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98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成型出各种模穴形状,适用于少量精致化生产物件以及个性化、弹性化量产需求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的成型制造,必需在特定的模块中制造出与待成型物件形状一致的模穴,而让成型的模块可架设在成型机中进行塑料射出成型,或以灌注充填方式,将塑料灌注充填于模块的模穴中,待其硬化而能成型出所要成型的物件加以使用。
一般来说,各种模具开发完成后,都只能针对该组模具中所制造出来的特定形状的模穴,去成型出相同于模穴形状的成型物件,其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能达到同一型式物件能符合大量生产要求,惟,时至今日的商品造型趋势,无不以新颖独特而与别人有所不同为造型区别,并以标榜商品具有特殊性及个性化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习用固定形状的模具,只能成型出同一形式物件,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若要成型出各种特殊造型物件,其所需的各种模具又必须花费庞大的建置成本,且模具制造耗费时间,不能及时变换设计,而在商品推出市场的时间考量下,亦不符合商业竞争需求。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模具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模具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模具,便成了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模具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模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模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模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变化模穴形状的模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适用于少量精致化生产,以及可随消费者喜好,而量身制造出符合个性化商品需求的弹性量产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其具有一定位座,定位座是由数片夹持板所构成,在定位座前后端面形成开口,定位座中布设复数根前后端朝向定位座前后端开口的单元柱充满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的定位座夹持板的端边形成斜面接触,且在各夹持板端边设置斜向相对的埋孔,斜向相对的埋孔中设置螺丝,且埋孔中形成多边形孔,使螺帽可置入卡掣,螺丝能与螺帽螺合紧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模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以随意变化模穴造型,其具有一定位座,定位座是由数片夹持板所构成,在定位座前后端面形成开口,定位座中布设复数根前后端朝向定位座前后端开口的单元柱充满其中,其可以夹持板夹紧单元柱,且可以放松夹持板,而可以弹性的调整各单元柱位于定位座前端面的深度,如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依照客户的需求制成各种形状的模穴,而能少量精致化的生产物件,亦即,本实用新型设计可依客户需求去制造出个性化的商品造型,且因为其具有弹性量产效益,可以用同一幅模具快速推出不同造型商品,使业界能在竞争中迅速抢得商机,而诚为一种优异的模具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模具,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模具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模具的正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模具成型模穴的示意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模具成型模穴的示意图(二)。
10定位座11夹持板12埋孔 13埋孔14螺丝 15螺帽20单元柱30待成型物件40模穴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具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具具有一定位座10,定位座10是由数片夹持板11所构成,在定位座10前后端面形成开口,定位座10中布设复数根前后端朝向定位座10前后端开口的单元柱20充满其中。
上述定位座10夹持板11的端边形成斜面接触,且在各夹持板11端边设置斜向相对的埋孔12、13,斜向相对的埋孔12、13中设置螺丝14,且埋孔13中形成多边形孔,使螺帽15可置入卡掣,而可以用工具旋转螺丝14,使螺丝14能与螺帽15螺合紧固,而让夹持板11能以端边接续构成定位座10,并以夹持板11夹紧单元柱20加以定位。
上述单元柱20外形呈矩形状,其外部宽度介于0.1mm至5mm之间,如为配合更大的模具造型,单元柱20外部宽度的上限则可由5mm延伸至50mm。
请结合参阅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在定位座10端面成型出各种形状的模穴,可先放松螺丝14与螺帽15对于夹持板11的螺合紧固,使定位座10中所夹持的单元柱20能被推移,其可以随着各种待成型物件形状需求,一根一根的推动单元柱20前端,使每根单元柱20能向后移动不同距离,而在定位座10前端面形成一具有深度的模穴,或者,可以待成型物件30的造型直接推压单元柱20前端,使各单元柱20能随着待成型物件30形状深入位移,而在定位座10前端开口中形成一形状与待成型物件30相似的模穴40,并在调整完毕之后,再旋转各螺丝14锁紧夹持板11,而将定位座10中的各单元柱20予以定位,如此,而可将塑料射入模穴40中或灌注填充于模穴40中,去成型出所要的待成型物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定位座,该定位座是由数片夹持板所构成,在定位座前后端面形成开口,定位座中布设复数根前后端朝向定位座前后端开口的单元柱充满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座夹持板的端边形成斜面接触,且在各夹持板端边设置斜向相对的埋孔,斜向相对的埋孔中设置螺丝,且埋孔中形成多边形孔,使螺帽可置入卡掣,螺丝能与螺帽螺合紧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模具,其具有一定位座,定位座是由数片夹持板所构成,在定位座前后端面形成开口,定位座中布设复数根前后端朝向定位座前后端开口的单元柱充满其中,藉此设计,可以弹性的调整各单元柱位于定位座前端面的深度,而能快速的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模穴,故可依客户需求制成出个性化商品,达到少量精致化生产物件功效,且因其具有弹性量产效益,可用同一幅模具快速变化出不同造型的模穴,而能迅速的制造出各种不同造型的商品,使业界能大幅减少个性化商品制造的开模成本及缩短开模时间,故能达到提升产业竞争力功效,而成为一种优异的新型创作。
文档编号B29C33/30GK2848528SQ200520106180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主卿 申请人:张主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