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261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钻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由进料传送机构输送带有树脂钻的硅胶模,并由硅胶模变形机构对其进行脱模快速将树脂钻从硅胶模具的模孔中脱落,多层反复脱模,无遗漏,效率高,继而由树脂钻出料机构对脱模后的树脂钻进行自动收集,有效保护模孔不受损伤、变形,生产出的平底树脂钻的底部平整,便于镀膜,可以进行工业自动化操作,大幅度降低了手工操作成本,防止了人为损伤模具和产品,减少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同时由硅胶模回收机构对硅胶模自动回收,有利于硅胶模具的重复循环利用,其二次使用前不需要再次清理模孔中的残渣和未脱落的树脂钻,缩短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钻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树脂钻是一类以合成树脂为原料的装饰品。其制备过程一般如下:首先通过模种复模制得硅胶模,然后将树脂注入硅胶模的模孔中,固化后制得不同外形结构的钻石毛坯,再在底部镀上银,使其底部折射出的光正面看起来有钻石的闪光效果。如果再添加不同的助剂,可以改变树脂钻的物理性能,如增加硬度,增加透光折光度等。
[0003]现有的将树脂钻石从模具中取出,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手工抖出或者逐个抠出,或采用带有胶棒的褪毛机在竖直的滚筒内,反复进行搓揉,极易导致胶块撞击后撕裂、烂掉,无法继续使用,重复利用率低,操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加之硅胶模具成本高,降低了成品率,树脂钻外观表面间由于反复搓揉,使得表面磨损较为严重,透明度低,反光效果差,严重影响销售价格。
[0004]后研究设计采用刮刀辊上的刮刀片和高速旋转滚动的毛刷等多种技术方案来分离树脂钻,效果均不理想,经实践检验后显示采用毛刷和刮刀片结构对树脂钻硅胶模的孔损伤较大,由损伤后的硅胶模所生产出的树脂钻外观表面不平,棱角不清晰,反光差,透明度低,对硅胶模后续的反复利用造成极大麻烦,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脱钻效果较好、脱钻后的硅胶模重复利用率高的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其对平板式硅胶模中的树脂钻进行脱模,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传送机构、硅胶模变形机构、树脂钻出料机构、硅胶模回收机构;
[0008]所述进料传送机构包括:调速减速电机,与该调速减速电机同轴旋转连接的主皮带轮,从皮带轮,连接在主皮带轮与从皮带轮之间的电机传动带,与该从皮带轮同轴旋转连接的主动滚筒,从动滚筒,连接在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用于输送平板式硅胶模的主传送带;
[0009]所述硅胶模变形机构包括:呈圆柱体且自由旋转的小压轮、大压轮、变形轮,压辊,内衬带,动力轮调速电机,与该动力轮调速电机同轴旋转连接的托衬带主动力轮,托衬带从动力轮,托衬带;所述小压轮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呈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大压轮的数量比小压轮的数量少一个,每个大压轮设置在相邻两个小压轮中间空隙处的上部;所述变形轮的数量与大压轮的数量相同,设置在小压轮的下部,其位置与大压轮位置相对应;所述大压轮、小压轮、变形轮的半径依次递减;所述内衬带的数量与大压轮的数量相同,套连在大压轮与该大压轮位置相对应的变形轮之间;所述托衬带依次套连在小压轮的上端、变形轮的下端、托衬带从动力轮及托衬带主动力轮上,其上部呈多个V型设置,所述托衬带呈V型设置的部分与所述内衬带相接触,所述托衬带设置在内衬带下侧;所述托衬带为封闭的扁条状带;所述托衬带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均匀套连在小压轮、变形轮、托衬带从动力轮及托衬带主动力轮上;所述大压轮、小压轮、变形轮的长度大于平板式硅胶模的长度;所述变形轮的上部两侧各设置有用于压紧托衬带的圆柱体压辊,所述压辊的两端连接有振动源;所述变形轮的下部两侧各设置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树脂钻的直线振动筛,所述直线振动筛为上部敞口、下部收口状;
