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88201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收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用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变电站室内的工作通常需要从站内墙壁插口中引入220V交流的所内用电。通常,站内工作地点均在开关柜前后,距离所内电源接口的距离较远,因此,工作通常需要使用电线轴来将电源引出。
[0003]然而,电线轴的电线往往比较长,当工作结束需要收线时会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造成收线的工作异常繁琐,延长了工作的时间,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收线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轮,待收线的电线的一端与收线轮连接,收线装置还包括: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与收线轮驱动连接,驱动收线轮绕收线轮的轴线旋转运动,使电线缠绕在收线轮上。
[0006]进一步地,收线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收线轮架设在支撑架上。
[0007]进一步地,收线轮包括本体、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设置在本体的第一端,第二遮挡板设置在本体的第二端,且第一遮挡板、本体和第二遮挡板之间形成电线容纳槽。
[0008]进一步地,本体为圆柱体,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均为环形,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均套设在本体上。
[0009]进一步地,收线轮还包括遮挡杆,遮挡杆的一端与第一遮挡板连接,第二遮挡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遮挡板连接。
[0010]进一步地,遮挡杆为多个,且多个遮挡杆沿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周向布置。
[0011]进一步地,收线装置还包括:辅助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与收线轮驱动连接,驱动收线轮沿收线轮的轴向移动。
[0012]进一步地,辅助驱动装置为活塞缸。
[0013]进一步地,主驱动装置为电机。
[0014]进一步地,收线装置还包括收线开关,收线开关设置在主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上。
[0015]本实用新型中的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轮和与该收线轮驱动连接的主驱动装置,由于该主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该收线轮转动,这样,便可以由主驱动装置驱动收线轮转动以将该电线缠绕在该收线轮上。
[0016]本实用新型中的收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较方便地将电线缠绕在收线轮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收线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线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10、收线轮;20、电线;30、主驱动装置;40、收线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本实施例中的收线装置,请参考图1,该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轮10,待收线的电线20的一端与收线轮10连接,收线装置还包括:主驱动装置30,主驱动装置30与收线轮10驱动连接,驱动收线轮10绕收线轮10的轴线旋转运动,使电线20缠绕在收线轮10上。
[0023]本实施例中的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轮10和与该收线轮10驱动连接的主驱动装置30,由于该主驱动装置30可以驱动该收线轮10转动,这样,便可以由主驱动装置30驱动收线轮10转动以将该电线20缠绕在该收线轮10上。
[0024]本实施例中的收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较方便地将电线缠绕在收线轮10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收线效率。
[0025]在本实施例中,收线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收线轮10架设在支撑架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架,可以比较方便地对该收线轮10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主驱动装置30也安装在该支撑架上。
[0026]在本实施例中,收线轮10包括本体、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设置在本体的第一端,第二遮挡板设置在本体的第二端,且第一遮挡板、本体和第二遮挡板之间形成电线容纳槽。
[0027]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可以对电线形成遮挡作用,防止电线从收线轮上脱离。
[0028]在本实施例中,本体为圆柱体,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均为环形,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均套设在本体上。这样设置,有利于对电线的限位。
[0029]在本实施例中,收线轮10还包括遮挡杆,遮挡杆的一端与第一遮挡板连接,第二遮挡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遮挡板连接。这样,遮挡杆可以对电线形成遮挡作用,防止电线超出电线容纳槽。
[0030]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杆为多个,且多个遮挡杆沿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周向布置。这样,可以使本体、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和遮挡杆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0031]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杆与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外侧壁连接,这样,可以使电线较稳定地缠绕在本体、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和遮挡杆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对电线起到了更好地限位。
[0032]在本实施例中,收线装置还包括:辅助驱动装置,辅助驱动装置与收线轮10驱动连接,驱动收线轮10沿收线轮10的轴向移动。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辅助驱动装置,可以使收线轮沿其轴向移动,进而使电线沿收线轮10的轴向均匀地缠绕在收线轮10上,防止电线在收线轮10的一个位置堆积。
[0033]在本实施例中,辅助驱动装置为活塞缸。利用活塞缸,可以比较方便地驱动收线轮沿其轴线移动。
[0034]在本实施例中,主驱动装置30为电机。在本实施例中,收线轮10上设置有中心轴,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收线轮的中心轴连接。
[00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收线装置还包括收线开关40,收线开关40设置在主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上。通过设置收线开关40,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控制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当收线开关40闭合时,控制电路为通路,电机工作,带动收线轮10转动;当收线开关40打开时,控制电路为断路,电机不工作,收线轮10也不转动。
[0036]在本实施例中,收线轮10的本体与中心轴为一体结构,而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和本体之间并不是固定连接的,当本体转动时,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并不转动。此时,收线开关40安装在第一遮挡板或第二遮挡板上。
[0037]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将收线开关40安装在支撑架上。
[0038]在现有技术中,电线轴在收线的时候,需要操作人员用手转动线轴,将线一点一点地盘在轴中央的电线储存区。手动收线不仅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还影响收线的质量,电线外侧毛刺还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手造成伤害。
[0039]本申请中的收线装置利用电机驱动收线轮10转动,通过电机的旋转带动电线,将电线收入收线轮10当中,加快了收线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收线轮10可以为线盘。
[0040]本申请中的收线装置由旋转电机与电机控制开关构成,在电线轴中心附加一个小型旋转电机,电机附有一个开关控制其通断,电机旋转启动带动电线收向线盘之内,直到收至电线终端,线盒负责收拢所使用的长线,达到了自动化的目的,优化了工作的效率。
[0041 ] 本申请中的收线装置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力操作过程中对电线收拢的速度,提高电力工作的效率,降低电力工作的风险,使得收线工作的完成更加效率化、方便化。
[0042]另外,本申请中的收线装置可以提高变电站、开闭站内电力工作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减少人员及设备的风险性,增强了电网运行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工作更加高效、更加环保。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轮(10),待收线的电线(20)的一端与所述收线轮(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 主驱动装置(30),所述主驱动装置(30)与所述收线轮(10)驱动连接,驱动所述收线轮(10)绕所述收线轮(10)的轴线旋转运动,使所述电线(20)缠绕在所述收线轮(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 支撑架,所述收线轮(10)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10)包括本体、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遮挡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遮挡板、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遮挡板之间形成电线容纳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圆柱体,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均为环形,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均套设在所述本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10)还包括遮挡杆,所述遮挡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板连接,所述第二遮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遮挡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杆为多个,且所述多个遮挡杆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所述第二遮挡板的周向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 辅助驱动装置,所述辅助驱动装置与所述收线轮(10)驱动连接,驱动所述收线轮(10)沿所述收线轮(10)的轴向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驱动装置为活塞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装置(30)为电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收线开关(40),所述收线开关(40)设置在所述主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线装置,包括收线轮,待收线的电线的一端与收线轮连接,收线装置还包括:主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与收线轮驱动连接,驱动收线轮绕收线轮的轴线旋转运动,使电线缠绕在收线轮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收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收线效率较低的问题。
【IPC分类】B65H75/48
【公开号】CN204897050
【申请号】CN201520657261
【发明人】王茂泽, 汪源远, 杨玉新, 李全鹏, 于靖力, 郭文全, 于乐, 吴若彬, 郑为佳, 张士涛, 黄文骏
【申请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