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11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螺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挤出成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在塑料挤出成型设备中,塑料挤出机通常称之为主机,而与其配套的后续设备塑料挤出成型机则称为辅机。塑料挤出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由原来的单螺杆衍生出双螺杆、多螺杆,甚至无螺杆等多种机型。塑料挤出机(主机)可以与管材、薄膜、捧材、单丝、扁丝、打包带、挤网、板(片)材、异型材、造粒、电缆包覆等各种塑料成型辅机匹配,组成各种塑料挤出成型生产线,生产各种塑料制品。因此,塑料挤出成型机械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塑料加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机种之一。塑料挤出机的主机是挤塑机,它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挤压系统包括螺杆、机筒、料斗、机头、和模具,塑料通过挤压系统而塑化成均匀的熔体,并在这一过程中所建立压力下,被螺杆连续的挤出机头。

现有塑料挤出机的料斗和机头之间通过金属通料管固定连接,料斗的整个重量全部压在金属通料管上,并没有其他的辅助支撑部件。当挤出机机头产生堵塞的时候,需要拆卸金属通料管,查看机头的里的情况,但是由于料斗的重量和料斗里的塑料颗粒的重量全靠金属通料管支撑且金属通料管不透明,导致难以清除机头内的堵塞物和观察塑料颗粒进入出料口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杆挤出机,用弹性管和支撑架的配合解决挤出机难以清理的堵塞物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杆挤出机,包括由多个料斗连通组成的配料区、机头,机头位于配料区下方的一侧, 还包括用于支撑多个料斗重量的支撑架,支撑架连有用于接收料斗内塑料颗粒的进料口,机头连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通过弹性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几个料斗通过管子和通管相互连接实现配料区,塑料颗粒物在没有进入进料口之间已经被充分的混合了,然后塑料颗粒物通过支撑板开圆口,使得塑料颗粒物进入进料口,然后顺着弹性管经过出料口进入机头内通道,然后被加热和挤出。料斗的重量集中在和支撑板连接的管道,管道的重量被支撑板承担,不需要弹性管承担料斗和料斗内颗粒物的重量。所以当挤出机产生堵塞的时候,在停机之后,维修人员可以打开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弹性管,把塑料颗粒物排出,然后检查出料口内机头内通道的情况下。

优选的, 弹性管是由透明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颗粒物经过在配料区的混合之后,从进料口顺着弹性管进入出料口,然后进入机头内通道,在内通道中被加热和挤出。由于机头内通道是否被堵塞的情况并不能被观察,只有通过透明弹性管观察塑料颗粒物是否一直处于平衡位置。假如处于平衡位置,说明机头内管道内有被堵塞,假如塑料颗粒物的高度一直处于增加状态,说明塑料颗粒物被没有通过出料口进入机头内管道,说明机头内管道已经被塑料颗粒物堵塞,需要停机检查和维修。

优选的,弹性管的截面半径长度大于出料口的截面半径和进料口的截面半径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管需要透明材料制成,为了观察的清楚,所以弹性管的厚度小,这样清晰度会高。使用薄型的弹性管套在出料口和进料口上,如果弹性管的截面半径等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外表面截面半径的话,由于弹性管厚度比较小,会导致在拆卸弹性管的时候,使得弹性管破裂。所以使用弹性股截面半径大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外表面截面半径。

优选的,弹性管外连有用于固定弹性管和进料口、弹性管和出料口的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管需要透明材料制成,为了观察的清楚,所以弹性管的厚度小,这样清晰度会高。使用薄型的弹性管套在出料口和进料口上,如果弹性管的截面半径等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外表面截面半径的话,由于弹性管厚度比较小,会导致在拆卸弹性管的时候,使得弹性管破裂。所以使用弹性股截面半径大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外表面截面半径。这样的话弹性管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固定环把弹性管和进料口、弹性管和出料口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固定环一端开有若干槽口,固定环另一端设有用于和槽口配合实现固定环可松紧的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不是封闭的结构,而是通过固定环一端的槽口和固定环另一端的卡扣相互配合,实现固定环的固定功能,并且由于弹性管主要采用弹簧圈作为支撑物,所以相邻两圈弹簧之间会形成一个内凹的环形圈,打开固定环,然后用固定环包围环形圈,即可实现弹性管和进料口、弹性管和出料口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卡扣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用于和槽口配合螺旋丝杆、和固定环滑动连接的滑动槽、壳体内用于使螺旋丝杆转动的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和安装弹性管的时候,通过卡扣和槽口的配合即可实现固定环的松紧功能。在实现功能的同时,采用类似螺丝和螺母功能的螺旋丝杠和槽口,可以比较省力和方便的使固定环松紧。螺旋丝杆通过设置在卡扣壳体内空腔中的轴承来实现旋转,滑动槽和固定环的横向边滑动连接,通过螺旋丝杆的旋转带动卡扣在带有槽口的固定环上运动,实现了固定环的松紧功能。