[0010]所述树脂钻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直线振动筛收口状下部的输料传送带,对该输料传送带提供动力的输料传送带电机;
[0011]所述硅胶模回收机构包括:硅胶模具收料斗,设置在硅胶模具收料斗下部、与该硅胶模具收料斗固定连接的回转托盘,与该回转托盘下端固定连接的转轴,对转轴提供旋转动力的转轴调速电机;
[0012]该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摆臂座,铰接在摆臂座上呈L型的摆臂,与该L型摆臂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压紧托衬带的涨紧轮,与该L型摆臂另一端连接的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0013]进一步,所述小压轮、变形轮上均匀开设有便于托衬带位置固定的套痕槽;所述小压轮、变形轮上相对应的套痕槽位置依次均匀错位设置。
[0014]进一步,所述小压轮的数量为4个。
[0015]更进一步,所述托衬带的数量为4个。
[0016]其中,所述吹风管沿轴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吹风口 ;所述吹风管一端为封闭状,另一端连接有高压气泵气源接头。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由进料传送机构输送带有树脂钻的硅胶模,并由硅胶模变形机构对其进行脱模快速将树脂钻从硅胶模具的模孔中脱落,多层反复脱模,无遗漏,效率高,继而由树脂钻出料机构对脱模后的树脂钻进行自动收集,有效保护模孔不受损伤、变形,生产出的平底树脂钻的底部平整,便于镀膜,可以进行工业自动化操作,大幅度降低了手工操作成本,防止了人为损伤模具和产品,减少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同时由硅胶模回收机构对硅胶模自动回收,有利于硅胶模具的重复循环利用,其二次使用前不需要再次清理模孔中的残渣和未脱落的树脂钻,缩短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整体截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中托衬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中托衬带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硅胶模具的示意图;
[0023]其中,附图标记为:1、硅胶模具;2、主动滚筒;3、从动滚筒;4、主传送带;5、大压轮;6、内衬带;7、小压轮;8、托衬带;9、托衬带主动力轮;10、动力轮调速电机;11、支撑柱;12、机架;13、变形轮;14、吹风管;15、输料传送带;16、输料传送带电机;17、转轴;18、硅胶模具收料斗;19、回转托盘;20、转轴调速电机;21、涨紧轮;22、摆臂;23、摆臂座;24、拉簧;25、主皮带轮;26、电机传动带;27、调速减速电机;28、压辊;29、树脂钻;30、直线振动筛;31、从皮带轮;32、托衬带从动力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其对平板式硅胶模具I中的树脂钴29进行脱模,包括:机架12,设置在机架12上的进料传送机构、硅胶模变形机构、树脂钻出料机构、硅胶模回收机构;
[0026]该进料传送机构包括:调速减速电机27,与该调速减速电机27同轴旋转连接的主皮带轮25,从皮带轮31,连接在主皮带轮25与从皮带轮31之间的电机传动带26,与该从皮带轮31同轴旋转连接的主动滚筒2,从动滚筒3,连接在主动滚筒2与从动滚筒3之间、用于输送平板式硅胶模具I的主传送带4。
