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上顶栓压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155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炼机上顶栓压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机,特别是密炼机的上顶栓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密炼机上顶栓推杆装置,在压杆的中部只有一个支 点,密炼机上顶栓压杆处经常出现漏碳黑、漏水、周向晃动、轴向窜 动甚至头部断裂的不良现象。这是因为,密炼机上顶栓压力负荷比较 大,270密炼机最大轴向压力是24吨,370密炼机最大轴向压力是 30吨,而且压砣运动的速度也比较快,每秒钟500毫米,能产生一 定的冲击力,加之转子在炼胶时产生的反向推力,因为转子转棱的工 作面是不规则的,所以能引起压砣产生非常大的震动,密炼机上顶栓 在工作时温度的变化也比较大,炼胶时温度高达150度,而卸料后上 顶栓的温度降到常温,温度的变化范围在100多度,会产生一定的热 应力。漏出的碳黑直接漏到了密炼机外部,对现场的操作人员的身体 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出现了操作人员带者防毒面具操作密炼机的 情况。基于以上的原因,公知的密炼机上顶栓压杆处经常出现破损 的问题, 一旦密炼机上顶栓压杆出现了故障,就必须停车,进行检修, 这样会给密炼机用户带来很多损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密炼机上 顶栓压杆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防止松动漏水、漏碳黑,防止 压杆轴向窜动、周向晃动和压杆断裂。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密炼机的上顶栓 压杆装置,由压砣、连接螺钉、压杆、下支点、储存仓上支点和滚动 推力轴承组成,在压杆的上部和下部各有一个凸台分别与轴向定位装 置和压砣连接。所述压杆的轴向定位装置为滚动推力轴承。所述压杆下部凸台与压砣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压杆中部设置两个支点。所述压杆上两支点之间设置储存仓。本实用新型将原压杆上凹进去的槽口连接改为凸台连接后,凸台 的强度比凹进去的槽口的强度要大,不易折断,另外当压砣在承受24吨(270密炼机)和30吨(370密炼机)的压力,高速上下运行 时,上顶栓推杆连接承受推杆轴向的推力的轴向定位装置采用滚动推 力轴承,强度比较高,滚动推力轴承能经得起压杆轴向的压力和冲击 力,使压杆不会产生轴向窜动,寿命比较长,另外,由于滚动推力轴 承可以转动,压砣的震动可以被滚动推力轴承化解,使得横粱不会随 着压砣的震动而震动。也就是虽然压砣在密炼室内高速的震动,然而, 与压砣连接的横梁,在滚动推力轴承的作用下稳稳的上下运动。这样 压杆的上端就被最佳的连接。在压杆的下端,压砣和压杆之间的连接也为凸台,且冷却水不能通过,凸台通过连接螺钉与压砣连接,压砣 与压杆紧紧得锁住,这样压杆的下端被牢固的固定。在压杆的中部设 置了两个支点, 一方面可以使压杆稳定,在这两个支点中间设置一个 储存仓,从第一个支点漏出来的碳黑被第二个支点档住,存在了储存 仓内,上顶栓就不会出现漏水、漏碳黑、轴向窜动周向晃动和头部断 裂现象,大大提高了密炼机的无故障率。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密炼机的上顶栓压杆装置,由压砣1、连接螺钉2、 压杆3、下支点4、储存仓5、上支点6和轴向定位装置7组成,在 压杆的上部和下部各有一个凸台8分别与轴向定位装置和压砣连接, 压杆下部凸台与压砣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压杆的轴向定位装置7为滚 动推力轴承,压杆中部设置两个支点,压杆上两支点之间设置储存仓。
权利要求1、密炼机上顶栓压杆装置,涉及压砣、压杆及轴向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在压杆(3)的上部和下部各有一个凸台(8)分别与轴向定位装置和压砣(1)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上顶栓压杆装置,其特征是 压杆的轴向定位装置(7)为滚动推力轴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上顶栓压杆装置,其特征是-压杆下部凸台(8)与压砣(1)通过连接螺栓(2)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炼机上顶栓压杆装置,其特征是 压杆(3)中部设置上支点(6)和下支点(4)两个支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炼机上顶栓压杆装置,其特征是-压杆上的两支点之间设置储存仓(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机上顶栓压杆。密炼机的上顶栓压杆装置,由压砣、连接螺钉、压杆、下支点、储存仓上支点和滚动推力轴承组成,在压杆的上部和下部各有一个凸台分别与轴向定位装置和压砣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原压杆上凹进去的槽口连接改为凸台连接后,凸台的强度比凹进去的槽口的强度要大,不易折断,轴向定位装置采用滚动推力轴承,强度比较高,滚动推力轴承能经得起压杆轴向的压力和冲击力,使压杆不会产生轴向窜动,寿命比较长,在压杆的中部设置了两个支点,压杆稳定,设置储存仓,不会出现漏水、漏碳黑、轴向窜动周向晃动和头部断裂现象,大大提高了密炼机的无故障率。
文档编号B29B7/22GK201105483SQ200720015310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仁广, 朱治桩, 魏艾兵 申请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