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010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压延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轧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延机。



背景技术:

在发泡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刚生产出的发泡件中孔隙较大,膨化体积较大,十分松散,不利用使用。为此,需用到一种压延机对其进行压缩,使其扁平化,方能使用。

市场上有一种压延机,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两侧位于输出端的正上方设置有一对竖直的立板,立板之间的上部轴承连接有一蜗杆,下部水平设有横梁,蜗杆一端连接有手轮,蜗杆上啮合连接有涡轮,涡轮上穿设有丝杆,丝杆轴承连接在横梁上,丝杆下连接有一横板,横板两端通过固定板架设一压辊。

在压辊上设置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蜗轮蜗杆传动装置通过一手轮驱动,从而通过转动手轮利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来调节压辊的高度,从而使其适应不同厚度发泡件的压延加工。但是压辊经由手轮单独驱动,当使用者在该压延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经意的触碰到手轮时,会直接改变压辊的高度,从而直接影响到压延机的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延机,其能够在压延机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将蜗轮蜗杆机构锁住,避免其影响压延机的工作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延机,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一对立板,所述立板之间的上部轴承连接有一蜗杆,所述立板之间位于蜗杆的下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竖直轴承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部设置有和蜗杆啮合的涡轮,下部连接丝杆套筒,所述丝杆套筒下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下架设有压辊,所述蜗杆一端设置有直径小于蜗杆的滑动部,滑动部外滑动套接有驱动部;靠近所述滑动部的立板外侧设置有内齿圈,在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上设置有和内齿圈啮合的外齿;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供驱动部驱动滑动部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方案,驱动部和滑动部滑移连接,从而驱动部能够在滑动部上沿其轴向滑动,并且在滑动部上设置有驱动件,能够在驱动部转动时通过驱动件随着驱动部一起转动,从而实现通过驱动部驱动整个蜗轮蜗杆机构以及间接的驱动压辊上下运动,实现调节压辊高度的目的;在驱动部上设置有制动盘,制动盘上设置有和内齿圈啮合的外齿,当驱动部向滑动部一方滑动时,制动盘上的外齿会插入到内齿圈中,由于内齿圈是固定在立板上的从而内齿圈对制动盘产生制动,使其无法转动,进而驱动部也就无法转动,最终导致整个蜗轮蜗杆机构都无法运行,实现了锁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沿滑动部直径方向设置在滑动部远离蜗杆一端的销轴,所述驱动部侧壁上开设有供销轴滑动的滑孔。

通过上述方案,销轴沿滑动部径向穿设在滑动部的端部,且销轴的两端分别伸入到驱动部的滑孔中,从而随着驱动部在滑动部上来回滑动,销轴的端部也会在滑孔中一起滑动。而且,当转动驱动部时,驱动部的滑孔抵触销轴,驱使其扭转,从而让滑动部一起转动,进而驱动整个蜗轮蜗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盘靠近立板一侧嵌设有永磁体,所述立板由金属铁制成。

通过上述方案,当把驱动部朝向滑动部滑动时,立板进入到永磁体的吸引范围,永磁体便会对立板进行吸附,从而对驱动部有一定的锁紧作用,使得驱动部上的制动盘不会轻易的被驱离立板;而在需要运行蜗轮蜗杆机构来调节压辊高度时,向外拉动驱动部使得制动盘脱离内齿圈直到立板离开永磁体的捕获范围,从而永磁体对立板的吸引力将十分微弱,然后便可自由转动驱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远离滑动部一端设置有手轮。

通过上述方案,驱动部上设置手轮,增大扭矩,让使用者更加轻便的转动驱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和横板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弹簧。

通过上述方案,若干弹簧用于将横梁和横板连接,并在其中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上套设有弹簧筒,所述弹簧筒和横梁之间留有活动空间。

通过上述方案,弹簧外设置弹簧筒,对弹簧具有一定的扶正和导向作用,而弹簧筒和横梁之间的活动空间,对横板和压辊的上升高度进行了限制,压辊的最大上升高度便是活动空间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驱动部和滑动部之间通过销轴和滑孔连接,驱动部既能够和滑动部沿轴向相对滑动,又能通过销轴驱动滑动部转动,便于通过驱动部驱动蜗轮蜗杆机构;