[0027]该硅胶模变形机构包括:呈圆柱体且自由旋转的小压轮7、大压轮5、变形轮13,压辊28,内衬带6,动力轮调速电机10,与该动力轮调速电机10同轴旋转连接的托衬带主动力轮9,托衬带从动力轮32,托衬带8 ;该小压轮7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优选为4个,呈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该大压轮5的数量比小压轮7的数量少一个,每个大压轮5设置在相邻两个小压轮7中间空隙处的上部;该变形轮13的数量与大压轮5的数量相同,设置在小压轮7的下部,其位置与大压轮5位置相对应;该大压轮5、小压轮7、变形轮13的半径依次递减;该内衬带6的数量与大压轮5的数量相同,套连在大压轮5与该大压轮5位置相对应的变形轮13之间;该托衬带8依次套连在小压轮7的上端、变形轮13的下端、托衬带从动力轮32及托衬带主动力轮9上,其上部呈多个V型设置,该托衬带8呈V型设置的部分与该内衬带6相接触,该托衬带8设置在内衬带6下侧;该托衬带8为封闭的扁条状带;该托衬带8的数量为三个以上,该托衬带8的数量优选为4个,均匀套连在小压轮7、变形轮13、托衬带从动力轮32及托衬带主动力轮9上;该大压轮5、小压轮7、变形轮13的长度大于平板式硅胶模具I的长度;该变形轮13的上部两侧各设置有用于压紧托衬带8的圆柱体压辊28,该压辊28的两端连接有振动源;该变形轮13的下部两侧各设置有吹风管14,该吹风管14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树脂钻29的直线振动筛30,该直线振动筛30为上部敞口、下部收口状。
[0028]该树脂钻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直线振动筛30收口状下部的输料传送带15,对该输料传送带15提供动力的输料传送带电机16。
[0029]该硅胶模回收机构包括:硅胶模具收料斗18,设置在硅胶模具收料斗18下部、与该硅胶模具收料斗18固定连接的回转托盘19,与该回转托盘19下端固定连接的转轴17,对转轴17提供旋转动力的转轴调速电机20。
[0030]该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2上的摆臂座23,铰接在摆臂座23上呈L型的摆臂22,与该L型摆臂22 —端固定连接、用于压紧托衬带8的涨紧轮21,与该L型摆臂22另一端连接的拉簧24 ;该拉簧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
[0031]进一步,该小压轮7、变形轮13上均匀开设有便于托衬带8位置固定的套痕槽;该小压轮7、变形轮13上相对应的套痕槽位置依次均匀错位设置,具体参见图2-3中托衬带8位置的变化,图2为第一根小压轮7上的托衬带8位置,图3为最后一根小压轮7上的托衬带8位置。其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托衬带8封住硅胶模具I的固定一行树脂钻29,避免该行树脂钻29 —直被托衬带8封住而无法脱落的缺陷。其中,该吹风管14沿轴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吹风口 ;该吹风管14 一端为封闭状,另一端连接有高压气泵气源接头。
[0032]本实施例的硅胶模具I为平板式结构,树脂钻毛坯为不规则形状,树脂钻29是使用硅胶模具I,将调配好的AB胶填充入内,经过烘烤而成的,硅胶模具I的模孔为盲孔结构,树脂钻29与硅胶模具I结合紧密,形成一个密封效果非常理想的马德堡半球,嵌在硅胶模具I模孔中的树脂钻29与模孔结合力非常大,像吸盘一样牢固不可分离,相互间有非常大的阻力,如果想快速的将树脂钻29从硅胶模具I模孔中剥离出来,关键是要破坏树脂钻29与硅胶模具I模孔之间的结合吸力,最好的办法是将硅胶模具I发生变形,让空气充分进入,模孔内的压强和大气压相等,趋于平衡状态,将相互间的结合吸力降到最低,通过外力将树脂钻29从硅胶模具I的模孔内分离出来,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硅胶模具I具有质软、收缩率好、富有弹力,变形量很大等优点的物理性质,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只要将硅胶模具I发生充分的变形,破坏马德堡半球结构即可。