优选的,支撑架是开口朝下的U型支撑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自由竖板和垂直于竖板的横板,横板连接出料口,出料口和横板之间滑动连有用于开闭进料口的第一开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通过弹性管观察到塑料颗粒物的高度不断在增加,说明挤出机发生堵塞,这时候断开电源。挤出机停止工作。但是塑料颗粒物还在不断的流入到弹性管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在关闭电源之前,把第一开关板推进去,把配料区的输料管道和进料口隔开,使得料斗内的塑料颗粒物不会进入弹性管内,避免造成原料的损失。刚检修完毕,机器预热完毕以后,拉开第一开关板,使得塑料颗粒物流入弹性管内,使得颗粒物被加工。

优选的,配料区包括下料管,下料管固定连接横板且和进料口连通,下料管和横板之间滑动连有用于开闭进料口的第二开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当工作人员通过弹性管观察到塑料颗粒物的高度不断在增加,说明挤出机发生堵塞,这时候断开电源。挤出机停止工作。但是塑料颗粒物还在不断的流入到弹性管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在关闭电源之前,把第一开关板推进去,但是第一开关板推不进去,需要使用设在下料管和横板的第二开关板来实现第一开关板的功能。第二开关板是第一开关板的备用。

优选的,横板和竖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几个料斗以及料斗内的塑料颗粒物的重量完全压在支撑架上,为了避免在长时间支撑架被料斗压断,导致料斗坠落,造成机器的损坏,在支撑架的横板和竖板之间设置加强筋,来提高横板和竖板之间的强度,延长支撑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架的使用替代了金属通料管,解决了挤出机堵塞难以被清理的问题,通过使用弹性管,解决了挤出机堵塞难以被清理的问题,并且弹性管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以观察塑料粒在弹性管内高度变化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挤出机的整体机构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位图2中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料斗;2、机头;3、支撑架;4、进料口;5、出料口;6、弹性管;7、固定环;8、槽口;9、卡扣;10、壳体;11、螺旋丝杆;12、滑动槽;13、轴承;14、竖板;15、横板;16、下料管;17、第二开关板;18、第一开关板;1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螺杆挤出机,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料斗1、下料管16、第二开关板17、支撑架3、第一开关板18、进料口4、弹性管6、出料口5、机头2。

螺杆挤出机的进料过程:塑料颗粒从料斗1内进入,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主料和不同辅料,然后经过混合之后进入下料管16,下料管16和支撑板的横板15和进料口4之间连通,塑料颗粒进入进料口4并顺着进料口4和出料口5之间的弹性管6落下,然后从进料口4进入机头2的内通道,之后塑料颗粒被加热和挤出。

几个料斗1的重量集中在下料管16上,下料管16和支撑架3固定连接,所以料斗1以及料斗1内塑料颗粒的重量由支撑架3承担,支撑架3的横板15承担的重量由和其相互垂直连接的竖块分担,由于料斗1以及料斗1内塑料颗粒的重量达几百公斤,为了增加支撑架3的强度,在横板15和竖板14之间增加加强筋19。当挤出机是否出现堵塞情况,可以通过弹性管6观察得知,弹性管6是由透明材料制成,如果观察到弹性管6内的塑料颗粒不断的上升,并且把弹性管6堵塞,表面挤出机堵塞,这时候需要推动位于进料口4和横板15之间的第一开关板18,假如第一开关板18不能工作,就采用位于下料管16和横板15之间的第二开关板17,把料斗1和进料口4分离,使得塑料颗粒无法进入弹性管6中,同步的关闭电源。然后打开固定环7,把弹性管6和进料口4、弹性管6和出料口5分离,把挤出机内塑料颗粒物清除,然后维修挤出机。当挤出机维修完成之后,在用固定环7把弹性管6固定在进料口4、出料口5外表面。接通电源,挤出机预热,预热完成之后,然后拉出第一开关板18或者第二开关板17使料斗1内的塑料颗粒进入挤出机内。

如图2所示,固定环7为开口的连接条,固定环7一端开有沿横向的槽口8,另一端固定用于和槽口8实现滑动连接的卡扣9,并且固定环7把弹性管6固定在进料口4、出料口5外表面。

如图3所示,卡扣9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空腔两端设置用于使螺旋丝杆11转动的轴承13,这样螺旋丝杆11在转动的时候并不会离开壳体10,壳体10内空腔的两端设置一对开口相对的滑动槽12,滑动槽12使得在螺旋丝杆11和固定环7的槽口8螺旋转动,滑动槽12使得固定环7部脱离卡扣9,同时在两端的组装也非常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