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汽车空调箱壳体VOC醛酮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168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汽车空调箱壳体VOC醛酮类的方法,属于汽车空调壳体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空调领域中,空调箱壳体由利于成型的塑料经注塑加工成型,以满足结构性能等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车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的空调箱壳体很难满足各个主机厂制定的VOC标准,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

通过注塑成型的空调箱壳体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当挥发量超过一定限制,人体长时间处于该环境中,对人的健康将产生严重影响,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各级制造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限制VOC的挥发量,改善空调箱壳体VOC,提升车内环境的舒适性迫在眉睫。

塑料件的VOC主要与选取材料的VOC状态有关,但与塑料件成型工艺也有一定关系。然而针对原材料改进较为困难,切换原材料成本较高;其次,降低塑料件的成型温度后,塑料件的VOC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成型温度调低以后,远离注塑进胶口的复杂部位难以充填饱满,产品的尺寸形状又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对后期产品成型工艺要求较高。因此,通过直接切换原材料以期改善VOC状态是有很大风险的。

针对现有塑料件材料POM、PP类,通过大量试验表明,所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醛酮类含量较高,目前,甲醛已经被确认为人体致癌物质之一,因此解决醛酮类有机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汽车空调箱壳体VOC醛酮类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箱壳体VOC醛酮类含量超标,车内环境较差,影响乘客身体健康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汽车空调箱壳体VOC醛酮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S1,水煮,将水温设定为45℃~100℃,将空调箱壳体放入该水中进行水煮1h~2h;

S2,通风晾干,将经过水煮后的空调箱壳体捞出进行通风晾干,其中通风晾干时的环境温度设置为25℃~40℃。

由于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的水温下,空调箱壳体中醛酮类有机化合物沸点低,挥发之后极易与水溶解,从壳体中挥发出来的醛酮类有机化合物溶解至水中难以再次回到空调箱壳体之中,从而达到减少空调箱壳体中醛酮类有机化合物含量的目的。

作为优选,在所述S1步骤中,将水温先设定为70℃~90℃进行水煮1h~2h,再将水温设定为45℃~55℃水煮0.5h~1h。设置如此步骤,空调箱壳体中的醛酮类有机化合物能降低80%。

作为优选,所述S1步骤中的水每煮不超过三次就需进行更换。如此设置,避免了因水中的VOC醛酮类化合物饱和后而影响空调箱壳体中的VOC醛酮类融入水中。

作为优选,在所述S1步骤中的水中加入醛酮类捕捉剂。如此设置,能够使空调箱壳体中的醛酮类化合物更好地融入水中。

作为优选,所述醛酮类捕捉剂为对甲苯甲醛。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的水温下,空调箱壳体中醛酮类有机化合物沸点低,其挥发之后极易与水溶解,从而降低了空调箱壳体自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经过水煮然后通风烘干后,空调箱壳体VOC醛酮类含量降低了70%-80%,满足主机厂制定的VOC醛酮类标准,同时也能保证汽车乘员舱舒适健康的环境,且该工艺处理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好,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降低汽车空调箱壳体VOC醛酮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S1,水煮,将水温设定为45℃~100℃,将空调箱壳体放入该水中进行水煮1h~2h;

S2,通风晾干,将经过水煮后的空调箱壳体捞出进行通风晾干,其中通风晾干时的环境温度设置为25℃~40℃。

由于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的水温下,空调箱壳体中醛酮类有机化合物沸点低,挥发之后极易与水溶解,从壳体中挥发出来的醛酮类有机化合物溶解至水中难以再次回到空调箱壳体之中,从而达到减少空调箱壳体中醛酮类有机化合物含量的目的。

在所述S1步骤中,将水温先设定为70℃~90℃进行水煮1h~2h,再将水温设定为45℃~55℃水煮0.5h~1h。设置如此步骤,空调箱壳体中的醛酮类有机化合物能降低80%。

所述S1步骤中的水每煮不超过三次就需进行更换。

在所述S1步骤中的水中加入醛酮类捕捉剂,本实施例中所述醛酮类捕捉剂为对甲苯甲醛。如此设置,能够使空调箱壳体中的醛酮类化合物更好地融入水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