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以及双色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837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以及双色注塑机。
背景技术
:一个具有两种颜色的塑胶物体可以通过双色注塑形成,而常见的双色注塑有两种方法。其中,常见的双色模成型主要依靠方法是通过两个型腔内两次开模互模交换型腔位置来完成一个成型。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做好一个半成品取出再放到另一套型腔内再次注塑成。但此两种方法只能对结构简单的产品有效。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周期长、效率不高、提高了模具的成本,使用专用双色注塑机成本也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旨在解决现有双色注塑方法中质量不稳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行位组件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行位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行位组件,以使所述行位组件在第一注胶位置与第二注胶位置之间直线移动,所述第一注胶位置与所述第二注胶位置分别对应不同的注胶厚度,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行位组件的移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自锁油缸,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自锁油缸的自由端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行位组件。优选地,所述行位组件包括第一行位、第二行位、第三行位,所述第一行位通过梯块与所述第一自锁油缸相连,所述第一自锁油缸安装在所述第二行位的行位座上,所述第一行位、第一自锁油缸以及第二行位均安装在所述第三行位上。优选地,所述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还包括限位挡板和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安装在所述第三行位上远离所述第一行位的背面,所述限位挡板与两个所述连接块的端面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二自锁油缸,所述第二自锁油缸与所述第二行位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行位直线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二自锁油缸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自锁油缸的驱动方向在同一方向上。优选地,所述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还包括两个行位压条,所述行位压条安装于所述第三行位内侧。优选地,所述行位压条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行位压条位于所述第一行位的两侧,用于将所述第二行位和所述第一行位限定在所述第三行位中,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行位的移动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第三行位上端面设有装配孔,用以配合斜销的安装。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色注塑机,其包括双色注塑模具以及上述的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通过连接组件驱动行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行位组件的移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以使行位组件在第一注胶位置与第二注胶位置之间直线移动。行位组件在第一注胶位置时,在合模状态下形成第一次注胶的腔体,完成第一次注胶、保压、冷却后,行位组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移动到第二注胶位置,从而形成第二次注胶的腔体。当第二次注胶的腔体组成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注胶、保压、冷却后即完成双色注塑。两次注塑衔接良好,保证了产品的形状精度,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仅使用一套模具就可以完成双色注塑,从而能够大幅降低双色制件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的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第一行位2第二行位3第三行位4行位压条6第二自锁油缸7第一自锁油缸8限位挡板9斜销10连接块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旨在解决现有双色注塑方法中质量不稳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未标示)、行位组件(未标示)以及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行位组件的连接组件(未标示),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行位组件,以使所述行位组件在第一注胶位置与第二注胶位置之间直线移动,所述第一注胶位置与所述第二注胶位置分别对应不同的注胶厚度,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行位组件的移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通过连接组件驱动行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行位组件的移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以使行位组件在第一注胶位置与第二注胶位置之间直线移动。行位组件在第一注胶位置时,在合模状态下形成第一次注胶的腔体,完成第一次注胶、保压、冷却后,行位组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移动到第二注胶位置,从而形成第二次注胶的腔体。当第二次注胶的腔体组成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注胶、保压、冷却后即完成双色注塑。两次注塑衔接良好,保证了产品的形状精度,两次注塑可以在注塑模具的分型面不打开的情况下进行,减小产品的不良率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仅使用一套模具就可以完成双色注塑,从而能够大幅降低双色制件的生产成本。其中,驱动组件可以包括多种能够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例如,自锁油缸、伸缩缸(液压缸或者气缸)或者由电机与能够将旋转运行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组件(例如,连杆机构)组成的驱动机构等。