[0033]在两根封闭的内衬带6、托衬带8之间,内衬带6、托衬带8夹住硅胶模具I向前输送的过程中,带有树脂钻29的硅胶模具I 一侧朝下发生充分变形,在不断重复的波峰与波谷之间传送,在波谷处硅胶模具I变形量达到最大,在模孔中的树脂钻29由于密闭环境被破坏,树脂钻29与模孔处于张开状态,相互间的附着力降到最低,此时在波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长条状的高压吹风口,将树脂钻29从已经变形的模孔两侧将树脂钻29吹掉,在重力作用下,落到输料传送带15上,集中收集树脂钻29。其中位于变形轮13两侧的压辊28压紧托衬带8、内衬带6,硅胶模具I发生变形,呈现形状如倒立的“ Ω ”状,上端束口,在变形轮13强度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缩小变形轮13的直径,直径越小,使得包角越大,接触弧长越长,接触面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总和也越大,硅胶模具I变形量也就越大,模孔内的树脂钻29与硅胶模具I模孔的间隙就越大,越容易被剥离脱落。图4中,该树脂钻29嵌在平板式的硅胶模具I中。
[0034]该机架12的腔体内部的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料传送机构,该机架12的两侧下部分别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有支撑柱11,用于支撑机架12稳定;该主动滚筒2、从动滚筒3分别位于该进料传送机构的上部两侧,且主传送带4位于主动滚筒2、从动滚筒3之间,该调速减速电机27通过主皮带轮25与主动滚筒2相连接,驱动主传送带4向前移动,务必使带有模孔和树脂钻29的那一面朝下放置,该树脂钻29所在的硅胶模具I被放置在主传送带4上,并进入该大压轮5、内衬带6、托衬带8和小压轮7之间,该从动滚筒3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大压轮5,右侧下部设置有小压轮7,该大压轮5的正下方设置有变形轮13,该大压轮5直径远大于小压轮7直径,该小压轮7直径远大于变形轮13直径,该大压轮5的下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小压轮7。分别位于大压轮5下部两侧的小压轮7与位于大压轮5正下方的变形轮13呈“V”字形分布,该摆臂22呈“L”固定铰接在机架12上的摆臂座23上,该涨紧轮21固定在摆臂22上部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拉簧24固定在机架12上,用于复位,使涨紧轮21压紧托衬带8,有效避免小压轮7、托衬带主动力轮9和托衬带8之间打滑,传递动力,带动娃胶模具I向前运动。
[0035]该变形轮13外侧的左上方和右上方分别设置有压辊28,硅胶模具I将该变形轮13与压辊28之间的内衬带6、托衬带8两者隔开,该压辊28为圆柱体,压辊28的两端连接有振动源,可以在压紧该内衬带6、托衬带8、硅胶模具I的过程中,将周期性的振动传到至变形轮13处的硅胶模具1,不断改变硅胶模具I与变形轮13之间的夹角,增大硅胶模具I变形量,更有利于树脂钻29从模孔中脱落,加速进程。
[0036]该变形轮13外侧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分别设置有吹风管14,该吹风管14为中空结构的圆管,在该吹风管14的外壁上沿轴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吹风口,该吹风口朝向为水平向左或向右,该吹风管14 一端为封闭状,另一端连接有高压气泵气源接头,用于连接高压空气,用来将已经从硅胶模具I模孔上即将脱落的树脂钻29吹落。
[0037]该多个变形轮13的下部设置有直线振动筛30,该直线振动筛30为上端敞口、下部收口状,用于收集从硅胶模具I上吹落的树脂钻29,并筛选干净,将完整的树脂钻29成品通过位于直线振动筛30下部的输料传送带15输送至机架12外部,次品、杂质和长条状树脂钻29从废料口排出。该托衬带8为封闭狭窄的扁条状带,越细越好,通过涨紧轮21、小压轮
7、变形轮13、托衬带主动力轮9涨紧,该硅胶模具I从最后的一组大压轮5、内衬带6、托衬带8和小压轮7之间输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硅胶模具收料斗18内,该硅胶模具收料斗18的底部设置有回转托盘19,该硅胶模具收料斗18、回转托盘19的转轴17与位于机架12右侧底部的转轴调速电机20同轴套接固定连为一体,随着转轴调速电机20驱动回转托盘19上的硅胶模具收料斗18旋转,硅胶模具I也随之旋转,可以尽量多的容纳干净的硅胶模具1,该硅胶模具收料斗18的半径越大,深度越深,容量越大。
