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动绞盘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64762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离合齿轮与第一齿轮5连接或者与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立而连接,1?合器的输出?而作为双驱动单兀的输出?而。
[0020]本例中,减速装置1、卷扬筒2、双驱动单元自左向右依序分布,各部分均与机架21连接,减速装置1、卷扬筒2以及绞盘上的刹车结构、过载结构等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比如,减速装置I包括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传动机构(比如传动杆),传动机构上设置刹车结构和过载结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设于卷扬筒2 —端的机架21上,卷扬筒2的另一端的机架21上安装双驱动单元,传动机构设于卷扬筒2轴线上,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离合器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将双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给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然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驱动卷扬筒2转动。
[0021]液压马达4为摆线液压马达,摆线液压马达是一轴配流镶齿定转子副式的小型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优点如下:1、体积小,重量轻,它的外形尺寸比同样扭矩的其它类型液压马达小得多;2、转速范围广,可无级调速,最低稳定转速可达15转/分,安装布置方便,投资费用低;3、在液压系统中可串联使用,也可并联使用;4、转动惯性小,在负载下容易起动,正反转都可使用,而且换向时不用停机。
[0022]增速齿轮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第三转轴12与液压马达4同轴设置,第二转轴11设有第五齿轮13和第六齿轮14,第三转轴12设有第七齿轮15和第八齿轮16 ;所述的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齿轮6连接是指第五齿轮13与第二齿轮6啮合;第六齿轮14与第七齿轮15啮合,第八齿轮16作为所述的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
[0023]第二齿轮6为齿圈,齿圈内设有轴承17,第三转轴12与齿圈同轴设置,且第三转轴12—部分伸入齿圈中以与所述的轴承17配合。
[0024]液压马达4的液压油接入口 18位于远离电机3的一侧,第二转轴11与液压油接入口 18位于同一侧。
[0025]离合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转轴7、设于该第一转轴7上的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之间设有离合器的拨杆10,拨杆10与离合器的操作端20连接,拨杆10用于推动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形成的整体沿所述的第一转轴7的轴线移动以使第三齿轮8可与第一齿轮5连接,而反方向轴线移动可使第四齿轮9与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离合器的输出端作为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是指第一转轴7的一端作为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
[0026]卷扬筒2、电机3、液压马达4、第一转轴7这些部件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双驱动绞盘,它包括双驱动单元、减速装置(I)和卷扬筒(2),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I)连接,其特征在于,双驱动单元包括电机(3)、液压马达(4)、增速齿轮机构和离合器,电机(3)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5),液压马达(4)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6),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齿轮(6)连接,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和第一齿轮(5)之间为离合器的离合齿轮机构,对离合器的操作可使离合齿轮机构的离合齿轮与第一齿轮(5)连接或者与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离合器的输出端作为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绞盘,其特征在于,增速齿轮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第三转轴(12)与液压马达(4)同轴设置,第二转轴(11)设有第五齿轮(13)和第六齿轮(14),第三转轴(12)设有第七齿轮(15)和第八齿轮(16);所述的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齿轮(6)连接是指第五齿轮(13)与第二齿轮(6)啮合;第六齿轮(14)与第七齿轮(15)啮合,第八齿轮(16)作为所述的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驱动绞盘,其特征在于,第二齿轮(6)为齿圈,齿圈内设有轴承(17),第三转轴(12)与齿圈同轴设置,且第三转轴(12) —部分伸入齿圈中以与所述的轴承(17)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驱动绞盘,其特征在于,液压马达(4)的液压油接入口(18)位于远离电机(3)的一侧,第二转轴(11)与液压油接入口(18)位于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绞盘,其特征在于,离合齿轮机构包括第一转轴(7)、设于该第一转轴(7)上的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之间设有离合器的拨杆(10),拨杆(10)与离合器的操作端(20)连接,拨杆(10)用于推动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形成的整体沿所述的第一转轴(7)的轴线移动以使第三齿轮(8)可与第一齿轮(5)连接,而反方向轴线移动可使第四齿轮(9)与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离合器的输出端作为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是指第一转轴(7)的一端作为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绞盘,其特征在于,卷扬筒(2)、电机(3)、液压马达(4)、第一转轴(7)这些部件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更为紧凑和简单,成本也较低且双驱动单元较轻的双驱动绞盘,它包括双驱动单元、减速装置(1)和卷扬筒(2),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1)连接,双驱动单元包括电机(3)、液压马达(4)、增速齿轮机构和离合器,电机(3)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5),液压马达(4)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6),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齿轮(6)连接,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和第一齿轮(5)之间为离合器的离合齿轮机构,对离合器的操作可使离合齿轮机构的离合齿轮与第一齿轮(5)连接或者与增速齿轮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离合器的输出端作为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
【IPC分类】B66D1/08, B66D1/12, B66D1/14
【公开号】CN204873639
【申请号】CN201520434764
【发明人】郑鸣奎
【申请人】宁波赤马绞盘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