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自锁油缸7,而连接组件包括梯块,梯块的第一端与第一自锁油缸7的自由端连接,且梯块的第二端与行位组件连接。通过第一自锁油缸7的往复运动带动行位组件在第一注胶位置与第二注胶位置之间直线移动。所述连接组件也还可以为连接杆等可以起到连接作用的结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注塑模具的安装空间以及行位组件的移动需求,如图1所示,第一自锁油缸7的驱动方向与所述行位组件的移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其中,所述行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行位1、第二行位2、第三行位3,所述第一行位1通过梯块与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相连,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安装在所述第二行位2的行位座上,所述第一行位1、第一自锁油缸7以及第二行位2均安装在所述第三行位3上。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行位1安装在所述第二行位2上,所述第一自锁油缸安装在所述第二行位2的行位座上,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与所述第一行位1相连,通过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驱动所述第一行位1在所述第二行位2上直线往返运动。所述第一行位1、第二行位2以及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均安装在所述第三行位3的底部。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驱动所述第一行位1在所述第二行位2上直线运动,使所述第一行位1能够在第一注胶位置与第二注胶位置之间直线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行位1与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只要能够使第一行位1能够在第一注胶位置与第二注胶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即可。具体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次注胶开始时,上模与下模合模,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驱动所述第一行位1滑动,当所述第一行位1达到第一注胶位置时,所述第一行位1的最前端面与后模钢料面完全贴死,形成第一次型腔;然后,开始第一次注胶、保压以及冷却。当第一次注胶完成时,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向后驱动带动所述第一行位1向后移动,当所述第一行位1运动到第二注胶位置时停止,则形成第二次型腔,开始第二次注胶、保压以及冷却。最后,上模与下模开模,顶出产品,完成一次双色注塑的成型周期。另外,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还包括限位挡板8和两个连接块10,两个所述连接块10安装在所述第三行位3上远离所述第一行位1的背面,所述限位挡板8与两个所述连接块10的端面相对设置。具体地,所述限位挡板8安装通过第三行位3上的两个连接块10安装在所述第三行位3上,所述限位挡板用以将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第一行位1以及第二行位2限定在所述第三行位3内。进一步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二自锁油缸6,所述第二自锁油缸6通过梯块与所述第二行位2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行位2直线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二自锁油缸6穿过所述限位挡板8与所述第二行位2相连,所述第二自锁油缸6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自锁油缸7的驱动方向在同一方向上。第二自锁油缸6的作用是在第二次注射胶是软胶并且胶位与后模钢料形成有倒扣时才会使用,当第二次注胶完成保压冷却后,第二自锁油缸6向后驱动带动第二行位2至软胶与钢料倒扣使产品顶出的安全距离时停止移动,然后再上下模开模,完成周期,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则不需要第二自锁油缸6。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双色注塑成型的产品的形状精度,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还包括行位压条4,所述行位压条4安装于所述第三行位3的内侧。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行位压条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位压条4安装在所述第三行位3的内侧,用以压住所述第二行位2,将所述第二行位2以及第一行位1限定在所述第一行位1内。同时,所述行位压条4还能对所述第一行位1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防止第一行位1跑偏或者翻转,以提升切换机构的移动精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行位上端面设有安装孔,用以配合斜销9的安装。所述斜销9是安装在前模坯上的。所述斜销与所述第三行位上的安装孔的配合,对开模和合模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所述斜销9远离所述第三行位3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斜销9靠近所述第三行位3的第二端面不在一条竖直直线上,即所述斜销9并不是完全垂直于所述第三行位3的上端面。并且所述斜销9的第二端面在所述第三行位3上端面的投影到所述限位挡板8的距离,小于所述斜销9的第一端面到所述第三行位3的上端面的投影到所述限位挡板8的距离。当第一次完成注胶时,第一自锁油缸7向后驱动带动第一行位1至第二次注射胶厚度时停止,则形成第二次型腔,开始第二次注射、保压、冷却,上下模开模,利用开模力使斜销9带动第三行位3移动到安会距离,顶出产品,完成一次成型周期。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色注塑机,其包括注塑模具以及上述的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在相同型腔数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的双色注塑腔内切换机构,实现结构复杂的产品的双色成型,提高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并可降低成型机台使用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