[0038]采用振动源振动硅胶模具I和变形轮13使硅胶模具I变形量达到最大,降低模孔与树脂钻29之间的附着吸力,加速树脂钻29脱落,该变形轮13数量越多,硅胶模具I在变形轮13处变形的次数越多,在变形轮13处变形量达到最大,脱钻效果越好,越干净。硅胶模具I位于托衬带8和内衬带6的两带之间,可以连续不间断的送料脱钻,改变单张娃胶模具I的断断续续的送料输入,提高效率,这样硅胶模具I上首尾部分的残留树脂钻29也能够完全清理干净。采用非接触式的工业自动脱钻,不损伤模孔,使得硅胶模具I重复利用率高,有利于再次重复使用。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其对平板式硅胶模中的树脂钻进行脱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传送机构、硅胶模变形机构、树脂钻出料机构、硅胶模回收机构; 所述进料传送机构包括:调速减速电机,与该调速减速电机同轴旋转连接的主皮带轮,从皮带轮,连接在主皮带轮与从皮带轮之间的电机传动带,与该从皮带轮同轴旋转连接的主动滚筒,从动滚筒,连接在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用于输送平板式硅胶模的主传送带; 所述硅胶模变形机构包括:呈圆柱体且自由旋转的小压轮、大压轮、变形轮,压辊,内衬带,动力轮调速电机,与该动力轮调速电机同轴旋转连接的托衬带主动力轮,托衬带从动力轮,托衬带;所述小压轮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呈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大压轮的数量比小压轮的数量少一个,每个大压轮设置在相邻两个小压轮中间空隙处的上部;所述变形轮的数量与大压轮的数量相同,设置在小压轮的下部,其位置与大压轮位置相对应;所述大压轮、小压轮、变形轮的半径依次递减;所述内衬带的数量与大压轮的数量相同,套连在大压轮与该大压轮位置相对应的变形轮之间;所述托衬带依次套连在小压轮的上端、变形轮的下端、托衬带从动力轮及托衬带主动力轮上,其上部呈多个V型设置,所述托衬带呈V型设置的部分与所述内衬带相接触,所述托衬带设置在内衬带下侧;所述托衬带为封闭的扁条状带;所述托衬带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均匀套连在小压轮、变形轮、托衬带从动力轮及托衬带主动力轮上;所述大压轮、小压轮、变形轮的长度大于平板式硅胶模的长度;所述变形轮的上部两侧各设置有用于压紧托衬带的圆柱体压辊,所述压辊的两端连接有振动源;所述变形轮的下部两侧各设置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树脂钻的直线振动筛,所述直线振动筛为上部敞口、下部收口状; 所述树脂钻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直线振动筛收口状下部的输料传送带,对该输料传送带提供动力的输料传送带电机; 所述硅胶模回收机构包括:硅胶模具收料斗,设置在硅胶模具收料斗下部、与该硅胶模具收料斗固定连接的回转托盘,与该回转托盘下端固定连接的转轴,对转轴提供旋转动力的转轴调速电机; 该设备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摆臂座,铰接在摆臂座上呈L型的摆臂,与该L型摆臂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压紧托衬带的涨紧轮,与该L型摆臂另一端连接的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压轮、变形轮上均匀开设有便于托衬带位置固定的套痕槽;所述小压轮、变形轮上相对应的套痕槽位置依次均匀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压轮的数量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衬带的数量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树脂钻脱模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沿轴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吹风口 ;所述吹风管一端为封闭状,另一端连接有高压气泵气源接头。
【文档编号】B29C39/36GK204076618SQ20142055630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勇峰, 张烨, 赵利敏, 郑丽媛, 郭竞杰, 张纪梁, 孙奇勋 申请人:河南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