端与纸张62的前端碰撞的方法之一,将通过纸张供给机构20送入纸张60的进给速度调慢。然而,若调整纸张供给机构20送入纸张60的进给速度,则送入一张纸张60时所需的时间会比以往变长。因此,从输纸装置的工作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将纸张供给机构20送入纸张60的进给速度设为与以往相同,从而防止纸张60堵在供给辊30的辊与辊之间。因此,在本发明中将供给辊30设为能够对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进行加速和减速的变速辊。
[0058]供给辊30的上辊30a与下辊30b承担一种在该部分(供给辊30)使前一张纸张61的后端与下一张纸张62的前端不相干扰(成为卡纸的状态),且以隔着规定间隔的状态逐一将纸张60的后端为止可靠地送入到输送机40上的作用。
[0059]作为一例,纸张供给机构20将纸张60送入供给辊30的速度(以下,还称为进给速度)设为与输送机40向印刷机的输纸部200的料仓201送入纸张60的纸张移动速度相同。换算成吸盘21b输送最上部的1张纸张60的每一循环的前进量时,该纸张供给机构20送入纸张60的进给速度小于纸张60的长度L,且大致为纸张60的长度L的50%左右。
[0060]从纸张供给机构20接收纸张61,并咬住纸张61的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与纸张供给机构20送入纸张60的速度相同时,在前一张纸张61的后端通过上辊30a与下辊30b之间之前,下一张纸张62的前端就碰到该纸张61的后端而导致上辊30a与下辊30b之间堵塞。因此,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比纸张供给机构20的进给速度更快。例如需要将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设为纸张供给机构20的进给速度的200?300%以上。然而,将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简单地设为纸张供给机构20的进给速度的200?300%以上时,会使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与纸张供给机构20的进给速度产生很大的速度差,而有可能产生如下不良情况。
[0061 ] 考虑纸张60从纸张供给机构20交接到上辊30a及下辊30b的情形,若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与纸张供给机构20的进给速度之间的速度差较大,则难以从纸张供给机构20顺利交接到供给辊30,且有可能在该交接阶段使纸张60弯曲或因上述速度差而在纸张60的表面(以下,还称为纸面)产生摩擦,或产生纸面的摩擦痕迹和表层剥离。
[0062]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输纸装置I通过将供给辊30设为变速辊,从而在纸张供给机构20输送I张纸张60的I个循环内改变供给辊30的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由此消除上述不良情况。
[0063]S卩,使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在供给辊30接收纸张61时与纸张供给机构20的进给速度一致,在供给辊30接收纸张61之后,在纸张61的后端被纸张供给机构20释放之时提速,在下一张纸张62到来之前使纸张61的后端通过,在下一张纸张62到来之前再减速至纸张供给机构20的进给速度并使其一致。
[0064]通过调整如上所述的供给辊30的周向速度,供给辊30逐一咬住位于输纸台10的最上部的纸张60,并送出到输送机40上。
[0065]在输送机40上,在通过供给辊30先被送出的纸张61上重叠下一个被送出的纸张62,以此重复(在前一个纸张60上局部重叠后一张纸张60),由此连续地局部重叠多张纸张60。因此,与其降低从供给辊30送出的纸张60的速度即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此时为平均周向速度),不如降低输送机40的传送带41的移动速度(即输送机40的输送速度)。先被送出的纸张61与接下来要送出的纸张62之间的重叠状态通过根据纸张61、62的尺寸(长度L)来控制输送机40的传送带41的移动速度而得到适当的调整。
[0066]在此,上述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平均周向速度是指从咬住纸张供给机构20送出的纸张60(接收)之后,通过纸张供给机构20咬住(接收)下一个被送出的纸张60为止的期间内发生变速的周向速度在相应期间内的平均时间周向速度。
[0067]例如,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平均周向速度在换算成纸张供给机构20的纸张进给速度即吸盘21b输送最上部的I张纸张60的每I循环的纸张60的前进量(以下还将此称为“纸长度Ls”。)时为:纸长度Ls =纸长度L+规定间隔(大约50mm左右)。
[0068]相对于这种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平均周向速度,通过将输送机40的传送带41的移动速度设为小于作为上述每I循环的纸张前进量的纸长度Ls,从而在输送机40上使纸张61与纸张62局部重叠,并且,依次重叠多张纸张60,以达到纸张62与纸张63局部重叠的状态。
[0069]另外,将输送机40的传送带41的移动速度作为其他条件,例如根据纸张60的状态,具体而言为大小、厚度、重量等来进行变更,从而可任意改变纸张60的重叠量。
[0070]将纸张60从输送机40逐一掉落到印刷机的输纸部200的料仓201。此时,纸张60只要在输送机40上呈局部重叠的状态,则纸张61的后端被下一张纸张62压住,因此能够以更趋近水平的姿势稳定地掉落。
[0071]关于利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输纸装置1的输纸方法,根据图2A?图2F对用于使前一张纸张61与下一张纸张62局部重叠在输送机40上的各构成要件的动作进行说明。
[0072]图2A?图2F中的纸张供给机构20与现有装置同样为通过吸附纸张60的后部之后移送到供给辊30的装置。
[0073]首先,如图2A所示,使纸张供给机构20的吸盘21a降落到层叠在输纸台10(参考图1)的纸张60中最上部的纸张61,并通过抽吸栗22(参考图1)的动作,从而将吸盘21a内部设为负压而吸附纸张61之后使该吸盘21a上升,以抬起纸张61。
[0074]接着,如图2B所示,以与吸盘21a同样的方式将吸盘21b内部设为负压,利用吸盘21b保持被抬起的纸张61之后,利用抽吸栗22的排气向吸盘21a输送吹气,从吸盘21a脱离纸张61。
[0075]然后,如图2C所示,在利用吸盘21b保持的状态下,使纸张61前进(图中为向左移动),从而移送到供给辊30的上辊30a与下辊30b之间。上辊30a的下端与下辊30b的上端之间的间隔能够根据纸张61的厚度变更。
[0076]接着,如图2D所示,纸张61到达上辊30a与下辊30b之间之后,利用上辊30a与下辊30b咬住纸张61并送出到输送机40。上辊30a与下辊30b的周向速度在接收纸张61时被调整为与吸盘21b的移动速度相同。吸盘21b在上辊30a及下辊30b咬住纸张61之后与吸盘21a同样放开纸张61,并后退移动到待机位置。
[0077]接着,如图2E所示,对咬住纸张61之后的上辊30a与下辊30b的周向速度进行提速,从而在开始向输纸辊30输送下一张纸张62之前将纸张61排出到输送机40。输送机40的速度即传送带41的移动速度比供给辊30的上辊30a及下辊30b的周向速度慢,以便使多张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