2、通过向滑动部一侧滑动驱动部使得驱动部上的制动盘嵌入内齿圈中实现对蜗轮蜗杆机构的锁紧目的,提高压延机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用于体现压辊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二制动盘嵌入内齿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二用于体现销轴和滑孔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体现弹簧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101、输出端;11、立板;111、内齿圈;12、横梁;13、蜗杆;131、手轮;132、螺旋齿;133、滑动部;134、销轴;2、丝杆;21、轴承套;22、涡轮;23、丝杆套筒;231、定位螺栓;3、横板;31、固定板;32、压辊;4、接收台;5、弹簧;51、弹簧筒;511、活动空间;52、弹性垫;6、驱动部;61、滑孔;62、制动盘;621、外齿;622、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压延机,如图1和2所示,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的输出端101沿传送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立板11,在立板11中部位于两立板11之间水平设置有一横梁12,上部水平设置有一蜗杆13。

蜗杆13的一端连接有一手轮131,蜗杆13上靠近传送带1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旋齿132,在横梁12上位于该螺旋齿1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套21,轴承套21内轴承连接有丝杆2,丝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和螺旋齿132啮合的涡轮22。

丝杆2的下端设置有丝杆套筒23,丝杆套筒23下连接着横板3,横板3位于横梁12的正下方且与横梁12平行设置,横板3两端设置有和立板11滑移配合的缺口33,横板3的两端向下设置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之间轴承连接有压辊32,压辊32位于传送带1输出端101传送辊的正上方。

传动带的输出端101设置有和传送带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接收台4。

操作说明:

将发泡件放置于传送带1上进行传送,待其到达传送带1输出端101即压辊32和传送辊之间时,狭小的空隙会将发泡件压扁,然后借助传动带输送到接收台4进入到下一道工序。

该压延机在对不同厚度的发泡件进行压延时,需对压辊32的高度进行微调,高度太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高度太低便可能让发泡件无法通过压辊32和传送辊间的间隙。

调节的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转动手轮131,驱动蜗杆13转动,与蜗杆13上的螺旋齿132啮合的涡轮22便会跟着转动,从而使得涡轮22上连接的丝杆2转动,丝杆2的转动会直接带动丝杆2底部的螺纹连接的丝杆套筒23上下移动,横板3也会一起上下运动,最终使得横板3下的压辊32上下运动,从而使得压辊32和传送辊之间的距离改变,达到调节压辊32高度的目的。

实施例二,一种压延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4和5所示,蜗杆13设有手轮131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小于蜗杆13的滑动部133,滑动部133上滑移连接有驱动部6,驱动部6和滑动部133同轴设置,手轮131连接在驱动部6远离滑动部133的一端;在滑动部133远离蜗杆13的一端沿其径向设置有销轴134,驱动部6位于该销轴134处沿其轴向开设有供销轴134滑动的滑孔61。

在驱动上还设置有制动盘62,制动盘62上设置有一外齿621,在靠近手轮131的立板11外侧和蜗杆13同轴设置有内齿圈111,并且当驱动部6向立板11滑动时,其制动盘62上的外齿621能够嵌入内齿圈111与其啮合;制动盘62靠近立板11一侧设置有永磁体622,立板11为铁材质。

锁紧:把驱动部6朝向滑动部133滑动,立板11进入到永磁体622的吸引范围,永磁体622便会对立板11进行吸附,从而对驱动部6有一定的锁紧作用,使得驱动部6上的制动盘62不会轻易的被驱离立板11。

驱动:在需要运行蜗轮蜗杆13机构来调节压辊32高度时,向外拉动驱动部6使得制动盘62脱离内齿圈111直到立板11离开永磁体的捕获范围,从而永磁体对立板11的吸引力将十分微弱,然后便可自由转动驱动部6。

实施例三,一种压延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横梁12和横板3之间设置有一对弹簧5,弹簧5外套设有弹簧筒51,弹簧筒51和横梁12之间留有活动空间511。

若干弹簧5用于将横梁12和横板3连接,并在其中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弹簧5外设置弹簧筒51,对弹簧5具有一定的扶正和导向作用,而弹簧筒51和横梁12的之间的活动空间511,对横板3和压辊32的上升高度进行了限制,活动空间511的高度便是压辊32的最大上升高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